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明朝歷代皇帝里,要論誰脾氣最淡定?恐怕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也得靠邊站,首推明憲宗朱見深,一樣是喜歡歇班加會玩,一輩子煉丹修道啥都玩,挨罵次數更數不過來,不止是被大臣寫奏摺罵,甚至還被直臣當面指鼻子罵,但別管罵多難聽,人家經常一臉和氣的認真聽,惹得好些罵他的大臣都受不了:皇上您不表態像什麼話,求您發個火吧!


但就這麼個淡定的仁兄,成化十一年,即1475年4月27日,一位內閣大學士去世的消息,卻叫他少見的不淡定了,聞訊就連嘆氣帶抹眼淚,邊哭邊掏了一萬貫鈔做喪葬費,下令一定要最高規格葬禮,輟朝一日集體哀悼!


難道去世的是他的寵臣?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多次挑戰他淡定底線,甚至把他母親周太后都差點氣背過去,讓他十年來說起名字就上火的倔脾氣大臣!


可是,此時悲痛無比的明憲宗更明白,這位常惹他不淡定的老臣,卻更是這十多年來,辛苦撐住大明江山的棟樑人物。他能夠天天淡定的煉丹修道挨罵,更多虧這位老臣嘔心瀝血。以這份功勞苦勞說,多隆重的祭奠,都毫不過分!

如此勞苦功高人物,正是明朝十五世紀傑出政治家:內閣首輔彭時。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彭時,永樂十四年(1416年)生於江西吉安松田村,明朝的讀書人生在江西吉安,就好比今天練足球生在巴西,十足的大溫床。當地文教昌盛,每次科考都大批上榜,從小的學習競爭也激烈,但天資聰穎的彭時,卻成了其中不溫不火的一類,從小就勤奮好學,但為人處世都謙虛低調,進步也相對慢,二十九歲才考取舉人,但之後進了京城國子監讀了三年,卻是立刻一鳴驚人,三十二歲金榜題名,一舉拿下狀元!


但這三年國子監生涯,對他一輩子影響最大的,卻還不止是嚴格的學業,更有一個硬骨頭的老師——國子監祭酒李時勉!彼時大明朝野上,這可是個出名屬刀子的人物,向來堅持原則,看到糟爛事就開罵。就連當時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王振,都被他罵的七竅生煙。甚至王振派人把他用大枷鎖拷了,扔在太陽底下曬三天,卻硬是挺著脖子不低頭。後來退休回家,京城裡三千多大臣學子跑來送行,漕運碼頭上站的人山人海,其中就有還是學生的彭時!

也正是從送別恩師的那一刻起,深受感召的彭時,也正式立下了一生恪守的信念:剛直不阿,忠誠報國!


帶著這個信念進入仕途的狀元郎彭時,一如學生時代般,做人十分低調,做事卻十分穩重,平日里雖說不張揚,卻也叫幾位重臣看到眼裡。待到正統十四年,土木堡國難驟降,明英宗率領的大明二十萬大軍外加大批高官,被瓦剌騎兵來了個一勺燴,京城也眼看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如此危急時刻,彭時也被火線提拔,受命進內閣參與國事。哪怕不久後彭時繼母病故的消息傳來,悲痛不已的彭時要回家守孝,卻又被明代宗抓住不放:國家更需要你!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忍下悲痛的彭時,就這樣全力投入到北京保衛戰里,幾乎是跑前跑後,在這場面對面血拚的鏖戰里,干盡了苦活累活。待到瓦剌被打退,勞苦功高的彭時,也深得明代宗賞識,眼看就要繼續提拔。但彭時卻只提一個要求:既然國難熬過來了,那是否可以允許我回家守孝。在他看來,為父母盡孝,比當多大的官都重要!

就這樣,忠孝的彭時,從此就成了朝堂上惹眼的標兵人物,守孝回來後更成了明代宗的侍讀,還編纂完成了著名的《寰宇通志》,這部記錄大明朝各省乃至周邊國家風土人情的奇書,公認中世紀人類地理學寶典。就這樣兢兢業業了幾年,卻又趕上「奪門之變」爆發,幾位鬧叛亂的急先鋒人物,也曾想拉彭時入伙,卻被彭時乾脆拒絕:我就知道幹活,從來不摻和添亂!


待到奪門之變塵埃落定,重登皇位的明英宗開始大清算,連當年保衛北京的大英雄于謙都被問斬,擁立他復辟的重臣徐有貞,也在沒了利用價值後被充了軍!當年和彭時一道給明代宗做侍讀的同僚們,基本也是撤職倒霉。但就是這場整頓風暴里,明英宗瞧見了彭時,卻是立刻熱淚盈眶了:「你就是當年我點的狀元彭時嗎?」抹完熱淚就直接提拔:入閣!


因為明英宗知道,恩怨歸恩怨,但大明天下還得好好治理,最不能缺的,就是彭時這樣辛苦幹活的老實人!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就這樣,不爭不搶卻平安闖過風暴的彭時,闖進了大明權力中樞內閣,從此大展拳腳。明英宗復辟後的幾年裡,可以說十分風雨飄搖,邊關上不消停,各地災荒經常鬧,還鬧出了曹吉祥與石亨的叛亂。擔負行政運轉的內閣,也是時間緊任務重,但有了彭時,運轉就十分平穩,做事情勤勤懇懇,眼光卻十分精準,當時的內閣首輔李賢,有才卻脾氣霸道,認準了就獨斷專行,但一旦發現問題,必然會有彭時硬頂,倆人吵的天昏地暗,成了內閣一景!


但吵到最後,事實證明,好些重大國務,倔脾氣的彭時,看的都十分正確。鬧的心高氣傲的李賢也服氣讚歎:彭公真君子也!就這樣大家同心協力,總算叫不停折騰的大明朝,艱難運轉下去!


也正是在這樣的團結里,彭時多年來謀求的施政理想,也開始得以實現,尤其出名的是「優老之禮」,在彭時的主張下,從此大明朝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國家的優厚補貼,是為人類古代史上空前完備的養老制度,堪稱善莫大焉!


如果說這幾件事,還屬於正常履行職責的話,那麼隨著明英宗的去世,位高權重的彭時,卻迎來了他真正的考驗:大明王朝空前困難的時候!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前面說過,自從土木堡之變後,受了重創的大明朝,就是連年風雨飄搖,明英宗復辟的那幾年,也只是修修補補,但修補趕不上惡化快,明英宗剛去世,新皇帝明憲宗龍椅還沒坐熱,麻煩事就連番來了:廣西大藤峽爆發叛亂,荊襄流民爆發大亂,北方的韃靼部落也是侵擾不停,成化四年西北又發生滿俊叛亂,登基前幾年,動亂就不停!


而且比這個更大的危機是,也正是從明憲宗在位的成化年間起,大明王朝進入了長達近三十年的自然災害多發期,特別是明憲宗執政的二十三年,以《國榷》的說法,自然災害的慘烈程度「無有酷於此二十三年者」。


也就是在這千難萬難局面里,彭時的老同事李賢,也在成化二年過世了,而身擔大任的彭時,卻是義無反顧,繼續撐起這個擔子!


在明憲宗登基的第一年裡,他就擔任了兵部尚書,主持明朝平叛事宜,力排眾議選定了「直搗黃龍」的政策,令明軍最快速度平定大藤峽叛亂,荊襄之亂也在他的主持下,雖然幾經反覆,最終也圓滿解決,動亂不停的荊襄平原,在彭時的力挺下,終於逐漸設置郡縣,從動亂火藥桶變成了大明朝的糧倉。如果說北京保衛戰時,他還在打雜,那麼多年打雜積攢的經驗本事,這時源源不斷發揮出來!


當然,在發揮本事的同時,他也沒少叫明憲宗頭疼,性格強硬的彭時,直言進諫這事,與昔日老師李時勉比起來都是加強版,每次看不慣明憲宗的做派就開火,每次只要鬧災,彭時不但能最快速度拿出救災方案,還能借題發揮,把明憲宗做過的錯事挨個罵一頓,火力十分生猛。就連明憲宗的母親周太后,一次也遇事被彭時怒懟,氣的一病好些天!


但就是氣著了太后又如何?此時的大明朝,年年鬧麻煩,正需要這老直臣抗雷,於是彭時罵的再狠,明憲宗依然信任有加,確切說是越出大事越朝他甩,而彭時也不耽誤幹活,不但公務處理的好,諸如馬文升等後來造就「弘治中興」的人才,更來自他一手提拔!更沒有白忙活,這個自然災害酷烈外加成化皇帝常甩手的大明朝,卻有「幸斯小康」的治國業績。彭時確為大功勞!自然,也在去世之後,得到了大明朝隆重的紀念!



這位倔老頭常惹皇帝生氣,去世皇帝卻為他痛哭,輟朝哀悼



其實講講他的事,兩個世紀後明朝為什麼滅亡,一個差距就不難找:別看明末的大臣,也都是標榜清流,罵皇帝常流行,但比比那些人只罵人不辦事的混賬作風,十五世紀的明朝名臣們,卻是開罵不耽誤幹活!說什麼不重要,行政是否作為,才決定了一個王朝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凄婉才女,用7000多首情詩,挽回愛人,趕走小三
一個孩子出生在喪權辱國年代,卻開啟了中華自強的先聲
大漢最後一位大將軍,悲壯殉國,到底是歷史使命還是實力不濟?
一個王族子弟,錦衣玉食風流韻事不斷,卻用生命換來國家的解放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因何錯失挽救華夏危亡的良機?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自古多情空餘恨,這位皇帝寵妃去世,竟然跑到前朝皇帝墓前痛哭
悲慘的末代皇帝溥儀,他的偶像是這位清朝皇帝,你絕對想不到!
明朝這位奇葩皇帝,愛上自己的奶媽,一生沒有孩子
他生前權傾朝野,順治追他為皇帝,當了幾天「死人」皇帝,又被順治扒出墳砍頭鞭屍
老師勸皇子讀書,皇子卻說:我當皇帝,必殺你!皇帝氣急踢死了他
她是明朝最幸福的皇后,與皇帝相愛一生,卻被「兒子」處處為難凄慘而死
皇帝寵幸一嬪妃,大老婆知道後送他一隻手,不久,皇帝成了神經病
這位皇帝自詡為第一勇士,愛好打老虎,真老虎出現時,他卻把江山丟了
他是清朝最大的貪官,更是搶了皇帝的老婆,但為何都沒給他留下子嗣
她是皇帝貴妃,因為丑皇帝很少臨幸,她便與人私通,卻產生一成語
她不是皇帝的嫡母,也不是皇帝的生母,卻當了太后
順治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病逝後,為何他卻跑到崇禎皇帝墳前去哭訴?
這位皇帝自詡為勇士,愛好打老虎,真老虎出現時,他卻把江山丟了
皇帝一寵幸妃子,皇后就拿國丈嚇他,皇帝氣不過,只好殺了國丈
他是個善於納諫的好皇帝,卻被愛情沖昏頭,鬧出生死兩皇后
她是明朝最幸福皇后,與皇帝相愛一生,卻被「兒子」處處為難而死
他犯言直諫,皇帝誇他是忠臣,可當他死後,皇帝卻毀了他的墓
他是崇禎兒子,一生遵紀守法,卻讓清朝三代皇帝頭疼了數十年
霸氣皇后,不滿皇帝專寵妃子,前去理論,甚至還打了皇帝一巴掌
他輔佐皇帝開創了一個王朝,卻被皇帝問罪,他哥為他出頭他卻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