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就算佛學大師等在山頂,也無損於科學的光輝

就算佛學大師等在山頂,也無損於科學的光輝

就算佛學大師等在山頂,也無損於科學的光輝



圖片來自Pexels


編者按:


繼中山大學教授李淼反駁朱清時院士利用量子力學支持佛教世界觀之後,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投文《知識分子》,闡述他對科學與宗教的觀點。他認為,科學與宗教遵循著不同的理論進路,即使用科學來解釋佛法,只能把「微妙精深」的佛法庸俗化,既不能為佛日增輝,也不能給科學添彩。

《知識分子》歡迎來稿,討論量子力學與佛教,科學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同時,《知識分子》將就此話題於5月組織一次公開對話,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王向斌與中山大學教授李淼作為嘉賓參加,敬請關注《知識分子》的直播通知。


撰文 | 鄧耿(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朱清時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物理化學界前輩科學家,又是聲名卓著的教育家,為學為教都成就斐然,原非小子所能置喙。然而慮及道理所在,原不論先生後生,因此不揣淺陋,寫了這篇小文,只為求實辯理,非欲論評長者,祈望海涵。


把現代科學的最新進展(如量子力學)同傳統宗教經典中的某些觀點聯繫起來、進而得出「自然科學與某某宗教殊途同歸」的結論,並非是朱先生首創,所謂「量子佛學」的名詞也不是他首先提出。近代以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過援引科學事實解釋宗教教義的實例,甚至面相學、占星術等等領域也有引科學以自重的趨勢。這種思維方式一般是:科學研究得到的事實,我們(宗教或迷信)早就通過自己的方法得出了,現在是我們站在山頂上以逸待勞,等著你們(科學)從山下來殊途同歸。


這個問題的要害,並不在於宗教與科學到底是不是「同歸」,而在於是不是「殊途」。一般而言,「殊途」是顯然的,支持宗教的人士大多數也認同,宗教與科學遵循著不同的理論進路。於是科學界反駁的焦點,常常放在了「同歸」上,力圖說明宗教並沒有真正揭示出科學結論、或者科學結論不同於宗教斷言。但宗教經典文本常常晦澀模糊,解釋方式多種多樣,而科學事實又始終處在新陳代謝之中,執此衡彼,難免有刻舟求劍的危險,令觀者陷入新的困惑。其實,科學工作者就算承認了「殊途同歸」,也無妨於科學本身的地位。


我們姑且假設「同歸」成立。以量子力學與佛學的關係為例的話,「同歸」可以認為量子力學中波函數隨觀測發生的坍塌與佛學中的原理是等價的,量子信息也就是佛學中說的靈魂。那麼我們馬上可以問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佛教經典和教義中早就包括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那麼為什麼沒有佛教大師根據佛經做雙縫干涉實驗、研究分子光譜?它們可是量子力學成立的最早、最經典、最直接的實驗證據呀。


答案很簡單:因為佛教大師也不知道到底那一句佛經揭示的是量子力學的真理,只有到量子力學被科學家建立起來之後才恍然大悟。看過《西遊記》的大概都知道,神話故事中的佛經分三藏,「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事實上,僅漢文化地區歷代遞修的大藏經就不止一藏之數。宋代《開寶藏》共5048卷,金代《趙城金藏》共6980卷,清代《乾隆大藏經》共7168卷,現代的漢文《中華大藏經》僅正、續二編就已經超過23000卷,字數則在四億以上。如此繁重的卷帙,勢必令人難以把握要旨。


更麻煩的是,雖然佛教徒都奉佛陀為教主,但對教義經文的理解各有不同,甚至對經文的真偽也有爭議。整個佛學體系,大的方面分為大乘、小乘兩部分,大乘講求解脫眾生、證悟般若,小乘講求證得阿羅漢果位。大乘佛教裡面主要又分中觀和瑜伽兩大法脈支流,它們對意識的有無就意見不同,「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化;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義凈三藏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也就是說,中觀一支否定一切俗有存在,非無非有;瑜伽一門則認為一切世相乃是阿賴耶識變現所成。但不論如何,建立證信基礎都要從「破我執」出發,勘破物我皆空、世相皆幻的真諦,以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的境界,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至於唯識宗所強調的阿賴耶識,與人的意識並非是同一範疇,而是人的各種感官和意識的種子。


在此基礎上,中土大乘佛教又演化出十餘個宗支,其中代表者有禪、凈、密、律,所奉的核心經典不同,教義也各有不同。例如最廣為人知的禪宗語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行由」第七節),顯然否定了人的主觀意識和靈魂是真實存在。即以《楞嚴經》義而言,乃是世尊開示破魔修法的殊勝之道,先破除六凡三聖之種種世相妄想,然後破我法二執、以顯真如,進而達到如來甚深三密不可思議的境界。「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云云,乃是佛陀說法破除妄想的一句話頭,經由此要達到的真正甚深般若是「不可思議」無上法門,恰恰是不能通過意識層面的「思議」去想像的,與量子力學中的意識和測量毫無關係。所謂「意識造成了物質世界的存在」,本來是佛陀批判的妄想境界【注1】。

就算佛學大師等在山頂,也無損於科學的光輝



圖片來自Pexels


由此可見,單單從浩如煙海的佛教文獻和教義中找出一兩句隻言片語,將其與量子力學比附起來,只可能是今天我們認識了量子力學原理之後的「馬後炮」,不能證明佛教已經開創了量子力學,更無助於歷代佛教徒們研習和應用這一「量子佛學」。我們就算承認了「殊途同歸」,承認那隻言片語確實是佛陀當年領悟了量子力學後的開示,這種知識也是毫無實證效力的:既不能夠解釋物質世界,也不能指導精神世界。而佛教講求的就是要在世相流轉甚至是外道邪魔的誘惑中證悟佛法,否則即使開悟的信仰也不能夠堅牢。非要引用佛法來解釋量子力學,反倒真有可能入了佛門的外道。


那麼科學與宗教的「殊途」體現在何處呢?在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史上,有一條一以貫之的主線,即弗蘭西斯·培根在其著作《新工具》開創的實證主義傳統:「人作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釋者,他所能做、所能懂得只是如他在事實中或思想中對自然進程所以觀察到的那樣多,也僅僅那樣多;在此以外,他是既無所知,亦不能有所作為。」科學的內容總是包括來自直接認識的知識(實驗)和來自系統總結的知識(理論)兩大部分,後者來自對前者的正確歸納,又可以演繹地得到前者,並對未知知識給出可證偽的預言。科學發展的過程一般是從實驗得到知識,對知識進行正確歸納得到理論,再由理論指導實驗發現新知識。這就把抽象的思辨和實證關係顛倒了過來,使得自然科學發展有了堅實的基礎。


科學的實證主義要求科學知識應當遵從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無增實體」,後來卡爾·薩根把這一原則通俗化成了「車庫裡的噴火龍」:如果我說我的車庫裡有一條隱形的噴火龍,但不管用什麼實驗手段都無法檢測出來,那麼我們只能說這條龍並不存在。實證主義的原則是,我們只能承認和相信那些經過實證檢驗的事實,而非經實證檢驗的只能暫時不信,即使它們有可能是正確的。「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注2】,但在顯微鏡發明之前,我們常人誰也不能用肉眼看見水中的蟲,即使佛陀確實開了佛眼、看見了小蟲,但對我們常人而言,這「八萬四千蟲」就是車庫裡的噴火龍。一般人可以懷疑水中是否有蟲,自然也可以相信佛陀的開示、認為水中確實有蟲,但科學的態度是不相信那些未經實證證明的假說。


有人或許會爭辯說:「列文虎克不是通過顯微鏡看到了水中的微生物了嗎?這不就證明了佛陀的天眼是真實的嗎?科學不也有先猜想後證明的發現嗎?」這樣的疑問混淆了先驗判斷和科學假設。先驗判斷並非是從其它業已為實證證明的知識出發做出的邏輯推論或合理歸納,而是基於先驗知識——非經實證獲得的知識——的一種斷言。例如佛陀所說「一缽水中有八萬四千蟲」,這既不是佛陀研究了一般天然水中的微生物分布密度後計算得到的結論,也不是佛陀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的實驗結果,而是佛陀用無上般若觀照客觀世界的結果,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就是先驗判斷。而科學假設則不然,其出發點是其它業已為實證證明的理論或實驗結果,得出它的方式是演繹或歸納邏輯。例如列文虎克利用光學原理髮明了顯微鏡,又用顯微鏡觀察了身邊各種水樣,都發現了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於是他可以假設道:「微生物廣泛存在於一切水體中」,這是從實驗出發、運用不完全歸納法得到的科學假設。


先驗判斷和科學假設都可能被實驗證實或證偽,只要這樣的判斷是一個陳述完備的命題。例如,只要我們界定明白了「一缽」的體積、「水」的來源、「蟲」的計數標準,就可以用顯微鏡檢驗一缽水中是不是真的有八萬四千蟲。反之,如果我們在某地送來的水樣中沒有觀測到微生物存在,也可以證偽「微生物廣泛存在於一切水體中」這樣的科學假設。但這並不意味著二者在科學知識中的地位相同。因為先驗判斷來自於非科學知識,是自外而內進入到科學知識體系中的,在被實證證實之前它始終不是科學知識的一部分,最多只能稱其為「元科學」或者「潛科學」。即使科學實證證實了先驗判斷,也只是將先驗判斷的命題本身變成了科學知識的一部分,而不能由此得出先驗判斷的來源也是科學知識的結論。還以「八萬四千蟲」為例,我們即使證實了水中有八萬四千蟲,也不能由此得出佛陀確有佛眼神通的實證結論,因為前者只是後者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事實上,「水中有八萬四千蟲」這條科學知識,在實證科學體系中,無需佛陀的佛眼,就能從其它科學理論和實驗知識得到。


科學假設的來源則是業已經過證實的科學原理或實驗結果,例如愛因斯坦根據邁克爾遜實驗得到的光速不變這一實驗知識,提出光速不變原理,構成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之一,並進而得到質能方程E=mc2,後者在核聚變和裂變實驗中得到了證實。這種來自科學知識的假設實際上應當被稱為科學預言,是科學知識體系的邏輯結果之一。科學預言可以被證實,也可被證偽,而後者對科學發展而言可能更加重要。因為假設被證偽乃是挑戰既有原理、進而完善科學的進路。邁克爾遜之所以要進行光速測定,就是為了證實十九世紀流行的以太假設,但他的實驗結果恰恰證偽了以太假說,這就給了相對論登上歷史舞台的機會。


科學是由科學家們研究的,但科學家並不等於科學,並不是科學家提出的所有命題都是科學假設。「人的意識來源於大腦中的量子糾纏」這個命題,雖然其中有不少科學名詞,但它過於模糊,目前不能稱之為科學假設,至少不能稱之為一個表述完整的科學假設。要令其完整,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個命題中各個名詞的內涵和外延,然後進而建立一套可實證的實驗方法對其中所謂「量子糾纏」與「意識」的關係細節進行深入研究:何為「意識」?如何判斷意識的存在與否?是什麼樣的原子/分子在大腦中發生量子糾纏?以什麼方式進行量子糾纏?如何從實驗上說明量子糾纏與意識存在關聯?等等。科學家的確不能從自己的先驗經驗出發否定這個命題,有可能在未來它就成為了新的科學真理,但在實證證實之前,我們也不能選擇相信這個命題。

由此還可以看出科學不同於宗教的另一個重要之處:科學從不自視為終極真理,總是「從真理走向謬誤」(蕭伯納語),而宗教始終自命為終極真理、不可更改。當科學假設被實驗證偽時,科學原理便要隨之調整,舊的科學真理為新的科學真理所代替,使得人類的實證認識不斷逼近客觀真理。而當宗教的先驗判斷被證偽時,支持宗教的人士不是變更宗教的教義,而是為之發掘種種辯解的方案。例如佛陀所說婆娑世界由四大部洲組成,與現代天文地理知識不合,便有人說佛陀是隨緣開示、當時大眾不能理解深刻精微、後世流傳又有文字錯訛、難免會偏離真相。總之,教義永遠正確,錯誤的是詮釋。而科學則不然,它永遠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


有趣的是,科學的這種新陳代謝發展進程反而也會被宗教或其他非科學思想利用來否定科學。他們的邏輯常常是:「科學事實也在不斷變化當中,牛頓的那一套,不是被愛因斯坦用新的一套代替了嗎?隨著科學發展,誰知道真理會不會早已掌握在教義手中了呢?」這種觀點利用了科學不能承認自己是終極真理的謙虛,來鼓吹宗教的盲目自信。的確,即使從實證主義的角度講,這樣的假設也並非完全不能成立,有那麼一種可能,未來的科學會發現,宗教或者其它什麼思想揭示的確實是這個世界的真諦,即使這種可能性十分微小。


但承認這種假設對人類認識真理並無助益:因為這種思維方式將認識真理的方法從實證變成了思辨,而後者在宗教中被進一步壟斷為法王教主、高僧大德的特權——肉眼凡胎的芸芸眾生是看不見水中的八萬四千蟲的,只有大神通的佛陀才能。但是,基於實證的科學則不然。只要發明了顯微鏡,只要是視力正常的人都立即能夠實證水中存在的微生物。科學實驗的現象和結果不因觀察者的身份、地位、思想境界高低而改變,任何人都可以經過循序漸進、切實可行的科學訓練理解科學、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科學帶來的各種技術發明能夠實實在在地普惠眾生,讓即使不懂科學的普通人也能享受科學帶來的便利,獲取到那些本來在神話傳說中才能獲得的神通大能:日行千里、萬里傳音、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等等。


實證科學最大的社會意義,就是將被宗教大師、迷信祭司壟斷的解釋自然、操縱自然的能力解放出來,交給任何一個普通人,這過程不需要任何慧根高低、靈性稟賦做前提,即使他們不理解科學的精深細節,也可以按圖索驥。通過實證,科學把歷來被宗教和其它前現代意識形態神秘化的世界重新改造為人人可以認知、理解、改造的客觀存在,即對世界的祛魅。通過科學實證完成的祛魅,是人類社會向現代性演化的動力之一,打破了大眾與傳統精英之間的知識和能力壁壘。在宗教那裡只有大師們才能登上山頂的崎嶇小道,被科學改造成了人人可以闊步前進的坦途。


當然,宗教自有其社會價值、理論體系和信眾教團,原本也不需要科學為它站台。我們並不否認,宗教有可能在很多方面(甚至是所有方面)都走在科學前面。我們甚至可以允許假設,科學真理髮展到盡頭就是宗教揭示的世界本質,儘管這種可能性現在看起來很渺茫。但這並不是用科學支持宗教的理由。即從佛教自身道理而論,科學不過是研究六道輪迴中的世諦俗法,佛法才是教人解脫生死、跳出輪迴的出世真諦,用科學來解釋佛法,反倒是把微妙精深的佛法庸俗化了,既不能為佛日增輝,也不能給科學添彩。

就算佛學大師等在山頂,也無損於科學的光輝



圖片來自Pexels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累積的知識和文化早已不是個人所能通曉的了,即使是某個領域的頂尖大師,也不可能同時精通其它所有領域,「學而優則仕」越來越不現實,「術業有專攻」才是常態。所謂「科學與宗教在最高層次上是相通的」,或許它們在某些宏觀結構或美學價值上有可比之處,但絕不是說殊途同歸的科學與宗教可以劃等號,更不是說站在領域頂端的大師們就可以輕輕鬆鬆地跨界到別的行當。科學家不必替宗教教義強為解人,更沒有必要援引科學為宗教張目聲援。


傳說當年達摩老祖與梁武帝話不投機,於是北上弘法,拔根蘆葦就橫渡了長江,但後來從未有人重現過這一奇蹟【注3】。我們不反對達摩老祖天賦異稟,因為畢竟誰也沒有親見親聞當時的情景,但事實是,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隨時隨地以各種方式橫渡長江,既不需要甚深般若,也不需要大士推舟。至於當年,達摩老祖到底有沒有一葦渡江,又是如何靠著一根蘆葦渡過長江的,純粹是一個歷史考據意義上的問題,或許可以給他頒發一個「第一個橫渡長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但這並無礙於科學的價值。我們確實學不到達摩老祖的佛法神通,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學。因為科學走的是天下人都能走的康庄大道,宗教和迷信的道路則並非如此,就算他們捷足先登,也無損於科學開闢的實證之路的光輝。

【注1】《楞嚴經》的真偽,至今尚有爭議,不能確定其是否為佛陀所述。


【注2】此偈語來自《毗尼日用錄》中所載的「飲水偈咒」:「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誦此咒,如食眾生肉」,也不能確定為佛陀所說。此外,「八萬四千」本是佛經中常見的一個大數,並非精確所指,而只是略指其數目之多。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厭身品第七」有「亦如大腸,八萬四千蟲所住故」,又如《賢劫經》「諸度無極品第六」有「以能具足度無極,便已備悉八萬四千眾要上業,八萬四千諸總持門自然達矣。」


【注3】「一葦渡江」的故事在《詩經·衛風·河廣》中就有,「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孔穎達疏為「言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葦也。」達摩渡江的傳說,或許就是由此演繹而來。


製版編輯:李 赫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中國論文再出醜:都是誰?責任在誰?
中國論文再度出醜:都是誰?責任在誰?
文小剛劉克峰致中國青少年的一封信
世界地球日,科學家給孩子講了10個關於地球的故事
當生育成為難題,輔助生殖技術可以幫我們搞定一切?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難解之謎:雷擊8次卻毫髮無損的美國奇男子
唐山大地震相當於四百顆核彈,皇陵卻毫無損失,專家:古人的智慧
大火過後的巴黎聖母院,塔尖燒毀、主體無損!
同為千古一帝,漢武帝唐太宗的墓都被盜過,為何秦始皇墓完好無損
大蒜熗鍋無損健康
感受頂級Hi-Res無損音樂的魅力 福特翼虎升級黃金聲學音響
歷史上無數帝王的陵墓被盜,明朝皇陵為何只有朱元璋的完好無損
《斗破蒼穹》他殺了蕭炎的娘和師傅成大陸公敵,最後竟毫髮無損?
日本侵佔山西時,喬家大院為何能完好無損?
科學家發現距今上萬年的狗,大腦幾乎完好無損,專家驚呼不可思議
中國最神秘的寺院!廟裡十五座佛像都是肉身製成,至今仍完整無損
八國侵華,慈禧攜皇族狼狽西逃,為何慶親王留在北京卻毫髮無損?
兩次世界大戰中毫髮無損的國家,任何國家都不打它的主意,怎麼做到的?
IT之家學院:無損讓你的SSD性能翻倍!
23歲中國女留學生在泰國,宿舍完好無損,人在浴室離奇死亡
盤點命比鑽石還要硬的五大奇人,被雷劈了七次都沒死,仍完好無損!
德國二戰時製造的鋼盔,經過這些年還是毫無損壞,重工業的確厲害
馬航MH370完好無損?機長不在柬埔寨,恐藏於非洲大陸
一座遼國帝王墓,三次被盜墓賊光顧,最珍貴的一件文物完好無損
趙雲歷經無數戰爭,毫髮無損,卻因老婆的一根繡花針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