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隨筆:讀書迷

隨筆:讀書迷

往期推薦:

小說:狗語說夢(上)

歌詞:與飛碟一起

【作者簡介】鄒開歧,中國公民、普通作家、一級編劇。從一九五七年開始從事文藝創作至今,現任三台縣作家協會主席。

隨筆:讀書迷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小時候,我看到大戶人家的門上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還有的在供奉祖先的匾額上寫著:「耕讀傳家」。

老一輩人總是把讀書與耕田聯在一起,可見讀書之重要。

我這輩子,從六歲開始識字、讀書,直到現在,己年近八旬,這雙手除了一日三餐不離筷子,從未離開過書本。

我以為,讀書與吃飯同等重要。吃飯,是為了延續生命:讀書,是讓生命更有意義,讓人活得更精彩。

十二歲那年,我的一位表哥從部隊回來,帶了一本小說《牛虻》,我一看,就不想丟手。

緊接著,又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絞刑架下的報告》……這一讀,就上了癮。除了上課,很多時間都用來讀課外書。

讀初中時,喜歡上了詩歌,臧克家、田間、賀敬之、聞捷的詩,我讀得最多,還學著寫詩。

隨筆:讀書迷

1958年春天,我剛十八歲,就開始在報刊發表詩歌,還有一首被《詩刊》選登。這不僅提高了我讀書的興趣,還痴迷上了寫作。

當我考入三台師範,因為不繳納伙食費,畢業就分配當教師。可以說,既無眼前之慮,又無後顧之憂,就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詩歌、小說、散文、電影劇本、舞台劇本、報告文學我都喜歡讀。

1960年元旦的頭天晚上,我在食堂里,借著微弱的燈光,一口氣讀完了賀敬之的長詩《放聲歌唱》。

有人說:「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命運」,這話我信。

師範畢業,只教了兩年半書,就被調去三台川劇團作編劇。

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人生轉折。

隨筆:讀書迷

在劇團里,不僅讀了大量的劇本,還讀了大量的反映農村生活的長篇小說。文化大革命期間,白天「鬧革命」,晚上就獨自一人「遊走書海」。

在劇團16年,除了下鄉體驗生活寫劇本,為演出服務打雜,就是讀書。

到文化館工作18年,除了搞文化活動,還是讀書。

那二年,特別喜歡陝軍的小說,如陳忠實、賈平凹、韓起、京夫的小說,還有「魯軍」莫言的作品,可以說,他們的作品出來一本,我就買一本。

同時,也喜歡川派作家李吉人、沙汀、艾荒、馬識途、周克芹、克非的作品。

一度時間,我還熱衷於王躍文的官場小說。

隨筆:讀書迷

到縣人大研究室工作,我集中精力讀了不少報告文學和調查報告。

有人說:「讀書,是給自己的智商做加法。不然,就會出現智商餘額不足。」這話,我非常贊同,用我幾十年的工作經歷和寫作生涯,可以證明。

39年工作經歷,去了4家單位,說「業績突出」,不是自誇。

78年的人生經歷,不但收穫了很多朋友,還發表、出版、上演了約300餘萬字的劇本、小說、散文、報告文學、詩歌等文體的作品。

沒曾想,我一個僅有中師文憑的老頭子,前些年去一所大學客串寫作課,居然還頗受學生歡迎。

隨筆:讀書迷

我一家人都喜歡讀書,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我的老伴、孫兒都喜歡讀書。

兒子和女兒,雖然文憑不高,因喜歡讀書,不但有一份好工作,各自都創造了好的業績。

劉沙河說:「家有殘書不算窮」。

走進我的家裡,最扯眼球的是賈平凹為我題寫的牌匾「面壁齋」和市文廣新局贈送的「書香之家」。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等於交了一位好朋友。」

有那麼多的好朋友相伴我的人生,怎麼會窮呢?

不但不窮,而且人生因讀書更加精彩。

隨筆:讀書迷

顧問:朱鷹 、鄒開歧

編輯:姚小紅、洪與、鄒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走出太陽山(6)
散文:風中的親娘
小說:走出太陽山(4)
散文:匆匆這些年

TAG:作家薈 |

您可能感興趣

隨筆:淘書藏書讀書
【讀書隨筆】別樣魯迅
一周讀書+隨筆
【隨筆】買書小記
閱讀隨筆:在文字里遇見自己
《新五代史》讀書隨筆
閱讀與欣賞 紅花與白草 關於《詩經》的讀書隨筆
隨筆:秋日晒棋書
隨筆:三行情書之我喜歡你
隨筆:抽獎記
隨筆:《悅讀時光》給我的感悟
原創隨筆:再讀諸葛
隨筆:捉蚊子
《擺渡人》讀後感(隨筆)
「夢溪隨筆」
隨筆:漫談打假
隨筆:老屋講述
閱讀與欣賞 讀詩隨筆:一首小詩見唐代風習
寫作隨筆 關於寫詩
原創隨筆:讀書是最廉價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