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在古代,統治階級為了讓皇陵保持完好,會專門派人在皇陵附近居住。這些人只有一個使命就是守護皇陵,而且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在湖北省唐崖土司城遺址的皇陵守墓人。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據史料記載,唐崖土司城是14至18世紀唐崖覃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它歷經元、明、清三朝共計381年。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唐崖土司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資料顯示,崖土司城是湘鄂川黔少數民族地區最典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土司遺址。鼎盛時期,唐崖土司城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總面積達四萬平方公里,當時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門、存錢庫、牢房、書院、靶場、左右營房、御花園、萬獸園等設施。不過隨著幾百年的時光洗禮,唐崖土司城主體建築已經不復存在,僅剩下墓園、石牌坊和部分殘垣及幾條主街道上的光禿禿青石板。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即便如此,目前仍然可以看到部分建築的地基圍牆的遺迹,使人聯想到當年土司城內人流不息,大小商賈忙於作坊店館之間的繁華景象。而如此規模很大的土司城,也有守陵人,他們就是覃氏家族,這個家族守護這裡至今已經23代了,他們一直住在這裡,默默無聞地守護著土司城的皇陵。在當地,村民們把土司城的王墓稱為「皇墳」,這座墓地由祭台、墓室和封土構成,祭台由高一米左右的八字形石壁圍合,墓園面積約400平方米。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目前守護土王墓的是第23代土司後裔覃國安,由於他家就在墓地附近,因此只要一有時間,他都要來這裡看一看,打掃地面衛生,保護遺址不受破壞,「每當清明節和過年前後,我們覃姓家族都要聚集在此,上香、燒紙,進行祭拜活動。」如果不出意外,覃國安應該就是中國最後的守陵人。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不過隨著土司城申遺的成功,覃國安的守陵人的身份也即將退去,在在這之前「國家文物保護局每年會給覃國安發1200元的工錢。在2014年前,如果有遊客參觀皇墳,按照約定俗成會給覃國安三塊、五塊錢,作為對他保護打掃皇墳的補貼。」


最後的皇陵守墓人,因皇陵被開發,「守墓人」身份無法在繼承



由於這裡即將被開發成風景區,覃國安想將守陵的資格傳給兒子也不可能了。但是有一個好消息就是,當土司城的旅遊逐漸走上正軌後,土司城遺址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給覃國安和兒子安排一份合適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雨風雲史 的精彩文章:

發生在中國的世界文物保護史上的奇蹟,故宮文物南遷
老照片:1955年英國時期的香港,城市與農村的對比
三國東吳一名將領墓地被盜,出土的一件東西,令日本人尷尬的文物
朱元璋的愛將,奉命出使,卻獨自建立一小國
他以一人之力開闢中國留學事業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TAG:煙雨風雲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是這個家族,最後為了生存改變身份
一家族傳承千年,從未違背誓言,代代死守皇陵,卻不知墓主人身份
史上唯一封尼姑為皇后的皇帝,他的身份更令人想不到,奇葩皇帝
將軍犧牲之後,墳墓被人炸掉,抓到兇手後,真實身份驚人
皇子身份存疑,皇帝將他分封在遠方,他的後人打得俄羅斯臣服
將軍犧牲之後,墳墓被人炸掉,兇手落網後,真實身份震驚眾人!
皇帝的墓為陵,普通人叫墳,那冢、墓、林各代表什麼身份?
唐朝一宦官,借太監身份混入皇宮,不但給皇帝戴綠帽,還殺了皇帝
北京意外發現「龍袍乾屍」,墓主身份竟不是皇帝,真相是?
一座千年古墓,全村皆為守墓人,守墓者不願專家考古,也不說墓主人身份
戰後身份最「尊貴」的一群人,日本不承認,結果淪落成沒國籍的人
此人被稱為古代第一猛將,由於身份特殊,墳墓無人敢盜!
漢朝皇帝的玉璽不但被兩位女人扔過,而且她們身份尊貴都做過皇后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冷壽光身份遭到皇后懷疑,滿寵因失察之罪被停職
她被稱為「東方之花」,祖上有開國上將,丈夫的真實身份令人驚訝
作為中國人,卻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如今在圈中無人理睬
安徽發現戰國時期古墓,內有「鎮墓寶劍」,能看出墓主身份?
孫悟空收的徒弟三界無人知,真正原因在於他的身份?
此人官至丞相,皇帝卻將老太婆賜給他,得知真實身份,他哭著謝恩
乾隆最悲劇的皇子,母親是繼後,身份尊貴,天資淳粹,卻抑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