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這幾天,腦子裡凈是殺人的事兒 | 北洋奇譚002

這幾天,腦子裡凈是殺人的事兒 | 北洋奇譚002


【北洋奇譚】是魔宙的歷史非虛構欄目
由老金講述發生在民國的真實故事,或奇趣話題
從而達到娛樂和長見識的目的。


上個月,發過一篇「北洋奇譚」,講了民國一件大劫案。今天是這個系列第2期。




這是個新系列,給大家講清末和民國時的真實故事,或好玩的話題,一般也在周六更新——不是拖更,是《北洋夜行記》的番外,聊的話題往往和太爺爺筆記中提到的一些東西有關。




今天聊的話題,是清末民初殺人的事兒,有點血腥,但我會盡量剋制。




三月底,台灣出了件事。一群人拎著菜刀在台北街頭砍蔣介石雕像的腦袋,半個月來砍了不少,砍完還合影拍照,傳到網上。






3月29日凌晨,自稱「台灣建國工程隊」的蒙面人趁夜砍掉台北市內湖區安康街聖明宮斬首蔣介石銅像。圖片來源:中評社。




有些被砍頭的老蔣雕像上,被噴上「殺人魔」的字。照片里的砍頭者蒙著臉,但看起來有股凜然和自豪。




2015年春天,台灣基隆就發生過這事兒,也是砍老蔣腦袋。對於反對和痛恨他的人,這是一種表態,也是一種「行刑」。




「建國工程隊」發聲明說——我們彙集了全台灣數百座蔣像資料,我們會隨時用菜刀,或竹竿綁菜刀,或各式各樣的工具取其首級!手起刀落,蔣頭落地!




這番口氣和信心讓我想起清代的職業劊子手,備好利器,精心練習,講究技法,在萬眾矚目之下,手起刀落,贏得滿堂喝彩。




大多人腦內的砍頭場景是戲劇化的,經過或好或壞的美學加工。比如,《讓子彈飛》里,姜文砍周潤發,成了暴力美學,只有美感,沒了暴力。






《讓子彈飛》中,張牧之當眾一刀砍下假黃四郎的腦袋,讓民眾瞬間有了「搶碉樓」的勇氣。



《讓子彈飛》的故事發生在1919年,按當時的法律,砍頭處刑已經被廢棄了。1914年,北洋政府就規定,所有死刑實行槍決。






1928年槍決犯人的場面。當時的槍決行刑,不但要開公審大會,還允許人圍觀。開完之後,當著其他犯人的面,一個個槍斃,以儆效尤。這一點,和古時砍頭示眾沒兩樣。直到建國很長一段時間,還沿用此法。我小時候就追著審判車看過槍斃,有種危險的刺激。



就算張牧之是真縣長,他殺掉黃四郎的方式也是不合法的。從砍頭到槍斃,效率大大提高,受刑者死得痛快。




汪精衛24歲時當刺客,曾寫詩: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說得很有道理。要是刀慢了,實在對不起腦袋。




對於鐵定得死的人來說,給個「痛快」就是講道義。



《聊齋》里有個故事,叫《快刀》。一個被捕的強盜跟行刑人說:聞君刀最快,斬首無二割。求殺我!




行刑人就是厲害,「出刀揮之,豁然頭落。」因為太快,那腦袋在地上滾了幾下,大讚:「好快刀!」





《快刀》原文:明末濟屬多盜,邑各置兵,捕得輒殺之。章丘盜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殺輒導窾。一日捕盜十餘名,押赴市曹。內一盜識兵,逡巡告曰:「聞君刀最快,斬首無二割。求殺我!」兵曰:「諾。其謹依我,無離也。」盜從之刑處,出刀揮之,豁然頭落。數步之外猶圓轉,而大讚曰:「好快刀!」圖片來自

《清代民俗刑法圖》

19世紀清朝畫師繪製的酷刑「通草圖」。




砍頭的劊子手,不是沾滿鮮血的惡魔,是一種合法從業人員。





湖南人鄧海山,是一名清末劊子手,一直砍到民國初年,刀下有過幾百顆人頭。1925年冬天的《大公報》曾做過他的專題報道,說他砍頭從不沾血,能讓犯人「不經意間」就身首異處,人頭落地時眼都閉不上,嘴還在地上啃土。




姜文的電影《鬼子來了》裡頭,四表姐夫誇前清劊子手一刀劉——




「刀起頭落,如輕風吹過,飄飄然不覺之中,如入仙境,回望塵世,但見劉爺持刀而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鬼子來了》中,四表姐夫跟馬大三在澡堂子泡澡,誇獎前清劊子手一刀劉的刀法。




《聊齋》里的人頭說話是說書人語,四表姐夫的話卻可能有依據。現代神經生理學已經證實:當腦袋快速被砍掉時,大腦還能意識到自己的遭遇,在行刑後的一段時間保持感知,」生出感激之情「。




小時候看過一部洪金寶導演的電影,叫《一刀傾城》,講了戊戌變法時的事情,譚嗣同被判死刑。




臨刑前,大刀王五去牢里救他,他不願走,決定捨身取義,並告訴王五說,最好讓他來砍自己的頭。






洪金寶1993年導演的電影《一刀傾城》里,狄龍飾演的譚嗣同臨刑前向劊子手大刀王五表達了仰慕之情。




當時不明白,這是為啥。現在似乎明白了,讓朋友行刑,是確保自己必死,也是免遭痛苦。




這是受刑人和劊子手之間微妙糾纏。英國作家弗朗西斯·拉爾森在《人類砍頭小史》中曾說:「劊子手與被害人之間的關係也可能帶來驚奇, 因為有時候, 有一種古怪 的親密互動, 偶爾還摻進了幽默以及徹頭徹尾的殘忍。」






民國中期,一次行刑前犯人被押送到刑場。不知道為什麼,三個人都那麼想笑。




沒有拜師學藝和勤學苦練的工匠精神,這活兒干不來。有筆記記載,清末福建有個業務差的劊子手,砍了幾刀沒砍下犯人腦袋,最後找了條鋸,把腦袋慢慢鋸掉了。




鄧海山說:「干這營生必須學會擇頸之細處而砍之,這都是需要反覆練習才能做到的。」






1927年,廣東的一場砍頭刑罰,外國記者抓拍了關鍵的瞬間。圖片出自《A Social and Visual History of the Dadao: The Chinese Military Big-Saber》





人的頸椎之間由椎間盤相連。要想刀起頭落,必須砍進椎間盤,但椎間盤最厚的地方只有9毫米左右。掄起幾十斤的大刀,能砍得准,還能做到人頭落地後犯人身體不倒,很難。




在入行之初,他就每天練刀,在冬瓜上劃一條線,砍准了才算合格。武俠片里一刀削滅燃燒的香,就是劊子手平時晚上的功課。






2014年,媒體報道了一名遼寧朝陽的高手張兆海,可以蒙眼用刀劈滅蠟燭。他因此獲得過世界紀錄證書:「世界上一秒鐘蒙眼揮刀斬滅蠟燭火苗最多的人」。這種準頭和速度,就是以前劊子手的基本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大部分清代劊子手一樣,鄧海山用的是一把「鬼頭刀」。




我在北京警察博物館見過這種刀,柄長,上頭個小鬼頭,握起來帶勁兒。刀身闊大,刀背寬厚,比一般刀沉,最適合劈砍。




《水滸》里的病關索楊雄是個劊子手,裡頭寫他從刑場幹完事兒回家,「在中間走著,背後一個小勞子(跟班兒的)擎著把鬼頭靶法刀。」




這法刀,就是鬼頭刀,宋代的要比清代的更大。






北京警察博物館裡陳列的清代鬼頭刀。




清代的砍頭,一般將犯人五花大綁,跪在地上或捆柱子上,一人揪著辮子,一人行刑。技藝高超的劊子手,單人也能行刑。




咸豐年間,一個叫密迪樂的英國人記錄了一個劊子手,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裡,一口氣砍下33顆人頭,平均6秒一顆。





1920年代,外國人拍攝的一名中國劊子手和他砍下的腦袋。圖片出自《A Social and Visual History of the Dadao: The Chinese Military Big-Saber》,人頭部分略加處理,實在恐怖。




和這種臻於成熟的流程化操作相比,再古一點的劊子手相對粗暴一些。比如明代,把犯人埋土裡,只露出腦袋,用長柄大斧去砍,目標明確,力道雄渾,成功率高。




往再古時候追根溯源,砍殺方式的死刑從先秦就有了,叫「殺」。常用的說法「斬首」中的「斬」,最早是指的腰斬,用斧子從中間劈開軀體。






雍正皇帝曾對得罪自己的官員俞鴻圖處以腰斬,俞鴻圖被腰斬後在地上用自己的血連寫了七個慘字才斷氣。雍正聽說這事兒後,下令廢除腰斬。




從隋代到明清,正式的五刑確立:笞、杖、徒、流、死。




清代雍正年間,有本傳抄廣泛的「陰律」善書《玉曆寶鈔》,詳細講了陰曹地府的刑罰,書里有個附錄「陽律十六條」,其中記載了四種死刑,從重到輕依次為:





1. 挫骨揚灰,讓人的肉身徹底毀滅,連頭髮都不留下一根。


2. 凌遲,開膛破肚,割斷手足,全身肢解。


3. 斬首,將頭和身體劈開。


4. 絞刑,用繩索纏繞脖子,緊勒致死。




這個排序包含了一個來自佛、儒兩家的通俗信仰:身體越不完整,就越不能投胎轉生。




《玉曆寶鈔》里有個小故事,一個姓楊的劊子手被厲鬼糾纏,怎麼都擺脫不了,直到被折磨死。




後來一查原因,這厲鬼是他一個好朋友,這個朋友被判砍頭,行刑前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幫收斂屍體,把腦袋縫上。




結果,這哥們兒把錢花了,忘了給朋友縫上腦袋,朋友才化了厲鬼。




1986年,有本編排英雄故事的連環畫,叫《霍元甲偷葬大刀王五》。故事裡說,大刀王五因為救譚嗣同被清廷抓到,砍了腦袋。霍元甲為了給王五下葬,冒險偷來王五的腦袋來下葬,保了個全屍。




這故事和《一刀傾城》都是「半虛構」,但人人害怕身首異處不能投胎是真的。




清代之前,漢代和三國時期砍頭刑罰用得很多。小時候看鮑國安、唐國強主演的《三國演義》,動不動就「推出去斬咯」。




這版《三國演義》里,對砍頭噴血的展現很到位,不管是行刑砍頭,還是關羽斬華雄,都是鮮血噴射。





《殺死比爾》中的砍頭場景,噴血情況雖略誇張,但也不是純扯淡。




清代筆記《堅瓠集》中講過一件砍頭噴血的事,晉元帝時,史淳于伯因押運糧草誤期被砍頭,一刀下去,脖子里冒出兩丈多高的血,順著柱子往上噴。




人的頸部有大動脈,離心臟又這麼近,尤其在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噴濺而出是合理的。




我有個血動物醫學的朋友,給小兔子做手術,一不小心就血濺當場,是一個道理。




中學課本里的《竇娥冤》,竇娥在被砍頭前發誓,自己要是冤枉的,在腦袋砍掉後,「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




關漢卿這般飽含悲憤的想像力,是有事實依據的。




姜文拍電影,為了美學讓血噴濺一身,但好的劊子手卻講究「殺人不見血」,不讓犯人的血噴在自己身上。






泰國人砍頭,劊子手都是跳起來砍,認為這樣不會被惹上晦氣。






1900年鬧拳匪,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後,清廷開始抓捕義和團,當時的北京城,到處都是菜市口,人頭滿地滾。





義和團被砍頭的照片。圖片來自哈爾頓檔案蓋蒂圖片社。


?




鬧拳匪是亂世,刑罰的規矩都亂了,四處砍頭並不全合法,屬於非常之手段。按照自上古以來的規矩,砍頭不是隨便來的,要講究時間地點。




先是時間,砍頭一般選在秋分過後的十到十二月。




春夏是萬物滋育生長的季節,秋冬是肅殺蟄藏的季節。古人認為,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人間的司法也應當適應天意,順乎四時。




《左傳》中就有「常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記載,漢朝董仲舒認為,春夏應該行賞,秋冬才可行刑。




這就是所謂「秋後問斬」的來由。




嚴格來說,就算到了秋後,也不是天天都能砍頭。按照唐代的規矩,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等十天,加上二十四節氣日、雨天、陰天、大祭享日和閏月整月,都不適合砍頭。




就算選定了具體的日子,還要精確到時辰:「午時三刻」。




這個時間大約是北京時間12點45分。按照陰陽學說,這個時間陽氣最盛,能瞬間魂飛魄散,適合殺人。




死生大事,當然得講究。除了時間,地點也講究。




電視里說」推出午門砍了「,其實午門外不砍人,而是明代皇帝打大臣屁股的地方——哪個大臣忤逆了皇帝,就是觸犯「逆鱗」之罪,要在午門前受「廷杖」之刑。




明清北京城砍頭的地方,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




民國時期的《北平旅行指南》這樣介紹菜市口:「舊時,犯人被押出宣武門(順承門),過斷頭(魂)橋,經迷市,送往菜市口法場,就不可能有生還的希望了。」






圖為菜市口刑場,在今天的鐵門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馬路上。現在,這裡地標大概是菜百金店。




為什麼要在菜市口?很簡單,這裡是賣菜的地方,人多。《禮記·王制》所說「刑人於巿,與眾棄之」,意思是殺雞給猴看。




前天和徐浪去菜市口吃飯,他給我講了個前年「菜市口井內藏女屍」的案子,聽著挺瘮人,據說發現死者的地方就離清朝處決犯人的地方不遠。




據說,每回砍頭前,菜市口一帶的店鋪就會行刑的劊子手塞紅包。要不然,可能就在你家鋪子對面砍人,給你點晦氣。




砍頭的劊子手、驗屍的仵作、縫腦袋的皮匠和給喪禮扎紙人的,被稱作撈陰門錢,身上晦氣最大。




師傅曾告誡鄧海山:? 殺人九十九,到時要收手。否則,殺人過百就會斷子絕孫。但他沒聽進這教訓,殺人太多,人都覺得他晦氣太大,不敢接近。




1925年,他想加入善堂做點好事,卻被拒絕。在《大公報》上,他為自己申辯:





「被殺之犯,系犯國法,與我何罪。我不過奉公執行,豈有將我入善堂之資格都取消之理,遂決意投入善堂。」






善堂,民國時重要的慈善機構,多用於施食施衣、施醫贈葯、過境救濟、施棺收殮、義務消防等慈善事務,圖為建於民國二十五年的濟川善堂,為當時商人及富家集資修建。




本是一名技術聞名的公務員,卻因觀念改變遭人唾棄,這是時代交替?之際的悲劇。




和清代的劊子手一樣,外國砍頭從業者也面臨同樣的技術難題和人生困惑。




日本人切腹自殺,要請一個介錯人,站在身後砍下自己的頭,減少過程的痛苦。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請了兩名介錯人,就是擔心一刀砍不下腦袋。




結果,兩名介錯人砍了三刀,才算砍下三島的腦袋。






切腹是用脅差等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切腹後產生劇痛,為了減輕痛苦,可能會找介錯,在最痛苦的一刻,將切腹人斬首。




17世紀的法國,有個鞋匠為了顯示對國王忠勇,自告奮勇的請求代替劊子手處決政變失敗的莎萊伯爵,結果在脖子上砍了三十多劍,頭沒砍下來——太不專業。




1685年,英國劊子手傑克·凱奇公開處決造反失敗的蒙茅斯公爵,用斧子砍了五次,公爵的腦袋也沒掉,只得掏出佩劍割。




1607 年, 德國有個劊子手,也是砍了五次沒能搞定,事後遭到圍觀群眾的痛罵——因為掃興,也因為恐懼。後來,這傢伙在街上被人砍死了。




歐式砍頭有斷頭台做支撐,使用斷頭斧,條件這麼好還砍不下來,只能說歐洲劊子手技術較差。




好在歐洲人較早有了現代思維,發明了斷頭機,讓劊子手提前失業。大革命之後,法國政府通過一項法案:所有死刑(包括平民)都用無痛砍頭刑具執行。


無痛砍頭,是用一台法國人自己發明的砍頭機器,名叫」人民復仇者「(The People』s Avenger)。






這台機器是法國醫生蓋盧定發明的,能使犯人瞬間身首異處。這台機器出現後,法國出現了很多翻版的蓋盧定砍頭機,有的帶有複合刀刃,有些則像多蹲位的廁所一樣,可以批量砍頭,效率極高。




據說,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曾為這台機器落下眼淚,說自己討厭傷害人的身體,而機器讓人無痛苦。




從生理角度看,這是人道的進步。從結果來看,卻磨滅了人性。




或許正是因為機械操作掩蓋了痛苦和殘忍,才讓羅伯斯庇爾後來變成了殺人狂魔,成為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時期的大佬,自己也最終死在斷頭機下。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1758年-1794年,法國大革命時期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也是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時期的實際最高領導人。20世紀20年代,他被認為是窮人和被壓迫者的辯護者,是法國革命政府勇敢的領導者。之後,他的聲譽遭受責難,歷史學家認為他是個血腥劊子手,經由殘殺政敵進行激進政治凈化。




按照大革命政府的看法,斷頭機在死刑上實現了人人平等的革命觀念。這是因為,砍頭在歐洲一般是留給貴族的刑罰,不那麼痛苦和羞辱。




在荷蘭,砍頭是中比絞刑更可敬的死亡方式,通常用來懲罰在打鬥中殺了人的罪犯。




這些觀念習俗,大概都和斷頭機砍頭刑罰的速度有關。死亡速度之快減輕了痛苦,保留了尊嚴,也拉開了觀眾與恐怖的距離。




有歷史學家如此描述斷頭機——它架設在我們眼前, 卻不能在死亡發生的瞬間看見 死亡, 它準確, 卻無法分辨。




相比之下,中世紀的歐洲砍頭原始砍頭裝置恰恰相反,用支架把犯人固定,由行刑人用大鎚把腦袋砸掉——幾乎不可能一步到位,弄到血流成河腦袋開花是常有的事,粗暴到算不上」砍「頭。






中世紀歐洲的砍頭裝置,對犯人來說簡直是恐怖的折磨。




在描寫清末民初砍頭的小說里,魯迅的《葯》名氣最大。這個故事裡隱含了一個當時的都市傳說:吃人血饅頭可以治病。




這個都市傳說,被新發現的歷史照片證實,民國行刑現場,可能真的有人拿饅頭蘸血。





青年歷史學者鄒德懷發現的民國行刑照片,照片里軍警拿饅頭蘸血。




魯迅這樣寫砍頭的圍觀者——





「......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




和《葯》的故事背景差不多同一時期,狄更斯在英國看過一場絞刑,他感覺人群中沒有「與這個場合相適應的情緒…… 沒有悲傷痛苦,沒有富有教益的恐懼、沒有憎惡、沒有嚴肅性; 只有下流、淫蕩、輕浮、醉酒,以及另外五十種不同 形式的招搖於世的惡行。




不管古今中外,只要處決是公開的,哪裡有砍頭,哪裡就有圍觀的人群。讓魯迅和狄更斯不安的是,面對死亡,圍觀者竟然沒有了「應有的」感覺。




這種「應有的」感覺和人的本性有關。




沈從文小時候,曾在即將被砍頭的犯人臉上看到「雖應死去還想念到家中小孩與小牛豬羊的,那分頹喪那分對神埋怨的神情」(《從文自傳》),大概就是這種物傷其類的本性。






沈從文,1902-1988, 民國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煥。他在《從文自傳》中講到自己小時候看殺人的場面:「我那時已經可以自由出門,一有機會就常常到城頭上去看對河殺頭。每當人已殺過趕不及看那一砍時,便與其他小孩比賽眼力,一二三四計數那一片死屍的數目。或者又跟隨了犯人,到天王廟看他們擲筊。看那些鄉下人,如何閉了眼睛把手中一副竹筊用力拋去,有些人到已應當開釋時還不敢睜開眼睛。又看著些雖應死去還想念到家中小孩與小牛豬羊的,那分頹喪那分對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遠忘不了。也影響到我一生對於濫用權力的特別厭惡。 」




失去這種本性,可能是因為人特有一種奇怪的超然。




首先是因為受刑人被設定了身份:有罪者、敵對者、或潛在的危險人物。這種設定不但給了劊子手道義,也給了人觀看理由。




同時,又恰恰實現了判決者的目的:侮辱犯人,製造恐怖,以儆效尤。




2004年,聯合國發表決議,聲明「任何地方執行死刑,要盡量減少犯人的痛苦,不應在公共場合或有辱罪犯人格的地方執行死刑。」




這不僅僅是對罪犯的人道主義,也是對圍觀者的刻意迴避。當權者都希望刑罰起到威懾作用,但同時也擔心圍觀者被過度刺激,或失去感覺。






1936年8月14日,肯塔基州,27歲的青年雷尼·貝西亞被公開執行絞刑,他在當年6月份潛入70歲的寡婦愛德華茲家裡,在卧室凌辱並殺害了她。這是美國最後一次公開行刑。




你以為自己對砍頭場面會有本能的反感,但可能並非如此。




「公開處決不僅不讓中世紀的目擊者特別震驚,而且也並不讓18、19 甚或 20世紀的目擊者特別震驚。」(《人類砍頭小史》)




2002年1月,美國記者丹尼爾· 珀爾在巴基斯坦被綁架,之後他被恐怖分子砍頭,砍頭視頻被上傳到網上,迅速流行。




之後,包括《波士頓鳳凰報》在內的很多大媒體都在網上提供了視頻。第一場面向全球的斬首示眾誕生了。




隨後幾年,砍頭視頻,甚至直播成了恐怖分子的新玩法,也成了媒體和網民瘋狂追逐的大事件。





在YouTube搜索丹尼爾· 珀爾的內容,現在還能看到大量砍頭事件的視頻。




僅2004年,伊拉克就有64起記錄在案的斬首,其中28起被做成了網路視頻。被害人的名字成為搜索熱詞,砍頭視頻為網站帶來千萬級的流量。




這種新的觀看形式,延續了從古至今的圍觀者心理,同時也顛覆了以往的感受和道德感。




人群蜂擁的菜市口被搬進了觸不可及的屏幕里,劊子手和受刑人處於另一個規則下,與你時空隔絕。




現代戰爭中,操作機械桿和電子按鍵就能殺人,和這種觀看是一個感覺:我們所看到的人,和自身已經不是同一種人了。




我們了解的事情越來越多,卻再也難以感同身受了。




我聊完這些砍頭的事兒,心裡並沒有多少對痛苦和恐怖的切身體會。不是因為砍頭不要緊,而是這種伴隨文明的黑暗,對我有種奇異的吸引力。




我收集的歷史相冊里,有各種行刑現場照片,但太過血腥的沒放出來。等過段時間,我會接著這個話題聊聊另一種中國特有的刑罰:凌遲。




凌遲被稱作「極刑中的極刑」,比砍頭可怕,也比砍頭更加意味深長。




最後,以《砍頭小史》作者弗朗西斯·拉爾森的一句話做結語:「我們或許不喜歡自己所看到的,但這不是我們背過臉去的理由。




參考書目&文獻:


經濟科學出版社,《人類酷刑史》


內蒙古文化出版社,《中國歷代酷刑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迷信與暴力》


密迪樂,《中國人及其叛亂》


商務印書館,《殺千刀》


海南出版社,《砍頭小史》


莫言,《檀香刑》


沈從文,《從文自傳》







掃碼讚賞





世界從未如此神秘


?????

?????


We Promise


We Are Original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宙 的精彩文章:

大四男生猝死在寢室床上,室友說他硬到了天亮 | 夜行實錄0048

TAG:魔宙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幾天出生的人,10月1日-15日好運爆棚,喜事多多!
這幾天出生的人,11月份如有神助,萬事大吉!
夫妻倆有人出生在農曆這幾天,1家平安,2胎貴子,30年有錢花!
這幾天,抖音至少毀了1000瓶香水
11月底這幾天,出生這四個時日的人,鴻運到,財富到!
在這幾天出生的人,在2019年中事業直上,金玉滿堂!
這幾天出生的人,10月1日-7日脫單在望,桃花運相助!
大家請注意,這幾天出生的人在2018年被財神爺翻牌子,財氣亨通!
這幾天出生的人,2019年吉星入門,事業欣欣向榮
這幾天出生的人後半生殷實,40歲發,50歲富,60歲後代昌盛
二哈這幾天吃不進東西,主人帶去醫院一查:它的肚子里有2萬多
每年這幾天都一堆酒駕!美加州3天連假釀21死、近千人被捕!
這幾天,這伙走私犯火了,走私鸚鵡1.4萬隻,價值2200萬元
農曆這幾天出生的人,2019金豬賜福,5月發財在即
這幾天,抖音至少毀了10000瓶香水...
這幾天,抖音至少毀了1000瓶香水...
這幾天出生的人,11月份大財不斷,12月份小財連連!
8號颱風來湊熱鬧,這幾天天天有雨 明日小暑到,7月17日入伏
多倫多這幾天好亂!華人常去的地方居然連發10宗槍擊案,3人身亡
二戰時間線(39.9.27-30):蘇聯這幾天很忙,成為了世界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