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止2016年,河北省下轄19個縣級市、96個縣。其中,就清河縣來說,歷史非常悠久,而且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首先,就張姓來說,主要源自姬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至2007年,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3位,僅次於李姓和王姓,共有8750.2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6.83%。張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所以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作為張姓的發源地,清河地區在春秋時期屬於晉國,戰國時期,晉國被一分為三,該地區成為趙國的疆域。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秦始皇建立秦朝後,在該地區置厝縣(故城在今縣西北),屬巨鹿郡。西漢時,除厝縣外還置有信城縣(故城在縣西北十二里)、青陽縣(故城在縣東,今山東省地)和武城侯國(治在今縣城關,文帝十二年廢),這幾個區劃都屬於冀州清河郡(治在今清河縣)。對於清河郡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水經注》記:「清河又逕清陽縣故城西」)。三國到晉朝時期,今縣境即為清河縣轄域(此時之清河縣轄域較大,還包括部分今山東省的地區)。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公元556年,北齊析清河縣西北境設武城縣(即今清河縣地,治在漢信城縣故城),後又將清河縣改置為貝丘縣,均屬司州清河郡。公元58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武城縣改名清河縣,貝丘縣改為清陽縣,仍然為清河郡管轄。到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清陽縣於公元689年徙治於永濟渠東(永濟渠為今南運河),和清河縣同隸河北道貝州(治清河縣)。清河縣於公元988年徙治於永寧鎮,不久後又遷治今縣城關,和清陽縣同屬於河北東路恩州。



河北省的一個縣,是8700萬張姓人口的發源地!




最後,公元1071年,宋朝省清陽縣併入清河縣。金國佔領該地區後,清河縣改隸大名府(後為路)。元朝時期,清河縣屬中書省大名路。清朝建立,清河縣為直隸省廣平府。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清河縣不僅是張姓的發源地,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也是當時的著名姓氏,比如唐朝時期,崔氏非常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如今,清河縣屬於河北省邢台市,面積達502平方公里,人口約為40萬人。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陝西省僅有的四個縣級市,有一個16天前「撤縣設市」!
「太平天國」一共有多少個王?答案是超過2700個!
中國這兩個地級市,以「皇帝年號」命名!
中國人口第二多的縣級市,人口超200萬!
陝西省「最年輕」的縣級市,總人口超45萬人!

TAG:情懷歷史號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唯一沒平原的省份:24萬年前就有人類,古人類發源地之一
北極是「海洋病毒」發源地?科學家:25公里採集數據195728種細菌
中國唯一有1區1縣1市的地級市,是該省的北大門,淮河的發源地
湖北省京山市,2018年撤縣設市,西漢末年綠林起義策源地
400萬韓國人蜂擁而至來到中國,據說是來看祖先的發源地?
四個老男孩租下2500畝山谷,用集裝箱搭出桃花源地
中國3800億寶藏發源地, 被印度數千架戰機圍堵, 我軍火速迎戰!
2018江西贛州年會帶您·探秘·中國風水文化發源地·三僚
津沽八十大飯莊之首,曾是天津菜發源地,80年代復營業後莫名消失
歐洲歷史第一國:曾為西方文明發源地,現國家破產189萬就賣國籍
2019年全國生源地助學貸款受理工作15日啟動
廣東最失敗的4座城市!兩個位於珠三角,一個是文化起源地
陝西道觀被譽太極拳發源地 柱底藏張三丰遺物500年無人敢盜!
400萬韓國人來中國旅遊,韓國遊客:我們來看祖先的發源地!
2018江西贛州年會中國風水文化發源地?三僚?楊公祠開光加持法會
廣安城北桃花源地塊4.68億易主,開發商「撤退」了,廣安房價要降溫了嘛!
11月17日確認發!比利時斯帕小鎮,溫泉SPA發源地周末休閑兩日!體驗SPA的真諦!
我國「最低調」的城市,GDP超過萬億,更是江南文明的發源地
曾是北京水源地的中國「第一水庫」,被棄20年,如今怎樣了?
這個七仙女故事發源地的城市只是個地級市,但人均GDP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