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程序猿看了想辭職,矽谷看了想打人的HBO熱劇好看在哪?
四月美劇回暖,《越獄》《風騷律師》《冰血暴》先後回歸,月底還有《使女的故事》《美國眾神》兩部話題大作。
但論喜劇,四月最值得關注的一部還當屬《矽谷黑歷史》第四季!!!
第四季已經在4月23日在HBO開播,爛番茄新鮮度100%。
劇集的好口碑從第一季就積累起來了,從第二季開始,就在爛番茄上保持著100%的新鮮度。
《好萊塢報道者》評價:
每當《矽谷黑歷史》回歸的時候,生活就沒那麼難熬了。
那麼這部讓世界變美好的美劇講了些什麼呢?
劇如其名,《矽谷黑歷史》講述的是一幫矽谷技術宅的創業故事,劇集圍繞著四個不善社交但絕頂聰明的計算機程序員,以及早期依靠互聯網站發家的百萬富翁Erlich展開:
從左到右分別是Dinesh、Erlich、Richard、Jared和Gilfoyle
在Erlich的程序孵化室里,Richard編寫出一種高速度,損耗小的壓縮程序魔笛手(Pied Piper),這一技術很快收到矽谷各界的熱捧。
Richard拒絕了矽谷首屈一指的大企業Hooli提出的1000萬美元的技術買斷費,接受了另一位科技大佬Peter Gregory的20萬美元投資。於是Richard和孵化室里的其他程序員小夥伴一同創業,成立了魔笛手公司,夢想通過這個程序把公司做強做大。
同樣是每集只有20多分鐘、主打高智商科技宅主角的喜劇,《矽谷黑歷史》和經典的《IT狂人》《生活大爆炸》都不一樣。
後兩者僅借用了科技宅的人設,本質還是聚焦生活方方面面的傳統情景喜劇。而《矽谷黑歷史》則提供觀眾一種全新的視角,了解更新迭代如光速的互聯網科技產業。
《矽谷黑歷史》用喜劇的方式展現了矽谷程序猿們的日常,其中還經常穿插著各種高深的專業辭彙。
HBO的大尺度在這劇里都用在台詞上了,弟高值概念不解釋,請自行觀看《矽谷》第一季
儘管如此,這部劇在文科生看來也沒有太多的障礙。因為它講的不是新技術,而是一群人追夢的狀態。
畢竟喬布斯建立蘋果、扎克伯格建立Facebook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創造技術和樹立品牌之間,他們還得走上無數步。
《矽谷黑歷史》第一集里,Richard就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了,他的程序拿到科技大佬的投資。
但你以為這就萬事OK了嗎?當然不是,接下來Richard還要寫一份商業計劃,為新公司註冊商標,設定一個全新的產品,思考股權如何分配,同時還要尋找新一輪的投資金主。
這些完全超出了這群程序猿的能力範圍。
於是在第三季里,魔笛手公司在股東的安排下引來了一個新的CEO,來進行產品研發和公司運作方面的事物。而研發出核心技術的Richard只能退居CTO(首席技術官)。
但是在磨合中,Richard和夥伴們發現,新來的CEO只看重產品的銷量,根本無法認識到技術的真正價值。
這就給包括時光君在內的門外吃瓜群眾拋出了新的思考:主導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究竟應該是管理型人才還是技術性人才?
劇中諸如此類的關於互聯網科技公司創業幕後的探討還有很多,這些探討在誇張和諷刺手法的包裝下,也帶給人一種現實感。
《矽谷黑歷史》中的角色形象也被塑造的非常立體。Nerd的人設在美劇中很常見,《生活大爆炸》中的謝耳朵和萊昂納德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點擊播放 GIF/462K
《矽谷》對幾位程序猿「高智低能」的描寫卻有過之而不及,雖然主角能寫得一手好代碼,卻連最基本的生活和社交能力都不具備。
Danish自曝17歲才第一次摸到異性的手。
Richard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同樣搞IT的女朋友,卻因為寫代碼一個人喜歡用空格、一個人喜歡用Tab鍵的分歧而分手。
Richard的飾演者托馬斯?米德迪奇最近接受時光網專訪時,說到劇中角色的「軸」勁兒:「類似代碼分手的橋段逐漸強化角色所擁有的怪癖。喜劇是比較黑暗的,好的喜劇尤其如此,所以劇中的角色應該為一些很無所謂的事情而倍感煩惱。」
這些「低能」瞬間讓劇中角色「傻的可愛」,也他們的形象變得獨特而立體。
無論是情節的真實還是角色的有趣,都離不開《矽谷》幕後的主創。如果單說名字,劇集幕前幕後的主創對中國觀眾來說都有些陌生,但其實他們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矽谷》的製作人邁克?喬吉(Mike Judge)之前一直搞動畫連續劇。
代表作有《鄉巴佬希爾一家的幸福生活》。這部長壽動畫劇從1997年開播,今年是它播出以來的第20個年頭。
點擊播放 GIF/457K
不久前火遍微信朋友圈的魔性表情就出自這部動畫
編劇亞力克?博格之前的編劇作品,是在美國喜劇屆有著不可撼動地位的《宋飛正傳》。
劇中幾位主演都是在喜劇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飾演Richard的托馬斯?米德迪奇、飾演Erlich的T?J?米勒、飾演Dinesh的庫梅爾?南賈尼本身就是單口喜劇演員,段子笑話信手拈來,所以編劇也會給演員們很多即興發揮的空間。
不光主角,配角實力也不容小覷。
劇中常駐的亞洲面孔楊靖的飾演者叫歐陽萬成,出生在香港,後來到美國成了單口喜劇演員,客串過《破產姐妹》。生活中他英文說得很好,但在《矽谷》里為了角色塑造,故意加上中國口音,也毫無違和感。
雖然歐陽萬成演的好,但楊靖這個角色本身有些歧視的味道。
在《矽谷》里的表現還為他贏得了主流大片《愛國者之日》中的一個角色。
另一位配角,飾演Hooli總裁蓋文?貝爾森的馬特?羅斯,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導演。
蓋文?貝爾森在劇里犯二程度絕對屬於登峰造極的級別
馬特?羅斯執導的《神奇隊長》還入圍了2016年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羅斯本人拿到了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導演獎。
戛納紅毯上羅斯和演員們一起豎中指
而該片的主演維果?莫騰森還入圍了今年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為了讓故事顯得更真實,主創們經常會到矽谷找顧問補課,了解最新的科技動向和業內八卦。所以劇里有很多只有對科技行業比較了解的人,才能看懂的梗。
比如,《矽谷》的片頭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是信息量超大,儼然是矽谷發展史。
點擊播放 GIF/867K
Facebook吞併聊天軟體whatsapp和虛擬現實廠商Oculus時,片頭FB的廣告牌就吞掉了旁邊兩家公司。
到了第二季,片頭出現阿里巴巴的招牌,隨著馬雲的生意越做越火,片頭阿里巴巴的這塊招牌也越來越大。
到了第三季,片頭出現了特斯拉的Logo,亞馬遜送快遞的無人機也出來了。Lyft公司的熱氣球和Uber的熱氣球撞在一起,象徵現實中兩家公司的競爭。
而到了第四季,滴滴的Logo也出現了。
不只是片頭,劇中的公司和角色也有各自的現實原型。比如經常被黑的Hooli,原型應該是微軟和谷歌的結合體。
Hooli老總蓋文?貝爾森聽信印度精神導師這一設定,明顯對應喬布斯早年嗑藥的行為。
在這裡插播一下,看來《矽谷》的編劇真是高端黑啊……
劇中為魔笛手提供20萬資金的投資人Peter Gregory,原型是矽谷傳奇投資人Peter Thiel。
左圖是劇中角色,右圖是真人
遺憾的是,飾演者克里斯托弗?伊萬?韋爾奇在2013年因為癌症去世,第二季也因此全部重寫。
不過編劇在第二季里,給了他一個風光無限的完美追悼會。
也只能投資人才能用函數表現他一生的成就吧……
類似的細節在劇中不勝枚舉,外行看到的是幾個年輕IT宅創業追夢的故事,而內行就能看懂埋在台詞和設定中的各種驚喜。
最後,貼一張《矽谷》送給廣大IT男同學的金句良言:
原來HTML還有這一層意思
《矽谷黑歷史》第四季你們都看了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觀後感噢~
時光網出品


※拍燒腦片的,為何要樂此不疲地虐待我們的「記憶」
※從鞏俐到范冰冰,看華人在戛納當評委的這二十年
※中日「深夜食堂」對比:居酒屋裡端不出這種紅燒肉!
※不止好萊塢,接下來的華語電影都要組團「續集」了……
※挖墳時刻:這些好萊塢男神年輕時長這樣嬸兒!
TAG:Mtime時光網 |
※老師看了想打人!教你們PS就是這麼用的嗎?
※親媽看了想打人,范冰冰看了想嘗試…這款妝容有毒!
※媽媽,這群人好看還想「打人」?!
※這4部動漫,看了就想打人,你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感覺?
※看片 | 女神看了想打人,這個魔性的網站,讓任何照片跟著BGM唱歌
※貓咪的手欠瞬間,鏟屎官看了想打人,但是看到這些樣子又忍住了!
※大師兄又說騷話了!用動漫頭像的人都是菜雞?Uzi看到了想打人
※大師兄又說騷話了!用動漫頭像的人都是菜雞?Uzi看到了想打人!
※《楚喬傳》中原來還沒這麼不正經的片段,網友:看了想打人!
※學生寫的檢討書,老師看了想打人,爸媽看了追著打了五條街!
※再說這是一部恐怖片,我要打人了!
※章子怡最想刪掉的照片,不知汪峰看了會怎想,網友:想打人
※這是一部周星馳看了都想打人的電影,盤點那些國產山寨片
※你遇到的最反人類的設計是什麼?這幾樣設計,金鐘國看了想打人
※胡歌經紀人被開除,看看她這些年做了什麼妖?網友:氣到想打人!
※這些圖片真是「太瘋狂」了,簡直讓人抓狂,吃貨看了想打人!
※這樣的套路,單身狗看了都想打人!
※最強王者是他?那些國服第一什麼的弱爆了!小浪浪看了想打人
※荷蘭弟看了想打人,這款鋼鐵蜘蛛俠的真人頭也是醉了!
※藍洞看了想打人,居然存在這麼一款職業玩家強過外掛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