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在我國出土和傳世的古玉器中,玉帶鉤是常見的器類。其形式各異、造型別緻、雕琢精細、紋飾華麗,令人讚嘆不已。玉帶鉤的發展演變歷程大致分為萌芽期、興盛期、衰落期和回升期。萌芽期為新石器時代;戰國時期是玉帶鉤的發展時期;西漢時期則為鼎盛期;東漢至南北朝時期開始走向衰落階段;元明清是玉帶鉤的回升期。


這些技藝精湛、古意盎然的絕倫之作,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還反映了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同時又揭示了玉帶鉤,幾千年來的發展軌跡。古人衣著佩束的腰帶有大帶、革帶兩種,大帶以布帛製作用於束腰緊身;革帶多以生革為之,主要是系帶功能,因革帶硬而厚實,無法同大帶一樣繫結,使用時多藉助於帶頭扣聯,此類帶頭通常被製成鉤狀,稱為帶鉤,簡稱為鉤。應是當時顯貴階層禮服中的必備構件。帶鉤的起源較早,《左傳》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墨子·辭過》:「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上引文獻中的「鉤」均指帶鉤。春秋戰國墓出土的帶鉤實物也不少,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的帶鉤與楚簡簡文互證,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帶鉤已被人們廣泛使用了。


帶鉤質地有金、銀、銅、鐵、玉、石等多種,玉質帶鉤是其中較為珍貴的一類。關於玉帶鉤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認為始見於史前良渚文化時期。在已發現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屍骨下半部出土一類短而寬的玉質鉤形器,呈長方形,兩端下卷,一端有兩側對鑽而成的圓孔,一端捲成彎鉤形,據此有人認為該鉤狀物就是玉帶鉤的初始形態。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新石器時代 玉帶鉤


浙江省餘杭市瑤7號墓出土


長5 cm,寬2.2 cm,孔徑0.9cm


由於無法確知良渚文化時期的衣冠服飾及用玉制度、佩玉習俗,至今又未能發現良渚文化之後至西周時期的帶鉤實物,所以這一時期的帶鉤用法還有待於探討研究之中。帶鉤的出現與流行,與古代衣冠服飾的演變有較為密切的關係。我國春秋以前的衣著形制,上體的「衣」與下體的「裳」是分開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衣飾開始出現上衣、下裳連為一體的「深衣」,這種變革使帶鉤的大量使用與流行成為可能。春秋之際的帶鉤與上述短寬鉤狀物形制差別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類器是否就是後世的玉帶鉤?還難以做出肯定的結論。夏、商、西周三代沒有發現玉帶鉤。目前所見到的具有成熟形態的玉帶鉤,始見於春秋中期墓葬中,這類帶鉤已具備了鉤首、鉤身和鉤鈕這三部分的完整結構,其分布區域也具有一定的廣泛性。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戰國早期 白玉帶鉤


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長5.2 cm,最寬1.9cm,腹部厚1cm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戰國中期 玉帶鉤


長8.3 cm,寬6.8cm


山東省曲阜市魯國故城58號墓出土


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東魯國墓地出土的玉帶鉤,時代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河南泌陽官莊北崗秦墓也出土了陰刻勾連雷紋的精美鐵蕊玉帶鉤,中間穿一金屬扁柱,是這一時期帶鉤中較為罕見者。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秦代 鐵蕊玉帶鉤


長19 cm,寬1.5cm


河南泌陽縣官莊北崗出土

春秋至戰國初期玉帶鉤出土的量不多,分布區域小,少量帶鉤還沒有鉤鈕,表明這一時期應為玉帶鉤的始創階段。從總體情況看,此時期玉帶鉤體型較小,長度一般不超過10cm,最小的不足2cm。雕琢工藝簡單,多為水禽形,背部有鈕,素麵或雕刻捲雲紋。鉤鈕大多靠近鉤端尾部,隨著年代後移,鉤鈕有漸離尾部而向體中部靠近之勢,長度亦漸趨加長。到了戰國中晚期,玉帶鉤的製作與使用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玉帶鉤,出土數量多、分布範圍廣、製作工藝精,其形制、長度、紋飾較前期有了很大變化,但由鉤首、鉤體、鉤鈕組成的帶鉤,形制已經定型,時代特徵較為明顯。體形較小的水禽形玉帶鉤,依然沿用,但頭小,頸部變細,腹面為素麵或刻細陰線紋飾,腹背面置鈕,鈕頂端大而圓。另一類常見的細長曲棍形玉帶鉤,體長而扁寬,有的腹部呈扁柱狀,鉤首多為龍首形,龍首刻化簡約,嘴短寬,圓眼外凸,僅見輪廓,腹面為素麵或刻幾何紋、獸面紋,鈕端部多為方扁狀,寬度約等同鉤身。


西漢時期是玉帶鉤發展的鼎盛時期,尤其西漢時期用玉之風甚盛,玉帶鉤的製作在繼承戰國時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這一時期的玉帶鉤,製作用料非常考究,刀法簡約大氣,琢磨拋光細膩,紋飾線條或粗獷挺勁、簡潔精整,嫻熟自然、圓潤流暢,盡顯獨特藝術神韻。同時出土數量也比較多。其造型大多通體光素無紋。鉤首頭形雕琢得非常簡潔,有的僅存輪廓,有的也只是寥寥幾刀而已,但皆為粗獷有力,規整潔凈。即使有的鉤身有陰刻紋飾,也是非常簡單、挺拔、有力。有的僅在鉤面上琢磨幾道弦紋,或在兩道弦紋中間,用壓鉈斜磨方法,形成縱向凹槽,看似凸脊一般。但更重要的是西漢時期玉帶鉤的鉤面上,開始出現了淺浮雕的螭虎、鳳鳥等紋飾,同時玉帶鉤出土的數量之豐,形制的多變及分布區域的廣泛也是前代所無法比擬的。《淮南子·說林訓》:「滿堂之坐,視鉤各異」。《秦族訓》:「帶不厭新,鉤不厭舊」。這說明當時玉帶鉤使用的普遍性與形制的多樣性。前代較流行的禽鳥形帶鉤在漢代仍十分常見,但鉤首、頸部更加細長,鉤身寬而略薄,鈕端多呈扁平狀長橢圓形,整器造型誇張變形,著力突出禽鳥的動態美感,鉤體大多素麵無紋。亦見紋飾精美者,紋飾刻畫一般作減地淺浮雕捲雲紋,邊緣多有陰刻平行線、雲氣紋、短斜線紋、網紋等,通體構圖線條流暢。漢代還流行一類獸首形玉帶鉤,體做曲棒形琵琶狀,多素麵無紋,或鉤體上部斜磨幾道凸棱,鉤首刻幾條粗陰線,刀法及簡。螭虎紋帶鉤琢磨成淺浮雕狀,螭虎頭形短寬,足有兩尖爪,這種新器形、紋飾是漢代以前未曾見過的。兩漢之際,玉帶鉤鈕部繼續漸離鉤尾,向鉤體中部移動,至東漢時期鉤鈕,幾乎都在鈕體中部位置或附近。西漢中晚期後玉帶鉤的長度及體型大小,有向小型化發展趨勢,長度超過10cm的帶鉤不多。東漢時發生了變化,既有長度不足2cm的小型鉤,也有長度大於20cm的大帶鉤,10~15cm的玉帶鉤,較西漢時大量增加。目前發現最長的一件玉帶鉤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北庄中山靖王劉焉墓,長21.8cm,體方形,鉤首為龍頭狀,鉤尾虎頭形,鈕位於體中部,腹面陰刻捲雲紋,做工精緻。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西漢 玉帶鉤


長18.9 cm,寬6.2 cm,厚0.6 cm,環徑2.5cm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西漢 玉帶鉤

長5.8 cm,厚1.8cm


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東漢 玉帶鉤


長21.8cm


河北省定縣北庄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是古玉帶鉤製作的衰落階段,使用數量銳減,類型單調,至東晉以後更是成為罕見器物。說明此時玉帶鉤的實用意義在減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唐宋時期。即使偶有玉帶鉤出現,造型也與漢代近似,鉤面刻有紋飾的,凸起得很高。例如,晉墓出土的浮雕鳳紋帶鉤,鉤首較小,腹較寬,呈琵琶形,式樣較美觀。其風格特徵也與漢帶鉤相似不見創新變革之處,這一階段為玉帶鉤製作使用的衰落期,究其原因,應與這一時期流行腰帶帶頭形制的變革有關。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東晉 玉帶鉤


長9.5 cm,寬1.8 cm,高2.3cm


江蘇省南京市仙鶴門外仙鶴山6號墓出土


魏晉時期,北方胡人南下入主中原,將其使用帶扣繫結腰帶的傳統傳至中原地區。文獻中早期帶扣名稱較多,如稱鮮卑、師比等,它在我國北方的漢代以前已十分流行,此類器早先用於馬騎的束帶結,後來轉用到服飾腰帶上。《後漢書·輿服傳》及《隋書·禮儀志》記為「帶」,宋《禮書》稱為「鉤鰈」,這種附有活動的方環形、圓環形帶扣固定於革帶一端,用其括結革帶,與帶鉤相比具有使用方便、結構合理、固定結實牢靠等優點,因而傳至中原地區後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並迅速使用、廣泛傳播。三國以後,中原地區以帶扣系革帶,成為習俗,帶鉤逐漸減少並最終被帶扣取代,退出了作為實用器的歷史舞台。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南朝 玉帶鉤


通長9.5cm


江西南昌市郊京山出土


宋代玉帶鉤多見傳世玉器,出土品不多,其風格特徵帶有漢代玉帶鉤遺風。例如,鉤首多作禽鳥形、獸面形,體多扁寬而薄,亦有窄腹、體厚者。紋飾雕琢簡練,多為淺浮雕螭虎形、鳥首形。矮鈕,鈕端呈扁圓狀。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南宋 玉帶鉤


長12 cm,寬2.6 cm


江西省吉水縣南宋墓出土


元明清三代,玉帶鉤的製作又開始回升,從出土和傳世的數量來看都很多,其造型優美、技藝高超、玲瓏奇巧、頗有神韻。這表明玉帶鉤在這時可能已由實用性逐步轉向了玩賞性。總體特徵為大量使用了動植物造型,採用浮雕、透雕和立雕等技法。鉤首多為龍頭形,以龍紋、螭虎紋相組合的玉帶鉤最為盛行。各種構圖、文史寄託了人們祈求福、祿、壽、喜等美好的願望,體現出複雜的人文內涵,並且玉質選材講究,構圖精緻,造型優美,雕琢技藝高超,玲瓏別緻的巧奪天工之作大量出現,從而玉帶鉤將作為藝術玩賞品,以它的奇巧生動、賞心悅目的藝術神韻把它推向了頂峰。元明清三代多數玉帶鉤的基本形制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只要仔細加以比較,在具體部位上各自仍具有較明顯的時代特徵。


元代帶鉤鉤首多為浮雕龍紋、花卉紋。龍形鉤首瘦長而扁薄,龍的面額平整,五官短而靠前,五官大多集中在頭部的三分之一處;鉤體常雕螭虎、荷蓮和其他花卉紋樣,螭虎緊貼腹面,前足前伸,後足一弓一伸呈爬行狀。鉤鈕部矮且緊貼體背,鈕端呈圓形或扁圓狀等,帶鉤俯視成琵琶形。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元代 玉帶鉤

長11.5 cm,寬3.1 cm,紐徑2.6cm


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劉逵墓出土


明代玉帶鉤的造型較元代複雜,龍首形鉤極為流行,鉤頭比元代略大,頭短寬而微昂,前額稍隆起,龍圓眼並凸起,嘴角橫平且都張口露齒。從側面看,龍頸部稍狹窄,鉤首的龍頭與鉤面螭虎的距離稍近腹部螭虎開始站立呈騰空之勢,螭與龍距鉤首的距離較元代同類器有所拉近。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明中期 白玉龍首螭紋帶鉤


長15.5cm


上海市徐匯區龍華三隊明墓出土


清代玉帶鉤不僅數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多樣,紋飾構圖更加活潑富於變化。龍首形帶鉤較流行,龍首較明代高昂,龍眼凸現,嘴上下略傾,給人以兇悍威猛之感。螭虎騰空而拉大了腹面的空間,螭虎頭圓而披長發。清代玉帶鉤紋飾造型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量地融入了反映人們渴望社會安定祥和、家庭幸福和美、子孫如意、健康長壽等吉祥美好的心愿。例如,鉤首作如意頭,腹面浮雕荷花、寶盒,「荷盒」與「和合」同音,意寓「和合如意」;有的鉤首作馬頭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構圖含有「馬上封(侯)猴」的意義;有的腹面刻三隻羊,寄寓「三(陽)羊開泰」之意,刻五隻蝙蝠含有「五蝠(福)齊備」、「五蝠(福)臨門」之意;石榴籽實多寓意多子多孫,這種構圖表達了人們渴求「家族興旺、登科及第」的美好願望。吉祥紋樣大量用於玉帶鉤上,是清代社會世俗功利心態的物化反映。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清代 白玉龍首螭紋帶鉤


長11.5cm


上海市靜安區陝北路清墓出土


關於玉帶鉤的用途與使用方法,古文獻中多有涉及,其用途主要有束結革帶和佩系器物兩種。用於帶頭束結革帶的玉帶鉤,一般體形較長,如曲棒形、琵琶形類,其使用方法是先將鉤鈕撳入右手一端的帶孔,鉤首向外,然後以鉤首勾聯左手一端革帶的帶孔,即完成了固結腰帶的過程。為避免帶孔因長期使用而磨損,致使孔徑變大或斷裂,人們往往在革帶孔內置一銅、玉或骨質小環,以保護帶孔,提高革帶的使用壽命,這就是考古發掘中,玉帶鉤的鉤首附近往往伴有小型銅、玉環的原因。用於佩、系的玉帶鉤體形一般較小,以水禽型最為多見,戰國之際的小型鉤大多是用於佩、系的,一些無附鈕的鉤,或環尾孔的鉤也多用於佩系。古代玉帶鉤的佩物主要是刀劍、鏡、錢囊、印等之類,使用時先將鉤鈕嵌於革帶孔內,鉤首向外垂下即可,無鈕帶鉤則是將其尾端與革帶繫結固定使用,宋代以後的玉帶鉤多已不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了。



聯拍講堂: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



施俊


聯拍在線鑒定專家


鑒定範圍:明清玉、高古玉

人物名片


從事文物進出境審核天津管理處玉器、陶瓷類責任鑒定員,現任職稱為研究館員。任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共黨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國家文物局特聘玉器鑒定授課老師、天津電視台《藝品藏拍》欄目特聘玉器類鑒定專家、山西衛視《天下尋寶》玉器類鑒定專家、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玉器類鑒定專家、廣東電視台《嶺南鑒寶》玉器類等鑒定專家。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玉器鑒定》、《施俊說古玉》、《玉玦功能的演進》《論古代玉簪飾的發展演變》、《紅山文化時期盛行玉雕動物崇拜》、《玉帶鉤的演變與特徵》、《古玉器收藏與辨偽》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最新:嘉德香港春拍蓄勢待發,各類精品耀目呈現
微講堂:最全的瓷碗造型知識,果斷收藏!
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延續經典 開拓新篇
中鴻信20周年:格高意遠,典則俊雅—皇極重要宮廷藝術專場擷珍
聯拍專訪|門得揚吳承晏:市場多變,我們深耕佛教藝術的初心不變

TAG:聯拍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從玉帶鉤談古代服飾的演變發展與鑒定
帶鉤三千年:古人精緻生活的詩意表達
玉帶鉤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你了解嗎?
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賞析
熱點 西漢黃玉帶鉤賞析
帶鉤三千年:古人精緻的生活
漁夫花3小時取出尾巴帶鉤刺身帶豹紋的魚
心澄子人相學:眼頭帶鉤,一絲不苟,眼尾開花,虎頭蛇尾
古代三大絕兵器:很多人沒見過,連扎帶鉤,最後一種紮上就跑不了
帶鉤子的不一定是耐克,也有可能是NX的車燈
春夏短袖系帶鉤織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