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愛馬仕時代的 Martin Margiela 設計作品回顧展在比利時揭幕

愛馬仕時代的 Martin Margiela 設計作品回顧展在比利時揭幕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時尚商業媒體


周五在比利時安特衛普 MoMu Fashion Museum 時尚博物館,比利時著名時裝設計師Martin Margiela(下圖)作品展揭幕,該展覽題為「Margiela: The Hermès Years」展示的是設計師在1997年~2003年擔任法國奢侈品牌 Hermès(愛馬仕)女裝成衣藝術總監期間的作品。


  關於 Martin Margiela


Martin Margiela 1957年出生於比利時, 1979年畢業於安特衛普皇家高等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畢業後的五年時間他一直從事自由設計師工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蜚聲歐洲時尚界的六位比利時青年設計師(人稱「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詳見《華麗志》相關報道:比利時時裝設計師是如何征服世界的:一部簡史)


1985年~1987年期間,供職法國設計師品牌 Jean Paul Gaultier。

1989年,他與搭檔 Jenny Meirens 共同創辦了同名品牌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7年~2003年,擔任愛馬仕女裝成衣創意總監


2010年,Martin Margiela 被接納為法國高定時裝協會(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outure)客座會員。


2002年,Diesel 品牌的創始人、義大利著名時尚企業家 Renzo Rosso 的OTB集團(Only The Brave) 通過旗下子公司 Neuf 年收購了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9年,他正式宣布離開 Maison Martin Margiela,後逐漸淡出時尚界。

2014年,時尚界的爭議人物、前 Dior 創意總監John Galliano繼任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創意總監的工作。(詳見《華麗志》相關報道:John Galliano 加盟Maison Martin Margiela)



  「Margiela: The Hermès Years」


該展覽以對比呈現的方式展示了Martin Margiela 為愛馬仕設計的系列和自己同名品牌系列的不同之處,展覽背景色分別為橙色(愛馬仕)和白色(Maison Martin Margiela)


展覽的策劃設計得到了Martin Margiela 本人的支持,但他本人素來在時尚界保持低調,甚至沒有參加周四晚的揭幕酒會。據 MoMu 館長 Kaat Debo介紹,Martin Margiela 合作幫助博物館挑選設計作品,對展覽理念和宣傳圖書予以了反饋。

Kaat Debo 認為,回顧 Martin Margiela 的設計作品具有非凡的意義:首先,他的設計理念對後來的設計師(Demna Gvasalia, Kanye West 和 Phoebe Philo)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次,他對女權的維護表現出足夠的尊重。


她介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Martin Margiela引領的先鋒派時尚現已成為主流時尚。而他在愛馬仕期間設計的系列並沒有獲得很高的知名度,也沒有太多的影像資料。2000年前後是數字媒體時代到來的前夕,因此對 Martin Margiela 的曝光不夠。


Kaat Debo 認為,兩個品牌的作品就是對同一個設計 DNA的兩種不同詮釋方式。乍一看,一個是奢侈風(愛馬仕)一個是街頭時尚風(Maison Martin Margiela),兩種風格南轅北轍。但細看之下,兩個品牌的設計又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


本次展示的愛馬仕作品由愛馬仕巴黎檔案館提供。


當年,Martin Margiela 因為得到了已故的愛馬仕首席執行官Jean-Louis Dumas的賞識,加入愛馬仕集團。據 Jean-Louis Dumas的兒子、愛馬仕藝術總監Pierre-Alexis Dumas 回憶,他的妹妹 Sandrine Dumas在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引薦作用。Martin Margiela 和 Jean-Louis Dumas見面時,列出了幾個設計關鍵詞:舒適、品質、經典、永恆、手工、傳統、優雅的動感。這七個關鍵詞得到了Jean-Louis Dumas的信任和尊重。


Pierre-Alexis Dumas 表示,Martin Margiela 的設計讓人們看到了21世紀全新的愛馬仕。他曾參與 Martin Margiela 設計的最後一個愛馬仕系列。據他描述,Martin Margiela發明了一種帶六個孔的扣子,這樣在縫扣子時,可以呈現出愛馬仕標誌字母「H」的樣式。這一細節足以體現 Martin Margiela的設計用心。


展覽共分14個部分,突出展示設計師的標誌性設計如:風衣、白襯衫或套裝,以及常用的設計手法比如:通過里襯表現層次等。


另有 Axelle Doué, Anne Rohart 和Shirley Jean-Charles三位不同年齡段的模特參與拍攝的視頻展示,她們三人在Martin Margiela 的愛馬仕時期都曾為品牌拍攝過廣告片。


這些視頻展示了設計師在設計中融入的服裝可變化性。比如一件 2003年春款風衣的袖子有三種變化:可把胳膊放在休息里,也可放在袖子外面,還可以把袖子直接脫卸;2000年一件秋款的夾克和呢大衣可以拆卸領子和皮帶部分變成極簡風格。


展覽組織方認為,拍攝這些視頻非常有必要,因為Martin Margiela的設計深度有時無法用靜態展示。而視頻正好彌補了觀眾與設計師作品間的交流障礙。


Martin Margiela在得到 Jean-Louis Dumas 的全權委託後,拒絕在愛馬仕的設計中對一些經典標誌性的元素再做過多的設計改動。例如,他曾經用一條舊圍巾為同名品牌設計了一條裙子;但為愛馬仕設計時,他拒絕對愛馬仕的經典印花圍巾做設計改動。


而在其他設計中,都能看到 Martin Margiela 對細節的改造,比如他升級了Cape Code 手錶,將纏在手腕上的錶帶由一圈改為兩圈,這一款式之後被廣為效仿。



Kaat Debo認為,在當前疲軟的時尚行業背景下,行業體系亟待改革。新生代的設計師為一些知名的品牌做設計工作感覺不到歸屬感,而選擇開始自己發展同名品牌,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商業模式。尋求改變的不僅是新品牌,知名品牌也在不斷探索銷售、溝通、營銷的新模式。在這些設計師當中,Martin Margiela 的設計和行事風格都顯得獨樹一幟。


據悉,2018年,法國加列拉宮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也將舉行 Martin Margiela的作品展。


丨信息來源:美國網站 WWD、維基百科、《華麗志》歷史報道


丨圖片來源:Maison Martin Margiela官網、《Vogue》


|責任編輯:LeZhi


  


▼ 更多相關報道,請移步《華麗志》APP

  • 愛馬仕CEO:我們的網站太爛了,必須大改!電商銷售增幅遠高集團整體水平

  • 愛馬仕集團年銷售額首次突破 50億歐元大關,增幅為七年來最低

  • 旗艦品牌Diesel虧損,高端設計師品牌發力,OTB集團2016年業績持平

  • Net-a-porter 創始人加盟 Farfetch;Brioni、Maison Margiela、Céline均換帥

  • 愛馬仕集團2016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7.6%,中國大陸表現出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麗志 的精彩文章:

美國彩妝大師 Bobbi Brown 談成長經歷
中國市場十年增長十倍,盈利最好!The North Face母公司VF披露五年成長計劃
Yvonne Wang 升任赫斯特媒體廣告集團中國區總裁,《嘉人》中國管理層全新亮相
優衣庫拒絕「美國製造」,掌門人柳井正表示:如果逼我們在美國生產,就撤出美國市場!
開雲集團聯手創新平台Plug and Play,推出紡織面料創新加速器

TAG:華麗志 |

您可能感興趣

比利時藝術家Maarten Verhoeven
比利時Pieter Wagemans繪畫
比利時Julien Stappers油畫作品
比利時女畫家Christiane Vleugels油畫作品
比利時女畫家Christiane Vleugels繪畫作品
比利時藝術家 Wiktor Mielniczuk 的唯美水彩作品
比利時Pieter Wagemans×油畫/花卉
比利時學院派畫家 Georges Croegaert
Diamanti Per Tutti源自比利時的鑽石禮物
比利時女畫家Christiane Vleugels,創作出不可思議」真「美人
【改造】Nicholas Schuybroek | 比利時安特衛普歷史街區MK House
比利時Julien Stappers油畫:靜默生輝
比利時兒童好聲音《Grenade Bruno Mars》
比利時Puzzle Pattern迷彩
比利时,科特赖克,巴可公司总部/Jaspers-eyers Architects
插畫大神 | 比利時著名插畫家Francois Schuiten
比利時警方警告稱Facebook「Reactions」表情存在嚴重的隱私風險
比利時檢察院終止針對 LVMH集團董事長 Bernard Arnault 的兩項調查
比利時再遭恐怖威脅!極端分子:「we are still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