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哪種方法論讓你覺得你思考或者處理問題很牛逼?

哪種方法論讓你覺得你思考或者處理問題很牛逼?

此文內容不少,但都是乾貨,是這幾年我從書本、實踐以及與人交流中不斷去思考總結而來的東西,有些是關於世界觀的、有些是關於方法論的——我把它們稱之為「心法」,一共大概有十一條,為了答這道題,我幾乎翻了老底兒了,答了這道題,短時間內相關問題我再也答不出來了。

純原創,謝絕轉載。

一、維萊特法則

這是激勵我勇於嘗試的一個重要法則,來源於美國管理學家韋特萊。

他提出:成功者所從事的工作,是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去做的。要先有超人之想,後有驚人之舉,能不落俗套,可不同凡響。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在真正面對現實時,許多人卻又表現得無所適從。慢慢地,他們會覺得成功是非常人才能辦到的事,自己是沒什麼指望了。因為有很多人都這樣想,就註定了成功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達到!其實,所謂成功者與其他人的唯一區別就在於,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他去做了,而且全身心地去做。所以,成大事其實只需要那麼一點點勇氣。

廢除了黑奴制度的林肯,曾經在一封給朋友的信里談到過幼年時的一段經歷。「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面有許多石頭。正因為此,父親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買下。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去城裡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里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這件事對林肯影響很大,在簽署廢奴法案後,林肯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如果上兩屆總統知道拿起筆來簽署法案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僅以知乎為例,2014年我作為一個小透明進入知乎,答了一道題,然後有一年多的時間完全不發聲,那時的我完全不能想像那些動輒成千上萬贊的答案是怎麼寫出來的,那些關注數過萬的大V究竟是怎麼煉成的。

直到去年的9月份,我在去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一個恰好有點了解的問題,用手機敲了一個不到500字的答案,然後收穫了生平第一個千贊,華為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 李栩然的回答。我才知道,原來在知乎上寫答案並沒有那麼難,獲得別人的贊同也沒有那麼難,你只要用心去寫了,去寫那些能幫助人、影響人的答案,就一定會有人贊同、有人關注、有人鼓勵,哪怕在這之前你只是一個三零用戶。

從去年9月開始,到現在我一共寫了27個答案(有一個是2014年寫的),平均一周才能寫一個回答,但也收穫了30000多贊。現在的我更多的是去關注那些有意義的問題,去思考怎樣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回答,能最大可能地分享自己的知識與見解,去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能更快更多地貢獻更多答案。

愛默生所說的一句名言:「相信自己能,便會攻無不克」——其實有些時候不是相信自己能,而是相信,世間上的事沒什麼不能。

二、情緒感知法則

這是人際交往裡一個很深刻、很有用、但也很難運用好的法則。

來源於我看到的一個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心理學家戈爾曼博士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情商是一個包含多層面寬維度且內容豐富多彩的概念,其中,對他人情緒的識別判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以情感的自我知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緒感知力,即通過捕捉他人的語言、語調、語氣、表情、手勢、姿勢等,快速地、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感受進行知覺的判斷。

更重要的是這一句——在通常的生活中,我們更多地關注的是他人的語言,然而根據研究發現,人們在交流、傳達信息時,通過語言傳達的信息只佔7%,絕大部分信息是通過表情、音調、肢體語言等表達的。我們常常只注意到面部、肢體等較大動作的變化,而對一些「眼神暗示」「細微表情」「下意識動作」等攜帶的大量信息卻不能精確地撲捉。

這其實也是前兩年流傳甚廣、神神秘秘的所謂「冷讀術」「微表情」的理論基礎。

但這個法則,給我最大的啟發並不是要去研究怎麼解讀微表情、讀心術之類的東西,而是以下兩點:

1、 人和人交往時的直覺,有時候反映的其實是最真實的情況。有時候你見到一個人,他很健談,和你有很多話說,人也很開朗,特別沒城府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何,你就是感覺和他隔了一層,就是感覺和他待在一起很膈應。事實可能就是這樣,你可能理智上並沒有發現兩人的交往有什麼問題,但你情緒已經感知到了。合理運用這個法則,能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時做出更科學準確的判斷。

2、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當面去說。現在交流方式太多樣化了,微信、電話、郵件,很多時候很多問題我們都懶得當面去談。但對我而言,越是重要的事情,我越希望能當面溝通,因為,無論是電話還是郵件,TA都可以隱藏起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但面對面的時候,是很難掩飾自己真實想法的——尤其是你刻意去觀察TA話語之外的神態、動作、表情。

三、隨時準備改變法則

許多人經常會陷入這樣一種困境:雖然經常出錯,但從未深刻反思。這句描繪了大多數人的一個共同特徵:對於失敗,汲取教訓的難度很大。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許多有缺陷甚至全然錯誤的觀念,但令人費解的是,我們一直都在異常頑固地堅持著。歷史學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我們從不吸取歷史的教訓。

在我們先前的錯誤觀念/做法還能有用的情況下,或者在這些觀念/做法似乎得到日常經驗證實的情況下,我們會不願意放棄這些觀念/做法。現實的例子就是,我們對我們長輩們日益表現出來的偏執和頑固,越來越無能為力。

買保健品被騙了一次又一次,你耐心跟TA們解釋了半天,一轉頭,發現他們又奔著「P2P」貸款去了,你告訴他:這是龐氏騙局,是用高收益誘人入局。他們或怒斥你學了點東西來裝大人,或面上點頭認可,總之,要想改變長輩,實在太難了。

然而,事實上,即使是年輕人,願意隨時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人,也並不多。

因為遵循舊有的想法和做法,能讓我們認為,我們付出的機會成本最小;換句話說,會讓我們感到更舒適,更心安理得。

李光耀在自己的書里,曾這樣評價鄧小平:鄧小平是我所見過的領導人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雖已年屆74歲,在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鄧小平那樣三起三落,根據境遇隨時調整心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根據實際問題,隨時調整決策?

真正掌握這個法則的人,就是能不斷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不斷適應新的情況,不斷改善的人。你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過程中,你應該持續地去關注、思考和總結自己的行為,當你發現還有更好的方法的時候,請隨時做好改變的準備。

別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這是小米雷軍的名言。

四、剃刀法則

「奧卡姆剃刀」法則,也是很多人都知道,原本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原則,意思是如果沒有必要,別將簡單問題複雜化。比如蛇,如果你明知它僅靠肚皮就可以溜得飛快,就不必考慮給它安裝腿腳。

運用到生活中後,往往指的是盡量摒棄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一切化繁為簡,尤其是在做選擇做決定的時候,不要被一些無用的東西所干擾。

我想說的是,知道奧卡姆剃刀不是關鍵,掌握和運用剃刀法則才是關鍵。

尤其是在現實中,我們都知道很多聚會交往都是費時費錢,按照剃刀法則,就應該不參加,但老朋友打來電話了,你能拒絕嗎?家裡買了很多東西,搬了幾次家都還在,你明明知道其實用不到這個,但真的捨得去仍嗎?工作里,我們都知道領導這次批評是對事不對人,但就是想不通、就是在後面工作時情緒低落,你能很快將負面的情緒拋之腦後嗎?手裡頭幾件大事交織,家裡偏偏還出了狀況,領導這時候突然又找你,亂成一團麻的時候,你能斬出一條路來嗎?

而更重要的大概是這個:如果你已經知道為了成功需要放棄很多,你願意去放棄嗎?

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做到不帶一絲感情地去對待工作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毫不猶豫地拿起剃刀,把這個剃掉,把那個剃掉。

所以合理運用這個法則的核心是:提前分析,給自己划出哪些是屬於可以剃掉的範圍,比如浪費時間的聚會、不良好的情緒、無關痛癢的電話、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等等,等到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剃掉。

這幾年,當我熟練運用這個法則後,我的人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很多原本複雜的事情都清晰明朗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為對自己發展更重要的事情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五、撒種子法則

這個是對我目前以及今後人生幫助最大的一個法則。

所謂撒種子,就是在你主業的「八小時」之外,所做的其他嘗試。就像是下圍棋時,原本在中盤廝殺,忽然起手到邊角放了幾枚閑子,看起來沒什麼用,但很可能到最後就成了決定輸贏的關鍵。

到目前為止,我人生的好幾次轉機,都是因為在業餘時間所做的其他準備。

然而,種子不是隨便撒的,應該盡量選擇投入到以時間成本為主、長期收效大的事情。

這方面,例子太多,比如,做與主業工作相關,而又有自身收益的事情,我一個在娛樂周刊工作的同學,利用業餘時間做了一個專門八卦娛樂圈的微信公眾號,不僅多了一份樂趣、多了一份收入,還為本職工作積累了人脈,提高了自身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又比如,做與主業工作無關,純粹就是興趣,但長期來看具備極大收益的事情,當年明月本是公務員,業餘喜歡研究歷史,然後我們都知道了,他寫了七卷本的《明朝那些事兒》,不僅帶來了八位數的經濟收入,擁有眾多粉絲,寫完後還從地方調入了中央部委,提了職務。

即使,這些種子最後都沒有發芽,你也不過是把業餘刷微博、看網路劇的時間通過其他方式打發掉了而已。人的時間很寶貴,其實真正的上升期也就是大學畢業到40歲這短短的十多年,當你40歲的時候,發現自己8小時之內的本職工作毫無起色、一事無成的時候,是會感到恐慌的。

在機關工作的人,尤其如此,如果有一天體制發生重大變革,你目前只有的這條路很容易就走到頭了。

如果你覺得似乎只有一條路可走時,那麼這條路很可能走不通。

有人問:照你這麼說,那我堅持每天買各種彩票算不算?

嗯,這個問題等我投個骰子告訴你。

六、拋硬幣法則(一)

接上文投骰子。在盧克·萊恩哈特的暢銷小說《擲殷子的人》中,主人公就是依靠擲般子決定生活中的所有事。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也最無奈事情之一,這個世界上居然有概率這個東西,所以生活里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件事情做成了可能就……」,「這波在外面打,多半要黑……」,「你去表白吧,反正現在跟她表白過的男生她已經有99%被拒絕了……」

更可怕的是,概率對每一個人還獨立存在,某航班的墜亡率是十萬分之一,但不代表在你之前有一架飛機掉下去了,你這架就一定不會掉下去。

說到這裡,想起一個笑話:有個美國數學教授平生最怕坐飛機,他研究了近20年的統計數據,發現恐怖分子帶炸彈上飛機的概率其實非常低,但是他還不放心,又進一步研究數據發現,兩個人同時帶炸彈上飛機的概率幾乎為零,於是——從此他坐飛機都自己攜帶一枚炸彈。

因為存在概率,所以許多人、許多時候都傾向於不做選擇,而是將選擇交給命運,關鍵時刻,要不拋個硬幣?抽個簽?閉上眼隨便挑一個?

之前我也曾認為,如果一件事成功失敗的概率都是50%(比如拋硬幣),那麼無論怎麼選結果可能都差不多,直到我從一本數學書里看到了這樣一個驚人事實,那就是:如果你拋硬幣的次數足夠多,那麼很有可能,最後的結果就是你最不想要的那個結果。

在書里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把拋硬幣當成一種賭博遊戲,如果出現「花」,贏100 塊錢,出現「字」,輸掉100塊錢。隨著賭博的進行,銀行賬戶里的金額將會上下浮動,幅度變得越來越大,最終有一天,銀行賬戶里的餘額會變為0——而這個現象,是必然的。這在數學上被稱為「隨機遊走」。

概率是最無私的,它既不會只害你一個,也不會只幫你一個。當你在用拋硬幣的心態決定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的時候,你的人生可能也正在投骰子決定下一步向你展示什麼。所以如果不想陷入可能存在的困境中,那麼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的命運握在自己手裡。

成功人士總這麼干,他們如果需要通過拋硬幣的方式來得到正面,那他們一定會一直拋下去,直到出現正面,然後告訴你:看,這就是運氣。

PS:歷史上真有人無聊地拋過很多次硬幣,發現正面和背面出現的概率並不一定都是50%。在二戰期間,數學家約翰·科里奇拜訪丹麥,但被逮捕,德國人將其拘留。當時,他有大把的時間,於是他決定測試「大數法則」,在監獄裡將硬幣翻轉一萬次。他得出的結果是:有5067正面朝上,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50%幾率。

拋硬幣法則(二)

我曾經看過一個材料,在美國的樂透彩中,新澤西州的一位女士在1985年到1986年間的4個月內,贏得了兩次州彩票的頭獎。這個事件被廣泛報道過,而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僅為170000億分之1。然而,儘管概率很小,她在兩次彩票活動中買了兩張單張的彩票,都贏得了大獎。

另一個例子在中國,我國的運載火箭每個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萬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兩年中卻頻繁地出現發射失敗,雖然原因是複雜的,但這不能不說明小概率事件也會常發生的客觀事實。

這給我至少兩個啟發:

1、一件事情如果有可能出現,那無論概率多小,都可能出現,換句話說,如果一件事你知道存在什麼問題,那一定不要有僥倖心理,過去那些年的慘痛教訓告訴我:你心存僥倖的地方,往往就是真的出錯的地方。

  1. 一件事,只要有一定的概率成功,就不要怕去做;那些誰都敢嘗試的,百分之百概率成功的事情,通常也就意味著,百分之百的沒什麼用。

七、情緒遷移法則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踢貓效應」,一個人被領導罵了,就去罵他的下屬,下屬只能回家罵兒子,兒子被罵了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裡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最後只有貓沒辦法轉移仇恨,只能「喵」一聲表示憤怒。

這是空間上,負面情緒的遷移過程,即壞情緒是可以不斷傳遞的。

但我發現更可怕的是,一個人負面情緒在時間上的遷移。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兩口子吃飯,男的突然對菜的口味橫加指責,女的莫名其妙、因為平時也是這口味,於是忍不住反駁起來,等兩個人吵累了,女的才發現,男的發火跟菜一點關係沒有,是因為前兩天她花錢太多。他忍了兩天,終於憋不住找了個由頭髮出來。

這種情況在悶騷型的男人身上更為明顯,你覺得你有件事得罪他了,他卻一再表示沒生氣,等到過了幾天甚至一個月,卻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發出來。

這對我的啟發有兩個:

一是你對別人發的每一但次火,都可能只是其他事情上情緒的遷移,但這樣的情緒發泄毫無意義,因為被發火的那位,完全不知道你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的火。

二是如果某人對自己莫名其妙發了很大的火,那就趕緊追問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其他問題上沒有照顧「TA」的感受。

負面情緒是我們生活的一大困擾,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去深究其從何而來,又因何而起,事實上,你只有找到情緒遷移的源頭,才能真正解決癥結——這也是訓練自己保持積極正面情緒的一大方法。

PS:在小孩教育上,這個思路也同樣有用,比如下午的時候孩子悶悶不樂不願吃飯,那可能與飯菜無關,是因為兩天前你拒絕了給他買玩具,甚至也可能不是因為你沒買玩具,而是因為你曾經答應了卻沒買玩具。如果因為孩子不吃飯耍脾氣你就大加責罵,只會給孩子心裡留下童年陰影。

八、存在感法則

平時的人際交往中,往往有一個誤區,即與某人認識的時間長短與感情的深淺呈正相關。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家扎瓊可進行了一項人際吸引與交往頻率的實驗研究:他將陌生人的12張照片隨機分成6組,每組2人,按照如下方式展示給被實驗對象,第一組展示1次,第二組展示2次,第三組展示5次,第四組展示10次,第五組展示25次,第六組一次也未展示。然後他再將全部照片展示給被實驗對象,讓他們依照對某人的喜愛程度按順序進行排列,結果一種非常明顯的現象產生了,照片被看的次數越多,被排在前面的機會越大。

現實生活中,如果碰到一個相貌醜陋的人,很可能對他或她沒有什麼好感,但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會發現,他或她不再像以前那麼難看了,甚至可能覺得他或她有某種獨特的魅力。人們往往對熟悉的東西有偏好、喜愛的心理定式,見面的次數越多,彼此的熟悉越深入,就容易引起好感。這就是社會交往中的「頻率原則」。

這個法則最實用的地方是追女生和初入職場,追女生的時候,你只要跑得勤,別自己作死,總會在她的世界裡留下痕迹,就算你長得再反人類,在女神面前出現的次數多了,也能看到順眼了;而初入職場,作為新環境里的陌生人,要想大家能很快地接納你,自己能很快地融入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做事、多跟大家溝通,這就是傳說中的「刷存在感」。

寫到這裡,想起來俞敏洪的一個經典案例:當年俞敏洪讀大學時,特別希望參加北大老師徐小平的個人沙龍,但沙龍層次很高,俞敏洪作為一個沒啥突出特點的學生,是不可能被接納的。他想了半天,最後決定每次徐小平開沙龍,他都去打下手,幫忙打開水、收拾桌子、打掃衛生,時間長了,大家開始熟悉他,他也順利加入了這個圈子,圈子裡的資源對他後來的創業幫助很大,徐小平最後也成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之一。

所以,請記住:人際交往中,如果見面交往的次數過少,哪怕時間長,也難免因時間間隔太長而產生生疏感,即見面長不如常見面。

九、心鎖法則

這是美國職業培訓專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這一法則認為,每個人甚至全人類都有一些特定的情感,一旦打開了某一個感情缺口,就能更深入別人的內心。

當我看到這個法則的時候,感覺解開了我一個困擾已久的疑惑,一個很現實的疑惑:為什麼有些渣男都有那麼多女朋友?為什麼同樣是拍馬屁,這個人就這麼深得領導重用?為什麼我在女神的面前痛哭下跪,她都毫無反應?

布朗認為,上述這些問題都是一類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打開人的心鎖。布朗提出:現實生活中,一旦掌握打開某人心鎖的鑰匙,往往可以反覆用這把鑰匙去打開他(或她)的其他心鎖。

知道別人最在意什麼,他(她)的意願就會在你的掌握之中,找到心鎖是溝通的最好開端。

渣男之所以能不停交往女朋友,就是因為他經驗豐富,「懂女人心」,知道女人需要什麼;為領導重用的人,也是因為掌握了領導的喜好,讓領導心甘情願接受他的拍馬屁;至於你在女神面前難過,又不是她難過,她為啥要有反應?

就像有句俗語說的:你對高原很有反應,但高原對你毫無反應。

這個法則太有用了,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當眾講話的時候,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語言表達並不能感染到別人,就不要那麼情緒激動,因為只會成為別人眼中不痛不癢的「表演」;求人辦事的時候,如果你一開始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很可能後面說再多話也沒有用了;最重要的是在感情中,如果你不能分析掌握你所喜歡的人真正在意什麼、需求什麼,破開TA的心鎖,那麼做再多感動、驚喜、有心的事,可能也無濟於事,因為那些感動、驚喜、有心,只是你自己的。

十、人性不能考驗法則

這應該是我這幾年來思考最深、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一個領悟,因為它在人的心裡隱藏得太深。

讀大學時,我與家人關係比較緊張,跟女朋友也經常鬧矛盾,在和一個朋友就進行多次討論後,最終抽絲剝繭地分析出來,我的問題就在於我非常喜歡把事情做到極端,來看看他們到底能有多容忍我、是不是無論怎樣都會一直相信我幫助我愛我。

「在做一些事的時候,你是不是明明已經知道可能會傷害他們,讓他們很難接受,卻還是去做了?」他問我。

我無言以對。

然後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士兵上了二戰戰場,戰爭結束後,年輕的士兵沒有回家,而是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信里說:「戰爭結束了,兒子沒有受傷,非常健康,但我一個生死之交的戰友在一次戰鬥中,替兒子擋了落在身旁的炸彈,失去了雙腿,戰友人很好,勇敢、堅強、有愛心,但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想帶他回美國,和我們一起生活,不管怎樣,他救了我的命。」他的父母收到信後,非常高興,猶豫良久回信說:「兒子,聽到你一切安好的消息,我們都很高興,希望你能早點回家團聚。但你的戰友,我們還是希望你不要帶他回來,一方面他自己的親人也可以養活他,另一方面,我們的負擔已經很重了,我們只想好好跟你生活在一起。」

父母寄出信後,焦急地等待兒子的音訊,最後卻只等來兒子自殺的消息,因為那個失去雙腿的人,就是他們的兒子。

朋友說:「你可能覺得這個士兵的父母做的不對。但我要說的是,整個事件中最愚蠢的人就是這個士兵,他如果直接回家,他父母不可能不接受他,但他卻偏偏想要考驗一下他的父母,最終釀成悲劇。」

朋友的話讓我一下子驚醒,事實上,我們在生活里經常會做一些考驗人性的事情,尤其喜歡對家人、好友、最親近的人來做,更可怕的是,往往我們做了還不知道,等到真的釀成悲劇,卻去怪別人經不起考驗。

比如,家有嬌妻,卻偏偏喜歡裝大度,任她與各類朋友夜夜笙歌,等到真的有什麼事了,你罵她:女人都是水性楊花。和好朋友一起開公司,卻不分清股份賬目,等到最後鬧崩了,你失望地說:朋友都是不可靠的。女朋友畢業想回老家,不積極地與她分析利弊,而是消極地逼著她來做決定,等到她真的選擇回老家時,你又覺得全世界都拋棄了你。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現實里,考驗人性的結果往往只會讓人失望,即使不讓人失望,你也得不到什麼,因為不讓人失望的那種你考不考驗都一樣。

關於人性,我們有著名的「電車實驗」,這類問題做做思想實驗可以,能用其他辦法解決的時候,萬萬不可任其、甚至是故意把它推向極端。

請記住,不要輕易地去考驗人性,無論誰的人性都不一定能經得起考驗,因為「你我皆凡人」。

十一、終極法則——少說多做法則

上面分享了那麼多的法則,但很可能對你的生活毫無幫助。

因為,如果知道一個東西離學會一個東西差十萬八千里的話,那麼學會一個東西離能合理有效的使用一個它,差了可能有一光年。

所以,看到、知道再多的思維方法、做事法則可能都沒用,因為有些看過就忘,有些沒忘也沒實踐過。

上面的這些法則,從我知道開始,就在生活工作中有意識地去進行利用,利用的同時還遵照「隨時準備改變法則」,不斷地去調整完善,等這些年過後,才能真正成為我不用思考就能使用的東西。

所以終極的法則就是,無論怎樣,你要去實踐它。

實踐的第一步,你可以將困擾你生活的難題,那些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那些你怎麼也繞不過去的短板,全部的羅列出來,就像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的: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實踐的第二步,給他們都歸個類:人際交往的、思維困境的、個人能力的、做事方法的、知識儲備上的……

實踐第三步,試著去解決他們,XX法則也好,XX秘術也好,甚至《孫子兵法》都行,Anyway,最好的兵都是打出來的,等有一天你將這些實踐的過程總結起來,你就會發現,嗯,這就是你的「終極心法」了。

終於全部更新完成,希望能有所幫助。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jbird 的精彩文章:

都說華為有水軍,是真的有水軍嗎?
國內對於保險為何如此抵觸?
「年味」變淡了,是經濟變好了的緣故嗎?
知道後最讓你細思恐極的冷知識是什麼?
你在最餓的時候曾飢不擇食吃過什麼?

TAG:jjbird |

您可能感興趣

覺得家裡風水不好?這五種方法可以幫你!
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追妹子很吃力?
婆媳關係真的沒法處理好嗎?怎樣才能處好婆媳關係?你覺得呢?
你是否覺得《易經》很神秘?其實真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真的覺得毒癮離你很遠么?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窮?
你聽過最甜的情話是什麼?我覺得是這四句,你覺得呢?
我想請問:被家庭毀掉的媽媽們!你還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嗎?
心理測試:你覺得哪張床最舒適?看自己是什麼命答案在下方參考!
本屆世界盃,你覺得法國是否表現的無懈可擊?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哪一瞬間讓你覺得當老師真好?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回答!丨特別關注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笨?
你還是覺得生活很糟心嗎?看看這些圖你就知道你過得有多好
「腳型」或許和你的「性格」有關?看你屬於哪一種呢?你覺得准嗎
你覺得哪個星座越愛你越不理你?
總覺得犯困,吃啥能提神?方法很簡單
馬雲告訴你,你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是你想像力出了問題!
為什麼窮山惡水出刁民?你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么?
你家狗子做過哪些奇葩事,讓你覺得它是一隻非同尋常的狗?
怎樣才能讓女友覺得離不開你 用什麼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