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韓牧富哥美國行:大公司的焦慮、濃厚體育文化以及國內少有的創業機會 | 千人社群公開課

韓牧富哥美國行:大公司的焦慮、濃厚體育文化以及國內少有的創業機會 | 千人社群公開課



曾經失聯的懶熊體育創始人韓牧終於在美國被找到了。這幾天的時間,他與聯合創始人黎雙富兩人一起,走訪了美國的NFL、CAA、Tesla以及WeWork等知名公司,在這個體育產業最成熟的國度之一交流學習,也收穫了不少乾貨。我們整理了這些乾貨,希望能給體育產業的創業者更多的幫助








懶熊體育的粉絲們也許還記得,在本月初我們曾發布了一條尋人啟事,韓牧在美國失聯了。後來,幾經輾轉,黎雙富終於在美國找到了一直沒有敢走出機場的韓牧,兩人也就此開始了對美國體育產業的探訪。




美國的體育產業成熟程度無需多言,其四大聯盟NFL、NBA、MLB、NHL每年都能產生數百億的商業價值,此外諸如CAA的一些體育公司也在全球範圍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4月18日華人文化產業基金也宣布入股了CAA。



相比之下,國內的體育產業只能說剛剛起步。經歷了46號文後的短暫火熱,體育產業在近兩年稍顯回落,不成熟、不完善之處也開始體現。




十多天的時間,韓牧與黎雙富在美國探訪了十幾家的公司,與不少美國體育產業的從業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期間可謂獲益匪淺。




以下是公開課內容精選:




我們抵達美國已經有一周的時間。先去了紐約,然後在新澤西周邊城市轉了轉待了三四天之後,到了矽谷。這幾天一直在矽谷的這些公司學習參觀交流。之所以我們決定出來,是因為我(黎雙富)在美國這邊做了五年的駐站記者,對這邊的體育產業的城市都印象都特別深刻,也曾經無數次跟韓牧介紹這邊的產業的成熟。從這幾天的交流來看,我們印象都比較深,一些見聞都很有意思,所以今天我們組織了這次社群分享。



大公司的開放與焦慮





這次的行程大概是十天左右,前面七天其實也看了蠻多的公司,包括CAA、NFL、NBA、Tesla等,這些大公司給我們最深的感受大概有這個幾點:


第一是乾淨的商業文明。創立懶熊體育時,我們感覺我們比較特立獨行的。堅持不做軟文,不收車馬費,一直以為我們是一個異類。但是在這邊,我們不是一個孤獨者。




以CAA為例,他們有著幾點很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是明確企業文化,員工必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目標是為旗下客戶創造最大利益,公司跟體育項目一樣,不講個人,而講團隊,在每次勝利之後大家能像個團隊一樣擊掌慶祝;其次是

執行企業策略,CAA經紀人不拿提成,收入只有基本工資和年終獎金,避免了同事間爭搶客戶資源,限制溝通

;然後是公司資源全部打通,都以項目為中心,加強資源重組和打包,提高談判話語權,核心是客戶的利益;最後是公司不包裝個人,既包括老大也包括普通經紀人,在媒體曝光時聚光燈下的永遠是客戶,而不是經紀人,實在需要出現時都以公司的名義出現。




另外還有專註。中國的媒體這兩年泡沫比較大,大家都是不甘於去做內容,或者不怎麼堅持做內容。但我們在尼克斯主場遇到一個74歲的記者。他這個腰已經彎了,牙齒都有點兒稀鬆,頭髮也很稀疏,但他堅持做體育界一線體育記者。他說,除非走不動了,不然他會一直做一個稱職的記者。





74歲的羅伯特(右)依舊堅守在體育記者的第一線。





這對我們觸動非常大。原來一直以為在中國做媒體行業,只能做一年到兩年,因為很多年輕的小孩說,他做完一年之後,未來怎麼辦?

其實在這邊,我們看到很多媒體產業其實是可以為之奮鬥一輩子都沒問題,這點其實很難得。




昨天(4月17日)上午,我們也拜訪了一家可穿戴設備創業公司的CEO。他創業的動機也蠻純粹,就是想解決用戶的一個需求,為此研發了三年。其實包括Tesla也是這樣。乾淨的商業文明,對當下的中國體育產業很有啟迪的。




第二,美國體育產業的這個格局其實已經形成了。基本是四大體育聯盟,加上一些類似CAA這樣大的公司,很多的小的創業公司其實蠻難的。

當這些公司聽到我們講的中國體育產業的這一狀況的時候她們其實是非常羨慕的,他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創業機會,一定要抓住

,因為在美國這塊其實已經很難有這樣的一個機會。這點我們在後面也會詳細講到。




第三,這邊有著非常開放包容的環境。中國體育產業剛剛經歷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很多的體育創業公司還屬於資源性公司,那就意味著很難開放和包容,相互之間不願意去進行深度的溝通以及合作。但在美國還是蠻open的,像Tesla這樣的公司可以隨便去他那去喝咖啡,很多的一些體育公司也是一樣。我們和幾家大的體育聯盟以及公司談及合作時,他們非常願意。




第四,他們的服務意識比較強。在美國的體育公司,他們都會在服務上不惜成本地去挖空心思。這樣才會有用戶願意為他們的服務買單,這可能是一個美國長期的文化造成的。這可能也會對中國體育產業會有一些啟迪。




我們在和一個矽谷的VC大咖在交流時講到,

現在大公司都比較焦慮,成天擔心一家新貴是不是要把自己的這個份額給蠶食了,把自己的機會給拿去了,所以大公司滿是這種焦慮感。因為有這種焦慮感,

他就願意去更多談合作。在國內可能正好就是相反,很多大公司都是牛哄哄的,很難會和創業公司去真正合作做什麼事情,即便合作也得有很強大的資源。




我們在NFL總部探訪時,他們說害怕新媒體的形式加入進來後球迷看比賽的方式發生轉變。如果沒有一個提前布局,那就意味著一半用戶會轉到新媒體上,從而趕不上這個時代的需求,這種危機感我們感受非常深。




濃厚的體育文化以及成熟的體育產業付費產品




在美國,感受比較深刻的還有是體育精神的力量。這個聽起來有點虛,但確實感受特別深。這兩年隨著國內體育產業的起來,各種風口、熱錢涌動、投機者進來,攪得這個市場特別不安寧,但是其實真正做事的不多。我們在美國接觸一些大公司高管、創業者,從他們言行之中,對運動本質的熱愛特別能打動人。




舉例來說,我們在紐約遇見了一個業餘跑鐵人三項的人。他沒有房子,目前租房住,工作收入也沒有保證。但他現在每年都掏出一大筆錢在全美各個地方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鐵人三項是項特別昂貴的運動,前期裝備、訓練都需要很大的投入,但他還願意參加,就是因為熱愛。



他參加比賽不是炫耀,重點是他比賽開始之前可能有長達三四個月的準備過程,這期間體育運動的精神的展現,因為它會改變你的生活。但當真正比賽那天來臨的時候,他們反之是慶祝,慶祝自己在過去數月,對這項運動的投入和準備。而且比賽當天,他可能會把所有的朋友跟家人都請過來,一起見證他完成這個壯舉,比賽完回去繼續慶祝。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我們感受到體育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所以說一個成熟的體育產業,需要這種真正對體育投入的人。我們希望國內所有的體育公司,在發現這些創業機會的時候,如何去培養發動身邊這些人真正熱愛這項運動並投入這項運動,接受這項運動帶來的對生活品質、精神意識的影響,這可能將來是一個產業發展成熟的標記。





濃厚的體育文化以及成熟的體育產業付費產品




在美國,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是體育精神的力量。這個聽起來有點虛,但確實感受特別深。這兩年隨著國內體育產業的起來,各種風口、熱錢涌動、投機者進來,攪得這個市場特別不安寧,但是其實真正做事的不多。我們在美國接觸了很多,有高管,有底層的創業者。從他們言行之中,對運動本質的熱愛特別能打動人。




舉例來說,我們在紐約遇見了一個業餘跑鐵人三項的。他沒有房子,目前租房住,工作收入也沒有保證。但他現在每年都掏出一大筆錢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在全美各個地方跑。鐵人三項是項特別昂貴的運動。前期裝備、訓練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對一般人來說是個門檻,但他還是願意拿出特別大的一筆錢去參加這個事情。




我認為他就是因為熱愛。他參加比賽不是炫耀,重點是他比賽開始之前。可能有長達三四個月的準備過程,這期間體育運動的精神的展現,因為它會改變你的生活。但當真正比賽那天來臨的時候,他們反之是慶祝,慶祝自己在過去數月,對這項運動的投入和準備。而且比賽當天,他可能會把所有的朋友跟家人都請過來,一起見證他完成這個壯舉,比賽完回去繼續慶祝。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我感受到體育精神感染到身邊的每一個人。




所以說一個成熟的體育產業,可能就缺少這種真正對體育投入的人。

我們希望國內所有的體育公司,在發現這些創業機會的時候,如何去培養發動身邊這些人真正熱愛這項運動並投入這項運動,接受這項運動帶來的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對精神意識的影響,這可能將來是一個產業發展成熟的標記。







▲ 韓牧在美國跑步前熱身。





這幾天,我們也有抽時間去這種體育酒吧去感受美國的比賽。幾年前,在酒吧的時候還能看到一些年輕人在一起看球。在舊金山,我們在矽谷一家酒吧去看球,結果發現,真正坐在裡面看喝啤酒相互討論3小時的,已經沒有了年輕人的影子,我們兩個80後在裡面應該是最年輕的。




由此,我們感受到新一代球迷的觀賞比賽習慣在改變。原來以為可能只有中國這種情況比較明顯,美國一些球隊或者聯盟,他們也很深刻的感受到這個趨勢。尤其在美國有大屏文化,原先體育迷還是習慣群聚在一起看球一起歡呼一起吶喊一起失落。但是現在,年輕的球迷他更希望拿著手機,他可能在家裡、在辦公室、在朋友的聚會上,就完成了看球的過程。他還可以同時完成互動,可以跟自己的朋友討論比賽什麼狀況了解到比賽的最新信息,這種社交互動做的特別的好。所以這應該是一個時代的需求。




從另外一個角度想,這些大公司,他們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像NFL,他們表示說這一部分年輕是他們需要抓住一些核心用戶,NBA也一樣,最後幾分鐘的那個權益就是付費的時候,你可以花幾塊錢可能就能看到最後精彩時刻那些比賽。




所以,移動時代徹徹底底改變了體育,年輕人可能更喜歡看短的酷的更好玩的視頻,這也是給了一些創業公司可能的機會。




另外,美國體育產業之所以成熟,很重要一點就是各方面的付費意識都特彆強。比方說在一個球館,還你沒進球館時,各方面的服務、食品、門票都要收費,球迷也可能願意為一個更酷的一個產品付費。包括ESPN在內的媒體內容,用戶也願意付費。付費往往是美國體育公司一個核心的商業模式。




目前國內有一些大的公司,也嘗試了產品付費,包括之前樂視的中超、現在騰訊的NBA。但這些付費產品的費用比例其實還不高,市場接受程度也還才慢慢起步。和美國公司交流之後,我覺得一個真正好的產品是可以拿出來收費的。但這個付費的意識是需要我們產業里的每一個人都去倡導。

當然,前提是我們把自己的產品都能做好,能夠真正提供價值,讓他們感受到這個好產品帶來的魅力,這時候用戶才會有這種付費意願。現在我們普遍缺少這樣的產品,也缺少這樣的意識。




這也是懶熊體育一直在做的一個事情。我們辦活動、出報告以及提供其他的產品,都是希望能夠給我們用戶提供核心的價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一個免費的午餐出現的時候,可能他就會放鬆對這個產品內容生產提供者的要求。所以好的付費產品,各方面都會有較高的要求。



美國的創業和投融資環境的反思





在美國,我們大概看了4家創業公司。有針對華人的籃球聯賽,他們做得很優秀,可以把最後決賽放在籃網的主場。其他,還有一些可穿戴設備的公司,類似高科技的這種。但總體來說,他們相對國內的體育創業公司有這樣兩個特點:第一是想像的空間比較小,美國的創業公司在四大聯盟格局之下很難有所突破,所以只能在這個格局下面創新;第二,很多創業公司都有創新的門檻,不然的話根本就出不來。




美國的大公司霸佔了體育產業的方方面面,留給普通創業者的空間很小,完全空白的市場機會基本沒有。

大部分創業者,選擇的是通過新的科技、數據幫助這些大公司做得更好。有一個創業公司說將來做大了就被大公司收購了就好了。他們很多公司都有這麼一個終極發展路徑。雖然不明說,但他們內心都有這樣一個路徑。




而反觀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是這兩年的時間才這兩年的時間,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空白市場。懶熊體育其實是抓住了體育產業信息平台缺失的機會,隨後能夠發展出來。




所以我們還是堅信目前國內的體育創業氛圍是最好的,因為都剛開始。

不管怎麼說,大家都還是處於規則未定之時,格局沒有定,所以充滿了機會和挑戰。誰能真正抓住機會,從最早的資源導向,到真正創業,再到最後把產品做出來讓用戶為之買單,這個邏輯走通了就基本沒問題。所以要真的尊重用戶,因為你有多大的用戶,決定了你有多大的規模。




另外,美國這些創業公司,其實還是局限於美國市場。他們其實對中國的市場還有些陌生。我們看的這4個創業公司,他們都有一個需求就是希望能夠找到中國的合作夥伴,能夠和中國市場互通有無,包括還有一些資源也可以實現落地。其實有些資源在中國的創業者來看,已經是非常優秀了,但怎麼落地到中國,能夠產生價值,這需要一些智慧的思考。




關於投資環境,

在矽谷的體育項目,尤其是早期項目,融資額度其實都普遍比較低,也比較務實

,大部分的天使投資是幾萬美元、十幾萬美元。但在國內,天使輪的創業項目動輒幾百萬,甚至近千萬。




美國對投融資市場的監管比較成熟。美國的創業公司拿了融資都要向政府備案,所融資信息、融資合同都有一定的真實性,數據都是準確的。很多美國朋友都說,國內現在這個投資感覺水分比較大,有一說十,甚至有一說千。




反過來,美國的基金對中國的一些早期項目比較謹慎。

有兩個原因,一是橫跨兩個國家,除了把錢投到裡面,很難真正去參與這個項目中來,幫助他壯大。二是他們覺得中國的項目普遍有些偏貴,所以不願出手。一些中後期相對比較成熟的項目,他們才會開始下手。




我們這一次關於孵化器這塊,我們也看了幾家,印象比較深的是兩家,一個是Plug and play,一個是WeWork。Plug and play的老闆是亞洲人,所以他對東方人比較友好。




WeWork是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眾創空間,最早於2011年4月向紐約市的創業人士提供服務。WeWork的會員費用大概是300美金,其實相對於國內的環境來說還是挺便宜的。







WeWork的裝修設計很值得國內學習。





我們和WeWork店長聊了一個多小時,她聽完我們懶熊體育的介紹後感到很吃驚,沒想到一個媒體平台能孵化出這麼多的業務,中國體育產業的創新力這麼強。她之前了解的一些體育公司,包括體育媒體,更多的是圍繞內容打造產品。當問及她關於懶熊體育做的東西是否偏多時,她說不,因為懶熊體育現在幾塊業務核心都圍繞媒體平台展開,是打包得非常好的服務,並希望能夠給我們建立這種合作。比如把懶熊體育的內容翻譯提供給他們的會員。他們的一些培訓、商學院等等資源,也蠻願意跟中國市場合作。




WeWork特別適合國內學習,這裡有很多頭部大佬的資源,這些體育公司的CEO一直有保持交流。懶熊體育接下來也會跟他們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給到國內用戶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以下是問答精選:





1



Q:對NFL比較有興趣,可否再多分享一點?





我們NFL參觀交流,重點互動的話題是新媒體,他們對中國新媒體發展這麼迅速很吃驚,甚至都知道騰訊每年付給NBA的版權費。美國這邊新媒體轉播的趨勢才開始起勢,上賽季Twitter花了1000萬美元買了市場比賽,這賽季亞馬遜接手就漲到了5000萬,NFL意識到了這個趨勢,從策略上會有不小的調整。




NFL總部一共四層,比NBA總部面積小,但整體設計更為用心,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比如賽事主題,訪客進門就可以在模擬場地上感受NFL球場,兩側有大屏幕、燈光和音響的配合。在球迷層,前台三面牆上都是賽場球迷的寫真,各種皮膚、表情,傳遞是球迷發自內心的熱愛,每一張都可以成為超強的賽事推廣海報。再比如球票牆,他們從各個球隊收集來票根,鋪滿整面牆,有些還有簽名,仔細看還能發現各種經典比賽的球票。







▲ NFL的前台記錄了各類球迷的精彩瞬間。




我們也獲邀參觀了NFL的回放中心。這個回放中心比NBA的還早,NBA在3、4年前做了一個造價1500萬美元回放中心,NFL這個也是1000萬美元以上。回放中心負責人說,這地方的地位就是整個NFL的大心臟。

我們之前也在建議國內要儘快做這個回放中心,哪怕你前期的造價可能沒那麼完善,但一定要做,因為回放中心確實是能夠保證一項比賽正常進行的基礎。




2




Q:NBA這樣的項目,發展前十年,都是無營收的業餘狀態,他們是如何堅持這樣久的?





像美國很大的聯盟,有些現在還不是非營利性的,在政策上還會有很大的優惠,這也是很多美國人甚至美國專家不解的一點。但是這些大聯盟都有比較好的法務體系,他能夠找到這樣的賺錢的這種機會。




其實NBA一開始也不並不是這麼好,很多負面影響差點將NBA毀滅,而且後來也有新的聯盟和他競爭。但是有個很重要的人物出現了,就是斯特恩。我對斯特恩這個人很感興趣,後來我研究他從制度和推廣策略對聯盟的改變,所以寫了本《斯特恩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看。比如說,NBA一直特別注重推廣球星,總能看到他現在球星的身價年薪在全美都是最頂尖的。




NBA如何堅持這麼久,我覺得兩點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他們從高管到球隊老闆,從球員到球隊工作人員他們真的是熱愛這項運動的。

老球迷可能都知道NBA有一句口號叫I love this game,就是我是真正熱愛這個比賽,因為熱愛而誕生;

第二,就是他們對規則的這種尊重和執行。

它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適應時代的需求,本賽季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把常規賽獎項串到一起,蕭華要搞一個類似於奧斯卡的大型頒獎典禮,讓更多人去關注到其他可能沒有那麼有分量的獎項,這就是規則上一個大的調整。




3




Q:美國的大學聯賽NCAA十分成熟,中國的校園體育氛圍還是比較冷淡,像CUBA關注和開發程度還是很淺,請問兩位老師對中國校園體育創業有什麼看法嗎?




最終還是三點,熱愛、專註和耐心。美國有很多的校園聯賽非常成熟,一個是它的競技水平的確非常高,另外,他和教育有密切關係。之前國內不重視這個體育教育,只注重這種應試教育。那現在這個思路可以慢慢轉變,每個人都開始參與體育,大家有意願來展現自己的魅力,所以幾方面結合起來的推動,校園聯賽還是有希望的。




4




Q:共享經濟這麼火,能說說你們在美國感受到的共享經濟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問題感受特別深,現在不管在紐約,還是舊金山現在都有這個共享單車了。但和國內是資本在這裡面絞動的特別厲害不同,美國的共享單車都是要花錢的。確實特別方便,紐約這種地方就是開車特別麻煩,經常容易塞車。現在各個地方都有這種單車,你自己刷卡就花錢就走了。




所以從普通的用戶來說,美國人的付費意識是比較強的,在國內我們都是需要通過補貼去帶動他這個意識。那這可能就是兩個產業的現狀吧,我們的新東西面世的時候需要有資本的力量去推動他,但在美國,只要你酷,確實是人家的需求,大家都是用戶,是願意為你買單的。




5




Q:特別喜歡美國那邊給一個品牌融入的文化,比如他們的文化衫,我看到的:早期and1系列,還有nba總決賽搞的文化衫,很有意思,能開個專題講講美國那邊中小企業是怎麼玩的嗎?國內哪些地方可以去做這些,一直沒發現好的渠道?





是的,美國其實不僅小公司都有自己注重的一些文化和堅持和底線。其實這次整個採訪不管是這些大的這些機構。而且孵化器及小公司,幾個投資機構,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他們的底線和他們的紅線到底是什麼,其實裡邊有很多可以給大家分享,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可能不會那麼細緻地分享。

我們蠻希望中國的體育創業者們,或者公司的這些高管們,能多出來走走。這些代表的前進、代表著新鮮的東西,再加上這個中國的文化,你如果能夠都懂並且融合,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如果大家比較感興趣,其實懶熊還蠻願意做這種私人這種旅遊助理帶大家一起玩兒。你說這些大家看到的東西,我們都願意把這些資源對接給大家。如果說真正過來看的話,其實是要慢慢的去調查,和他們高管溝通。對他們的產品和文化有個深入的理解和消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熊體育 的精彩文章:

三夫戶外與崇禮戰略攜手,萊茵體育借亞運契機與杭州蕭山區達成多項合作,4月16日-22日股市周報
收購赫爾城遭英超亮紅燈,戴氏姐弟盯上了英冠雷丁隊
歐冠八強財富大比拼:沒錢不一定沒成績
萊斯特城主帥拉涅利正式下課,萊茵體育否認收購南安普敦交易告吹|懶熊早知道
新球場紛拔地而起,倫敦的足球地景歷經變遷

TAG:懶熊體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世界各國的國旗,很少有國家大面積使用紫色
國產網綜創新,少有人走的路
中國文化少有高級精神
中國人口現狀:世界上少有的未富裕 低生育率國家
中國古代的民族大融合是怎樣的呢?漢唐至少有百萬漢人融入匈奴與突厥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驚人數字:漢唐至少有百萬漢人融入匈奴與突厥
智商排名第三的德國牧羊犬,在國內為什麼很少有人養?
中國最大的私人宅院,是喬家大院的四倍多,卻少有人知
模里西斯,非洲少有的富裕國家,錢幣上印有中國人頭像
中國綜合性度假最美的景區!被譽為現實版的世外桃源卻少有人知
攝影師揭露少有人知的全世界海拔最高村莊「山中雲之國度」!
美國的航母有多強?很少有國家能擊沉美國的航母!
為何泰國的「租妻服務」更多喜歡接待外國人,而少有服務中國人?
中國這一偉大工程很少有人知道,連聯合國都稱讚,就在安徽小鎮
中國唯一供奉四大瘋僧的寺廟 16米全國最高泥塑國寶卻少有人知!
三國中被忽視的小人物,設計殺死呂布,幫曹操建立魏國,少有人知
他是我國建國的大功臣,曾身兼國民黨數要職,卻很少有人知道
很多國人都親俄、喜歡普京,可為什麼很少有國人移民俄羅斯?
遼寧最美的海灘,竟成攝人心魄的紅色,世界都少有的景觀
郎平與朱婷的師徒故事,中國體育史上少有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