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托毛主席的福

托毛主席的福

托毛主席的福



2015年,蘇正良欠債六百萬,其中三百多萬的高利貸。除了那輛掉了漆的破捷達,蘇家和廠子里的東西都被債主搬空了。

蘇正良無計可施。這一年,他44歲,頭髮灰白,整日眼睛深陷,神情恍惚。兩年前,他是韶山毛澤東塑像市場上最成功的商人,年利潤百萬,還出錢給村裡修了路。


當時,韶山成規模的廠子有6家,而一年僅韶山本地的毛像銷售量就超過3萬尊。

托毛主席的福


蘇正良當時同時擁有塑像廠、電鍍廠、專營店。蘇廠坐落在離集鎮10公里外的一個山盪子里,廠名為「尚美」,是他爺爺給他起的。銷售處靠著大名鼎鼎的「毛家飯店」。那幾年,蘇廠毛像的模樣是市面上最好的,別家都愛用他的成品翻模,好到債主追上門第一句話是:底模在哪裡?


蘇正良請了自己的兄弟當廠長,白天黑夜琢磨,制出了模樣極好的毛澤東銅像:面相周正,氣勢偉岸,不見砂眼。不過,成本高昂,要高出市面上銅像3倍。銅像鑄造的成本是個大手筆,蘇正良砸入了全部利潤,又向銀行借了二十萬元。


銀行催貸,蘇正良不好意思拖欠,轉身借了高利貸還銀行。蘇正良臉皮很薄,即使後來和廠長矛盾重重,也沒好意思辭退對方。


「他是我兄弟啊。錯在我,是我請錯了他。」蘇正良說。


即使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他也始終堅信他造出毛主席銅像後,一切迎刃而解,「未來是銅像的」。但是銀行和高利貸,利滾利,欠債很快變成了六百萬元。

債主追上門,嚷著要蘇正良的命。「我從沒見過這事情,他們說得太玄乎了。」他回憶道。他當時確實被催債的人嚇壞了。催債人剛走,他就偷偷讓兄弟開車送自己到湘潭高鐵站,跑路河北。


東躲西藏,催債的一波又一波,蘇正良卻漸漸不害怕了。「後來,我就知道他們不會要命,都是要錢。」


「底模我藏起來了,誰都找不到。」


蘇正良說,後來廠子全部被債主抵押走,他也沒交出底模。


★★★

造像的高潮


2005年是全國毛澤東塑熱銷的第一個高潮。那時,崇拜「毛爺爺」的人鋪天蓋地,韶山首當其衝,這個資源貧乏的山區,大大小小十多家毛像生產家庭作坊日夜不休。有人靠毛爺爺蓋了新房,買了豪車,有人還上了高利貸,有人則攢到錢放出了高利貸。


「利潤都有好幾倍!幾萬塊錢一天!」蘇正良拉高了聲音說。最風光的時候,他一年能賺一百多萬。


劉兵那時也開始接到以百尊計數的訂單:有村幹部為全村村民購置毛像,也有單位領導給每個員工發福利。這樣的訂單年年有,甚至有不少數量上千的大訂單。

2005年劉兵蓋了新房,又建起兩千多平米的新廠房。此前,劉兵與蘇正良同在肉聯廠上班。


送不完的貨,接不完的單,蘇正良高興得每天都拎一瓶酒出門。他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每天6點起床,先來樹脂像到電鍍廠鍍銅,再分三批送貨:一批送到火車站裝配,發往全國各地,兩批送去韶山各分銷店。晚上6點工廠下班,蘇正良就去陪客戶喝酒,最少喝7兩白的,鬧到半夜12點才回家。


而蘇正良的叔叔蘇妙功也因造毛像,此時已身家千萬,毛像工廠名為「豐源實業」, 佔地三十多畝,迅速成為湖南省最大的毛澤東銅像生產企業。


被蘇正良稱為「祖師爺」的田海明已是軍政商賈的座上客,他專為「高端人士」供應毛像。2003年毛澤東110周年誕辰,從大學到寺廟,從軍隊到企業,田海明送出了近一千座塑像。

托毛主席的福



不僅造毛像,而實際上,每戶韶山人家都有一座毛澤東像。9.5厘米的車載銅像在這裡隨處可見,甚至有店家門前立了2.85米高的坐像。每月初一十五,韶山人民都要祭拜家中的毛澤東像,家中紅事白事要向毛澤東塑像稟報,結婚求毛主席見證,生子求毛主席保佑,做生意求毛主席關照。


市面上的毛澤東塑像有二十多種形態,揮手或背手,站姿或坐姿,半身或全身,青年或老年等等。這些都是以毛澤東的經典照片為底板,如開國大典像、北戴河風衣照、北戴河藤椅照等。毛像價格跨度從兩位數到六位數不等,以樹脂、合金或純銅為主要材質。相同規格,純銅價格一般是樹脂的10倍。


每年12月26日誕辰日,數萬群眾自發聚集在銅像廣場,高呼「毛主席萬歲」,獻花上香放鞭炮;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放血祭祀;還有飯店免費派施長壽麵。


「韶山美不美?」


「美!」


「毛主席親不親?」


「親!」


導遊帶著遊客在銅像廣場上呼喊。


劉兵老婆歐新河說,毛主席是福神。


歐新河常講述自己的故事,她懷孕那年,預產期本在2004年1月。2003年12月23日是初一,她去祭拜了毛主席求保佑,村裡正要分賣地錢,歐新河想兒子早點出生,多分一個人頭錢。


兩天後,歐新河順產。「……真的是主席保佑,所以我特別信主席。」歐新河很認真地說。


★ ★ ★


毛像的鄉村起源


田海明是最早發現毛澤東塑像商機的韶山人。


1992年,21歲的韶山商人田海明途經長沙,在路邊的觀音、如來、關公等石膏像中,一座毛澤東石膏像一下子擊中了他。而之前,田海明剛得到一個消息:韶山剛成立了「毛澤東百年誕辰籌委會」。1993年,誕辰百年。「如果韶山造毛主席像,一定會很不一樣。」田海明當時決定將300元身家全部投入毛澤東石膏像生產。

托毛主席的福



田海明


百年誕辰,韶山盛況空前,一座10.1米高的毛澤東銅像被樹立在故居旁的廣場上。田海明生產的白色石膏像,被來往的紀念客人搶購一空。


1994年,田海明去往「苦瘠甲天下」的甘肅固原,為月亮山紅色紀念館送一座3米高的石膏像。這筆買賣賺到的錢不多,但他拉回了一車土豆,「他們最好的東西就是土豆,給我裝了將近2噸土豆回來。」田海明回憶說。


他還曾去湖南醴陵送過100座毛像,從距離村口還有三公里的高速路口開始,醴陵家家戶戶響起鞭炮,歡迎主席像的到來。


1993年,22歲的蘇正良,剛從車工轉到肉聯廠當豬肉分割師,這是當地的肥差。兩年後,他辭去肉聯廠工作,加入叔叔蘇妙功的毛像廠。


與蘇正良一樣,這一年,劉兵夫婦也在肉聯廠上班。劉兵留著大背頭,朋友們笑稱他是「毛主席的臉,小平的身高」。在肉聯廠時,從凌晨三點開始工作,承包了別人3倍的活,分割豬肉的刀法快准狠。而他老婆歐新河則負責包豬肉。一天要分割兩三百頭豬,歐新河很疑惑:「看不完的書啊殺不完的豬,不知道哪裡來這麼多豬。」但那時,不用上工的時節,夫妻二人就在家自製毛像銷售。

托毛主席的福



劉兵歐新河夫婦


當時,劉兵看到肉聯廠老闆新買了輛車,半羨慕半彆扭地對老婆說:「天哪,買小車要燒這麼多油啊!」


2015年末,毛像廠老闆劉兵新購置了輛六缸寶馬X5,時價81萬。「寶馬是我要他買的,我說要買就買輛好的,別捨不得,」歐新河坐在自己店裡說,「主席是福氣,我們想不到會有今天。」


★ ★ ★


滿姐和她的兒子


在韶山毛像生意最紅火的時候,紀念品經銷商毛志群也開始從蘇正良那裡拿貨。


當地人都叫毛志群「滿姐」,她是最先做「毛氏食品」起家。


1993年,百年誕辰點燃了韶山的「紅色旅遊」發展,紅燒肉、火焙魚、鄉里臘肉和辣椒被確定成毛澤東生前最愛吃的四樣菜,主打「毛家菜」本地菜館和真空食品在韶山紅紅火火地鋪張開了。


但卻是毛像帶給了毛志群最大的一桶金。去年7月,一位五十多歲的廣東遊客在銅像廣場獻了花拜了像後,走進百米外毛志群的店裡。客人對著塑像三鞠躬後,看中了一座1米26的主席銅像。


「你是哪裡人?如果你是韶山人,我就在你這裡請主席像。」廣東客人說。


「 我就是韶山妹子,嫁不出去的女 兒。」毛志群曾作為黨員代表,對來訪的國家領導人也說過這句話。毛志群拿出身份證給他看,還同客人說起了毛澤東銅像揭幕時日月同輝,杜鵑花開的故事。


毛志群的故事還沒說完,客戶就從包中數出現金,12800元,一分沒少交給了毛志群,然後請走了銅像。


「主席保佑平安」。毛志群對每個客戶都會這樣說,「希望大家都認為毛主席像是一尊平安神。」


「你信毛主席是神么?」有人問。


「我最信了。我說一個故事給你聽,雖然也有人說這是唯心論。」毛志群說。


「1994年11月19日是毛主席陰曆生日,我去拜銅像。當時我懷著孩子,跪不下,回家後,我就肚子疼。20號進醫院後,難產。


生不下來我就不生了,又沒錢做剖腹產。我當時站起來走了一圈,口中就說,毛主席我昨天拜了你,你保佑我平平安安生出來,不管男孩還是女孩。我每年給你一柱清香、一斤錢紙、一份鞭炮。


我就說了這三句話,結果小孩順利生出來了。我身上有股主席的力量。


「就有這麼巧,真的。」毛志群眼裡閃著光。


毛志群的兒子張毅五年前考入哈爾濱工程大學,去年入職中信銀行長沙分行。這些故事張毅聽了很多遍,但他並不相信。


「我們現在基本上對他們那代人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就是上學之後歷史書上面會講的。但是其實像我媽剛說的這些,我們是完全不信的。」張毅是毛志群最大的驕傲,他說道。


「這東西完全沒有意義,科學上都能解釋。爸媽他們相信是他們的事,我們90後都知道這事就是瞎扯淡。但反正個人有個人的信仰。」張毅16歲離家去往湘潭市最好的學校湘鋼一中讀書,回家的日子裡,他極少與父母談論這些。


「不過我覺得你只要在韶山生活,多多少少都是沾了主席的光。」張毅頓了頓,「如果說我們韶山沒有這位偉人,現在也許連小山坳都不是,就是個貧困縣了。」張毅和家鄉的同齡人常常開玩笑說,


「如果毛主席還在的話,那我們現在也是誰誰誰,我爸我媽誰誰誰。」毛志群點點頭,插了句話:「我就是韶山人,我驕傲。」張毅俏皮地眨了眨眼:「我都不說明白了,你看我的身份證。我身份證上寫著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


毛志群家祖輩都生活在韶山沖,毛澤東就出生於此。「沖」是湖南方言,特指偏僻貧困的山坳坳。


★ ★ ★


毛像的形象規範


2005年,蘇正良的毛像生意風生水起,他也開始高價收集了文革時期的老物件。文革時期的毛像最為精緻,這是韶山所有毛像廠主的共識。「文革時候很多藝術家集體創作的工藝品都很經典,關鍵是那時候的政治態度不一樣,做得不好的根本不會拿出來。」紅色收藏家田海明說。蘇正良曾以3000元購入一座25厘米高的半身像,以此為底本翻模,再自己動手修整。一座底模,蘇正良至少要修整15天。


「主席像怎麼好看這件事,除了像主席樣子之外,線條啦,平整度啊等,細節多得很。」蘇正良從審美意義上對塑像進行「整容」,使之在面相上更為悅人。

托毛主席的福



蘇正良


近幾年,蘇正良開始用3D列印翻模老像。有意思的是,看似比例完美的塑像,放大或縮小後,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回事了。


有毛像工廠師傅說,「幹了十多年,主席像是世界上最難做的塑像。」韶山商人龐屹轉行加入毛像市場後,樹脂像始終面相不合格,在韶山當地鋪不開貨,血本無歸。


有一陣子,韶山毛澤東塑像市場混亂。因為灌注技術和底模太過粗糙,塑像的面相常常塌成了大餅臉。或者有的,法令紋或許沒印出來,眉骨也可能一高一低。甚至有的雕像臉部特徵變形,比如那顆痣,或左或右,甚至消失不見。還有些看起來五官無差,但怎麼看都不是毛主席。


「當時韶山銷售的毛澤東塑像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主席形象,需要制定一個標準來提升他的形象。」韶山市質量與技術監督局副局長章求說。2010年,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毛澤東主席工藝塑像》地方標準,這是全國第一個關於毛澤東塑像的標準。


田海明和蘇正良因為生產的毛像面相最好,直接成為標準的制定委員之一。此外,委員會專家還有主席親屬毛岸平,湖南本土的藝術雕塑家,美術家協會主席、書法協會主席等。


「塑像的頭與身體比例一般為1:7.5,主席是國字臉,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田海明說,在製作毛澤東揮手像時,揮手的角度要特別注意;青年毛澤東沒有痣,中年毛澤東的痣在人中左邊,有些廠家則把痣放在人中正下方,或者沒有理解清楚,直接放在人中右邊了。


「逼真效果很難定,但肯定是正能量。要大家看上去積極,對整個中國都是氣宇軒昂、積極向上。」田海明表示。


★ ★ ★


價格戰與低谷


蘇正良經歷過3次毛像危機,前2次都是價格戰。


第一次危機是2000年,幾乎一夜之間,市場上的毛澤東塑像(最小款型)跌價到一塊,甚至8毛錢一個。而蘇正良的工廠造價一個同等規模的成本要3元,此前市場上單個塑像的定價12元,幾乎血本無歸。「整個市場都是以次充好,成本低,主席形象差」,蘇正良有些憤慨。


那時,他收拾收拾暫別了毛像市場,帶著牌桌上剩下的四萬塊,回到石坪里給自家蓋了房子。


2004年韶山大力發展紅色旅遊。2005年韶山旅遊總收入同比去年增長三成多,毛像市場也開始升溫。這一次歸來後的蘇正良,主動成為韶山市場上的「價格戰大王」。


作為全村第一個裝上寬頻的人,蘇正良依靠「百度」尋找新機械、新技術,改進生產方式,「深圳來的一百二的毛像,我四十元能做,三十元也能做出來。」他說。依靠價格戰,四年間,浙江貨擠走了深圳貨,韶山貨又趕走了浙江貨。


但緊接著,是韶山貨之間無休止的低價戰,「大家都快沒錢賺了。」劉兵回憶道。


為解決危機,2011年蘇正良提出聯合辦廠。除豐圓外的七家聯合,以達成不再無底線的價格戰。黃建軍是蘇正良的好朋友,也是七家之一。他把自家池塘填平,依著紅土坡,面朝菜地,建起了900多平米的聯合廠房。


聯合辦廠的頭年,有人出資,有人出力,有人打市場,韶山市的毛像市場暫時獲得了平衡。但很快,出現了誰都說不清的利益糾葛,彼此對簿公堂。蘇正良對此痛心疾首:「韶山人不團結,這是個很大的事情。如果都像浙江,放開心思搞,韶山的主席像就不得了。」


那兩年,價格戰危機尚未過去,另一個挑戰隨即來臨。2012年,聯合辦廠失敗後,有三位老闆因虧損而退市,不再生產毛像,而剩下四家的樹脂像都利潤微薄。迫於消費升級,每家都開始了從樹脂像到銅像的轉型。客戶比以前更大方了,他們捨得花錢,更願意請一尊材質紮實,光澤穩重,模樣喜人的銅像。


從2013年開始,劉兵的旺達塑像廠,為了研發銅像,兩年投入的兩百萬血本也無歸,而黃建軍停產樹脂像,獨自在家專心摸索鑄銅工藝,花費三年時間,直至去年底,才勉強做出合格的12.5cm銅像。

托毛主席的福



無論是家庭式作坊,還是韶山最大的毛銅像生產企業,銅像銷量一直在下降。自2013年以來,受「八項規定」和經濟下行的影響,甚至當地最大的,蘇妙功的豐圓廠的銅像只有歷史最高銷量的50%。


但是蘇正良卻說,「現在是最低谷,以後都是往上走。觀音之外,我們除了毛主席還能敬誰啊。」他和田海明都預測明年毛澤東125周年誕辰,會迎來新一輪的毛像熱。


★ ★ ★


田海明式崇拜


「毛主席的塑像怎麼擺放?祭拜怎麼行禮?開光儀式、恭請儀式、揭幕儀式、靜立儀式,這個文化你說簡單嗎?」田海明發問。1995年後,他開始琢磨這一個個新問題。


當時,很多人把毛主席「請」回家後,卻不知道怎麼拜毛主席。田海明放大了聲音,「這不是我想做這件事,是這個需求上來了。」田海明要做件大家都滿意的文化。


「我把主席塑像作為文化和使命在做,主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延伸與精華。」1998年起,田海明開始為「請」毛澤東塑像的客人舉行一種他獨創的,融合佛教、道教的開光儀式。


鳴禮炮、奏禮樂、敬煙敬酒燒紙錢,田海明神情莊嚴,口中念念有詞:「1893,領袖誕生,開天闢地,朗朗乾坤,澤佑蒼生。」然後,周圍的人三跪九叩。


六年前,田海明在龍虎山皈依道家,那張照片被他用作了微信朋友圈封面。他身著高功服,藍邊金底,狀似錦繡龍袍。「主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田海明曾在武漢大學學習周易、風水,他說這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學習主席文化。」


他還有另外一個顯赫的身份:紅色收藏家。自1993年開始,他就收購入許多早年的毛澤東像章、畫像、塑像等,並建了一座名為「旭日堂」的博物館。


旭日堂的所有藏品都可以被「請」走,但都沒有標價。1米83的毛澤東銅像——這一般被認為是毛澤東的標準身高,價格不會低於六位數。「你願意請,證明你是真崇拜毛主席。」田海明認為。他從來不缺客戶,但田海明極少透露客戶是誰,往往都說是朋友介紹。他提起的朋友中,不少是部隊、政府的領導。


現在田海明與江西、江蘇等地廠家合作,製成的毛澤東銅像被運到田海明的博物館裡,「沾了福氣」,再被運出去。「銅像是主席文化的傳承,沒有銅像就不能傳承。你可以通過銅像跟主席稟報,跟主席溝通,對主席表達敬仰。」田海明解釋道。


信主席不是迷信。「不了解就跟著大家去信這叫迷信。我是研究主席,崇拜主席,主席講的都是對的。」田海明曾在一些政府及部隊培訓、企業學習紅色文化中講學「現在很多人是對主席不了解,沒有拜讀過主席。」


田海明雖是中專畢業,但他常習毛澤東詩詞帖,並且專門學習了一些毛澤東的著名講話。面對慕名而來的訪客、媒體,毛澤東開國大典的講話、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第九次人民代表大會的發言和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的講話,這四段毛澤東的語錄田海明用純正的韶山腔張口就來。


他亦會對當下的官場亂象、貪污腐敗發表憤憤之言,最後總結道:「現在很多老百姓為什麼這麼崇拜毛主席,崇敬毛主席,就是感覺和過去沒法對比。」


田海明在博物館裡,掛有各種毛澤東畫像,他指著一幅說,那幅是毛澤東第一代標準像,就是印在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毛澤東像,是最值錢的一幅像。「為什麼第五代人民幣一發行,馬上美元貶值?這就是潮流!」田海明說得自信滿滿。


★ ★ ★


蘇正良回歸


因高利貸而出局。蘇正良只能旁觀韶山毛像市場,好幾年來,每看見一次市場新出的毛像,他都經受一次煎熬。現在,他可以回來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工藝。


去年底至今,他打磨了幾個新底模,改進了澆灌樹脂細節,試驗出更接近黃銅質感的噴漆。「我發現了新工藝,信心又回來了。」蘇正良說。他坐在一張低矮的木凳上,除了一張桌子,水泥牆的房間空空蕩蕩,稍微值錢的早些年都被債主搬空了。


蘇正良曾是韶山第三個從毛像中發財的人。第一個是田海明,第二個是他叔叔蘇妙功。


「田海明是第一個發現毛主席像商機的人,而我是第一個發現車上毛主席像商機的人。」回憶十多年前,他很自豪。1998年他開始生產9.5厘米高,專門放在小汽車上的毛主席樹脂像,3塊錢的成本,賣12元,一下子成為爆款,不僅紅遍韶山,而且迅速銷往全國。上午拉貨過去,下午打牌,那時他最得意的日子。他說,車上放毛像可以保平安,這是個巨大的商機。


「我是個無神論,不信毛主席,但毛主席是個哲學家,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除了觀音,還有誰比毛主席厲害,人們還能信誰?」蘇正良說,「我眼光獨特,這個就像你看男朋友一樣,要看準,古往今來,還有誰比毛主席厲害?」


前幾年因造毛像欠債後,他開始嗜酒。「麻醉自己,要麼睡不著」。喝了半斤白酒的蘇正良話很多,聲音急促洪亮,「我很快就能再搞起來了,」他雙眼瞪得滾圓,在凹陷的眼窩裡顯得過於熾熱。但白日里,蘇正良極其寡言,即使說話,每句話不超過5個字。


過去的兩個春節,蘇正良都過得很糟糕,每天都有人來催債。他給對方沏茶,陪對方干坐幾個小時,無話可說。


蘇正良很少與人交往,他自尊心極強。但他對別人的鼓勵記得清清楚楚,「他們都在等我重新搞起來」,蘇正良說了許多名字,親人朋友,韶山質監局的官員,經銷商等等。他說黃建軍人很好,借給他幾萬塊從沒催過。


「別人都不相信我這個東西能做大。只有我自己心裡清楚。」蘇正良很平靜,「他們都以為我這一輩子完了。不會的。」他說,他還保藏著底模。


蘇正良的兒子今年18歲,正在長沙打工。和劉兵一樣,蘇正良希望他未來子承父業。「主席像肯定賺錢。」蘇正良始終相信。


採訪、撰文:楊楠 攝影:肖南 編輯:Nabokov

托毛主席的福 點擊播放 GIF/1754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我一天看了三部國產類型片,翻了42次白眼
我們懷念的不只是張國榮,還有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
李夢,少女巴比倫
54個張國榮,你最愛哪個?
要不要口袋?對白T恤而言,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TAG:ELLEMEN睿士 |

您可能感興趣

華盛頓和毛主席
周恩來與毛主席的雅號
毛主席手下最忠誠的保鏢 主席逝世也依舊陪在主席的左右
毛主席最捨不得的警衛員,為保主席犧牲,在主席懷裡幸福離開
毛主席與宋慶齡從莫斯科歸國時,毛主席「玩」起了讓座
毛主席的紅燒肉
靳尚誼畫的毛主席和周總理!
毛主席口中的「小毛驢」
毛主席的 經典 幽默
毛主席的珍貴老照片
毛主席格言
毛主席箴言集
尼克松訪華和毛主席說了什麼,毛主席連連搖頭不同意
保護毛主席15年,和毛主席最親的衛士是他
毛主席獨特的「麻將哲學」
頌歌獻給毛主席
為什麼是板垣征四郎和毛主席?
毛主席的簽名
赫魯曉夫對毛主席不滿,毛主席憤怒回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