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錢人」的信仰錯覺
幾年前,就曾經聽說大年除夕,一家著名寺廟的頭炷香賣出了高達5000元的價格。此後就有人評說,有錢人信佛菩薩,無錢人信基督教。值得深思的是,持這種觀點和態度的人,乃是一位出家人!其後,每逢農曆新年,除夕頭香、撞鐘拍賣等等現象也是有增無減,今年亦不例外。這些問題,可大可小,見仁見智。然而,其中卻包含了大家最關心的佛教信仰問題:什麼才是最有普遍意義、超越了貧富貴賤、公正平等的佛教信仰?
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我國30年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信仰自由和選擇多元,伴隨而來的就是大家在表達和實踐自己信仰的方法上,亦是相應的多元和自由。所以,擁有同一種信仰,其實踐的方法和結果也可能是千差萬別的。為此,有錢人期待和參與的佛教拍賣活動,無疑是佛教信仰表達或實踐的一種方式而已。但是,關鍵的是這種信仰的表達與實踐方式,反映出了佛教信仰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依據佛教教義,其強調人成即佛成,以戒為師;強調信仰者個人心靈的自我約束,並不特彆強調寺廟僧團對廣大信眾的組織控制。這樣,佛教信仰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驅動的道德約束,具有私人化、個體化、多元化等信仰特徵。尤其是佛教信仰傳統所具有的私人化傾向,在我國當代社會變遷中得到了再一次強化之後,這種私人化傾嚮往往會導致佛教信仰的多元化。而信仰形式的多元化,又會使佛教寺廟為適應這種私人化與多元化的信仰要求,一再改變自己的寺廟運作方式,燒頭香、撞鐘拍賣現象就是其中的結果之一。其中,當然也難免出現市場化的傾向,甚至是不同寺廟之間出現類似商業市場競爭的特點,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目標均是致力於吸引信眾。
對大眾信仰而言,佛教強調的是功德隨喜,布施隨意。但也有人認為,有錢人願意多做功德,就要給他們多一些隨喜的機會,或者有寺廟為他們創造更多機會。尤其是經濟繁榮與現代社會個人主義的強化,則使這種信仰私人化、個體化的傾向日益增強了。以致於這種傾向與佛教信仰的功德傾向相互推動,往往使信仰中的個人產生了多做功德的信仰要求。伴隨而來的,就是做功德是否靈驗的問題了。
在此基礎上,功德是個人的,信仰需求也是個人的。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功德需求,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誠然,這種信仰表達方式,也會因人而異。對那些不僅僅是以功德表達信仰的佛教信仰者來說,他們對於佛教信仰具有更深的理解與體驗,他們的信仰實踐方式當然就不會局限於功德層面,而會拓展出更加豐富的信仰實踐空間,如社會服務、法理布施、佛教教育、文化建設等等。
雖然說信仰功德者不能完全等同於佛教信仰者,但信仰功德者往往熱心於自己做功德,圖個好的果報,所以信仰佛教者往往要以功德作為佛教信仰的基本實踐方式。佛教信仰者必然要有功德,否則無法表達自己的信仰。功德式的信仰,乃以功德為主。誰做的功德多,誰的功德更靈驗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
(來源:中國民族報作者:李向平)
歡迎您關注網易佛學微信平台


※中峰明本禪師:參禪四易四難
※遵規持戒 去偽匡正 共同維護藏傳佛教活佛形象
※修學佛法的目的與意義
※拜佛的正確姿勢及佛門基本禮儀
※南海佛學院2017年招生簡章
TAG:明覺居士 |
※錯覺、錯覺、都是錯覺
※視錯覺差點真的有點嚇人了!都是狠人啊!
※女神有人約?其實都是你的錯覺
※最有趣的「錯覺圖」:大腦不敢相信眼睛,最後一張很多人看不出來
※5張容易讓人產生錯覺的圖片,最後一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堅守的愛,有時只是一種錯覺
※產生幻覺錯覺圖;很多人第一眼就會看錯,你還相信眼見為實嗎?
※神奇!20張欺騙你眼睛和大腦的錯覺圖,讓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暗戀」的人有這些表現,只是想「玩玩而已」,別把錯覺當真愛!
※5張讓你產生錯覺的圖片,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這只是錯覺而已!
※讀書不是努力,不要有幻覺和錯覺
※頭髮剪短了會變硬嗎 是真相還是錯覺
※如果沒有感覺,就不要給我錯覺,我怕我自作多情
※護膚小白肯定有的3個錯覺,你可能也有!
※22張絕對會讓你產生錯覺的照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聽說過「空想性錯覺」嗎?其實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
※愛情的最痛感悟:他對你的好都是錯覺
※在葛西河夜跑 總感覺有「上千隻眼睛」盯著自己!這不是錯覺,是真的!
※喵星人真的會怕水嗎?那只是你的錯覺!
※70張罕見錯覺照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