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石頭餅是流行於山西,陝西地區的一種傳統名點,中國傳統的烙制食品。石頭餅又稱石予饃,唐朝時稱石鏊餅,明清朝稱天然餅。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在黃河流域,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該烹調方法主要利用石塊傳、散熱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從而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製作時,先將石塊燒熱,然後將和好的白面或豆面直接放在石上制熟。其口感酥、脆、咸、香。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而石頭餅的製作中,尤其是山西汾陽的石頭餅最為出名,目前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汾陽石頭餅在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麵餅上)然後反覆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麵糰,反覆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麵糰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再用火將石頭烤熱,石頭餅通過石頭導熱也慢慢的成型,所以叫石頭餅。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植谷為食,始於神農時期。神農氏是黃河先民中的一位聖人,即傳說中的炎帝,是黃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創農業生產,教人食谷。然穀物粒食,不宜於火上直接燒烤,先民就發明了「石上燔谷」之法。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古史考》云:「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關於「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載《禮記·禮運》有「其燔黍捭腸人。污尊而杯飲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腸肉加工於燒石之上而熟之也。」這種方法是將石塊燒熱,穀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這主要是利用石塊傳熱慢,散熱也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唐朝時有「石鏊餅」之制,明清謂之「天然餅」。

石頭竟能做餅,揭秘汾陽石頭餅

石頭餅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歷史悠久的產物,也說明了我們偉大勞動人民的智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山雨文化 的精彩文章:

威風鑼鼓的翹楚——驚艷世界的絳州鼓樂
去青島怎能不吃這些美食
河南最出名的早點:胡辣湯
糕點之王:美味太谷餅

TAG:西山雨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山西特色小吃「石頭餅」3元一張餅,一天能賣200張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