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髮:不願裸髻示人的古代男子,他們都在頭上搞些什麼花樣?
文 | 春梅狐狸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洗稿,授權請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鏈接形式分享無須授權
本文是對上一期推送《從《擇天記》鹿晗到「天涯四美」,古風美男是否離歷史越來越遠?》的延展內容。
上一期說到,和我們印象里的古風美男們很不同的是,真實的古代男子是很少將自己的髮髻裸露示人的。很多人一提起清代以前的男子裝束,就往往喜歡強調「束髮」,好像男生把頭髮留長然後扎個丸子頭,就完成「復原」了……唉,乃衣服!
很多人眼裡的男性髮型變化
(這是古裝劇的印象,並非歷史真相)
常見的古裝男性形象:裸髻外面加個圈或者綁帶子,帶子還要垂在後面飄啊飄
說到中國古代男性在頭上搞得的東西,最具代表性就是襆頭了,孫機先生說襆頭除了鄰國效仿以外是世界上獨一份的,所以可以視作中古時代中國男裝的獨特標誌。
襆頭一開始應該只是用有四角的布扎頭,兩角扎在額前,兩角垂在腦後。從南北朝開始出現以後,歷經隋、唐、宋、元、明發展,可以說涵蓋了我國很大一部分重要歷史時期。它其中的一個發展產物就是我們很熟悉的「烏紗帽」。
唐三彩釉陶牽馬俑
明代畫像
戲曲烏紗帽
關於襆頭的介紹請見本期推送的第二篇。
那上期《從《擇天記》鹿晗到「天涯四美」,古風美男是否離歷史越來越遠?》的留言區里有人問「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的"白羊肚手巾"是不是一種古代風俗遺留,因為缺少傳承有序的考證,我不敢說它和古代風俗有多少關係,但是古代的確有十分類似的情況(注意,某件東西是不是遺存,不能看像不像,而是看流傳過程是不是可溯)
白羊肚手巾
比如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都見過的東漢擊鼓說唱陶俑,袒胸露腹、著褲赤足,頭上卻扎了一個和「白羊肚手巾」很相近的物件。
東漢 擊鼓說唱陶俑
這個說唱俑一方面說明不裸髻的風俗是不分貴賤,另一方面也向我們展示當時底層男性的頭上裝束(歷史資料極其容易集中在上層)。他頭上系的很有可能就是「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中的「帩頭」。
不過它和「白羊肚手巾」都屬於包頭巾的一種。各種形式的包頭巾是中國古代平民的一種標誌,因為當官了就會戴冠,於是也用「解巾」表示去當官了。
上期里提到的「竹林七賢」的裝束,應該就是屬於沒有品級意義的巾,孫機先生認為可能是漢代的「幅巾」發展而來的。
南朝磚畫 竹林七賢
再回頭去看說唱俑,就會發現儘管刻畫的人物神態是不同的,但是「竹林七賢」應該是在效仿底層人民的裝束,藉此顯示自己的不羈。
儘管襆頭也可以視作另一種包頭巾,但是襆頭卻應該是來自於胡服系統(前面剛說了是「中古時代中國男裝的獨特標誌」,這裡就說是胡服系統,估計又該有BLX碎一地了)。一個主要的證據就是,襆頭在它發展過程中幾乎一直是與圓領袍作搭配的,與前面提到的帩頭、幅巾是有明顯隔離的。(長得不像永遠不會成為兩者有關聯的論據)
隋代襆頭
唐代襆頭(懿德太子墓)
宋神宗像
到了宋代,襆頭已經不再被是做巾了,而是當做了帽子。帽子與巾的區別在於帽子是有胎的,它的形體相對固定。
而巾相對於帽來說,柔軟、方便、可調節是它的平民化色彩的延續。比如我們看白羊肚手巾和初期的襆頭,都是隨便那麼一紮,對於穿戴者的尺碼沒有要求。我們所熟悉的巾,比如方巾,雖然沒有胎,在尺寸上已經比包頭巾限制許多了。所以古人也會有用於調節的裝置,就像你的鴨舌帽後面有扣一樣。
我們看韓國古裝劇會看到他們男子古裝上經常出現一個紐扣般的東西,他們稱「貫子」,就是用於調節網巾的。網巾就是用於整理束髮男子髮際線的。
《來自星星的你》劇照
《擁抱太陽的月亮》劇照
作為裝束的輸出國,我們的古代男子當然也是有類似的東西的,稱「環」,也有叫「金環」、「巾環」的。最早在宋畫里就可以看到了。
南宋 雜劇打花鼓圖
永樂宮壁畫
宋 魚蓮巾環
在明代的一些出土實物里,也依稀可以看到它的痕迹。由於明代的「巾環」很小,且作為部件中的部件很難在考古報告里直接體現,加上明墓的考古發現一直不太得到重視。所以這種應當是明代男子最日常的物件我們能看到的資料竟然很少。
關羽擒將圖 商喜 宣宗朝
張懋墓出土網巾
根據張懋墓復原,佩戴的時候沒有髮髻
(2010年做的,7年前了好可怕啊!)
從中國前朝的使用及朝鮮半島李朝服飾的反推,明代男子的網巾上也是頻繁使用「巾環」,只不過它並非佩戴在外,所以畫像里也不太能看到。(韓國古裝劇對於李朝服飾的細節展示常有過度的問題,這個我們以後專門開一期聊)
明代 朱察卿家族墓
朝鮮半島 貫子
有些人總覺得清代「剃髮」了,我把頭髮留回來不就行了么?其實事情哪有這麼簡單!任何時代都是由錯綜複雜又龐大繁多的細節構成的,這些細節統一的特點就是看起來不起眼,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的時代可追憶卻永遠回不去的原因。
注本文提到孫機先生觀點請見《從襆頭到頭巾》一文
注業餘打理,無暇校對,若有錯字,還請見諒


※從《擇天記》鹿晗到「天涯四美」,古風美男是否離歷史越來越遠?
※面對韓國明朝遺民的祭祀,大明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歷史的「名」與「物」:你的名字,是最短的謎題
※方心曲領:屬於古人的復古潮流,可惜搞錯啦!
※世人眼中大唐風範的《簪花仕女圖》竟不是唐代的作品!
TAG:傳統服飾 |
※貓咪胖揍兔子毫不留情,貓咪:你怕不是個傻的吧一直皮?兔子表示人家只想要個親親啦!
※心上人總以面紗示人我納悶,那次無意看到她的樣子,我嚇得想逃
※貓大叔你是有多缺乏安全感啊,何至於整天都把袋子套在頭上不敢示人
※成也金錢,敗也金錢,這位古羅馬戰神的經歷警示人們,貪婪的人下場很悲慘!
※哥們間關係再好,這3個「軟肋」不要輕易示人,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夢姑招親,如果正面示人,虛竹還能得到她嗎?此人會第一個衝上去
※奶奶珍藏了一個包袱,秘不示人,如今打開才發現意外之喜!
※川島芳子穿梭在各種男人之間,還喜歡以男裝示人,究竟漂不漂亮?
※為何關曉彤一直以黑髮示人,你看看她染鹿晗同款金髮是個什麼樣!
※怪不得莫若菲一向「男裝」示人,當看過她女裝照,簡直美到認不出
※粟裕有個秘不示人的武器,一旦亮出來必定是驚天地、泣鬼神
※已經戀愛了但還是單身示人的4個生肖,原因好奇葩
※伊能靜和老公購物被拍,素顏示人顯老態,網友:這才是應有的樣子
※為何博物館的銅鏡都以鏡背示人,秘密有三個,可是專家說這都不對
※乾隆得了一種怪病,羞於示人,為此,皇后竟與他同住了一百天!
※海賊王:原來明哥眼鏡下隱藏著這樣的秘密,怪不得不曾以真面目示人
※蔡徐坤也太任性了,素顏示人還敢拍這樣的角度,網友看了都沸騰了
※斗羅:唐昊禁止鎚子加魂環,不能輕易示人,這些都是為什麼?1
※看了那些關於聯想的膚淺的評論,我表示人都笑暈了
※知了能吃嗎?網友表示人類真可怕,什麼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