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上流行的生死觀不外乎兩種:一是為今生而活,不管死後如何;二是為來生而活,唯死後不朽是求。前者認為生前的享受對人之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死後的余榮對死者毫無意義,只要把握今生今世的時光,及時行樂,哪怕是因此而遺臭萬年亦無不可。後者則以為生前的作為可以留之於死後,死後的狀態對死者有極大的價值與意義,所以就必在生前確立某種人生奮鬥目標,放棄種種肉體感官的享樂,在人世間孜孜不倦,使自己跨越了生死之界,永恆不朽。這兩種不同的生死觀,衍生出兩種不同的人生操作,究竟哪種更好?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有定論。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現代社會文明的表現之一就是尊重人權,尊重人權的基本前提是捍衛人的健康。一個不健康的人,你給他多少人權,他都無法來享受。在對待生命的問題上,道教自古以來就講求重人貴生。道生萬物,我們的生命從其誕生、成長、修鍊及結束也都必須遵循大道的運行法則。因此,道教特彆強調「攝生」、「貴生」、「樂生」、「自愛」和「長生久視」之道,這與現代社會的文明標準是一致的。


道教十分關心天地間的生命,認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於眾生,生可貴也。」在道教看來,人是天地陽氣與陰氣化合而成,萬物之中最高級、靈貴的就是人之生命了。人居於天地之間,其同天地一樣尊貴。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不得復生,所以,人獲得了生命,就應該好好地珍惜之、保養之,讓生命更滋潤、更綿長。因為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處潛伏著危險,生命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各種外物、內因的威脅和傷害,生死事大,不可掉以輕心,故應該防患於未然,所以就有了養生。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所謂攝生,就是我們說的養生,也就是善用大道以攝養自己的生命。這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就自身而言,恬淡寡慾,清靜安寧,不為情慾所傷,這叫「內解」。就身外而言,慈悲為懷,善待萬物。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以虛靜為里,以柔弱為表,塊錢如木石之無知,侗然若嬰兒之無欲,雖遇猛獸惡人,亦不能為害也。」我們只有善於「攝生」,才能「陸行不遇兕虎,人軍不被甲兵」,才能健康長壽。所謂樂生,就是人一生應該「縱心」、「縱性」,也就是說人不應該為外界事物所禁錮,而應該讓自我的本性自然地展露出來,既不為虛名假譽、外在得失而改變自我的天然本性,更不要因為怕死而讓人生變得蒼白痛苦乏味。


在重人貴生的同時,面對死亡,道教不消極迴避,而是正面地提出了「安然處順」、「齊生死」和「死生一體」的豁達觀點。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道家從道的高度來看待生死,始終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認為生死都是自然的事情。人的生命是由元氣化來,死後又復歸為元氣,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種變化而已,如同四季更替一樣。在生死面前,人們理應與自然一視同仁,應當豁達,順其自然。季節的更替人們能順其自然、坦然面對,那又何必為死而大哭呢?人活著的時候固然有不同的狀態,可以分成三六九等,但人的死卻都是一樣的,都要化為腐骨一堆,從來就沒有例外。既然如此,人又何必非要去追求死後的余榮呢?莊子就曾借「真人」這個概念表達自己對生死的認識,說:「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盉,其人不距;袺袺然而往,袺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他還借子來的事迹來描述這種安然的心態。子來病危之際,其妻為他哭泣。子犁去看他,他對子犁說,大自然賦我形體,用生教我勤勞,用老贈我安逸,用死賜我安息。如果把生看成是一種安善,那麼死也應該是一種安善。到年老體衰時,定會毫無悔意,以閑逸而安寧的心態,坦然地面對死亡,視死如歸。道教就是這樣讓人們不畏懼死,而是以坦然、平靜、甚至喜悅的心態,去面對死亡、步向死亡。看淡身外之物,才能豐富我們的人生;看淡死亡,才能更投入地生活,享盡生命的歡欣。


道家還認為,人還應該「生相憐,死相捐」。什麼是「生相憐,死相捐」?就是活著時相互愛憐,死後便相互拋棄。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常可以看到,很多子女對年邁的父母生前不聞不問,不盡孝道,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孤苦悲慘,晚景凄涼。當老人去世了,做子女的卻突然熱心起來,大操大辦,又是請樂隊演奏,又是大宴賓客,送葬隊伍聲勢浩大,也不惜錢財厚葬老人。如此生前的冷落與死後的大操大辦,形成鮮明對照。可這種種喪葬的安排,對逝者又有何益呢?無非是為這些不孝子孫臉上貼金,死人是無所謂風光的。


道家講「生相憐」,並不只是感情上要相互同情,而且要落實在行動上,使窮困的人能夠得到幸福。講「死相捐」,也不是說不對死者表示悲哀,隨便把死者丟掉就完了,而是說不必給死者口含珍貴的美玉、身穿紋彩繡衣等等。「生相憐」之「憐」,不僅是對世人感情上的同情,更是對需求者有實際上的幫助和照顧;「死相捐」之「捐」,也不是拋棄死者之意,而是在悲痛逝者的同時不去毫無理性地花大量的財物厚葬死者。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總之,一個人只有跳出個人生死的局限,以寬廣的胸襟,立於造物者「道」的高度來反觀人的生死問題,才能超越生死。不然的話,就會生時疲精費神,死時驚恐不安。因此,道教對生死規律進行了艱苦探求,在「道法自然」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雙重心態下,通過以德為本、性命雙修的基本途徑,來實現其孜孜以求的長生、久視之道,通過內修與外養的修鍊途徑,來超度生活中的人們,使其擺脫世俗的物累,保持精神的安寧,達到心靈的怡淡,從而最終進行形全精復、羽化升仙、與天同壽的最高理想境界。

道教是如何看待生與死的問題的



奉 · 道 · 守 · 戒 , 弘 · 教 · 利 · 生

點擊右上角按鈕把文章加入收藏


喜歡就把這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獲取更多的服務請使用菜單查詢


新浪微博:@廣州純陽觀


微信公眾號:gzdjcy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純陽觀 的精彩文章:

她是中國古代最美女道士,神秘技能可讓恐龍變女神
著名畫家陳永鏘談梅社:這裡沒有學術爭論,只有文人情懷的交流
新快報專訪潘崇賢道長:「恢復梅社辦展覽,是為了傳承嶺南文化」
對不起,這個鍋我們道教不能背
純陽觀武術達人秀

TAG:廣州純陽觀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看待生與死
那些發生在產房裡的尷尬事情,看看醫生是如何看待的
道教是如何看待婚姻的,道教中的婚姻觀!
佛教是如何看待辟穀的?
佛教如何看待做夢這個問題的?
佛教是如何看待夢的?
女生都是如何看待前任的?
怎麼看待因為感情問題而輕生的人?
男生都是如何看待前任這樣的存在?
對於異地戀的問題,過來的新人是如何的看待呢?
絕地求生:你知道網友們是如何看待「吃雞」的嗎?
男生如何看待前任這樣的存在?
佛教是如何看待其他宗教的?
對於放生的一點看法,需要注意什麼呢,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教是怎麼看待風水問題的
士兵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你又是如何看呢?
如何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女生是如何看待追自己很久的男生的?
老子是如何看待得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