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Springer Nature日前在其旗下一期刊的主頁發表撤稿聲明,107篇醫學論文因同行評議造假而被撤下,被撤論文全部來自中國。中國科協高度重視撤稿事件,第一時間約見該集團大中華區總裁,認為作者和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期刊與編輯同樣負有責任。


中國一些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有意無意地在製造這樣一種印象:審稿程序都是國際慣例,「防君子不防小人」,只是因為中國人太狡猾了,標準化流程就被中國人玩壞了,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科協在倒打一耙,推卸責任」。必須強調,這種印象與事實不符。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作假者的作弊手法。每一個科學雜誌在接受投稿時,都會請投稿人提出幾名推薦的審稿人;如有需要,還會提出幾名要迴避的審稿人。這起事件中,投稿人推薦的審稿人姓名是真實的,信箱卻是偽造的,可能是Gmail、163之類。審稿系統給這些信箱發信,就發到造假者的同夥手裡,他們給出的審稿意見自然都是贊成發表。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其次,正常情況下,學術期刊不會全都採用投稿人推薦的審稿人,我有不少同事在國際學術期刊擔任編輯,他們對每篇投稿都努力尋找對路的審稿人。工作量很可觀,消耗不少時間精力,但他們兢兢業業地承擔了下來,完全是為了服務整個科學共同體。如果編輯只需要把稿子扔給投稿人推薦的審稿人就行,自己什麼腦筋都不需要動,那這份工作不是太容易了嗎?還有什麼技術含量?一般而言,編輯會從推薦的審稿人中選擇一個,還會從雜誌的專家庫中再選擇一兩位專家進行評審。如果《腫瘤生物學》的編輯全部採用推薦的審稿人,只能說明他們可能連個專家庫都沒有,或者壓根就是在糊弄。


我們再來看看《腫瘤生物學》這個雜誌。如果不是因為這次事件,聽說過這個期刊的科學工作者估計寥寥無幾。有個指標很說明問題:它的影響因子(即過去兩年內該期刊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數)只有2.9。這如果在物理、化學領域還算可以,但在生物學領域是比較低的。作為對比,腫瘤學界比較好的雜誌《腫瘤研究》影響因子在9以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Cell》的影響因子更是超過20。

更值得注意的是,《腫瘤生物學》對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收取版面費,每篇1500美元,這是它跟大多數科學期刊不同的一個特點。事實上,大部分學術期刊都不收費,尤其是重視學術聲譽的期刊。雖然收錢的雜誌不一定不嚴肅,但它對虛假論文的放水行為,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第四,儘管2015年已發生過類似事件,但《腫瘤生物學》雜誌並未以此為戒,居然放任類似情況持續一年多,實在太可笑。這家雜誌要麼是在偷懶,要麼是有意為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此贏利。


第五,這次揭出的造假者的單位,除中國機構(主要是各醫院)外,還包括日本愛知醫科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州血液中心、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這樣看來,這家雜誌是「來者不拒」,任何國家任何人願意提供1500美元的版面費,都歡迎。

在了解以上情況之後,我們就會理解中國科協的說法:希望出版集團能夠儘快完善內控機制,加強對期刊的管理,把問題論文處理在發表之前,而不是發表之後一撤了之,同時高度警惕以經濟利益為目的、與「第三方」機構有勾結的「掠奪性期刊」。中國科協清晰傳達了願與施普林格加強交流與合作的願望,施普林格也應以此為契機,查找不足,共同維護國際科技期刊出版誠信。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我們還應看到,此事是國內國際一系列造假者的共謀,折射出國內現行科研人員評價體系的不合理。


近年來中國大規模撤稿的事件,幾乎全都集中在醫學等應用型學科領域。在數理化等基礎研究領域,就很少有這樣的事。顯然這跟一個老問題有關:對應用型人才的評價和升職標準過多強調論文,而醫生們忙於做手術,很難有精力寫論文。於是,假論文、假中介、假雜誌的一條龍利益鏈應運而生。

以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來評估人才,引入這種通行規則,是個巨大進步,但在一些領域「一刀切」以論文發表做評估,確實有些過猶不及。


真正有實力的學術人員基本不會向《腫瘤生物學》之類的期刊投稿。但現實來看,發文章關乎醫學科研人員的晉陞和職稱評定,需求確實很大。然而在這種應用性比較明顯的學科領域,從業人員大量時間用於臨床而非學術理論,何況水平遠不只體現在學術水平和理論貢獻上。尤其在臨床領域,治病救人的能力更為重要。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很顯然中國已注意到這點並加以改進。今年初,中央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到要重點解決制度體系不夠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等問題,認為「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評價應突出市場和社會評價」。更多醫院在取消評職稱中論文的權重,改成「積分排行、年限、評優、課題、論文、獲獎等都可換算成積分」。唯有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地調整落實人才評價機制,才能從根本上剷除類似造假事件存在的土壤。


(作者是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由倪浩採訪整理)


微信號:HQSBW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快訊!就在剛剛,習近平與特朗普就朝鮮問題再次通電話
東阿回應「中國人全世界買驢」:至少比拿動物皮做包強
日本難掩興奮,或成朝鮮半島危機最大贏家?

TAG:環球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整理向,大反派專業戶,哪個反派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女人「如此」表現,言外之意是:主動就有故事!
張繼科大方承認好事將近,景甜捂肚已懷孕?科科的表現說明了一切
中國撤僑行動細節曝光,中國海軍表現令人欽佩
女人把你當備胎的表現!
外國人討論:為何中國已經崛起,中國人卻沒有表現出「優越感」?
漫畫:長期單身的人的表現
美國為普京新任期表演作秀?這是服軟的表現,還是另有目的
帶狀皰疹的典型表現與特殊表現
痔瘡的癥狀表現,要注意哪些事項?
現實與幻想,個人情感的藝術表現
女人請注意,男人想和你共度餘生的幾個表現
此人無私的表現,但歷史證明都是裝的,最終被劉秀「施法擊敗」
因為這部節目里的表現,謝先生讓外國人都癲狂了
最富有表現力的機器人:索菲亞的故事
經常咬指甲是正常表現,還是疾病的徵兆?養生專家告訴你正確答案
女人愛你的一些表現!
女人不愛你的表現!
把你當備胎的女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星球大戰8》,人物心理變化和表現都很符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