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如何讓今天的你,賺給未來的自己?

如何讓今天的你,賺給未來的自己?

經驗


心理


觀點


技能


在創業之後,我在後台收到不少留言,有些人問我:「曉璃老師,請問您還招助理嗎?」

我對目前的助理晴天就十分滿意。


今天我站在一名創業者的角度,和各位聊聊我對賺錢這件事的思考與總結。

如何讓今天的你,賺給未來的自己?



01


寫給初入職場的你


1


機會總是青睞積極主動的人


還記得去年,我在慈懷讀書會做了一期關於溝通的微課分享,後來陸陸續續有不少讀者加我的微信,於是我就組建了一個讀者群,當時我白天還在上班,無暇騰出時間和精力打理這個群。


有一天,晴天主動請纓,給我留言說:「趙老師,我看了您的兩本書,覺得特別受益,但看您平時很少在群里說話,猜想您平時一定很忙,您看您這邊有什麼需要就和我說,我上班不是特別忙,願意利用空閑時間幫您分擔一些事務。」

看到她如此積極主動的態度,我很高興,於是我們就這樣開始了配合與溝通。


2


拼速度重質量會讓你迅速成長


我和晴天說,我想把這個公眾號當成一份事業去做。


既然是事業,我們就需要調整好心態,一開始不要著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了解這些讀者到底在關心什麼,運用我的知識和經驗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晴天非常認可我的觀點,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她很快就付諸行動了。


說完的第二天,我就看到晴天在群里活躍忙碌的身影,她正在和群里的朋友聊天,分享她的一些心得和經驗,同時詢問其他朋友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麼困惑等等。


三天後,我收到晴天的留言:「趙老師,第一期讀者問題已整理好送達你的郵箱了。」


打開郵箱,下載附件,我看到的是一張一目了然的表格,誰提問的、提的問題是什麼、以及這個問題的緊急程度,都在表格中進行了詳細的備註和說明。


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其實在職場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出活快,足以凸顯你的態度和誠意;出活好,足以說明你的效率和靠譜。


3


永遠比別人多想一步


最近,由於我在內容方面進行了系統規範地改進與完善,每周我都要和晴天相互碰撞篩選主題。


我主要負責內容創作,話題的篩選與提供方面,晴天功不可沒。


我仔細留意了下,晴天和我的對話大體是這樣的——


「趙老師,我這裡有些素材與選題。我認為A與我們公眾號的定位更契合,如果選用的話,我們可能需要碰撞一下新的角度;B是最近大家熱議的話題,我們可以看看有沒有可能從職場層面進行挖掘......」


細心的朋友一定能夠感受到,晴天和我溝通的時候,並不是直接把問題拋給我,而是她進行了一番思考之後,比較出各自的優劣同時提供後期的行動思路與建議。


你說,這樣的助理,誰不喜歡呢?

如何讓今天的你,賺給未來的自己?


02


寫給職場老江湖的你


1


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在決定創業之際,我向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


有人好意提醒我說,幹嘛一根筋呢?完全可以一邊上班一邊寫公眾號呀!


有句話說出來話糙理不糙,那就是,人永遠不可能腳踩兩隻船。


什麼都想要,最後往往什麼也得不到。


我之前有過一段「斜杠」時光,那個時候公眾號剛剛起步,可隨著書籍出版以及訂閱人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我發現,與其公眾號與工作兩個都想要、最終可能兩樣都做不精,倒不如坦誠一點,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誠然,如果繼續在單位上班,我確實可以享受每個月工資按時到賬的穩定感以及一份妥妥的社保,然而,不論站在單位還是學員的角度來看,隨著寫作事業的逐漸壯大,勢必會分散我很大的精力,也就意味著,我無法在原先的財務領域繼續精進,也無法給他們帶來專業深入的知識講解。


所以,當我做出這個決定時,我的內心無比輕鬆與釋懷。


我接觸過很多在職場打拚多年的朋友,他們普遍的困惑在於,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沉澱,機會也就多了起來,在這些機會面前,到底該如何取捨?


我的答覆就是:「其實並沒有多麼複雜,坦誠面對自己內心的貪慾;與其舉棋不定兩個都想要,不如權衡利弊做出取捨,並且全力以赴。」


我篤信這樣一句話,自己的夢想自己買單,沒有誰有義務替你負重前行。


2


賺錢三要素


自媒體時代確實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有朋友問我:「曉璃,我也想做個公眾號,您有什麼建議嗎?」


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何要做這個公眾號呢?」

「想賺錢。」對方倒也坦誠。


「很好,既然賺錢,就應該想到這樣幾件事情。首先,賺錢的本質是稀缺,你覺得你有什麼內容是別人沒有的?其次,賺錢的途徑是交換,你覺得你能提供怎樣的產品或服務讓讀者買單?最後,選擇自媒體這條路,就意味著你的臉要衝外,得失成敗往往在別人的一張嘴裡,你做好了迎接這些負面評價甚至一些質疑的準備了嗎?」我問。


同樣的道理,在職場中,一個人要具備談錢的能力,必須具備談錢的底氣,這個底氣,叫做身價。


而身價,也往往取決於這三個要素——


1)、稀缺性:


你認為自己身上具備哪些資源、能力和品質是其他人所沒有的?


2)、可變現:


你能提供怎樣的服務、創意或產品,讓公司願意出高價聘用你?


3)、臉沖外:


如果你永遠沉浸在自顧自的自嗨模式,就會走向離譜的邊緣,評論能讓人從偏激中收縮,趨於穩定和成熟。

3


平台不等於能力,學會打造辨識度


之前我也曾被培訓機構包裝成「名師」,但我心知肚明,這種「名師」頭銜是平台賦予的,並不能代表我是業界知名的財務專家。


像會計培訓界赫赫有名的張志鳳,他每年都參與會計教材的編寫,出過各類教輔書,同時他自己開辦了會計師事務所,他的作品及所做的一切事務,都和會計密切相關,所以人們一提到會計,就會想到他。


而我經過前期積累,有了1000+小時的時長以及出了幾本職場書,這給我的未來奠定了主要方向,那就是專註職場方向而非財務方向,這才是我未來持續努力與提升的重點領域。


當然,多年的財務工作經驗並不會就此浪費,因為它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和系統思考能力,這些是寫作當中關鍵的兩個能力。


所以,一個在職場打拚十年以上的職場人,不妨問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


離開了這個平台,你是誰?


未來三五年,你希望人們提到你,又會是怎樣的頭銜與身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你必須掌握的兩大飯局套路!
牛逼背後,都是苦逼
「我化不化妝關你屁事!」

TAG:職場實用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