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的金縷玉衣,真的能起死回生嗎?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相信很多看過古裝劇或者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對傳說中的「金縷玉衣」很感興趣吧!傳說這「金縷玉衣」有起死回生之效,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玉衣」也稱玉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穿的殮服,外形與人體型相似,是身份高貴的象徵。玉衣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上衣由千篇和後片及左右袖筒構成。褲由左右褲筒構成。但是製作一件金縷玉衣可是十分的不易。要經過無數道的工序,吧一片片的玉片組裝。
玉衣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東周時的「綴玉面幕」 「綴玉衣服」,到三國時曹丕下詔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到目前為止,全國共發現玉衣二十餘件,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中出土的兩件金縷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做工最精美的。
金縷玉衣具體由何人所設計並無史料記載。1968年,西漢劉勝和竇綰夫婦墓中發掘出兩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貴族的葬服「金縷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考察,這兩套「金縷玉衣」是我國考古出土中,時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兩套。
當時窮奢極欲的貴族認為死後穿金縷玉衣能使其屍骨不腐,但往往適得其反,因為金縷玉衣極其昂貴,因此特別容易招來盜墓賊。
在西方文明中,強調私有財產,認為最先發現者理所應當佔有文物,因而「盜墓者」概念與「探險家」混淆不清。當今世界最大的一批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中的大量的頂級藏品都是當初「探險家」們的傑作。
盜墓者,在盜掘過程中,舍大取小、舍賤取貴的做法,對文物也造成巨大的破壞,不利於文化遺產的整體發掘和保護。
人們第一次親眼目睹金縷玉衣是在1968年河北滿城一號墓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此後全國各地又相繼出土了中山懷王劉修、南煬侯劉遷、東昌侯劉祖等二十多套金縷玉衣。在這些金縷玉衣中,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是最精美的一件,現收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其實關於金縷玉衣起死回生的說法,與古代皇帝服用的不老丹一樣,不過是古人對長生不老的一種嚮往......
從外觀上看「玉衣」的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頭 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 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構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離的;前片製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型,後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一些玉璧,以及飯含、佩帶之物等。前胸和後背共置玉璧18塊,並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門塞,這些都是用玉製成的。另外,頸下有瑪瑙珠48顆,腰部出玉帶鉤 。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全長1.88米,共用玉片 2498片,金絲約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把它們編綴,故稱「金縷玉衣」。


※為何人老就壽終就寢,而蛇老就是蛻皮,它們會長生不老嗎?
※為什麼國內的很多帝王墓,都不讓發掘?
※三國鼎立他才能和呂布一戰,你知道是誰嗎?
※解放軍發現漢代古墓,出土珍寶無數其中就有金縷玉衣
※荊軻刺殺秦始皇的時候,為什麼秦始皇多次拔不出配劍?
TAG:經典傳奇 |
※皇帝所用的「金縷玉衣」真的能讓人起死回生嗎?
※「金縷玉衣」能讓人起死回生,真的是傳說的那樣嗎?
※最不識貨的盜墓賊,挖出金縷玉衣,扔了玉片,拿著金箔跑了
※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的最牛的葬具「黃腸題湊」,金縷玉衣完好無損,破土而出!
※「不識貨」的盜墓賊從墓中挖出金縷玉衣,抽走了金縷,玉片卻扔了
※大墓被盜, 金縷玉衣等寶物都在, 有一樣沒了
※金縷玉衣是假的,專家哭了!
※嬰兒吃的奶粉竟能製成「金縷玉衣」?殊不知古人們的玩法更奇葩……
※大墓被盜,金縷玉衣等寶物都在,不起眼的沒了,不是盜墓賊不心動
※金縷玉衣真的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揭秘金縷玉衣真的能夠保持屍骨不朽嗎?
※千年古墓出土中國最早的絲縷玉衣和帝印,還有燒烤架!
※鑿山不見斧印漢墓劉備的祖先,出土金縷玉衣,生前有一百多個兒子
※為何歷代皇帝所追崇的金縷玉衣,盜墓賊居然不稀罕?
※該墓最著名的出土文物便是金縷玉衣和錯金博山爐
※揭秘金缕玉衣真的能够保持尸骨不朽吗?
※古墓雖盜洞無數卻挖出一稀罕物,與金縷玉衣齊名,見此物必有寶藏
※金縷玉衣,所為何來?
※此墓地發現「金縷玉衣」,陪葬品多、兒子更多,劉備是墓主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