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溪山閑艇立軸 水墨紙本


題識:山水元無有定形,筆遂人意運幽深。排分竹柏煙雲里,領略真能瑩道心。墨井道人。鈐印:墨井道人


吳墨井與王石谷同齡、同里、同門,又同為「清初六家」之列而名揚當代與後世,然為人耿介有節義。曾入天主教,長期修行傳道,誠篤執著,故五十至七十之間,絕少有畫作。此圖秀潤蒼鬱,畫法已由王蒙而漸參范寬,瀟洒與渾厚兼而得之,正是開始自成面目之時。估計應是五十左右所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雲泉高士圖手卷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臨巨然山水癸亥(1683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梅道人松壑幽居圖丙寅(1686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山水 立軸 設色絹本 甲子(1684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唐解元溪山小隱圖丙寅(1686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溪山瀑布仿宋人意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燕龍圖冬晴釣艇圖立軸 戊辰(1688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溪山閑居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山水 立軸 絹本 1693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秋林寒景圖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溪山泛舟圖鏡框 1693年作 (356.5萬元,2011年廣州華藝冬拍)


題識:夜雨新添水半籬,小船安穩載松。高人與世無還往,醉向青山讀楚騷。康熙癸酉春分三日,過隱湖草堂喜晤汲古諸昆,素心晨夕風雨聯床,觴詠之暇,出舊楮索畫,繪撫黃鶴山人法,系一詩就正。精力向衰,自愧不逮古人遠甚矣。墨井道人吳歷並識。鈐印:吳歷之印、漁山、延陵、墨井道人


吳歷此作為其61歲時所作。於款識上,吳歷記載創作此畫的情景「康熙癸酉(1693)春分時節,於隱湖草堂,與幾位平輩同好朝夕相處,唱和之餘,平心靜氣摹寫元朝四大家之一的黃公望山水」。臨了,他自謙「精力向衰,自愧不逮古人」。這幅作品用筆沉著,皴染秀潤,設色清潤淡雅,風格清朗自然,視野開闊,畫中樹木從近到遠大小長短不一,使畫面縱深效果十分明顯,整個畫面給人的感覺即既自然而又清新寧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古山水四屏


《仿古山水圖屏》分為四開,上面各有提文,第一開是「撫巨然溪山無盡」、第二開「倣黃子久富春大嶺」,第三開「師李營丘陡壑丹楓」,第四開「擬趙大年荷凈納涼」。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秋景山水圖長卷 紙本設色 1693年作 日本泉屋博古館藏


此圖是作者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為汲古閣毛晉族所繪。畫面重巒疊嶂,山坡樹木具有明代唐寅畫風;同時,畫面上那種厚重的青綠、群青、赭石色彩的運用,使人產生有西洋畫那種鮮艷色彩的感覺。


溪山無盡圖手卷 水墨紙本 1693年作

款識:溪山無盡、萬里長江兩卷,梅道人之法巨師也。筆下清雄奇富,變態無窮。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渾然天成。五墨齋備此,蓋仲圭之擅場,非後學者所能措乎。癸酉三月,寫奉武曾先生教正,墨井道人歷。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秋江覽勝手卷 設色綾本 1698年作


款識:秋江覽勝。落日銜山明,霞與湖光相盪,此圖近之。康熙戊寅秋暮望前二日,偶仿痴翁筆於碧梧山房之南窗,畫似伯翁老詞袒壇教正,延陵吳歷。鈐印:吳歷、漁山詩畫、延陵


引首:秋江覽勝圖。康熙庚申秋,高坵宋犖題。鈐印:宋犖之印、和松庵、字牧仲、慢堂


尾跋:1、相期同泛五湖舟,覽遍沙汀草樹幽,曲岸空白蕭瑟甚,碧花紅穗正涼秋。錫翁老屬題,汪琬呈草。鈐印:汪琬之印、鈍翁 2、扁舟一棹放寒煙,卻是江鄉九月天,兩岸蘆花風不定,秋山孝入好詩篆,崐山歸莊題。鈐印:歸莊之印、一字玄恭 3、二人必系水雲鄉,落個能離塵世間,妒然幽人閑處士,米家船上看秋山。康熙辛丑十月展觀漫題,勵宗萬。鈐印:衣園、石秀齋作 4、……乃六十七歲所作晚年之筆,功已增,真傑作也,不可多見,寶之寶之。六十老人袁枚跋識。鈐印:袁枚、子李、隨園皈筆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臨黃鶴山樵真本手卷 水墨紙本 1698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王蒙山水立軸 1698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秋山涼意水墨紙本


款識:樹古真同君子身,石屏煙翠不生塵。松風柏雨深杉影,長伴茅亭讀易人。戊寅仲冬月,墨井道人吳歷。鈐印:吳歷(朱)、漁山(朱)、延陵(朱)、墨井道人(白)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黃鶴山樵萬壑松風水墨紙本 1698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梅花道人筆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巨然秋溪漁艇1699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靜深秋曉圖1702年作


氣質性格和環境因素往往是養成藝術風格的厚土,吳歷中年以後母逝妻亡的鬱結之情,在天主教傳教行為中轉化為皈依的虔誠。相應地他的山水畫風也由原先華潤明秀的面貌轉為晚年沉雄樸厚的氣格。此幅《靜深秋曉圖》作於吳歷七十一歲時,是他晚年根據回憶摹寫元代王蒙同名作品的代表作,顯示了其繪畫功力和多種表現手法及鑽研精神。

這是一幅狹長的全景式水墨山水。全幅山勢綿延。重巒疊嶂;喬松與溪流穿插於逶迤的岩壑之間。近景中高士跏趺,中景蒼松古柏、寶塔重檐,遠景江帆徐航、曲徑通幽。筆法工整精細,布局飽滿。淺褐色的山峰點綴著墨綠色的松柏,把深秋寧靜的山中景象和盤呈現出來。吳歷此幅在元代王蒙那潤醇松秀、變幻多姿的筆墨基礎上加以發揮,以墨、色層層積染山石,復以焦墨渴筆乾擦點苔,從而達到渾厚沉鬱、高曠幽遠的視覺效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巨然松林夕照圖手卷 設色絹本 壬午(1702年)作


款識:壬午(1702年)早秋,仿巨然法,墨井道人。鈐印:吳歷(朱)、漁山(朱)


引首:松林夕照圖。丙子,楊新題。鈐印:楊新之印(白)、楊新審定(朱)


題跋:中峰一徑分,盤折上幽雲。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岸聞。長松標古岸,疏樹動微醺。自愛蘇門嘯,懷賢事不群。道光壬寅秋日,余客袁浦,適湘山五兄先生出墨井道人山水長卷。用筆蒼勁,墨氣淋漓,真天人兼到之功,洵可寶也。叔美志。鈐印:叔美(朱)


此幀吳歷《松林夕照圖》作於壬午早秋(1702年),時年70歲,晚年成熟期作品,且題「仿巨然法」。開卷展來,崇山峻岭之中,雲霧渺茫、蒼松蔥鬱,三五成組,昂然挺立於山間坡頭;小橋、流水、村落、過客點綴其中,各種點景安排恰當,卷尾則是浩渺無邊的江水,在適合的位置繪以坡岸沙渚。吳歷以山水畫馳名於世,擅于山石的各種皴法,晚年(1702-1718年)特別喜用「陽面皴」。一般畫家為了突出山石的陰陽面,慣於在把皴筆集中於背光處,受光處則不加皴筆甚至留白。吳歷不僅在背光處用上皴,在受光處也加以清勁的淡線條皴,以減弱光暗間的差異,有利於筆墨的自然銜接,增強山石的渾厚質感,這在清初絕無僅有。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仿巨然筆法水墨紙本 壬午(1702年)作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寫巨然遺意水墨紙本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四



柳村秋思圖紙本墨筆 1702年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昔予寫柳村秋思,留別於友人者,民譽得而藏之。予謂其柳葉翩翻,尚有未盡,故複寫此。或以為不然,然民譽善畫之善鑒者,定有以教我。壬午年暑月,墨井道人。鈐印:墨井、吳歷之印


康熙、雍正年間,正式有西洋畫家入值清廷,中國畫家與西洋畫家互相影響,畫風發生了進一步的變革。這種變革首先表現在構圖、布局和畫面的空間處理方面。焦秉貞的《耕織圖》和吳歷的《柳村秋思圖》可作為這一時期畫風演變的典型代表。其特徵是景物近大遠小,道路曲折縱深,近景大面積地遮擋遠景。這樣的手法在以前的中國畫中幾乎是見不到的。


「壬午」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吳歷時年71歲。此圖是吳歷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為其好友民譽(姓金,名造士)所藏。圖中重點描繪了近景的柳樹。柳葉以中鋒落筆點染,表現出秋風中柳葉含煙帶露的柔美,又通過水墨的濃淡層次變化顯現出柳葉交疊錯落的自然風貌,體現了吳歷工細寫實的畫風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程十發山水畫作品集萃
邊講邊畫,何海霞教你畫樹與岩石
談潘天壽花鳥畫的構圖
清六家 吳歷作品欣賞三
國畫「四君子」之幽谷蘭香

TAG:藝術luo |

您可能感興趣

宋四家之米芾作品欣賞
明四家之一 仇英作品欣賞
畫家李孝萱作品欣賞
清初金陵八家高岑山水畫作品欣賞
畫家陳世中金龍魚作品欣賞
張大千作品欣賞 巫峽清秋
畫家李畇龍梅花作品欣賞
楊慶聰玉雕作品欣賞
馮斌作品欣賞
盧中南作品欣賞
朱建娥作品欣賞
歐陽光畫家作品欣賞
何雪輝七絕作品欣賞
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作品欣賞
姚鍾葆三十一幅山水作品畫欣賞
油畫名家鄭春龍作品欣賞
陳半丁作品欣賞
軍旅畫家王永敢作品欣賞
朱自清作品欣賞
「木中君子」黃楊盆景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