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

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

藏品介紹: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尊口四方型,每邊長11厘米,尊的雙耳為兩隻虎視眈眈的猛虎,威武雄壯,怒視前方。雙耳兩側是獸面銜環配飾,威儀無比。虎頭尊的腹部呈藝術四邊形,四角微翹。每角邊長17厘米,圓底直徑17厘米,尊高39厘米。尊內和底足無釉,粉白色。

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


漢代綠釉製作通體施綠釉,釉的表面泛現一種銀白色的光澤。這種「銀釉」是器物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中,釉中溶蝕下來的物質與水中的可溶性鹽類在釉表面生成的半透明層狀沉澱物,在光線的干涉作用下產生銀白色的光澤。

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



漢代製作工藝;陶車拉胚成型替代了泥條盤築法,使瓷胚製做精細。釉料改進,釉層明顯加厚,光澤強,玻化好,胎釉結合緊密。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廣泛施釉,胎體是陶,釉是以銅和鐵的氧化物作呈色劑,鉛的氧化物作助熔劑的釉。燒成溫度低,大多為 700℃,所以叫低溫鉛釉陶器。

鉛釉陶器的特點是:釉的熔融溫度低,高溫下粘度小,流動性較大可以比較均勻地覆蓋在器物表面,冷卻後的釉清澈透明,平整光滑,玻璃質較強,指數較高,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裝飾作用。由於燒成溫度低,胎體不結實,釉中鉛含量高,所以一般不作食器,多作裝飾器和明器。漢代鉛陶的燒製成功,是漢代陶器的一大成就。


漢代綠釉為什麼會有這種「白膜」?低溫鉛釉在常年的埋藏過程中,釉中的鉛元素會漸漸淅出,裹於陶器的表面,形成一層銀色的薄膜,俗稱「銀光」。這層銀膜與釉面是分離的,可以被颳去而不損釉面。有無「銀光」可作為漢代綠釉器是否真品的依據,因此有「銀光」的漢代綠釉陶罐價值連城。真品的「銀光」沉著,均勻,位置相對集中,而仿品的「銀光」漂浮,分散而無序。

漢代綠釉雙耳虎頭尊



收藏並賞古玩,趣味在於一個「古」字。入門時,先被新瓷上的彩繪圖案所吸引,賞玩到元明清青花之後,會感覺到明清官窯、民窯彩瓷的喧鬧,青花又 比五彩、粉彩、鬥彩清靜。藏家賞玩到漢代青釉及褐釉陶罐、陶鍾、陶壺之後,才可感覺到它的歷史積澱和厚重。沒有一個藏家可匯通整個制瓷的歷史,玩到高雅時便有了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品珍藏與品鑒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品珍藏與品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