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布局與居住文化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布局與居住文化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布局與居住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合院在歷史上稱四合房,顧名思義就是院子的四面都有房屋。地域不同,四合院的建築布局與居住文化也不盡相同。北京四合院是我國傳統民居的優秀代表。北京是六朝古都,北京的四合院必然內蘊濃郁的帝都色彩。認知北京,了解北京與北京文化,四合院是一個極好入口。


四合院歷史溯源

根據考古學界的研究,在我國的夏朝晚期,已然出現了具有合院雛形的建築。在今天河南偃師二里頭保存著一座當時的宮殿遺址。遺址東西長一百零八米,南北寬一百米。東部與北部之間缺了一角。平面是略呈折角的正方形。


庭院四周長廊環繞,東、南、北面的長廊是雙廊,西面的長廊是單廊。南廊的正中是大門。大門八間,中部是穿堂,兩側是塾門,是進入宮中的正門。東廊的折角處有一個側門,小而次要。此門稱「闈」,是供宮中婦女出入的小門。


庭院的北部是宮殿。宮殿與大門大體對位,但是沒有完全對準。在間數上,宮殿也是八間,與大門的間數相同。


這組建築,無論是主體建築還是大門,都採取了單數柱列、雙數開間的做法。這樣,在中軸線上的不是門,而是柱子。與今天在中軸線上布置門的做法截然相反。


在今天陝西岐山鳳雛村有一組西周早期的建築遺址。這組遺址,有兩進院落。在中軸線上依次為屏、門、堂、廊、室。東西兩側是廡。廡取代了廊,而且,所有的堂、室、門都與廡相連,圍攏出兩個院落。前堂與後室用廊連接起來,在平面上呈「工」字形。這樣的布局延續下來,直到宋元。大門外面豎立屏。屏也稱樹,也就是後來的影壁。


相對於河南偃師二里頭夏朝晚期宮殿的圍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宮殿用房屋四面圍攏的形式,完全具備了合院的特點。


「文革」時期,在北京後英房明城牆的基礎下,挖掘出一處元代的住房遺址。這是一座大型住宅,分東、中、西三路。東路主院有正房與廂房。正房分前後兩座,中間用廊連接,平面為工字形,繼承了陝西岐山鳳雛村的做法。前後的正房各三間,列柱不在中軸線上,正房與廂房相互分離,表現出從合院向四合院的過渡形式。


明以後,北京的四合院定型。晚清以後,北京的四合院也多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一些新的建築元素,例如:


一、在院內構筑西式建築,如後圓恩寺胡同7號,西部是四合院,東部是花園,中部是一座西式樓房。


二、構筑西式宅門。這樣的宅門不乏其例。板廠胡同29號是一所舊宅院,但是在傳統的屋宇門外部又興建了一座西洋門。

三、外檐與內檐裝修受西方影響,把室內的紙頂改為抹灰頂,磚地改為木板地,窗戶改為外推式;安裝電燈、暖氣、自來水、衛生設備;把倒座房的某一間改為汽車房等等。


北京四合院的布局


四合院包括這樣幾個基本要素:宅門、倒座、正房、廂房、圍牆。把這些要素根據四合院的原理組合起來,便組成四合院。一般構造是這樣的:


如果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便開闢在東南角,與東廂房的南部山牆相對。大門之內的西側是庭院。其中,正房位於庭院的北部,坐北朝南。倒座位於庭院的南部,坐南朝北。東西兩側是廂房。圍牆用來填補建築之間的空隙。


相比一般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又具有一些特點:


一、中軸布局。正房與倒座位於中軸線上。正房是全宅的主體,進深、面寬、架高與內外檐的裝修規格在全宅居於首位。正房的列柱是雙數,房間是單數,從而保證明間的房門在中軸線上。正房一般是三間。正房兩側有時構築耳房。耳房的高度低於正房。正房與耳房的總長決定了四合院的寬度。


二、正房、倒座、兩廂都是單層建築,而且各自獨立,互不相連。正房與倒座南北相望,兩廂的前檐位於正房墀頭牆的外側。正房兩側如果設有耳房,那麼耳房的面闊與廂房的進深保持在同一尺度。如果正房的後面還有房屋,那麼東面的耳房則作為通道。這一點是四合院與合院的根本區別。合院的房屋是相互連接的。比如,陝西歧山風雛村西周宮殿遺址,今天浙江紹興的台門,西南地區的一顆印式住宅,四面的房子都相互銜接。


三、正房、倒座、廂房通常採取山牆到頂的硬山樣式。不在山牆也不在後檐牆開設門窗,門窗均向院內開闢。


四、宅門位於宅院的東南或者西北位置,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特徵。如果宅院坐落在胡同的北部,則宅門位於東南角;如果宅院坐落在胡同的南部,則宅門位於西北的位置。宅門有屋宇門與牆垣門兩種形式。講究的四合院使用屋宇門。這種宅門又可以細分為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與如意門四種。在封建社會,只有一定品級的官員才可以使用廣亮大門與金柱大門。百姓只能使用蠻子門、如意門與牆垣門。牆垣門的常見形式是清水脊小門樓。


五、北京的四合院在整體上,南北長,東西短,但是四合院內部的庭院與山西或者陝西窄院中的庭院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在庭院的長寬比例上,北京四合院是11,陝西窄院是21,陝西窄院是31,隨著西北地域的轉移,長寬的比例愈來愈懸殊。這就意味著,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基本是正方形,無論是山西還是陝西,庭院則是長方形的,建築雖然也是一正兩廂,但是東西廂房相互靠攏,把正房部分或者大部分遮住。

北京四合院的構造大體如此。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添加新的要素,進行縱向與橫向的組合。


這些新的要素包括卡子牆、垂花門、抄手游廊、後罩房。其中,卡子牆位於東西廂房的南側,卡子牆的中間是垂花門,卡子牆與倒座之間組成第一進院落。抄手游廊把正房與廂房銜接起來。卡子牆與正房之間形成第二進院落。正房之後是後罩房,二者構成第三進院落。在這類四合院中,第二進是主體,庭院基本是正方形的,第一進與第三進則是南北短而東西長,呈扁長形狀。


三進四合院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如果去掉後罩房,把庭院再向後延伸,加蓋正房與廂房,則此處的正房與前面的正房形成前堂後寢的格局。如果這進庭院的後面再設置後罩房,則形成四進院落。


從理論上講,四合院可以進行無限的縱向組合。但是實際上,北京的四合院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至多是五進。比如,清末協辦大學士文煜在帽兒胡同的住宅分東、中、西三路。其中,西路是住宅,分五進。大門在院子的東南角。進大門是一進院,南側是七間倒座房。北側是卡子牆,中間是垂花門。垂花門後是二進院,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房與廂房之間用抄手游廊相連接。之後是三進院、四進院,正房均為三間,最後是五進院,有後罩房十六間。


在橫向上,也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但是,同樣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北京的四合院,最多也只為三路,而且並不全部安排住宅,而是根據需要進行處理。比如,上面所舉文煜在帽兒胡同的住宅,西路是住宅,東路是下房,中路便是北京著名的私家園林「可園」。


北京四合院的設計原理


北京的四合院是歷史產物,其中,既有人文精神,也有自然環境的影響。而人文精神則與我國古代的井田制有關。熟悉中國古代歷史的人知道,井田制是西周時期的一種土地制度,通俗地說,是將一塊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田地劃為九個等份,每份一百畝。中間是領主的田地,用當時的表述是公田,其餘的八份分給八戶農民,每份也是一百畝。農民在種田的時候,先種公田,之後才能耕種自己的土地。


按照井田制的思想與規劃原則,產生了王城理念,簡單地講是將王城規劃為九個等份,宮城居中而立,其餘八份規劃為里坊與市場。這一築城理念,或者說井田制的思想也影響到北京的四合院設計。我們試以一座基本形狀的四合院為例進行分析:


一、正房三間,耳房兩間,基本在一條經線上。正房的前檐為一條經線,耳房綴於北房東西兩側,其前檐略後於正房的前檐。

二、東廂房兩間,西廂房兩間。東西廂房的前檐位於正房墀頭牆的兩側,其跨度與耳房的面闊相等。東西廂房的前檐位於兩條緯線之上。


三、倒座三間。倒座的東側是宅門。倒座的前檐與宅門的後檐可以看作另一條經線。


四、正房、東西廂房與倒座的後檐牆,恰好形成院子的四界。


五、東、西廂房的前檐是兩條經線,北房與倒座的前檐是兩條緯線,經緯相交恰好把院子畫出九份;四周是房屋,中間是庭院。


北京的四合院便是依據這個原則設計的,與井田制對土地的規劃完全一致。這一築屋的原則被後世附會為九宮格。從建築學與地理環境的角度看,北京的緯度較高,房屋坐北朝南,易於採暖通風,故而正房要建在庭院北部。冬季的北京是寒冷的,為了最大限度吸收陽光,避免兩廂與倒座的陰影遮住正房,庭院設計為正方形是科學的。與宮廷、衙署、會館、寺廟不同,四合院不是公眾聚會的場所,而是私人住宅,要求隱蔽性,因此它的宅門不設在中軸線上,而是開闢在東南位置,則充分考慮到建築的功能。


四合院的居住文化


四合院的主要功能是家人的居住與活動場所。家人的身份與輩分不同,居住的房屋也不同。


在四合院中,正房居於首位。一般是三間,中間稱明間,兩側稱次間。位於東面的稱東次間,位於西面的稱西次間。如果正房五間,次間兩側的房屋稱稍間,位於東面的稱東稍間,位於西面的稱西稍間。在尺寸上,明間最大,次間與稍間遞減。而且,同樣是次間與稍間,在尺寸上也略有差別。東次間大於西次間,東稍間大於西稍間。之所以出現這個差別,是因為中國的傳統以「左」為上。這個現象,在年代久遠的房屋,十分顯著。晚近的房屋,不明顯了,甚至次間與明間的尺寸都完全一樣。


明間之所以大於次間,主要原因是:一、這裡是中軸線通過的地方;二、這裡設有祖堂與佛堂;三、主人與家人在這裡聚會。除夕之夜,慎終追遠,在這裡舉行祭祀祖先的活動。因此,明間又稱「祖堂」。當然,房屋繁多的四合院,也可以在另外地方設置祖堂,這裡所講的只是一般四合院的通例。


次間一般做主人的卧室與個人活動場所。如果主人有長子,則主人住在東次間,長子住在西次間。

主人去世以後的靈寢擺放在明間,而且擺放在中軸線上,也就是所謂的正寢。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是夫人,則靈寢只能擺放在院中,或者不位於中線的房間里。停靈的規矩是頭北腳南。


正房兩側有時加蓋耳房。耳房可以是兩間,也可以是四間。三間正房兩間耳房的稱「三間兩耳」,俗稱「五間口」。三間正房四間耳房的,稱「三間四耳」,俗稱「七間口」。在建築形式上,耳房比正房要低一個檔次。耳房的屋頂與房基比正房低,墀頭牆比正房的墀頭牆要退後一個尺寸,故而進深淺。如果是一間耳房,只設通向正房的內門,一般不在室外設門。如果是兩間耳房,除與正房相通外,還要在室外構門。耳房的面闊與廂房的進深保持在同一個尺度上。在耳房與廂房的北面山牆之間用圍牆連接,這樣便出現一個由圍牆、耳房前檐與廂房北側山牆圍合而成的一個小院,叫「露地」。如果在廂房與正房之間有抄手游廊銜接,露地的景觀更豐富一些。耳房作為正房的附屬,可以堆放雜物,也可以作為主人活動的次要場所。耳房前面的露地有時候點綴一些花石,形成別有韻味的小天地。


正房前面的廂房東西對稱,相向而立,位於東側的稱東廂房,位於西側的稱西廂房。東廂房的門窗向西開闢,西廂房的門窗向東開闢。根據傳統,較古老的房子也講究「左」為上,因此,東廂房比西廂房略高。廂房通常是三間,但是如果庭院較淺,也可以靈活處理為兩間。與正房不同,廂房不在中軸線上,故而不強求在間數上一定保持奇數。但是東西廂房之間避免門窗完全相對,在尺寸上,略有差別。廂房也可以加築耳房。廂房的耳房一般設計為平頂,在建築學上稱「盝頂」,俗稱「小平台」。廂房的等級比正房低,在使用上,作為兒女的住所。東廂房也有時作廚房,裡面設有灶台,在灶台上方的牆壁上貼有灶王爺,或者灶王爺與灶王奶奶的神像,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灶王是司命之神,祭灶是四合院里的重要活動。通常用糖瓜、關東糖做祭品,送灶王爺與灶王奶奶上天,讓他們「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正房的背後是後罩房,長度與正房基本相等。但是進深狹窄,在間數上也不與正房保持一致。後罩房一般用來堆放雜物,或者用作女僕的住所。


倒座與正房南北相望,倒座的門窗向北開闢。倒座的間數與正房不保持一致,但是倒座的柱子不能與正房的宅門相對。倒座可以用作客廳,也可以居住男僕。


在典型的四合院里,倒座與正房之間是卡子牆,卡子牆中間是垂花門,有隨牆式與屋宇式兩類。隨牆式的垂花門多用於園林,但是在早期的住宅中,也可以見到。屋宇式的垂花門通常採取一殿一卷式的屋頂,正面是清水脊,背面是箍頭脊。清水脊下面有兩根懸柱,下端做成蓮花的苞蕾形狀。垂花門即因此得名。但是,也有做成矩形的。垂花門的正面無門,背後有四扇屏門,一般不開啟,只有重大活動時才打開。


垂花門裝飾華麗,是進入內院的門戶。講究的四合院在垂花門的兩側往往構築抄手游廊,用來連接兩廂與正房。兩廂與正房之間由於有一段距離,游廊把二者連接的時候,必須拐九十度角,彷彿把兩隻手抄起來似的,因此叫抄手游廊。由於抄手游廊在拐角的地方形成一個窩,也叫窩廊。垂花門與正房之間的院落是四合院的主院,是室內空間的延續,是主人與家人的休憩場所,也是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


農曆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女孩子在這一天「乞巧」:大人在庭院里放一盆清水,女孩子把一根針放在水面上,根據針影的粗細,判斷巧拙。八月十五中秋,合家在庭院里賞月。女眷還要在院里舉行拜月活動。拜月的時候,供月光馬兒與兔兒爺。中國有句俗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灶王爺是陽性的,月神是陰性的。臘月三十晚上,庭院里是燃放花炮最好的地方,有的人家還把芝麻秸鋪在甬道上,讓家人上去踩,把芝麻秸踩碎,諧音「踩歲」,取其吉利。舉凡踩歲的人家,外面的女性是不可以進去的。


婚喪嫁娶,來往人多,房屋不敷使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往往在庭院里搭設大棚作為招待賓客的場所。大棚用杉篙與蘆席紮成,體量高大,既扎出屋頂也扎出可以卷放的窗戶。辦喜事的大棚稱喜棚,裝飾彩色的掛檐與大紅的雙喜字。辦喪事的大棚稱靈棚,掛檐用藍色或者白色,靈棚的窗戶貼藍色的壽字,搭置為和尚、喇嘛、道士唪經的經台。當然,大棚也可以做其他用處,夏天,為了避暑,有錢的人家也要扎大棚,這就是所謂的天棚。北京人說「天棚、魚缸、石榴樹」,就是指這樣的大棚。


由於這個原因,北京四合院一般不在庭院中心栽種高聳的棗樹與槐樹,而是種在正房、廂房後面,或者外院里,種在房屋後面的叫「圍房樹」。栽種這兩種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禮·秋官·朝士》云:


朝士:掌建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


棘,即棗樹。朝士執掌外朝法式。具體是:在外朝的左側種植九株棗樹,用來標明孤、卿與大夫朝見周天子時的位置,刑官之士站在他們的身後;在外朝的右側也種植九株棗樹,用來標明公、侯、伯、子、男的位置,鄉遂以及都鄙公邑的官吏站在他們背後;南面則種植三株槐樹,用來標明三公的位置,州長與庶民代表站在其後。三公即太師、太傅與太保等三個最高等級的官員。官員的等級不同,朝見周天子時的位置也不一樣。在周天子外朝栽種棗樹槐樹的依據,古人的解釋是,棗樹木質的顏色赬紅,而樹枝有刺,取其赤心外刺之意。至於槐樹,鄭玄的解釋是:「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欲與之謀。」


槐樹與棗樹使人聯想到「槐棘」與「三公槐」,這是公卿大夫的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嘉木,北京四合院栽種之多的原因就在這裡。「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魯迅先生散文詩《秋夜》中,這兩株棗樹彷彿穿越了悠悠歲月,仍然巍然佇立在北京的胡同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從文藝復興後期到當代——西方歷代建築風格欣賞
網路文學出海熱體現文化軟實力
網路表情包緣何那麼火
《葉甫蓋尼·奧涅金》里到底有沒有愛情?
「知識網紅」:一群新型知識分子的創新創造

TAG:光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京派建築——四合院與宮殿建築
中國建築文化:圖解四合院
北京建築師的四合院方塘/宅GD
公共文化建築設計:台灣故宮南院/流線型、圍合
晉派建築——晉商文化、大院文化與窯洞
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水格局是這樣的
合和建築五金圖鑑
老北京的北海公園建築物(六)
老北京的北海公園建築物(五)
校園公共建築設計:英國劍橋弗洛里大樓/圍合建築
公共文化+集中商業建築設計:北京保衛藝術中心/方案
江西「汪山土庫」一日游——贛派建築與宮庭建築結合之美
中國古建築之書院建築
宮殿建築形制在濮陽縣中醫醫院的創新探索
河洛古城四合院里話春秋 建築的極致之美
山西晉中古建築——老城、書院
解密青龍鎮的建築布局
中國建築四大類別:民居、廟宇、府邸、園林
四合院解析-第二篇四合院建築解析
千姿百態的四合院大門,京味文化的建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