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四個男孩的媽媽黃宗嫻:媽媽需要「暫停」

四個男孩的媽媽黃宗嫻:媽媽需要「暫停」

文:陳雅慧

四個男孩的媽媽黃宗嫻:媽媽需要「暫停」

三十七歲短髮的黃宗嫻,台灣師大附中英文老師。她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身分是──四個男孩的媽。她的「媽媽人生」彷佛是場戲,高潮迭起:度完蜜月懷了老大;老二碰上雙胞胎;結束育嬰假準備回去上班,卻「不小心」又挺了大肚子??目前老大六歲、雙胞胎四歲、小兒子八個月大。

職業婦女加四個兒子的媽,這樣的身分,完全不在她的生涯規劃中。「B+媽媽」是黃宗嫻的選擇,也是與四個生命交手後,刻骨銘心的體會。黃宗嫻娓娓道來:「生老大的時候喂母乳,寶寶吃不夠,壓力很大;送奶粉給保母時,非常愧疚,心裡充滿掙扎。老四我還是喂母乳,但混餵奶粉的心情就完全不同。現在我相信:『只要寶寶不拉肚子、不發燒、有長大長肉,就好了!』媽媽快樂,家人才會快樂。」


轉換環境釋放壓力

「B+媽媽」其實需要練習。笑聲很大、個性爽朗的黃宗嫻也不是第一次當媽媽就上手。她當新手媽媽的時候,盡心儘力想把最好的都給大兒子。花了整整一個月的薪水數萬元,買下德國進口的多功能食物調理機,堅持親手做最健康美味的餐點。一邊上班一邊堅持喂母乳,母乳不足,到處找偏方、購置裝備。

生了老二雙胞胎,為了讓雙胞胎也可以享受到母乳,下定決心請育嬰假在家當全職媽媽。當時兩歲的老大,每天面對把媽媽「讓給」弟弟,自己到保母家「上班」,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和情緒風暴。自己全天候帶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瑣碎事物變成生命重心,沒有完整的獨處時間,也沒有空間可以喘息。黃宗嫻體會當完美的母親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要當完美的母親,到最後可能是我折磨死孩子,或孩子逼死我!」黃宗嫻大笑。

四個男孩的媽媽黃宗嫻:媽媽需要「暫停」

(黃宗嫻與她的四個寶貝)

她相信為自己和為孩子保留空間的B+媽媽,是一個比較舒服輕鬆的狀態。當全職媽媽的時候住在樹林,黃宗嫻常常帶著孩子參加「小大讀書會」。後來搬到內湖,則常常跑媽媽和小孩可以一起聚會的「媽媽Play」。「雖然帶著孩子到處跑也很累,但是這樣的『暫停』和『轉換』很重要,小孩二十四小時跟在媽媽身邊,不管大人或小孩,都會對真實世界失去現實感。」

生了四個孩子仍不放棄當老師的工作,為的也是可以「暫停」和「轉換」。「我有兩種身分,可以看到學生在學校的一面,而這是家長看不到的。回去再看看我的孩子,就會有不同的體會,」黃宗嫻覺得自己很幸福,可以有不同的生命體驗。


接受鬧哄哄的祝福

能夠順利轉型成為B+媽媽,另外一個重要關鍵是老公的支持。黃宗嫻先生的工作很特別,之前是少年觀護人的助理;現在則是成年觀護人。先生看過太多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家庭悲劇,和社會黑暗面。每當處理一些棘手的個案後,回到鬧哄哄的家裡,看著兒子們爭吵、動手動腳,他反而會拉著黃宗嫻的手,感動的說:「老婆,我們家好幸福、好正常喔!」

樂觀的先生,讓黃宗嫻在被四個孩子困住,找不到自己的時候,還能苦中作樂,珍惜自己的幸福。夫妻彼此做情緒的垃圾桶,也讓情緒風暴有平息的機會。黃宗嫻的先生常常會對她說:「嫁給我,你真的很辛苦。」每到此刻,黃宗嫻雖然心裡附和:「對,真的很辛苦,」但想到先生的體貼,一抹微笑忍不住就會掛在嘴角邊。

「你們想要好媽媽,就要當好寶寶;想要壞媽媽,就當壞寶寶。想要好媽媽?還是壞媽媽?」

黃宗嫻最成功的地方,其實在於她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真正能更看到自己,就不會失去自己。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註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夫妻教養觀念不同,如何溝通?
孩子長高,你吃對了嗎?
2017波隆那書展,呈現台灣童書繪本的多元創意
15個生活習慣,養出好腦力
二、三歲孩子從小天使變小惡魔!父母該怎麼做?

TAG:親子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我的爸爸媽媽
送給媽媽染髮膏,當兒女的媽媽,也是媽媽的女兒
如果你是個媽媽,請告訴孩子的爸爸!
陳數:不需要為難孩子叫「媽媽」的後媽
我的「獼猴桃」媽媽,我的腦癌媽媽
我的媽媽
鬼媽媽
爸爸,我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孩子
媽媽,你老了
我的爸爸和媽媽
8歲女孩因任性被媽媽「教訓」遺留在車站,女孩:媽媽在鍛煉我!
養男孩,媽媽請「退位」
「隔代親」帶男孩要注意這四個誤區,爸爸媽媽要仔細斟酌
爸爸是媽媽最好的搭檔
寶丟媽媽:你不知道的三個朋友
「爸爸媽媽離婚了」,這個9歲男孩震驚了大家
小男孩趴在媽媽棺木上問:「為什麼我不能陪著媽媽睡覺?」
未婚媽媽別哭!你的「病王子」有7個爸爸
媽媽的靠背老椅,送給媽媽
4個孩子3個胖,媽媽不停地做飯,爸爸要賣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