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幸福的家庭,從來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幸福的家庭,從來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遺


物語


+










最近,《人民的名義》大火。


它不僅是一部現象級反腐劇,也是一部現象級家庭問題劇——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家庭都充滿了各種問題。


而這些問題的核心——家裡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01


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小雨」故事:


結婚前,許多男生追求小雨。


但小雨最終選擇了現在這個老公,


「每天接送我上下班,讓我覺得他值得託付。」


哪知一結婚,老公態度就變了。


「對待我就像是對待犯人一樣。」


有一次,小雨因為工作調遷跟同事吃飯,


吃過飯後,就剩下她和組裡的領導,


領導正幫小雨熟悉新調遷的崗位工作,


這時,她老公來了,就坐在隔壁桌上。


「這個男人是誰啊?」


「你們兩個在這裡幹嘛?」


半個小時,他給小雨發了20多條簡訊。


小雨如實相告,他就是不信:


「要不是我撞見,你們不知會做什麼事。」


回家便把小雨按在床上,強行發生了關係。


「就連平時我去超市買東西,


跟門崗打個招呼,他也會吃醋,


每次都不顧我的反對強行跟我發生關係。」


他,完全把小雨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品。







02


吳鵬遭遇著跟小雨類似的煩惱。


他是一個十足的「妻管嚴」。


出去跟朋友吃個飯必須跟老婆報告,


怎麼報告?


「要麼就讓我拍個現場視頻,要麼就打電話讓我旁邊的人接,以證明我沒有說謊。」


他老婆,實在是個奇葩。


規定吳鵬接電話鈴聲不能超過三下,


「超過三下回家就寫兩千字檢討。」


每天回家都要檢查吳鵬的手機,


「看我手機里有沒有她不認識的女人。」


她看過的電視劇也非要吳鵬看一遍,


「看完之還要我跟她談觀後感。」


吳鵬實在受不了了:「我透不過氣來。」


她卻問:「那你愛我嗎?」


吳鵬回答:「愛啊!」


她說:「那你就該理解我,我是一個缺少安全感的人。」







03


春節,去我小姨家做客。


我和小表妹正在閑聊,


小姨遞給我倆一人一支香蕉。


表妹說:「我想吃蘋果。」


小姨說:「不行,蘋果沒有營養。」


表妹說:「但是,我想吃蘋果。」


小姨說:「香蕉含很多很多維生素,治療不孕不育,滋陰養顏,吃香蕉吧。」


表妹說:「我知道,但我就想吃蘋果。」


小姨說:「不行,必須給我吃。」


表妹說:「能不能別什麼都管著我?」


小姨說:「怎麼管你了?」


表妹嘟嘴說:「我吃什麼你要管,買什麼你要管,穿什麼你要管,出去玩你要管……」


小姨眼睛一瞪:「我還不是為你好。」







04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特重親情和聯結。


「一家人,要不分你我。」


「都是自己人,客氣啥。」


「太客氣,人家還覺得你見外。」


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我們,


不知不覺就患上了心理疾病——病態共生。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共同使用一個身體和心理。」


患有「病態共生」心理疾病的我們,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間、姐妹兄弟間、父母子女間,


常常沒有「自我」和「別人」的概念。


不是把自己的事託附別人,強行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


就是對別人的事指手畫腳,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只要對方不願意,


我們就會失落、沮喪、抱怨、憤怒: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不愛我了嗎?」


「你現在翅膀硬了,用不著我了。」


然後以愛的名義,去要求和裹挾對方。


這種要求和裹挾,其實就是一種控制。


也就是說,我們不知不覺就充滿了控制欲——


●將自己的價值觀等同於對方的。


●隨時隨地窺探對方各種隱私。


●將對方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將對方當成自己泄憤的渠道。


●對對方各種事務進行越俎代庖。


●要對方尊重自己,自己卻不尊重對方。


●經常性逼問對方愛不愛自己。


●讓孩子成為自己理想和期望的工具。


…………


中國家庭關係,為什麼痛苦?


因為彼此沒有界限感,太有控制欲。


90%以上的家庭矛盾都因「欲控制對方」而起。







05


有一次,龍應台一家去墾丁海岸玩。


玩著玩著,龍應台要去上廁所。


起身時,她問兒子:「你要不要去?」


安德烈有點不耐煩:「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不知道嗎?」


龍應台不理兒子,徑直去了。


上完回來,安德烈卻不依不饒:


「請問,你會不會問你朋友要不要上廁所?」


龍應台不甘願地回答:「不會。」


安德烈說:「那你為什麼要問我上不上廁所呢?怕我尿在褲子里嗎?」


後來,安德烈給龍應台寫了一封信:


「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


還是把我當14歲的小孩看待,


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21歲的成人。


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


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


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


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


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封信,將龍應台震撼得「目瞪口呆」,


她把這封信稱之為「安德烈的《獨立宣言》」。


中國家庭為什麼充滿這麼多矛盾?


因為我們常犯跟龍應台一樣的毛病——沒把對方當成一個完全獨立於自己之外的「別人」。







06


大學同學春曉嫁到了美國。


前段時間,她從美國回來。


說了幾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們問她:「美國老公和你以前中國男友相比,有什麼不同?」


春曉一拍大腿:「他們真的搞男女平等,你的事就是你的事。」


有一次,春曉與老公發生爭吵。


春曉說了一句:「你想控制我?」


老公立馬漲紅了臉:「沒有,沒有。」


在歐美家庭,控制是一種可恥行為。


所以他老公極力澄清:「我真不是。」


我們又問:「婆媳關係難不難處?」


春曉說:「美國孩子結婚後,一般不與父母同住,就算與父母同住,父母也不會幹涉孩子的婚姻生活以及如何管教小孩。」


春曉有時會去婆婆家做客或過節,


「婆婆堅決不讓我動手幫她做飯,


說那是她自己的事,我是客人,


應該呆在客廳看電視、喝咖啡。


在美國,我很少聽說哪家有複雜的婆媳關係,


因為婆媳關係導致夫妻離婚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一次,公公婆婆來看望兒子,


在春曉家小住了幾日。


那天,恰好春曉與老公發生了爭吵,


但公公婆婆都裝作沒有聽見看見:


「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要是貿然勸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剛結婚時,春曉還不適應,


因為老公經常跟她說「謝謝」。


春曉奇怪:「夫妻間還要說『謝謝』嗎?」


後來她才明白——既相親相愛,又擁有各自私人空間,是美國家庭的一大特點。


也就是說,

再親近的人之間,也有界限感。


「知道哪些事是自己的,哪些事是別人的,從而守住自己的界限,不侵犯別人的界限。」


中國家庭關係之所以矛盾紛起,

往往就是因為彼此間缺少這種界限感——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所以,心理學大師海靈格強調: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07


情人節到了,鍾石工作很忙,


正發愁怎麼空出時間陪劉若英。


劉若英卻打來了電話:「我約了女朋友過節,你不用特地陪我,也不用給我送花。」


她就是這麼獨立、大氣和豁達。


劉若英曾以為24小時膩歪是愛最好的狀態,


直到經歷婚姻,才終於懂得:


「再愛一個人也不要沒了自己,


再好的關係也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


因為寬鬆而舒適,因為自由而獨立,


因為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而愛得更深。」


結婚時,她對鍾石說:


「我決不會在家裡做全職太太,


照常唱歌、演戲、寫作,哪樣也不耽誤。」


鍾石說:「就因為你這麼豐富有趣,我才娶你。」


劉若英和鍾石的家裡設置了兩個書房,


分別是房子對角線最長距離上的兩端。


進家門後,一個往右走一個往左走,


共同的空間是中間的廚房和餐廳。


他在他的空間里做事講話,她不受影響,


她也在她的空間里潛心沉思,寫稿看書。


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獨立,


在共同的大房子里愛著彼此。


表面上好像他們不夠恩愛,


其實他們愛對方愛得最透徹也更聰明。


很多人問兩口子的幸福秘訣,


劉若英說:真正愛一個人,就是讓對方活得像自己。


不管是作為父母也好、愛人也好、子女也好,


我們一定要像劉若英和鍾石一樣,


明白真正的愛,從來不是支配和控制。


從而不再以愛的名義綁架和控制對方,


讓對方活出自我,活得像自己。







08


心理學博士Joy Liu也講過一件事,


她母親是一個控制欲比較強烈的人,


而Joy Liu又不是那種凡事就順從的孩子,


所以兩人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


研一時,Joy Liu決定放棄土木工程專業,轉攻心理學。


母親氣得不得了:「你想氣死我啊!」


沒想到一直按照自己設定軌跡前行的女兒,


突然來了這麼一個驚天大轉折。


此後,她一給Joy Liu打電話就說:


「因為你,我又病了。」


「因為你,我昨晚又失眠了。」


「如果你不這樣,我心情就會好很多。」


母親持續在做一件事情:


「她總希望通過改變我,來改變她的情緒。」


後來,攻讀心理學的Joy Liu慢慢懂得,


「原來我們在想去控制別人的時候,


通常是因為自己不具有穩定自我價值感,


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肯定或安慰。


所以我們想去控制別人:既然我是因為你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所以你要改變,這樣我的心情才能變好。」


於是,家庭矛盾糾紛就這樣發生了。


所以,若想解決這樣的家庭矛盾,


除了要明白「愛就是讓對方活得像自己」外,


還應該著力於「建立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比如失戀這件事情,


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別人反饋之上的人,


通常會這樣想:「我被拒絕,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好不夠可愛不夠優秀。」


所以,他們的自尊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於低谷。


而具有穩定自我價值感的人,一般會這樣想:


「分手並不意味著我不可愛或不值得愛,僅僅是因為彼此不合適而已。」


於是,他們很快就走出了失戀的痛苦。


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穩定的自我價值感,


當我們擁有非常穩定的自我價值感,而不需要別人的肯定、安慰、感激、褒獎來證明自己價值時,我們就有了不去控制別人的勇氣。


所以,海靈格說: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別人







09


安德烈給媽媽寫信後的不久,


有一天,他坐在陽台椅子上,


背對大海,點燃了一支煙。


朋友以一種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龍應台:


「你又怎麼能容許兒子在你面前抽煙?」


眾所周知,龍應台不喜歡煙的氣味。


她更不喜歡兒子抽煙,


因為抽煙可能給他帶來致命的肺癌。


「可是,我的兒子已經21歲了,


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成人了。


是成人,就有權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天晚上,龍應台給兒子寫了一封信:


「我恨不得把煙從你嘴裡拔出來,丟向大海。


可是我在心裡對自己說:


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


你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


你不會把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


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這個人嘴裡的煙拔走。


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別人』。」


雖然龍應台也失落、糾結、心痛,


當她把兒子完全當成獨立於自己之外的「別人」時,


「幸福家庭的模式就從此悄然啟動了。」


幸福的家庭,沒有一個是控制欲很強的人。






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徵稿


徵集拾遺風格的「人物類」「觀點類」原創稿件。


人物類稿件標準:

以人載道(不是簡單寫人一生之經歷,而是通過人傳達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價值觀)。


觀點類稿件標準:

1、標題就是觀點;2、觀點必須非常獨到;3、用故事論述,而不是理論敘述。


4月稿費標準:

發表即付3000元;三天50萬點擊,5000元;三天100萬點擊,1萬元;一周200萬點擊,2萬元;一周300萬點擊,3萬元;一周400萬點擊,4萬元;一周500萬點擊,5萬元。


徵稿郵箱:3452915316@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人不污,不可交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社交
99%都無用,聰明人只過1%的生活
當你愛自己,就會出現奇蹟

TAG: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已經很久沒有喜歡的人了
做人,最可怕的是,沒有自己的思想
沒有婚禮的女人,是不會幸福的
後來的我們,擁有了所有,卻沒有了我們
沒有無法挽回的感情,只有不走心的人
所有不幸的人都是沒有接納自己
幸福,從來都沒有捷徑,也沒有完美無瑕
後來的我們,有沒有變成最好的我們,還是滿身遺憾的黯然離場?
後來的我們,沒有在一起,沒有悲傷也沒有遺憾,只有美好
一個沒有人慾的人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
真受不了可愛的王源了,那麼大的人了,就沒有讓他動情的女生嗎?
沒有經紀人的4大明星,其中有最大牌的,也有挺讓人可惜的!
全宇宙最強的男人,擁有了地球磁場,沒有人是這老頭的對手
當最懂宮崎駿的人也走了,吉卜力還有沒有未來?
婚姻中活的太累的女人,她們的老公大多都有這些共性,希望沒有你!
國外的廣告從來就沒有讓我失望過,真的有毒!
背叛了婚姻的男人,真的就沒有資格擁有幸福嗎?
腎不好的人有這4種的表現,一個也沒有的,恭喜你,你的腎很健康!
象徵權利的虎符,擁有就有一切,為啥從沒有人造過假?
雙面蕭敬騰:小時候的我,沒有靠山,沒有人支持,也沒有前景,唯一有的只是一條命,所以反正就亂來,這種人最沒有包袱,也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