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人民的名義》里,提到了一首詩和一首詞。


詩是《紅樓夢》里的《好了歌》——高育良勸祁同偉退掉山水集團股份那次,讓祁同偉不要捨不得,又帶不進棺材,並把自己剛寫的《好了歌》送給他,對他說:「多讀讀它,什麼都想開了。」


詞是岳飛的《滿江紅》——趙瑞龍找李達康那次,說到歐陽菁被抓,說自己老子趙立春聽說後急得一宿沒睡覺,連抄了好幾遍《滿江紅》。

看似無心的安排,其實深刻至極——一首詩與一首詞里,就是這部劇最大的真諦。《滿江紅》的感情是壯志未酬、壯懷激烈,《好了歌》的主題則是一切皆是鏡花水月、都要放下。無論是對劇中人物還是對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這也何嘗不是最大的人生主題?


它們,一個叫拿得起,一個叫放得下。拿得起更要懂得敬畏,放得下其實才是珍惜。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拿得起,更要懂得敬畏


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曲《滿江紅》,有氣吞山河之勢,卻是一首悲歌。


寫下《滿江紅》的背景,有三種說法:一是岳飛30歲出頭,第一次北伐時所作。二是岳飛第二次北伐,因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時所作。三是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即將入獄前所作。


第一種說法,有如人之最初,滿腔壯志,豪情萬丈。第二種說法,有如人遇挫折磨難,壯志未酬,悲憤充溢鼓脹於胸。第三種說法,有如人之敗時,滿心不甘,卻只剩悲壯的掙扎。這是人生的三重隱喻。


《人民的名義》,就是這三重隱喻的徹底演繹。特別是祁同偉——一開始的不屈服命運與凌雲壯志;後來在現實面前的不得不低頭,心中卻在發著狠;最後的大廈傾倒,悲哀收場……


這首詞由副國級幹部趙立春和他寶貝兒子趙瑞龍帶出,也昭示著他們以及他們背後整個趙家勢力的過往,預示著他們的命運。又何止是趙家,何嘗不是現實中為了往上爬可以舍掉一切的那些人,千千萬萬的祁同偉們。

區別只是,對於岳飛這是悲壯,對於他們卻是悲哀。因為《滿江紅》底下那顆心,本是精忠報國,在他們那卻成了精忠為己。


他們,一開始,總以為人定勝天;到最後,總是人算不如天算。命運與現實,是人最無能為力的兩樣東西。所以,人要懂得敬畏,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因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在做、天在看。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玩什麼就玩什麼,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就像劇中那些人。


《菜根譚》里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呻吟語》又說:「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有所敬畏,才能安穩;無所畏懼,自取滅亡。


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才能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意念;也才能在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裡,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永遠謙遜平和,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只有一生始終常懷敬畏之心,堅守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過,才能最終一路平步青雲,大業輝煌,成就自我。


在當今社會錯綜複雜形勢下和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面對紛繁世事,只有心懷敬畏才會牢記「慎獨」,才有危機感,才能知方圓、守規矩,踏踏實實幹事,乾乾淨淨做人。


如此,拿起的東西,才不必還回去,不必還得更多。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放得下,其實才是珍惜


好了歌


跛足道人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是《紅樓夢》的根本和那顆心。懂了這顆心,才知道紅樓為何是一場夢;紅樓的熱鬧與散場所象徵的所有人的人生,為何是一場夢。


高育良對祁同偉說,「多讀讀它,就什麼都想開了」,可是古往今來,能夠想開的又有幾人?就像歌中唱的,人人「都曉」,可是誰都「忘不了」。一部《人民的名義》,說到底所講的也不過就是「放不下」三個字,或者是權,或者是利。高育良要的是權,高小琴要的是利,祁同偉最悲哀之處,是他兩樣都要。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道如此,一切的放不下和想得到,註定是空。自己不放下,就只能被天拿下。


世間一切財富、名譽、地位等本屬於世間所有的人,有人多佔,有人少得,都是因緣轉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可能什麼都歸你一姓一族,更不可能永遠屬你一姓一族,榮華難再,好景不常,一切「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最終都要轉移、消失。


人來到世間都是過客,來去匆匆,世界上的一切最終都不屬於你。佛家則更是常講「破執」,即破除「自我為中心」的執著,內心遠離萬丈紅塵,洗去心中的垢染,還我原本的清淳。可是世人卻往往被虛名物慾所累,執迷其中,積重難返。不少人都是經過幾十年的人海浮沉,世事滄桑,才逐漸了悟:名利競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雨幾晴和,愁風愁雨愁不盡,總是南柯。


一個人對財富、名譽、地位等身外之物過於執迷,問題就多,煩惱就多,最終將喪失自我,被慾望所役,成為它的奴隸,永遠活在慾壑難填的焦慮與煩惱之中,甚至被慾望燒毀自已的理智、道德,為非作歹,喪失做人的正確方向。


宋代無門和尚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清代詩人袁枚也說:胸中沒有未了事,便是人間好光景。日本的夢窗禪師又說:眼中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任何人只要不為功名、利祿、得失所累,就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處世,坦坦蕩蕩一生,何其輕鬆愜意,光明磊落!


其實,一個人穿得整潔大方,何必光艷照人?吃得三餐飽腹,何必山珍海味?住得寬敞舒適,何必富麗堂皇?能享天倫之樂,何必妻榮子貴?如果慾望減少,對身外之物的執著也就會相應地減少,就會不役於物,不仰於人,無愧於心,活得自由瀟洒。


正是由於過份的執著,使我們失去了內心的獨立,迷失在對外境的攀比之中,盯著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結果才會搞得力倦神疲,甚至身敗名裂。只有認識執迷帶來的過患,才會減少追名逐利帶來的煩惱,內心才會趨於純凈和安祥,也才能獲得做人的真正快樂。

古人云: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人之所以感到不幸,通常都是自己的慾望和現實之間落差的緣故。如果我們能把功名、利祿、妻榮、子貴等等都看得淡一點,順其自然,不過於執著去追逐,不得隴望蜀,這山望著那山高,就不會活得很累,也不會有慾望與現實之間落差太大時感到的太大的痛苦。


所謂知足常樂。做不到一切放下,至少放下那些「過分」。放下,就是珍惜,珍惜當下的安寧。當下本是安寧,卻被我們丟了。



《人民的名義》最深的真諦,就在一首詩和一首詞里



《滿江紅》,紅的可以是漫天煙霞、百里桃花的風景,也可以是你死我亡、血雨腥風的愴痛,敬畏就是那道分水嶺。《好了歌》,好就是了,了就是好,放下的是夢幻泡影,端起的是自在空靈。這些話,高育良、祁同偉、高小琴們,或許更懂。


他們已經遲了,願你不會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人有4種富貴相,能得貴人相助
《戰國策》八大頂級智慧,遠離人生八大陷阱!
世界讀書日:中國人必讀的17本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
職場應學薛寶釵,生活當如林黛玉
王陽明心學4大罕見智慧:百病不侵,逆轉命運!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民的名義》的續集《人民的財產》來了,又將是一部好作品
《人民的名義》中的經典台詞,句句在理,最後一句深入人心!
人民的名義,中的一句經典台詞,記憶深刻,網友,說的很對
二月的名義——我寫的第一首十四行詩
《人民的名義》中隱藏的最深的人物居然是侯亮平,背景這麼深
重溫了一遍《人民的名義》,才看懂劇中最可悲的人物竟是他!
漢東省的「二把手」在《人民的名義》露過面?他的靠山才是真的硬
《人民的名義》中,這兩人都演過太監,其中一個是國家一級演員
《人民的名義》:被人們罵慘了的這個人,恰恰是劇中最大的亮點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這是要「再火」一次的節奏?
《陽光下的法庭》:本以為是另一部《人民的名義》,結果我想多了
《反貪風暴3》中的她,沒想到是《人民的名義》中第二討厭的人
《人民的名義》中最佩服的人就是季昌明,就因這個一件事
人民的名義:對高育良的評價,陳岩石的話最中肯,一針見血
在《人民的名義》中,此人是最狡猾的「正處」,是一匹害群之馬
《人民的名義》最大的敗筆是什麼?
在《人民的名義》中,「他」是漢東最高的長官,同時也是最難的官
這不是《人民的名義》的第二部,故事完全獨立,李達康也換成他演
三刷《人民的名義》,發現它講的是《西遊記》的故事!不信來看?
人民的名義,侯亮平的一句台詞,令人深思,網友,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