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紅樓夢像一面鏡子,映出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對書中人物的理解深了一層時,是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又深了一層。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作者


冰兒


初讀紅樓時,我是不喜歡寶姐姐的,上中學那會兒,還寫文章討伐過寶姐姐,後來卻越來越喜歡她。這份情結很奇妙,對一個女孩子來說,不是更應該喜歡林妹妹嗎?林妹妹任性嬌嗔,才華四溢,作詩吟詞,名冠群芳,且集老祖宗和寶哥哥的愛於一身,再加上裊裊婷婷的風姿,是每個女孩子心中最願意成為的那個角色。


可是內心深處,還是喜歡珍重芳姿、含而不露的寶姐姐。長大後,才明白了,這種內心裡認同的喜歡,說白了,是喜歡俗世里那一種穩妥的姿態。我們愛林妹妹,是因為真性情的她更契合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最初面孔。而寶姐姐,是長大了之後人們需要臨摹的版本。


依我對《紅樓夢》的理解,我覺得曹公心裡,並沒有什麼高低評判之說,他塑造的這兩個人物,無非是對這個世界的兩種認知,從最初的懵懂到最後的穩妥,以及對殘忍生活的一種最大程度的握手言和,其實也是成長的歷程。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其實,《紅樓夢》最終寫的無非也就是參透人生的一種「悟」。我們最愛的林妹妹,天資聰穎,對生活有著天然的明白。她的「花謝花飛,紅消香斷」,看似悲觀,實則有一種熾熱的愛在裡面,這是我們年少時都有的懵懂與對美好事物的捍衛,所以那些落花那些情思才能那麼撼動我們易感的心。


真正骨子裡的悲觀主義者,是推崇《寄生草》的寶姐姐。寶姐姐早早就經歷了從繁華到荒蕪的歷程,也早早就練就了一顆不悲不喜的心。

我猜,這與寶姐姐的人生經歷有關。幼年喪父,哥哥紈絝,母親綿軟,她能依靠誰?她的冷漠與淡然就是這樣慢慢歷練出來的,天塌地陷的生離死別,一旦撐過來,就變成了百毒不侵的軀體。林妹妹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她寄人籬下,卻一直都有人護佑著。父親早早給她安排了良好的教育,賈母對她呵護有加,更重要的是,她擁有著寶哥哥的一腔痴愛。所以,林妹妹不需要成熟,不需要偽裝,賈府最有分量的愛她幾乎盡數擁有,在度過最初的惶惑之後,她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本,在大觀園裡過著安靜而美好的生活。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而寶姐姐,很早就在心裡築起了壁壘,她看似有哥哥有媽媽寵愛,實則是最孤獨的那個人。她的人生詞典里過早寫滿了穩妥與世故,她必須要擁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才可能在這紛繁的賈府江湖裡站穩自己的腳跟。林妹妹進賈府時的矜持帶著貴族小姐的風韻,能讀出來那種天真下的故作老成。而寶姐姐進賈府時儼然就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大姐大,舉手投足間儘是人情練達。


讀《寄生草》,寶玉那幅儼然最懂的模樣,我恰恰懷疑他並不真懂。林妹妹和寶哥哥一樣,她有多少眼淚為他,就說明她對愛情有多投入與嚮往。他倆是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而不是真正的悲觀主義者。


寶釵之所以早悟,是在她八面玲瓏的妥帖外表下,有一顆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的心,她的悲觀藏在看似樂觀的境界里,讓人一時真假難辨。看她《柳絮詞》里的兩句——「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很多人理解這是功名利祿的潛台詞,但我分明覺得這是看淡一切的隨緣之言。而她那句「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更是透著明晰的禪味。「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覺到,寶釵那份寧靜祥和波瀾不驚,是有幾分讓人心疼的。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寄生草》這曲子是需要年齡和歲月作為閱歷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這一句,年少時僅僅念來作為看淡浮生的一種矯情,而年歲愈長,便愈能感悟此句的醍醐灌頂之妙。「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這首曲子,是深入骨髓的孤獨疏離感。想世上俗人,芸芸眾生,真正看空的能有幾人?有誰能真正懂得人生在世,諸般牽掛皆為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這一句,道盡人生。


但曹公賦予了寶姐姐這個功能,她是我們年歲到了之後的一面鏡子,教會我們淡定面對人世間的一切。金釧跳井,寶姐姐並無悲傷,因為她信奉「隨聚隨分」;丫頭被趕,寶玉痛哭,從不見寶釵有何情感表露,反而快速搬出大觀園,她覺得散了就到了該散的時候。請不要責備她冷酷,她根本不忌諱死亡這個冷酷的字眼,還可以毫不避諱地把自己的衣服拿來給金釧作壽衣,至於在王夫人面前揣測金釧失足落井,無非是她在等級觀念作祟下的一種順水推舟的安慰,也無必要上升到口誅筆伐的地步。個人認為,比起寶玉只會在金釧死後偷偷哭一場,寶姐姐的表現反而有著幾分淺淺的溫度。

再來說說寶釵的愛情。很簡單,按她的人生法則,她從未有過期望。「從未擁有,便無所謂失去」。翻開《紅樓夢》,滿眼皆是林妹妹使小性子的眼淚與寶哥哥賠不是的小心翼翼,再者就是寶黛三天惱了、兩天好了的小兒女情態,從始到終,寶釵就是寶黛愛情的旁觀者。寶玉喜歡林妹妹在整個賈府是人盡皆知的,鳳姐甚至寶釵的母親也常常拿此話來打趣寶黛二人,聰慧如寶釵,更是早就明白寶玉的真愛。記得有人說她和寶玉是金玉良緣時,她的內心獨白曾有過這麼一句:「多虧了寶玉被一個林姑娘絆住了……」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這是寶釵的自知之明,因為知曉,她不會主動爭取,也不會如林妹妹那樣拿出全部的生命華彩去談一場戀愛,她寧肯孤獨著自己的孤獨,寂寥著自己的寂寥。她幾乎是無慾望的一個人,隨遇而安和她脖子上的金鎖一樣,是她的護身符。


所以,我不贊同有評價說寶釵屋裡的素凈是虛偽,是刻意為之。不,她恰恰是自己真性情的體現。因為她對生活沒有慾望,對愛情沒有慾望,她崇尚一切以自然為本。於是,她的房間「青布幔帳,桌上土瓶供著菊花,並幾部書而已」才最合乎她的性情。對於她這份性情,賈母這樣評價:「大凡一個人,總要經得起富貴,耐得了貧賤才好……寶丫頭就是個有福的。先前她家裡那樣好,也不見她驕傲。如今她家敗落了,她也還是這麼著。寶玉對她好,她是這麼著,一頓對她不好,也不見她怎麼著……比不得我那外孫女,是個沒福的。」


這段話是程本補的,未必代表曹公本意。但是,你得承認,這幾句話裡邊蘊含著最深的生活哲學,那就是生活無論給你何種面孔,你的姿態仍是一如既往地從容淡定。寶姐姐早就懂得了這個世界的法則:「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積者必竭,高者必墮。」所以,她從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而淡然。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也正因為如此,寶釵後來嫁給賈寶玉,並不是處心積慮打贏了愛情戰,而是順從命運的安排而已。


我相信,哪怕寶哥哥「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她也照樣可以淡然處之。——因為她無所謂,她才是早就看透「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的人物,一如她素凈的房間。曹公形容她「山中高士晶瑩雪」,其實也很契合,她天性就像雪一樣冷冷淡淡。愛情之於她,實在算不得什麼,就連生活本身,對於她也算不了什麼。沒有什麼可以打敗她,因為她已經隨遇而安到了無所謂的程度,她不聲不響,卻是紅樓夢中最早悟了的那個人。

只是,我們怎麼會不喜歡林妹妹呢?她是那樣真實的活生生的存在啊。她的生動,她的嬌媚,西廂共讀,美好無限,擁有著世界上最美的愛情時光,如皎皎明月,如旖旎春光。她有那麼文藝敏感的一顆心,荷鋤葬花,詩中奪魁,淚花歡笑,不加掩飾,無需偽裝,像極了年輕時代驕傲純真的我們。


但我們又怎麼忍心討厭寶姐姐呢?她早就深諳了世上法則,擁有著一泓永遠不起波瀾的強大內心。她平靜豁達,她懂得再深的感情也毫無意義,一切只是緣分。她無求無喜,一切有度。就像顧城的那句評價:「她會生活下去,成為生活本身。」其實,她的做派更像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講究的那句「和光同塵」——就是不出離世間,卻又巧妙地把自己融合於日常生活中,發現現世中的光輝。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林妹妹與寶姐姐,不過是我們生活的最初與最終,我們很多人或許都有過林妹妹的模樣,卻最終沒能達到寶姐姐的境界。林妹妹的模樣,我們也只是擁有過表象罷了。


性秉剛強心亦柔


芳名錯喚喻雙儔


奈何一句絕情誓


從此不堪論白頭


——打一紅樓人物

本期作者:水溶,「紅樓詩社」供稿


謎底下期揭曉


上期答案:洞簫


每日一謎



下方二維碼,關注更多公眾號

黛玉與寶釵:其實就是生活的最初與最終



體驗中華傳統美學


傳播曹公紅樓文化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研究 的精彩文章:

杜鵑花:灑上空枝見血痕
「精讀紅樓」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後,三個失態的女子
玫瑰露事件中平兒與林之孝家的心理分析
人間真寶玉——悼念徐玉蘭老師
賈寶玉與薛蟠:這對錶兄弟為何越來越疏遠了?

TAG:紅樓夢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金陵十二釵最有爭議的女子,不是林黛玉薛寶釵,而是寶玉心頭的她
紅樓夢裡林黛玉最危險的情敵,其實根本不是薛寶釵,那又是誰?
林黛玉對賈寶玉如此的敏感,與寶釵說雜書最能移人的性情有關?
紅樓夢:邢岫煙最好的朋友,並非薛寶釵和探春,卻是最真誠的她!
賈寶玉雖然和薛寶釵結婚了,但他最愛的還是這個人,還為她守墓
紅樓夢中,賈探春不太喜歡林黛玉,卻跟薛寶釵很親近,原因很現實
《紅樓夢》寶玉娶寶釵,再努力的女人也最終敗給了婚姻
寶釵屢次示愛,寶玉當頭棒喝,黛玉一語道盡寶釵對自己的最大褻瀆
寶玉和寶釵成婚後的生活是怎樣的?曹雪芹早就交代了!
《紅樓夢》中,賈探春最喜歡的是黛玉還是寶釵?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林黛玉最擔憂的不是情敵薛寶釵,而是賈寶玉的花心?
寶玉寶釵婚後的生活
寶玉和寶釵的婚事,是如何做到瞞天過海,將寶黛二人蒙在鼓裡的?
薛寶釵一句話,是對王熙鳳的最大讚賞,更是她一生的最大忌憚
薛寶釵的真實生活照,三十年前美翻時代,雍容華貴麗無邊
寶玉和寶釵結婚後是如何生活的?都在原文這段話里!
紅樓夢中真正的女主角,是黛玉?寶釵?其實是她
賈寶玉和薛寶釵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寶釵在滴翠亭嫁禍黛玉,用心險惡?其實還有比這更可怕的
紅樓夢中最悲劇的人物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賈寶玉,更不是薛寶釵,而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