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蘇聯、美國、歐洲都曾嘗試過。


又一個航天日來臨。刀哥得提醒,有種人,是不能在朋友圈中拉黑他們的……


你也許聽說過:蘇聯、美國、歐洲都曾嘗試過在朋友圈拉黑一群人,結果越是封鎖,他們創新的能力越強,甚至會超速反彈。


沒錯,這裡說的就是中國航天人。今天刀哥跟大家聊的就是中國航天人的三段故事。


蘇聯的疑惑

1955年10月8日,被美國扣押數年之後,當時已經是世界頂級航天專家的錢學森終於回到新中國。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航天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在那個還沒有出現過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的年代,航天工業,呃,這到底是幹什麼的?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美軍簽發給錢學森的美國防部科學諮詢團成員身份證及出入證明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1945年4月,錢學森以美軍上校身份,隨美軍諮詢團飛往納粹德國進行考察


錢學森曾親自參加美國第一枚氣象火箭和第一枚導彈的研製工作,清楚地知道航天工業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火箭既可以作為核彈頭的載具,打破敵人的核訛詐;也可以作為開發太空的工具,讓中國在太空時代不落後於人。錢學森成功地說服中央,系統性的勾畫出中國發展導彈和火箭技術的藍圖。


從此,屬於中國航天人的時代開始了。


在提到中國航天發源時,西方總是喜歡強調蘇聯上世紀50年代末對中國航天的幫助。然而翻開老一代中國航天人的記錄,蘇聯在向中國提供相關技術時的那種蔑視和不情願,躍然紙上。

必須得說,從一片空白中創建的中國航天,的確有讓「蘇聯老大哥」看不起的「本錢」。被譽為中國航天四元老之一的任新民曾回憶說,1956年10月中國第一個專門的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時,只有幾十位從大專院校和工業部門抽調來的專家和百餘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基本都是外行。任新民自己的研究專業是機械製造,只有錢學森在美國從事過航天工作。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如此薄弱的技術基礎,再加上當時的工業能力有限,蘇聯專家甚至聲稱「中國生產的液氧不能用於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氧化劑」。然而同為航天四元老之一的梁守盤經過縝密計算後推翻了這種說法。1960年9月,用中國生產的液氧做氧化劑成功地發射了蘇制P-2導彈。


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全面撤走援華專家,想通過這種方法扼殺尚在搖籃中的中國航天工業。但拉黑朋友圈就能對付中國航天人了嗎?任新民評價說,「我國的導彈是被逼出來的。」就在蘇聯專家撤走後的第83天,1960年11月5日,我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發射成功。


錢學森曾回憶說:「當時陳賡大將問我,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啊?我回答得很乾脆,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就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東風四號


中國人不但不比外國人矮一截,反而要「高一大截」。蘇聯當初只向中國提供了一種原始的近程彈道導彈。但短短几年內,中國就完成了從仿製到獨立研製的全過程。1965年到1972年,中國更是完成了「八年四彈」計劃,先後成功發射東風二號、東風三號、東風四號、東風五號四大型號,射程範圍從1300公里一直延伸到上萬公里。

說好的技術封鎖呢???


刀哥還想說一段絕對可靠的秘史。


上世紀60年代東風五號洲際導彈研製期間,為實現高精度打擊能力,中國航天首次採用了剛投入應用的集成電路計算機。然而這種計算機的很多編程和計算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這便是後來「中國導彈竟是用算盤算出來」的最初版本。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1980年東風五號第一次全程飛行試驗


更神奇的還在後面,由於當時集成電路的水平限制,集成電路計算機的體積過大,裝不進導彈里。中國航天人腦洞大開,演算法優化優化再優化,精簡精簡再精簡。最終東風五號試射時,竟硬是用一台只有12條指令、不會乘除法、存儲量僅有768個位元組的小機器,完成了導彈上萬公里的準確制導。


如今的攻城獅和程序猿們,你們怎麼想?


在戰略導彈技術取得突破時,錢學森還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導彈取得的成果,迅速發展運載火箭。1970年4月24日,在東風四號基礎上研製的長征一號火箭,成功將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也正是為紀念這一天,航天日選擇了4月24日。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請讓刀哥順帶鄙視一下某個國家。為了趕在中國之前爭奪亞洲第一個發射衛星的頭銜(也就早了兩個月),這個國家直接拿一枚放大版的探空火箭,把一顆沒有任何功能的小衛星送上了太空,被國際航天界嘲笑為最廉價的航天發射。它的重量僅9.4公斤,而 「東方紅一號」重達173公斤;它已經於已於2003年墜入大氣層,而 「東方紅一號」採用高軌道設計,至今仍在宇宙中飛行,使用望遠鏡仍可觀察到。


恩恩恩,這個國家叫日本。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美歐的不解


儘管某些大國把「和平利用太空」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太空中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21世紀前後,中國曾努力希望能與美國和歐洲在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然而現實總是充滿荊棘的……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上世紀70年代,中國從空軍選拔的航天員候選人在進行模擬訓練

刀哥曾聽一名航天界的老前輩講過,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時,美國出於對抗蘇聯的打算,曾向中國伸出過航天領域的橄欖枝,還多次邀請中國訪問美國航天局,甚至開放太空梭讓中國人參觀。這位當年的親歷者回憶說,當時美國提出一攬子中美航天合作計劃,甚至已經同意用太空梭運送中國航天員進入太空,只差最後的細節沒有談妥。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著名」的反華政客克里斯托弗·考克斯


然而轉眼冷戰突然結束,失去了蘇聯這個太空競爭者後,美國立即變臉,絕口不提中美航天合作,反而用一份莫須有的「考克斯報告」,借口中美航天合作將有助中國導彈技術,徹底阻斷了兩國航天合作的可能。


上世紀90年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項目啟動時,「拉黑不帶中國玩」的這一幕再度重演了。美國的理由是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所以不能讓中國參與——諷刺的是,冷戰期間美國最大的對手俄羅斯,卻是國際空間站的核心成員。


2003年歐洲啟動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時,被認為是結束美國「獨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戰。當時中國承諾投入2.3億歐元的巨款,宣布和歐洲聯合發展「伽利略」系統。這一方面是出錢學技術,另一方面也是參與國家合作的好機會。然而歐洲以安全和知識產權等為借口,又不帶中國玩了!中方被排擠在「伽利略」計劃的決策機構之外,甚至在技術合作開發上也被歐洲航天局故意設置的障礙所阻擋,中方實際上一無所得。


一時間,中國航天人在國際合作領域連續遭遇挫折。但你以為不帶他們玩,就Game over 了嗎?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短短十幾年之後,神舟飛船接連升空,中國已經獨立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全套技術和設備,不帶中國玩的美國太空梭卻已經全部退役了,現在不得不靠俄羅斯的飛船勉強維持載人航天活動;不帶中國玩的國際空間站眼看要退役,未來全世界就只有中國有空間站項目,美歐科學家不得不考慮申請在中國空間站上參加活動;不帶中國玩的伽利略系統不但進度緩慢,更是故障頻發,而中國獨立研製的北斗系統已開始全球組網……


美國和歐洲:為什麼事情會和預想中的不一樣呢?


中國的雄心


自從觀摩過幾次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後,奔四的刀哥就時常感嘆自己的年齡。刀哥愕然發現,在那些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中承擔主力的,竟然大都是80後,甚至還有90後的年輕人。


君不見,剛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項目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2歲!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科研團隊平均年齡也不到33歲。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有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神舟五號發射時,七大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平均年齡為53.6歲,神舟六號時降為48.7歲;


神舟六號發射時,飛船、火箭試驗隊中,35歲以下年輕人佔80%,副主任設計師以上人員平均年齡為32歲;

神舟七號發射時,飛船研製團隊平均年齡為33.6歲;


神舟八號飛船設計團隊,平均年齡為31歲;


神舟九號技術團隊平均年齡31歲,80後主力軍。挑大樑的好幾位都是80後,分別是所在組的負責人。當初開始發射神舟系列的時候,他們還是中學生,到發射神九,他們卻成了這項工程的設計師。


「天宮一號」研製團隊的平均年齡30歲。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曾表示:「俄羅斯現在搞航天的年齡偏大,大都是60歲以上,美國的也大都50多歲,而我們的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非常年輕,這就是我們最大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事業發展的最堅實的基礎。」


對此,不僅刀哥十分感慨,就連花哥也不得不由衷感嘆……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胡一刀對本文亦有貢獻。感謝花哥再次出鏡。


來源:補壹刀


往期精彩回顧


就在剛剛,習近平與特朗普就朝鮮問題再次通電話!


朝中社不點名批評中國,只會加劇平壤的孤立!


注意了!兩件事說明國產航母今天不會下水!


這貨在日本每公斤賣12,到中國賣99!日本人還喊冤:真不賴我們!


這個牛!「印度馬雲」來杭州取經,中國經驗幫印度「飛躍30年」!

來自世界強國的教訓:有種人千萬千萬不能拉黑…… 點擊播放 GIF/52K


長按二維碼關注,跟著環環闖江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網路已炸鍋,中國最當紅四胞胎的爹,還藏了多少秘密……
最近點隔江望朝鮮……今天「核試」嗎?
超意外!這個朝鮮公務員聽周杰倫,看《離婚律師》,知道文章、白百何……
中國靠什麼征服美國人?一隻5歲小甜妞足亦!

TAG:環球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戰場上有種人不能殺,日軍賠上了17萬人的性命,買了個教訓
三個離婚女人的血淚教訓:再婚時,千萬別找這幾種的男人
美軍陣亡27人,敵軍卻傷亡10萬,這場戰爭讓很多國家吃了教訓!
美軍陣亡27人,敵軍卻傷亡10萬,這場戰爭讓很多國家吃了教訓
衛生間這9個地方千萬不能裝錯!入住才知是坑!過來人血淚的教訓
裝修千萬別任性,這12條千萬別提,每條都是經驗教訓!
此國借走中國一個島,60年來不歸還,這條白眼狼讓中國長教訓了
怒砸1千多億,買最貴隱身艦,美盟友用血的教訓,幫中國一個大忙
1680億購買世界最貴的護衛艦,這國用教訓,給中國提了一個醒
一位母親教訓兒子的話:離婚男人,這五條路千萬不能走!
瘦臉針後遺症知多少,本人經歷3年的教訓,千萬別因小失大
數億元買來的教訓,家裝後市場還有這麼多大坑等著你來填
之前裝修花錢買的10條教訓,大家千萬別犯了
80後離婚女人的血淚教訓:中年女人,千萬不要和已婚男人玩曖昧
日軍「惹不起」的兩類人:作死殺害後,讓17萬人嘗到了血的教訓
美軍陣亡27人,敵軍卻陣亡10萬,這場戰爭讓全世界都吃了教訓
新房入住半年,經歷的17個糟心教訓,大家千萬別學我吃虧!
幾十條人命換來的教訓:原來他們一直都是這樣坑中國人的……
抗美援朝,此國揚言5千人即可「教訓」我們,結果3千多人被殲滅
薩達姆被抓15年,伊拉克人用驚人苦難咀嚼出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