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對於智能手機行業來說,2007 年是一個分水嶺。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在這一年,喬布斯帶著集 iPod、互聯網通訊設備、手機於一身的初代 iPhone 把智能手機帶入了「現代社會」,同時也將「正面大屏幕 + 直板設計」確立為現代智能手機的基本形態。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在這之後的十年里,雖然智能手機在整體的形態上始終沒有脫離初代 iPhone 定下的這個大方向,不過在具體的細節上還是做了很多創新,比如 iPhone 4 的金屬中框 + 雙面玻璃設計,三星 Galaxy S6 edge 的雙曲面屏幕。

而這一次,創新的核心點變成了屏佔比,具體的關鍵詞有三個:全面屏、全視曲面屏和光學指紋。

全面屏是小米在發布 MIX 時提出的一個名詞,用來形容其超高的屏佔比。現在來看,全面屏是一個非常準確的說法,它一方面說明了手機的屏佔比高,「全面」都是屏幕,同時還巧妙地避開了「無邊框」這個文字陷阱。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在這之後,除了小米,消費者和不少行業內的人員也開始習慣用全面屏來描述來描述小米 MIX 這種超高屏佔比的設計。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其實全面屏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早在 2014 年,夏普就發布了擁有三面超窄邊框、屏佔比很高的 Aquos Crystal(上圖),但夏普的幾代 Crystal 系列手機在配置、基礎體驗、銷售渠道上都多多少少有些毛病,產品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和展示階段。

直到去年年底小米發布小米 MIX 之後,小米在全面屏(用的是夏普的屏幕模組)的基礎上,還融入了創新的全陶瓷機身和陶瓷聲學系統,並且在配置上沒有任何妥協,這才算是重新「點燃」了全面屏這個賣點。

隨後,在今年 2 月底的 MWC 上,LG 發布了同樣採用全面屏設計,不過屏幕尺寸(5.7 英寸)更加貼近主流用戶的 LG G6。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相比「常規」的屏幕設計,全面屏設計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在屏幕尺寸一定的情況下,明顯縮小整機尺寸,讓大屏手機做得更小。在使用過程中,更高的屏佔比也可以獲得更震撼的觀感體驗。

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夏普、LG 等屏幕供應商的努力下,基於 LCD 面板的全面屏現在已經不存在太多量產上的困難(小米 MIX「難產」是因為全陶瓷機身,和屏幕無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一段時間我們能看到不少類似小米 MIX 或者 LG G6 這種全面屏設計的手機上市。

全面屏在收窄邊框、提高屏佔比的同時,也意味著屏幕顯示區域和手機中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少,這有助於提升視覺觀感,不過對手機的握持手感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是因為邊框收得太窄之後,手機正面的玻璃蓋板和中框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做出足夠圓滑和自然的過渡(過去的三代 iPhone 就不惜通過邊框「跑馬」的方式來保證手感),進而影響手機的握持手感。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如何在使用全面屏的前提下讓手機握起來依舊舒適和圓潤?在剛剛發布的 Galaxy S8 / S8+ 上,三星就提供了一種幾乎完美的解決方案——全面屏 + 雙曲面屏,三星把這種設計叫做 Infinity Display,中文翻譯為「全視曲面屏」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相比三星的上一代旗艦產品 Galaxy S7 edge,Galaxy S8 / S8+ 在繼續收窄左右邊框的基礎上,大幅度減少了上下「額頭」的寬度,再通過拉長屏幕、屏幕邊緣使用圓角切割等方法,從而獲得了足以媲美小米 MIX 的屏佔比(註:小米 MIX 的官方屏佔比是 91.3%,S8 / S8+ 是 84%,不過按照「屏佔比 = 實際顯示面積 / 整機面積」計算,二者的數據其實差不多)。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在這一基礎上,由於採用了雙曲面屏幕,Galaxy S8 / S8+ 的屏幕邊緣可以和略帶弧度的中框完美銜接在一起(這是屏幕面板不能大範圍彎曲的 LCD 全面屏方案做不到),再加上和屏幕玻璃蓋板對稱的 3D 玻璃後蓋,讓 Galaxy S8 / S8+ 在保留全面屏優點的基礎上,多了小米 MIX 和 LG G6 所沒有的圓潤和順滑的手感。

不過相比起小米 MIX 和 LG G6 上基於 LCD 面板的全面屏方案,Galaxy S8 / S8 這種基於柔性 OLED 面板的全視曲面屏方案在產能上的問題要嚴重很多。

目前除了三星,唯一一家可以量產柔性 OLED 面板的供應商是 LG,不過 LG 的產能非常有限並且在顯示效果上距離三星還有差距(具體可以參考小米 Note2)。換句話說,現在想做出來全視曲面屏,就只能從三星那裡買屏幕。

這件事在 2016 年或許還行得通,不過在 2017 年,隨著蘋果拿下了三星絕大多數外銷 AMOLED 面板的產能(我們得到的數據是三星今年 AMOLED 面板總產能的 40%),再加上三星自家 Galaxy 旗艦對 AMOLED 屏幕的消耗(預計也是 AMOLED 總產能的 40%),大概只剩下 20% 的產能可以留給 OPPO、vivo、華為、魅族等廠商來分,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另外,再考慮到全視曲面屏在手機 ID 設計、內部結構堆疊上帶來的額外困難,至少在 2017 年,除了剛剛發布的 Galaxy S8 以及下半年發布的 Galaxy Note8 和 iPhone 8,我們應該很難看到第三家採用全視曲面屏的手機廠商。

從 iPhone 5s 做出第一個真正好用的指紋識別開始,關於「指紋識別模塊應該放哪裡」這個問題,手機廠商經過了很多的嘗試。目前,除了 Google、LG 等少數廠商還在堅持後置指紋、索尼在使用側面指紋,絕大多數手機廠商已經將前置指紋作為了「標配」。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不過在採用全面屏 / 全視曲面屏的手機上,由於手機的「下巴」太窄,沒有地方留給前置指紋。於是,三星 Galaxy S8、LG G6、小米 MIX 這三款全面屏手機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後置指紋。

那麼能不能在使用全面屏 / 全視曲面屏的情況下,繼續保留前置指紋?解決方案就是光學指紋。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某考勤機的廣告

光學指紋也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考勤機、門禁上用就是光學指紋方案。它的大致原理是在手指按在採集器上後,內部的光源會將光線打到手指上,經過手指反射後彙集到 CMOS 或 CCD 上,從而獲得指紋圖像,整個過程有些類似用數碼相機拍照。當然了,把考勤機、門禁上的光學指紋移植到手機上,需要在體積上做大幅度的縮減,不過大致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相比傳統的電容式指紋和超聲波指紋,光學指紋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在穿透較厚的玻璃蓋板後依然保持優異的性能,因此可以成功做到屏幕下方,讓手機得以在採用全面屏 / 全視曲面屏的情況下,保留前置指紋識別。

這裡還有一點需要額外注意。在光學指紋方案中,一個重要的步驟是通過內部的光源來發射光線,因此光學指紋方案需要包含光路系統。而在手機中,具備自發光特性的 OLED 面板恰好可以充當光路系統,這也是手機這種如此小體積的設備上實現光學指紋的一個先決條件。因此目前所有的手機光學指紋方案都是基於 OLED 面板的,LCD 面板是行不通的。

也就是說,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即使光學指紋方案能量產了,買不到 OLED 屏幕的話還是白搭。結合上面提到的三星 AMOLED 在產能上的巨大問題,一時半會恐怕三星、蘋果之外的其它手機廠商還無法用上光學指紋。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匯頂科技和 Synaptics 都已經發布了自家的光學指紋方案,但目前還沒有搭載光學指紋的產品上市。而根據韓國媒體 Investor 的爆料,三星 Galaxy S8 本來是有望成為第一款搭載 Synaptics 的光學指紋方案的機型,三星還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不過由於開發進度比預期的慢,最終沒趕上 Galaxy S8。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上市的 iPhone 8(來自蘋果 2012 年收購的 Authentic)和 Galaxy Note8(來自 Synaptics)將成為第一批搭載光學指紋模塊的智能手機。

未來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全面屏設計讓智能手機在屏幕尺寸一定的情況下,明顯縮小整機尺寸。在這個基礎上,基於柔性 OLED 面板的全視曲面屏可以讓手機在保留全面屏優點的基礎上,同時獲得了更加優秀的握持手感。而即將到來的光學指紋則讓手機則在全視曲面屏的基礎上,通過將指紋識別模塊置於屏幕下方,得以保留前置指紋識別。

三星 S8 只是開始,今年會有更多「量產概念機」上市

網路上可以找到無數新 iPhone 概念圖

這些創新將會讓智能手機的產品形態在短期內發生明顯的變化,原本一些出現在概念機中的設計會實打實地出現量產機中。不過另一方面,受限於 OLED 面板短缺以及光學指紋在初期較高的技術門檻,「量產概念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只是蘋果、三星的「雙城記」,其它手機廠商很難在短期內推出媲美這兩家的產品,對於那些寄希望於在高端市場挑戰蘋果和三星的廠商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消息。

不過對於你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大可不必考慮這麼多,耐心期待接下來的產品就好了。小米 MIX、LG G6、三星 Galaxy S8 / S8+ 都還只是開始,未來幾個月內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量產概念機」上市,想想還挺讓人興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引力波探測、基因編輯、RSA 加密、阿茲海默症,揭秘 MIT 理學院的 X 項目
來!讓我們把充電寶賣給 VC 吧?
音樂、酒精與未來幻想:我在全美最酷的音樂節上看到了什麼?
孩子們眼中的未來:也許是今天有關 Google 最嚴肅的消息
全景相機得圖 Twin 評測:外觀醒目的小鋼炮

TAG:極客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磅!5G概念股逆市上漲,下周將有望開啟漲停潮
節前最後一天會有驚喜嗎?5G概念龍頭股,抓住就是機會,將開啟暴漲模式
5G概念開啟「飆車」模式,迎來完美低吸機會,將成為17年最強妖王!
5G概念第一黑馬,後市上漲空間巨大!持有的千萬不要賣!
油改概念再現妖股,10轉5股,利好消息出現,後市連續上漲
轟20即將在今年國慶首飛,不再只是圖紙上的概念機
十月關注6大行業可賺錢,一概念進入主升個股機會來臨
機器人概念上市公司半年業績盤點,幾家歡喜幾家愁
轟20不僅僅只是概念機了,在國慶期間或將實現自己的第一次展示
A股賺錢機會來了,蘋果概念股迎來新熱點,這8隻「國家金股」強勢漲停!
節前5G概念龍頭股,抓住就是機會,將開啟暴漲模式
九月純鹼驚人暴漲,股市連跌兩天,布局機會來臨,概念股有哪些?
這隻股票集多重概念於一身,凈利暴增749%,十月有望暴漲成妖
一概念現重大利好:強勢來襲,機構69億建倉,下周將暴漲成妖!
2天被定掉1/3,占遍未來升值四大概念的這個倫敦新盤,果然遇到好盤買家都不會猶豫的
5G概念龍頭股,抓住就是機會,將開啟暴漲模式
到底是外星人所留還是數千年前已有製造飛機的概念?
「5G概念混改」最新利好,未來兩月可重點關注這幾個板塊!附股
不一樣的歲月里,是生是死已沒有了概念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