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歷史教科書是這樣告訴你的:


從18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就是中國的第一貿易國。但中國賣茶葉賣得多,買英國的棉布買得少,於是每年都有幾百萬銀元從英國流入中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無恥的英國人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從中國掠走大量白銀。


道光帝一看這樣不行,就派禁煙大臣林則徐為欽差,前往廣東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當眾銷毀了1100噸鴉片。英國惱羞成怒,於是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由於清政府抵抗不力,最終屈服求和,中英兩國簽訂了那個人人皆知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近代史的大幕拉開,中國開始一步步滑進一半一半的深淵。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南京條約》中除了考試要背的「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銀元」之外,還有一些你並不熟悉的內容,比如第十條里註明「A fai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s and other dues, which 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fi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意思是進出口關稅要明確,不得隨便加重多收。


這一條考試不考的國際貿易通則,恰恰是這一場戰爭的重要原因。林則徐的禁煙是一條導火線,炸藥包卻是一百多年來的中英貿易衝突。而衝突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沒有侯亮平侯局這樣的反貪傑出青年挺身而出,來盡情鎮壓清朝海關的貪腐陋規。



清代海關歷史悠久,1685年康熙那會就有了四大海關: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和江海關。海關的正式職能是收稅,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引起麻煩的是陋規,就是在正當收費之外、海關衙門上下找你要的灰色收入。紅包孝敬回扣還是買路錢,隨你怎麼稱呼,反正就是這個東西。


到了四爺雍正的時代,這一套陋規已經發育得相當完備,各種正當收費之外的項目應有盡有。你外國商船不用搞清楚,交錢就行,不交錢就別想做生意,這就是天朝的規矩。比如按照相關規定,茶葉的稅率是每擔徵稅1.279兩,但實際操作中每擔卻是6兩。多出來的,全都是海關官員們的工資外收入。


雖然沒道理不公平,但把合理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都交了就行了吧?不保證哦親。比如外國商船離港,有一筆規定的辦理出關通行證的手續費是「稿房收領牌銀1兩,小包0.2兩」,但你只交這1.2兩銀子是不行的。


1704年,有一艘外國商船準備返航,但「出關通行證」卻二十多天都遲遲發不下來,眼看就要錯過季風,老外急得要跳海。關鍵時刻經過高人指點,老外終於開了竅,給海關書吏封了個100兩銀子的紅包,第二天就拿到了通行證。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這些灰色收入怎麼分配呢?首先海關一把手要拿三分之一,然後他的手下、各級辦事人員、進出關時的軍隊安檢官兵統統有份。而要得到這樣的職位,當個書吏要交三四百兩銀子的「公費銀」,若是最肥的庫房職位則要交一千兩銀子。


交了就一勞永逸了?想得美。這只是一年的價格。好多位置都是一年一換,競爭激烈著呢。反正你官當得越大,級別越高,灰色收入就越多。比如兩廣地區的最高領導兩廣總督、廣東巡撫,每年都會從海關這裡至少抽個七八千兩銀子的提成。他什麼也不用做,坐地收錢就行。


除去這些收費,老外還要給各級官員準備進口禮物,比如西洋鏡什麼的。海關官員的胃口與日俱增,外國商船的利潤越來越剩不下多少,於是怨念也就與日俱增。



英國人在粵海關誕生不久後就來貿易了,第一艘商船在1689年到達廣州。海關官員們暗示:你們要給我們好處,我們才能依照正規法律來處理。跟著就提要求威脅:除了規定的收費之外,你們再交2484兩銀子,否則別想通關。


英國商船當即拒絕付給,跟著反威脅:要這樣,我們寧可不做任何貿易就回去,你們一分錢也拿不到。


經過一禮拜的討價還價,最後減到1500兩成交。海關官員們清楚:做生意,無非就是要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只不過,英國人第一次跟大清做生意,就弄得很不愉快。


從1701年開始,英國人試圖繞過廣州海關,去其他地方碰碰運氣。他們去了廈門的閩海關。一去就深受教育:原以為粵海關已經夠黑了,但跟閩海關一比,才知道粵海關還算是厚道的!因為來的船少,所以閩海關收費就黑上加黑;因為太黑,所以外國船就越來越少。在成功地打造了一個惡性循環之後,幾十年里都沒有外國商船去閩海關了……


這樣又過了幾十年,英國船被粵海關壓榨得有些忍無可忍了。既然閩海關也不能去,那乾脆去更遠的寧波海關碰碰運氣。他們希望的是,把船開到寧波的成本,比在廣州交陋規規費要低。1755年,精通中文的英國人洪仁輝(James Flint)率船前往寧波。他們知道天下烏鴉一般黑,只不過希望寧波的烏鴉比廣州的胃口小一點。


結果萬萬沒想到,寧波海關居然是一隻白富美的益鳥。商船不但受到當地官員的歡迎歡迎熱烈歡迎,而且各種雜費基本上沒有!這下把英國人高興壞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已經很久沒有船到寧波海關來了,現在英國船主動靠攏,顯示的是當地官員「遠夷慕化」的政績啊。至於陋規,因為船來得少,一時半會還沒反應過來。要是粵海關知道,肯定要一聲冷笑:寧波海關這笨蛋,真是沒見過世面。

反正這次給了英國船極大的鼓勵,此後兩年,他們直接改道去寧波,壓根不往廣州去,其他國家的商船也望風而從。 廣東海關怒了:這尼瑪關稅減少,年度考核數據不好看還在其次,你妹的灰色收入也少了可怎麼忍!


於是由兩廣總督親自上奏乾隆皇阿瑪:說浙江海關關稅太低,外國船都不到廣州來啦,希望皇上提高浙江海關的關稅。也許正好在大明湖邊約到了夏雨荷心情舒暢,反正皇阿瑪點頭了:准奏。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但令天朝上下萬萬沒想到的是,即便寧波稅率變高冷了,但外國船還是絡繹不絕地往寧波奔。因為老外算過賬:即便寧波漲價了,也還是比去廣州海關交陋規規費划算。


經濟手段不管用,皇阿瑪就改用了政治手段:以後外商只能去廣州,其他口岸全部關完,誰去也沒用。這「單口通商」的政策一出,廣州海關上下一片歡騰,而外國商船一片哀嚎。


老外覺得皇阿瑪的經是好的,都被手下的官員們念歪了,他們想告狀。1759年,洪仁輝到了天津。在給天津知府交了2000塊西班牙銀元的好處費之後,終於把控告粵海關的狀紙弄到了皇阿瑪跟前。皇阿瑪大為生氣,因為這讓他丟了面子。


最後粵海關監督下課,不是因為他貪腐,而是因為他貪腐貪出了麻煩來。原告洪仁輝在澳門圈禁三年,然後驅逐出境。粵海關的陋規一無所減,反而還促使皇阿瑪頒布了《防夷五事》,又用這些規定給外商的脖子上套了一道鎖鏈。


英國人一看,好不容易花錢告了御狀,結果不但蹲了監獄,告狀之後的權利不是變多了反而還減少了:這狀告的真是有價值。


既然告狀不行,英國人就希望政府通過外交手段來為他們爭取權利,1793年的馬戛爾尼使團就帶著這個使命而來,但是皇阿瑪傲嬌而無情地拒絕了他們:我天朝啥沒有?缺你們那點東西?讓你們來買茶葉,那是看你們可憐給你們的福利,不要給臉不要臉。

英國人一直都在忍,既然不能不買中國的茶葉,就只能忍氣吞聲。一個1787年到過廣東的法國人表示:「人們在歐洲喝的每一杯茶,無不滲透著在廣東購茶商人所蒙受的屈辱……」


每次外商跟海關衝突,天朝都傳話下來:還要不要茶葉了?嫌麻煩?那我乾脆連廣州也關了,你們找你們的上帝買茶葉去吧。



英國捨不得斷絕與天朝的貿易,但通過常規途徑——告狀和外交都沒法改善貿易待遇,那戰爭作為一個解決問題的選項就慢慢浮出了水面。


1816年,英國阿美士德使團本來想跟嘉慶商量一下徹底解決粵海關的亂收費問題,結果粵海關方面奮起反擊,最終大獲全勝。當時英國就有了一種輿論:


如今只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根本放棄貿易,大家從今往後只喝咖啡不喝茶;二是死心塌地完全服從天朝的一切合理不合理公開不公開的收費制度;三是清政府不聽話,就打到他聽話。


第一條路不能走,第二條路不想走,那就只有第三條路可以走了。這一切發生在林則徐禁煙之前二三十年,即便有沒有虎門銷煙,這一戰都只是時間問題。


無論如何,1840年開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都是英國對清帝國的一次侵略戰爭。侵略就是侵略,任何理由也改變不了侵略的本質。但戰爭的起因卻不是因為鴉片,1850年,學者夏燮在《中西紀事》里早就說過:


「外商受不了了,就去告地方官;地方官解決不了問題,就去更高的機關告狀;最高機關都沒法解決問題,就只有回去找自己國家撐腰。於是軍艦一來,戰爭就開始了。就算鴉片不進入中國,也不能保證老外能一直這樣忍耐下去。」


所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原於互市,而非起於鴉片。」鴉片是幫凶,陋規是真兇。

回到《南京條約》的第十條,要求海關收費公開公平公正這一要求,早在皇阿瑪的時候就已經由馬戛尓尼提出,但只有挨了打之後,清政府才乖乖就範。英國全權公使璞鼎查在簽約後,曾經在發給清政府的照會中強調:知道為什麼打你們不?你們海關收費太黑太黑了。



當年《人民的名義》要是在,鴉片戰爭根本就不存在



他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腳另當別論,關鍵是天朝官員竟然沒法反駁,根本沒法回一句嘴:你這是膚色歧視,哪裡是我們太黑嘛,明明是你們的忍耐力比我們的百姓差遠了……


所以與其叫第一次鴉片戰爭,不如叫陋規戰爭。戰爭的起因,源於外商一百多年來試圖取締亂收費陋規的種種無效努力。既然戰爭遲早要發生,那導火索是鴉片這種一日喪命散式的毒品,還是茶葉、棉布、稻穀這種含笑半步跌式的良品,都不會成為問題的關鍵。


所以清政府官員早該捶胸頓足:要是《人民的名義》早個一百多年,天朝官員里能湧現出侯亮平侯局這樣的傑出反貪青年,哪還會有什麼落後挨打?我朝不早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嘛!現在只有麻煩您老穿越一下了。


參考:洪振快著《亞財政》


87.75%有趣味的年輕人,都在看「談資」。各大App商店搜索「談資」,新生代智趣污資訊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 的精彩文章:

自負的張傑,小氣的謝娜,他們的婚姻其實很緊張
不小心翻到了侯亮平的黑歷史!
趙麗穎去日本看櫻花 大家卻只關心她的腿
重看花少2,突然明白為什麼鄭爽放棄張翰選了胡彥斌
蕭薔明明只比林志玲大五歲啊!但這臉差別怎麼這麼大

TAG:談資 |

您可能感興趣

還記得當年的《人民的名義》?現在馬上要來第二部,大家有眼福了
看完《人民的名義》後,所有人都在罵祁同偉,卻不知此人更可惡
在《人民的名義》中,此人是最狡猾的「正處」,是一匹害群之馬
在《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選擇自殺是一箭雙鵰,其實他還沒輸
近年來口碑最佳的七部劇,《人民的名義》上榜,熬夜也要看完他
他是《人民的名義》官場中的「小人」,最不起眼,但又讓人瞧不起
一本不好的書,是以「知識」的名義,對生命的掠奪
為什麼說《面具》是一部必火的諜戰劇?其意義堪比《人民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丁義珍至死都不知道,是祁同偉給他下的圈套!
《人民的名義2》再曝劇照,看了他的演技,就不該罵陸毅
在《人民的名義》中,「他」頑固不化,將成為祁同偉的下個目標
又一諜戰劇將至,《人民的名義》班底,網友:有高質量劇可追了
《人民的名義》:被人們罵慘了的這個人,恰恰是劇中最大的亮點
在《人民的名義》躺紅,早年搭檔唐國強出道,十四年不被人注意
《陽光下的法庭》:本以為是另一部《人民的名義》,結果我想多了
他因《人民的名義》走紅,之後卻如此膨脹,在監獄呆了好幾個月!
《人民的名義》一個小細節,被認為是穿幫,其實是編劇刻意為之!
《人民的名義》中有一對真實的夫妻,還是模範夫妻,你們發現了嗎
拒絕演出《人民的名義》的四位演員,如今是不是悔青了腸子?
平反劇《因法之名》即將上線,它有希望超越《人民的名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