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蔡申之先生在其《圓明園之回憶》中說:關於英法侵略者劫掠圓明園之事實,固然有諸多中國史料可資利用,但是「英法人之從軍日記等,對於當時情事,皆身歷目睹,所有記載,更較我國方面為確切,一話一言,無異自具招供,堪為佐證」。為了較為清楚地說明這一問題,我們有必要簡單地回顧一下當時的歷史。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奕訢

強盜的借口:英法「僑民」18人在圓明園被虐待致死

1860年9月底,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清咸豐帝率領王公大臣等倉皇逃往熱河,留下其同父異母的六弟恭親王奕訢與英法議和。英法要求清廷立即釋放9月中旬因與清軍談判破裂而被拘拿的英法兩國議和代表,否則將開炮攻毀北京城。奕訢最初要求英法聯軍退至天津,旋又做讓步,請其退至通州議和簽約後,再行釋放被拘拿的英法代表。10月7日和8日,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清漪園等皇家禁苑,並焚燒了部分建築。10月8日,奕訢為英法聯軍的淫威所懾,命人將英國人巴夏禮等人送至德勝門外的英軍軍營。10月12日,英法聯軍又挾劫掠圓明園之餘威致函奕訢,要求清廷於13日交讓安定門,由英法聯軍據守,否則開炮轟毀北京城。

奕訢雖致函法國首席代表葛羅,質詢「法國兵士,對於皇帝避暑行宮,仍肆焚掠,其故何為?法蘭西亦文明之大國也,其軍士飽經訓練,宜有紀律,今乃焚毀皇帝行宮,所根據者何因?貴統帥何以不加禁止,置若罔知乎」。但仍不得不被迫對英法妥協,並於13日正式開放了安定門。

10月17日,英國首席代表額爾金以清政府「不講道義,不顧國際法」,將捕獲的英法「僑民」18人虐待致死為口實,照會清政府必須無條件地接受賠償撫恤金及在天津建碑等要求,以折辱清廷的主張,但仍野蠻地命英軍於10月18日、19日,將北京西北郊的五園(即圓明園、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三山(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園林焚為灰燼。

額爾金給清政府的照會稱:由於清政府在圓明園將其「僑民」虐待致死,故而誓必將其毀平。在此,額爾金僅僅講出了其焚毀圓明園的一個借口,並非其真意所在。我們還是看看英法侵略者是如何自供的吧!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額爾金


對清政府進行最嚴厲、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擊

當時參與焚掠圓明園的英皇家炮隊隊長,事後引用英軍統帥格蘭特的話說:「因為清政府對於所捕獲的英人,大半加以殺害……額爾金爵士同我(即格蘭特)都覺得必須對清帝加以嚴厲的責罰,並且留些報復的痕迹才成,所以我們決定將他那輝煌的避暑行宮,燒成平地。」「若對於中國政府所為不顧國際公法之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之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若現即與之媾和,訂約撤兵而退,中國政府必以吾國人民為可以任意捕殺無忌,在此點上必須警醒其迷夢也。」徹底平毀圓明園,不但「可以留一不易泯滅,永久保存在人們腦海的痕迹」,以示對清帝的「責罰」,而且可以證明「聯軍已經旗開得勝,耀武揚威地佔據了北京,使得此事昭然顯著,杜絕他日的爭辯和疑問」。否則的話,不但「清室政府很容易否認這件事實」,而且清政府將會「鑿鑿有據似的,反說聯軍受到御林軍的威脅,不得不退出北京了」。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當時的英軍翻譯R·Swinhoed在其《一八六〇年之役》一書中也說:在撤軍以前,英軍必須在北京「鄰近的地方,留一些永久的痕迹」,以此來「表明我們對於清政府當局的背約和暴行十分憤怒」,這樣不但是「勢在必行之事,並且又可作將來的警告」。經過斟酌選擇後,英國方面認為,「圓明園乃是清帝所最寵愛的行宮,毀壞這個地方,對於他的驕倨和情感兩方面,準定是一個大打擊,決沒有錯」。英軍司令格蘭特給法軍司令孟托邦的信函中,更加明確地坦言:清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英法聯軍撤軍後,圓明園「一月之內,即可恢復」,因而不可能對清帝發揮長期而重大的打擊作用。而徹底「焚毀此園,對於兇殘之政府,可以使之受懲」。

通過以上所引用的史料,特別是英國侵略者的自供史料,我們可以十分確定無疑地斷言,英軍焚毀圓明園最終、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要對清帝及清政府進行最嚴厲、最直接、最深刻的精神打擊與懲罰,「以表明吾人之憤怒」。

英法聯軍大肆劫掠圓明園,其後英軍又野蠻地縱火焚毀圓明園,不但給中國人民造成了無可估量的物質與文化損失,而且開了野蠻報復的先例。1900年義和團運動後,西方列強中有人提出,應該徹底焚毀清帝祖先的陵寢,以示對清政府的懲罰,這一惡劣的建議,不能說與英軍焚毀圓明園一事無關。

為「華僑」報仇是借口,焚燒圓明園英法要在精神上摧毀清政府

《圓明園三百年祭》王開璽著 東方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梁思成到市委書記他都敢懟,榮獲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他常年在鄉間體會工匠手中的一磚一瓦
蔣介石是如何帶領南京政府走向「正統」的?除胡漢民還有誰站隊蔣
民國的樓房最高有多少層?
最了解中國的越南大將,三次登《時代》封面,向陳賡學打仗
葉劍英倒戈反蔣,蔣介石根本不信,二師暴動才痛心開除其黨籍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圓明園被燒:英法聯軍報復清廷殺害虐待來使
同樣都是攻佔北京城,英法敢燒圓明園,為何八國聯軍不敢燒故宮?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曾國藩為何說「有德於我」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法國搶走東西放火的卻是他,只為讓中國記住
英軍還是法軍:到底是誰焚毀了圓明園?
法國反對火燒圓明園,為何英國人執意要燒?原因在於清政府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清朝人全力幫助趁火打劫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在皇宮找到一個奇怪的箱子,料定清朝必亡
英法聯軍掠奪和燒毀圓明園,事後有沒有跟中國道歉?
是誰先燒的圓明園?他們一聽英法聯軍和清朝廷議和,主動燒了圓明園
考古專家揭開一秘密:令圓明園毀滅的不是英法聯軍,而是我們自己
他是龔自珍長子,有才華卻沒品行,帶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為掩蓋搶劫財寶罪證,才放火焚燒圓明園,真是這樣嗎?
英法聯軍的一把火,燒毀的不止是圓明園
又一圓明園遺失文物遭非法拍賣,有人宣稱:這是英軍合法報酬!
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城,為何只燒毀了圓明園卻沒有動紫禁城?
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若是曾國藩率領湘軍抵抗,能打得贏嗎?
僑報觀察:巴黎聖母院失火 豈能看做圓明園的「報應
英法聯軍侵華的時候,燒了圓明園,為什麼沒有燒掉紫禁城?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什麼沒人進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