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想做標題黨。只想告訴你,這是一篇好文章,你應該讀一讀

不想做標題黨。只想告訴你,這是一篇好文章,你應該讀一讀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置頂了「周沖的影像聲色」





作者:尹建莉


來源:尹建莉父母學堂(yinjianligongzuoshi)





我曾經接觸過一位單身女士,當時她年近四十,一直沒結婚。





她是因為嚴重的抑鬱症來找我的。




在我們的交談中,她談到了自己的童年成長經歷。




她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對她有很好的早期啟蒙教育,在各方面要求也很嚴。




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背很多經典詩文,聰明伶俐,而且認字很早,上小學就讀了不少課外書,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但她父母在她童年時期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個錯誤發生在她5歲的時候。




起因很簡單,

就是有一天她尿床了。



父母為此大驚失色,說你2歲就不再尿床了,現在都5歲了,怎麼反而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




父母的話讓小小的她非常羞愧,以至於當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裡非常擔憂,好久都沒睡著。




但也許是因為太緊張,也許因為前半夜沒睡著,後半夜睡得太香,第二天早上醒來,居然又一次尿床了。




這下子,父母特別不高興,說你是怎麼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怎麼又尿了,是不是成心的啊?




當時他們住的是大院平房,有很多住戶,她媽媽一邊抱著濕褥子往外走,一邊說,這麼大孩子了還尿床,褥子曬到外面,讓別人看到多丟人。



她爸爸板起面孔嚴肅地警告她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這兩次尿床我原諒你了,再尿床我可對你不客氣了。




父母的話讓小小的她內心充滿羞辱感和恐懼,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晚上,她更害怕得不敢睡覺,直到困得堅持不住,沉沉睡去。




結果是,她第三次尿床了。




這令父母簡直震怒,不但對她責罵,而且罰她當天晚上不許吃飯喝水。




雖然當天因為空著肚子睡覺,沒尿床,但問題從此陷入惡性循環中。



從那時起,她開始隔三差五地尿床。




父母

越是想要通過打罵來讓她克服這個問題,她越是難以克服。




父母可能後來意識到打罵解決不了問題,就開始帶她找醫生看病,吃過很多中藥西藥,都沒有作用,直到成年,仍不能解決。




這件事幾乎毀了她一生。




天天濕漉漉的褥子、尿布以及屋裡的異味,是烙進她生命的恥辱印記,她原本可以完美綻放的生命就此殘缺了。




考大學時,她取得了很高的成績,完全可以報考北京的名牌大學,但為了避免住集體宿舍的尷尬,第一志願填報了當地一個學校,以便天天晚上回家。




大學四年,她不敢談男朋友,自卑心理讓她拒絕了所有向她求愛的男同學。




工作後,談過兩次戀愛,都是男方發現她有這個毛病後,選擇了分手。




她對我說:直到上大學前,她一直認為自己這個毛病是個純生理問題,是一種泌尿系統的慢性病。




後來才慢慢意識到是父母的緊張和打罵造成的後果。




結束第二段戀情後,她割腕自殺,被救過來。




出院回到家中那天,終於在父母面前情緒爆發,

瘋狂地向父母喊出她心底積壓多年的屈辱,並以絕食逼迫父母向她認錯。




父母似乎終於也意識到問題的來由,

雖然沒向她正面道歉,卻在她面前無言地流了幾天淚,痛悔的樣子終於令她不忍,端起了飯碗。




經過這件事,父母都一下子蒼老了十歲,幾天間就顯得步履蹣跚了。




她知道他們已受到懲罰,心中既有宣洩後的舒暢,又有報復的快感。




自此,這個毛病居然奇蹟般地開始好轉,發生的次數大為減少。




但她的生活卻無法改變,周圍凡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這個毛病。




她像一個臉上被刺字的囚犯,醜陋的印記無法擦去,只好在三十多歲時選擇「北漂」,來到北京,希望通過環境的改變讓自己活得自在些。




但骨子裡形成的自卑和抑鬱無法消退,再加上工作壓力比較大,很小的一點事就會讓她崩潰,對於愛情和婚姻,完全失去再去碰觸的熱情和信心,對安眠藥和抗抑鬱葯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後來她信仰了一種宗教,她說宗教是唯一讓她感覺安慰並有所寄託的東西。




雖然她知道自己不會再去自殺,但想到即便活到60歲自然去世,還要活將近20年,就覺得這實在太長了,太難熬了,她不知道該如何撐過這20年。








像一個醫生在晚期癌症患者面前束手無策一樣,我在她的痛苦面前也同樣感到無可奈何。




教育中,有太多這樣的蝴蝶效應,本來小事一樁,家長完全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態度來解決,甚至不需要去解決,問題也會自行消失。




但由於家長用嚴厲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不但無助於問題本身的解決,還會給孩子留下經久難愈的心理創傷,嚴重的甚至可以毀滅孩子一生。








我還見過一個4歲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學歷,奶奶曾是單位主管會計,也很能幹,且非常愛乾淨。





家長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因為吃手的問題和孩子糾纏不清。




據家長講,最初阻止孩子吃手,採用的是講道理,告訴孩子手很臟,不能吃。




他們感覺一歲半的孩子能聽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




發現講道理沒用,就來硬的,採用打手的辦法。




輕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這只能起一小會兒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把手伸進嘴裡。




後來,負責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縫衣針,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進嘴裡,就用針扎一下,並把針掛到牆上,故意讓孩子看到,但這也不能嚇住孩子。




後來家長還採用過給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時戴手套等各種辦法,可是問題始終沒能得到解決,並且越來越嚴重。




聽家長說,孩子還特別愛發脾氣,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可以連續哭號兩小時,甚至會用頭猛烈撞牆,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險。




我見到這個孩子時,

他兩隻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變形,兩隻小手布滿破潰的傷口,傷痕纍纍,但孩子好像完全沒有痛感,還在用嘴啃咬雙手,用指甲摳開血痂。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現嚴重障礙,不會和人交流,別人和他說話,他基本不回應,目光總是迴避開來,神情冷漠,拒人於千里之外。








這個孩子的遭遇,讓我震驚於家長的無知和殘忍。




孩子吃手是多麼正常的一種現象。




嬰幼兒最初是用嘴來感知和認識世界的,小手又是離他最近、唯一能讓他自主支配的東西。




所以吃手幾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應該制止。




到他可以動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認識世界時,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學會站著走路後,自然就不願意爬著走了。




對於這樣一個自然的認知過程,家長卻要想方設法阻止,而且採用打罵、針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簡直就是在刑訊逼供啊!




一個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遭遇綿延不斷的殘酷對待,他的生命怎麼能正常展開、怎麼能不被扭曲呢?








當然有的孩子對吃手表現出固執的喜好,到四五歲,甚至十來歲,還在吃。




這種情況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關,是其他教育問題積澱的一個後果,吃手不過是孩子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更不該制止孩子吃手。




應該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流得多不多,相處方式是否和諧等等,並努力從這些方面去解決。




單純制止吃手,是對孩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剝奪。




即使從表面達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內心的壓抑和痛苦必須要找到一個出口,將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心理問題和其他生理問題。




眼前這個年僅4歲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雙小手一樣傷痕纍纍。




他揭血痂、用頭撞牆等自殘行為,並不是不懂得痛,而是

內在的痛苦難以承受,又無法陳述和宣洩,只好用肉體的疼痛來轉移和緩解




他的世界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蓋。




所以他

下意識地要把自己嚴實地包裹起來,迴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溝通能力




這是一個弱小生命對抗惡劣環境的本能反應。




畸形的生態環境,只能讓他變態地成長。




專門研究兒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說過:






我們常常在無意中阻礙了兒童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對他們的終身畸形負責。




我們很難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生硬和粗暴,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儘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避免粗暴。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研究自己。










教育學、心理學對於

嚴厲教育所帶來的損害

的研究已經很成熟了。




但時至今日,

人們對嚴厲教育的破壞性仍然沒有警覺。




在我們的教育話語中,人們仍然

特別願意談規矩,很少談自由




哪個青少年出了問題,歸結為家長管得不嚴,太溺愛;




相反,哪個青少年成長得比較優秀,尤其在某個方面做得出色,會歸功為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和打罵。




這樣的歸結非常簡單非常膚淺,但越是簡單膚淺的東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




於是——






  • 一頓「要麼好好彈琴,要麼跳樓去死」的威脅可以讓孩子成為鋼琴家;



  • 一根雞毛撣子隨時伺候可以讓孩子上北大;



  • 一通把孩子罵作「垃圾」的侮辱可以逼孩子考進哈佛……




如此類的「極品」行為最容易得到傳播。




甚至是一些專業教育工作者,也會一邊談尊重孩子,一邊毫無愧色地宣揚棍棒教育。




在某個場合,有一位教育專家侃侃而談,他說孩子可以打,但要藝術地打。




聞此言,我當時就很想請這位專家解釋一下,

什麼是「藝術地打」,並希望他示範,最好讓他扮演那個挨打的兒童,那麼別人藝術地打他一頓,他是否很受用?




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談論兒童教育時,怎麼就不成立了呢?




人們不肯往深了想一想,

嚴厲教育如果真能讓孩子優秀,天下將儘是英才。




成年人想收拾一個孩子還不是容易的事嘛,誰都會!




既威脅不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力,痛快淋漓——

可教育是件「秋後算賬」的事。




雖然兒童的緩慢成長給了一些人以暫時的幻覺。




但栽下罌粟不會結出櫻桃,惡果不知會在哪個枝條上結出。




有位家長,聽人說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她從女兒一歲多,就在各方面對孩子進行了嚴格的管教。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會把孩子碗中的飯全倒掉;




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長會把牙刷一折兩半,丟進垃圾桶;




不好好背古詩,就用戒尺打手心……






在家長的嚴厲教育下,孩子確實被訓練得很乖,按時吃飯,認真刷牙,會背很多古詩。




但她發現,剛剛三歲多的孩子,一方面表現得膽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




另一方面在家裡脾氣又很大,且表現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殘忍。






  • 比如虐待家裡的小貓,把貓尾巴踩住用腳跺,或用沙發靠墊把小貓捂到半死,看小貓痛苦的樣子,她則表現出滿足的神情。






  • 一般小女孩都喜歡芭比娃娃,她則對這些娃娃好像有仇,動不動就肢解芭比娃娃,把娃娃的頭和四肢揪下來,甚至用剪刀剪破。




媽媽不能理解,她的孩子怎麼這樣?




兒童天性都是溫柔善良的,

如果說一個孩子表現出冷酷和殘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體會了太多的冷酷無情。




媒體不時地報道家長虐待孩子或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手段之惡劣,令人髮指。




同時,追究一些惡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長史,幾乎全部可以看到他們

童年時代極端嚴厲的家庭教育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極端殘忍者,都有一個精神或肉體嚴重受虐的童年。




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刻;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刻板固執……




「身教重於言傳」是教育中的一條

被時間和無數事件驗證過

的、真理性的結論。




嚴厲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示範。




如果成年人對孩子是

經常性的批評和打罵

怎麼能培養出孩子的友善與平和呢




中國圖書市場暢銷奇蹟《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碩士。中國家庭教育領域標誌性人物。《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中國家庭教育領域裡程碑式的作品,呈現了最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影響數千萬中國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沖的影像聲色 的精彩文章:

不出軌就叫好男人?呵呵
90%的人在升值加薪的路上,死在了這一步
親愛的寶貝,我會用愛,送你慢慢離開|99%的媽媽都看哭了
25個神轉折短故事,讓你笑到想哭 | 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
媽媽,我恨你

TAG:周沖的影像聲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一篇,我不知道標題怎麼寫
這是一篇不想標題的文
這樣寫標題,你的文章不怕沒人看
第一篇推文,還沒想好該用什麼標題,那就這樣吧
想了好一會還是沒想好標題
如果標題也是標籤,那我可以不寫嗎?
標題沒有想好,說不定哪一期就會更新
如果讓標題黨來寫三國,那就是這樣的
我也不知道起啥標題可以顯得不那麼悲傷想了好久懶得想了就這樣吧
寫不來標題,但就是想給你們分享一些好聞的香水
咪蒙如何做標題,一看你就明白了
我想不到標題了!我特么的就是想發文!
不知道怎麼寫標題了,反正就是可以幫你出手古錢幣!
他拍視頻說自己老婆掉懸崖 網友們一看:標題黨這不是?
這一次,終於可以不用想標題了
想不出標題來誇你們了!
好熱啊,不想寫標題
我不是標題黨,但請你在刪之前能看看它
最後一張圖讓我覺得這篇文章標題很難起……
又是「震驚」又是感嘆,我不想再被標題黨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