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本文由毒舌電影原創:dsmovie)


很難想像,擠掉明星上熱搜,這次是來自深圳的一個家庭。


一對父母,生了四胞胎,都是男的,父母帶著他們上了不少節目,動情地訴說著生命的奇蹟。


但隨著媒體的進一步曝光,發現在這四個男孩之前,還有兩個姐姐。


換句話說,一家八口,怎麼就變成一家六口?

什麼原因讓這對父母,對女兒的存在閉口不提;再對比父親微博種種不當言論,女兒被採訪時安之若素的神態,先不說有沒重男輕女,可以肯定,這家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有必要為大家安利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新片,來自央視的——


《鏡子》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鏡子》的目光聚焦在湖北武漢八吉府。


這是一所特殊的教育機構,特殊在於,裡面的學生,都是「問題少年」


儘管我們沒有對這一群體的具體狀態有明確的定義,但問題少年卻在媒體報道中屢見不鮮。


這不,該機構的訓練營,至今已做到139期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紀錄片中的孩子均為化名


這回,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六個家庭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名。


這些孩子,有的是自願過去,有的,是被強制押送。


張釗,18歲,正上高三的他,已輟學4個月。


被控制住的他,一邊爆著粗口,一邊要跟父母絕交,他甚至揚言:死給你們看。


張釗為什麼會成這樣子,他父親的答案簡單而確鑿——早戀


輟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張釗和女友住在家,反鎖家門,讓父母無家可歸。


被送到機構後,張釗每每思念起女友,對著鏡頭,都哭得泣不成聲。


連機構老師也不免感嘆——

17歲的孩子 談戀愛很正常


談成這個樣子我沒見過


但,張釗的問題,僅僅是因為早戀嗎?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不願意去上學,是因為學校氣氛太過壓抑


為了逃避這種壓抑,他才選擇輟學。


已經壓得我受不了了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但是張釗父母對兒子的說法嗤之以鼻。


說他心眼多,騙人。

直到機構老師放了一個視頻,讓包括張釗父母在內的所有家長沉默了。


不是別的,是張釗學校高考衝刺的百日宣誓。


我在此鄭重宣誓


決戰高考 誰與爭鋒 英雄少年 唯我二中


衝刺百天 著力巔峰 決戰百天


我必成功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在這個視頻里,「我必成功」,這四個字,喊了三遍,聲嘶力竭。


這些孩子估計還不不懂成功意味著什麼,就背負了必成功的重擔。

宣誓的青筋爆裂,好像要奔赴一場生死之戰。贏了,人生巔峰?輸了,一文不值?


分數是唯一的尺度?


這,該是學校給孩子塑造的價值觀?


如果說學校給了孩子的選擇太少,那社會,擺在孩子面前的誘惑,又太多。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家明,16歲,剛上高一,開學快一個月了,遲遲不願報到。


他通宵玩遊戲,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


家明執意要當畫家、或者背包客、或者流浪歌手,這個理想共同指向一個東西——自由


談起自己兒子的墮落,家明父親的答案一樣的簡單確鑿,罪魁禍首,網路

就是網路不健康,不該看的玩意,污染了孩子的思想。


沒有網路的話,家明哪裡知道這世界還有一種人,叫背包客。


他上那個什麼背包客(網站)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他把家明送訓練營,目的很明確,凈化孩子的思想,改變他的行為。


這是心理輔導學校,不是勞改所啊大哥——正因為有了這班信徒新鮮的血液,才滋養出一個名為楊永信的魔鬼。


家明當然不肯乖乖就範,剛到機構,就跟教官干架。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但家明的問題,僅僅因為網路嗎?


說起對家明的期望,他的父親信誓旦旦:兒子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這個理想得得到他的認可。


不用說了吧,家明的理想,是他自己的。


他的理想希望糾正,希望糾偏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14歲的澤清,輟學,幾乎不怎麼出門,整天在網上下軍棋。


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是得知有央視跟拍,自願參加訓練營。


因為這樣子,能讓他感到存在感


有存在感吧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相比而言其他「問題少年」,澤清看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他溫和、害羞、甚至有點,不善言辭。


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欺騙,事實上,澤清經常對他的母親拳打腳踢。


很長一段時間,澤清都沒有對母親喊過「媽媽」,而是叫她,賤人。


已經拿凳子都砸過我幾下了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一個孩子,怎麼會變得如此攻擊性。


在採訪中,澤清對著攝像機說,他的媽媽脾氣暴躁,喜歡罵人,甚至,還會動手。

而爸爸呢,即便母子打成一團,也表現冷漠。


兩人還不時向澤清灌輸金錢的重要性。


澤清之所以沉迷下軍棋,就因為在這場帶賭博性質的遊戲中,能夠獲得金錢,從而獲得存在感。


要麼就說沒錢,要麼就說窮,然後就說他們也沒有錢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澤清父母,好像並沒有意識到兒子的心理問題。他們常常相互埋怨。


這恰恰曝出了孩子問題下的冰山——


家庭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該片之所以起名《鏡子》,是因為,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從這些「問題少年」的身上,映射出的正是今天中國家庭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


缺乏溝通


張釗從不在父母面前吐露心事,他說他早對父母不報希望,女友是唯一支撐他的力量。


他幾乎沒見他爸笑過,他爸跟他媽在一起大部分時間在吵架,而跟他在一起,就是看電視。


看電視,還是看電視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缺乏信任


父母多次對家明言而無信,許諾給家明的東西,一次次落空。


反之,家明也經常以鍛煉、畫畫為由,跑去網吧打遊戲。


那他又騙我們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缺乏關心


澤清說他媽媽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花在他身上的時間很少。


有一次,他肚子餓了想吃飯,他媽以不願起床為由拒絕。


我會感覺她不重視我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可以看到,紀錄片中的小孩,雖然大都家庭條件優渥,吃穿不成問題,卻心有戾氣。


可見家庭教育的水平,與物質並無太大關係


這些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當然愛,只是他們已經不知道如何去愛。


對愛認知的扭曲,鎖住了他們愛的能力。


如Sir以前說過,今天不少中國家庭對待子女的方式,不是養育,是養成。


養育的核心是放手,爸媽養大你,教你是非對錯,之後你做什麼選擇,過什麼人生,不強求。


養成的核心是掌控,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意願操控你的生活,把它捏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明明是獲得你的情緒,甚至身體的支配權,卻被包裝成愛。


問題是,一個人怎麼可能活成另一個人。


再把話說得直白點吧,你認為別人該怎麼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什麼人。


紀錄片最後,大家出營了。


張釗參加2016年高考,被長春某高校錄取,但他選擇放棄,復讀備戰2017年高考。已與女友分手。


家明在父親的資助下開了一家網店,兩個月關閉,又迷上攝影,最終,滿18歲的家明,作為背包客,開始人生第一次遠行。


澤清希望換個環境,讓父母買了一套新房,目前依然沒有上學,繼續在網上下軍棋……


看,這才是人生——不同人,不同生活組成的生態。



它對中國現實說的每句話,你至少聽一遍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想看的,CNTV(央視網)就有


編輯助理:伍迪愛倫坡


毒舌電影原創,微信ID:dsmovie


微信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舌電影 的精彩文章:

接下來的大片也太多了吧
他拍出去年最好的愛情片,所以及格就不能原諒?
差0.1就滿分的動畫,我至今只看過它
別問我明星出軌怎麼看,看它就夠了

TAG:毒舌電影 |

您可能感興趣

12句傷感現實句子:你說的每句話我都牢記,可就是不敢回憶
這幾句話說得太絕了,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誰看誰服
男人一旦不在乎你了,一定會有這些表現!說的好現實!
在酒桌上,如果主管對你說這3句話,那你要趕緊辭職,原因很現實
對不起,這才是現實版《後來的我們》!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留鬍子的男人看起來好多了
12句社會超現實的拽句子,哪一句說中了你?
《我不是葯神》:現實比電影更複雜,但至少這是個開始
中年女人,一旦不再愛你了,這4個表現實在是明顯!
他們在戲裡演了一對父女,在現實竟然是一對夫妻,如今兒子都8歲了
一句話現實到噎死人的句子,句句穿心,值得一看
就算心裡有著一個人,也要好好接受現實,跟現實中的他認真過下去
很經典很現實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應該看看
幾句狠話,不愛聽,卻很現實,句句說到心坎里
在一起很合適,原來都是看眼下幾點,這才是現實
就算心裡有著一個人,也要好好接受現實,跟現實中的他認真過下去!
人窮了,要是沒錢了,就看看這段話,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現實
這五句動漫台詞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說出來,尤其是最後一句
有哪些聽起來噁心的話,但是卻很現實
人這一輩子必看的十句話,句句現實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