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楓葉史說冊:貪官剋星,奈何黨錮壓身

楓葉史說冊:貪官剋星,奈何黨錮壓身

楓葉吹兮秋風起,正當用我說書史。近段時間迎來了人民的名義的結局,腐敗分子被嚴懲,可謂是拍手稱快啊。但反腐敗,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成功的,有時也是悲慘收場。一起來看一下東漢的貪官剋星李膺吧。

李膺

李膺,自元禮,出生河南。自幼便熟讀詩書,滿腹才華,文能授人學問,武能安邦定國,他的起航之時也是從武開始,他先是被司徒胡廣相中,做了刺史和太守的小職位,但正好趕上鮮卑族幾次入侵漢朝邊境,屢戰屢勝,公元156年,漢桓帝認命李膺為大將軍,征討鮮卑族,獲得了大勝。

公元159年,李膺做了河南府尹。他與一些忠誠聯手懲辦了許多作惡多端的宦官。首先是羊元群,此人不顧朝廷的法律,貪污受賄,就算是廁所里的一個小物品他都會帶走,貪婪可見一斑,在百姓的心中也是名聲狼藉,李膺就以此事奏請皇上,但是羊元群用金錢買通了皇上身邊的宦官,致使自己逃避了法律的懲罰,更嚴重的是,還藉機誣陷李膺,使李膺、劉佑等忠臣被關進大牢。朝中的另一位大臣陳藩幾次上書求情都沒用,因此其中幾位忠臣死於獄中,而李膺等幾位忠臣被處罰去做了苦力。直到後來有位司隸校尉上書求情,才使李膺脫離苦海。

隨著後來,皇上又任命李膺做司隸校尉,他還是一樣不畏強勢,剛正不阿。當時皇帝身邊的宦官張讓,有一個弟弟叫張朔,任野王令一職,仗著自己的哥哥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便無惡不作,殘忍暴虐,甚至是殺孕婦來取樂,這讓李膺非常憤怒,決定逮捕他。張朔知道後去自己哥哥家躲藏,但還是被抓到了,就地斬首了,張讓向漢桓帝說起此事,向其喊冤。漢桓帝質問李膺為什麼沒他的命令便把人斬首了?李膺辯論到:「以前孔夫子任職魯國司寇的時候,上任短短七日便把正卯給斬首了,我上任十多日才為民除害,本來我認為我沒有及時除去禍害而有罪,沒想到是除去禍害有罪。我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但是懇請皇上給我多活五日,等我抓住罪魁禍首,任皇上處置。」皇上聽後便不過問此事了。

粱皇后接受查身

從此事件後,朝中的宦官的小心翼翼,假日里也不敢出去玩了,這讓漢桓帝感到非常奇怪,問其原因宦官們一同答道「害怕李校尉」。

但是宦官們並沒有因此忍氣吞聲,而是在等待時機。公元166年,因為李膺的剛正不阿,在學生百姓之間頗為有名,也得到許多忠臣的支持,於是宦官們污衊李膺等人拉攏學生,結黨私營,敗壞朝綱,有傷風俗。沒想到皇帝信以為真,致使許多學生忠臣等200多人被捕。但好在此時陳藩站了出來,身為太尉的他拒絕在處決李膺等人的公文上簽字,因此被學生們稱為「不畏強權的陳仲舉」。漢桓帝的岳父竇武,平時特別喜歡結識太學學生,因為身為朝廷重要的將軍,所以稱病威脅皇帝,如果不放人,他就要辭職,迫使漢桓帝放了人,但是卻對他終身監禁,禁止為官。這就是東漢第一次的「黨錮之禍」。

但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公元167年,漢靈帝即位,竇太后垂簾聽政,朝中的實權落在了大將軍竇武的手中,由於多年的宦官專權,弄得滿朝狼藉,所以竇武決定聯合一些學術忠臣決定清楚宦官,這也使宦官們給常害怕,他們就先下手為強,劫持了漢靈帝和竇太后,最後竇武因為寡不敵眾自殺身亡,陳藩被捕。

竇武、陳藩死後第二次黨錮之禍開始了,很多人勸李膺趕快逃走,而李膺卻說:「遇到事情不要害怕危險,如果有罪就不躲避處罰,這就是一個做臣子的應有的氣節,我現在已經六十歲,生死則是聽天由命,還能往那裡躲?」於是他自己主動奔赴大牢,隨後被拷打致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