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為何最熟悉的就是午門?

故宮,為何最熟悉的就是午門?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聽見皇帝一聲令下,「推出午門斬首!」,然而北京故宮,沒有在午門斬首的記載,也沒有在午門斬首的事實,不知道電視上說的午門是哪個午門?不過卻有很多朝廷官員在午門被「杖斃」,就是遭廷杖打死。光明朝一代,遭到梃杖的大臣有500多人,打死的也很多,尤其明朝正德和嘉靖兩朝最為嚴重。

正德帝朱厚照行為怪異,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這不是精神有問題嗎?將軍能比皇帝好?還總想著親自出征,但是大臣們都被土木堡之變嚇壞了怎麼能同意皇帝親征。不過正德皇帝不老實,總是偷著出去,少則幾個月,最長一年多,誰也不知道皇帝去了哪兒?正德帝的出巡與荒唐,受到官員的諫阻。皇帝動怒,就對諫阻官員實行廷杖。正德二年(1507年)閏正月,廷杖言官艾洪等二十一人於闕下。二月,又廷杖御史王良臣等於午門。(《明史·武宗本紀》卷十六)

還有一人先後被梃杖三次,直至死去。他就是御史蔣欽,第一次是同陸崑等一起「逮下詔獄,廷杖為民」。第二次是三天之後,他單獨上疏,痛斥奸臣。結果再杖三十,下獄。第三次是又過三天,他再上疏,斥奸臣,再杖三十。杖後三日,死於獄中,年四十九。(《明史·蔣欽傳》)

還有一位狀元,先後遭受過兩位皇帝的梃杖。舒芬,正德十二年的狀元,他和107名大臣,聯名上疏諫止正德帝外出巡遊。正德皇帝震怒下令舒芬等107名官員,在午門前實行廷杖。後來又增加了錦衣衛監獄的黃鞏等39人,這樣共有146人受廷杖,闕下杖死者11人。 舒芬在廷杖中撿了一條命,熬到了嘉靖皇帝即位。「世宗即位,召復故官。」回了北京的舒芬不改諍臣氣節,他會同楊慎等,為「大禮議」(明正德沒有兒子,嘉靖帝即位後關於其生父的尊號問題的討論。)諫言,跪伏左順門哭諫,又遭到嘉靖帝的廷杖,還被罰俸三月。不久因母喪歸里,病死於家,年四十四。

但是午門不光用來做梃杖大臣的事兒,明清兩朝在較大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話,便會在午門舉行獻俘儀式,清朝《國朝宮史》記載:「國家有所征討,凱旋獻俘,皇帝御午門受獻俘禮。」午門獻俘禮是隆重的國禮。

日本豐臣秀吉謀占朝鮮,圖入侵中國,發動侵朝戰爭。萬曆二十年(1592年),明朝應朝鮮求援發兵。第二年朝、明軍收復平壤,逼近漢城(首爾)。日軍退到朝鮮南部,偽稱議和。1597年日本再集重兵,分水、陸兩路侵入朝鮮。次年朝、明軍反擊,連續奏捷。後來豐臣秀吉去世,日軍被迫撤出朝鮮。明軍俘獲倭兵,在午門前獻俘。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二十四日,明朝萬曆皇帝御午門城樓,舉行獻俘典禮。刑部尚書奏事完畢,最後說:「合赴市曹行刑,請旨。」皇帝親傳:「拿去!」

午門是歷史的見證,見證了讀書人的精神,士大夫的浩然之氣,同時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盛與衰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认识?认识!那些最熟悉的诺贝尔奖
那分手的夜,那熟悉的街,你是否記得?
還是熟悉的味道,這趟火車,味兒正!
我們熟悉的太陽,還有哪些是你所不知道的?
你以為最熟悉的自己,也許恰恰是最陌生的
這些熟悉的明星,都是外國人!最後一個真的是打臉!
看著熟悉的人影進了屋,我的心傷痛不已,這頓飯後就離婚吧!
智利的這個神秘的島嶼你一定熟悉,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看到了封面之圖,是不是感覺到很熟悉?沒錯!就是天空之鏡!
陳妍希產後首露面,還是熟悉的酒窩女神,這身材也恢復得太好了吧
都也是新來的,對環境慢慢就熟悉了
原來,「倒掛金鐘」就是我們熟悉的這種花,真是美爆了!
宇宙盡頭的餐館,還是熟悉的味道
童年最熟悉的一首兒歌,現在才知道,並不環保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愛,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漸漸變得陌生
細數那些宮斗劇熟悉的橋段:甄嬛才是宮斗里的「皇太后」
美女攝影:你消失在熟悉的大街,從此就沒有再見面
最熟悉卻最陌生,想不到亞洲最美海灘,第一名竟然是它!
潮牌里的模特們也有「定番」,那些熟悉面孔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