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高仿古玉的陰細線已達七分像、還能鑒定嗎?

高仿古玉的陰細線已達七分像、還能鑒定嗎?

在西周之前,能以細陰線著稱的,只有良渚玉器。雕琢在良渚玉琮上陰陽相間的細線密實而規範。西周的細陰線的觀賞質量要遠遠高於良渚文化,主要原因在於良渚文化的細陰線是刻在較軟的質地上,線條密而蜿艇,只在「原始」與「精細」的對立統一中贏得收藏者的欣賞;而西周的細陰線則是用砣輪琢磨在堅硬的玉質質地上,線條在縝密規範之餘,還包含著勁挺與彈性,這是良渚玉器所不具備的。

高仿古玉的陰細線已達七分像、還能鑒定嗎?

西周 陰細線

從現有的商、周兩代玉器標準器陰線的展示來看,西周琢玉的砣輪厚度與直徑明顯小於殷商,這直接導致了兩個時期陰線的閱讀效果的截然不同,以常見的雙陰線為例,殷商雙陰線的間距大,換言之,所擠出的陽線較寬;而西周雙陰線的間距小,所擠出的陽線細,這是由於砣輪的厚度不同所導致的刀痕差距。

再觀察陰線的轉折走勢,殷商陰線的轉折顯得僵硬而剛性;西周陰線的轉折婉轉而柔和,這是琢玉砣輪直徑小的優勢所在。所謂殷商玉器的雄強與西周玉器的陰柔,其實就是不同的琢玉工具所產生的客觀審美效果。

西周玉器刀法比較重要地體現在細陰線上,其細密的精微程度,已經達到了高古玉製作的顛峰,即使戰國時期也不能過之。

在山西曲沃皆侯墓室中,曾經出土了一件玉塊,上面刻有夔龍紋,據有關文字記載,在0.1厘米寬的夔龍眉上,竟刻有五六條細線,每條細陰線的寬度約為0.2毫米,已經達到了微雕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戰國與兩漢琢玉工藝中對細陰線的技術運用。

需要注意的是,雕有這種細陰線的玉器,都是級別很高的藏品,一般水平的西周玉器不可能具備這種細陰線,所以,在收藏鑒定實踐中,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觀察與細陰線相關的鑒定點上,做綜合的考察,而不能一見這種細陰線就興奮。其實這種水平的細陰線,現在的高仿品能達到六七成彷彿的程度,一般收藏者很容易上當。現在高仿品的細陰線與西周細陰線其實比較容易區別,我們還是要從琢玉的工具著眼,西周琢玉的砣輪轉速緩慢,參與深磨的解玉砂的顆粒相對粗大(儘管一定會很細小),這樣勢必會使每條陰線線壁經放大後可見崩喳,而後世蛇輪的轉速一定要數倍於西周,解玉砂的顆粒也細小於西周,在這種工藝、工具下完成的產品,在微觀上一定與西周有著明顯的差別,關鍵在於收藏者能否細心觀察或有機會觀察到真品的線壁特徵,這才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小編互動,只有經歷多次的失敗教訓,才能夠領悟到古玩的深度和難度。訂閱時代收藏網公眾號《sdsc2004》學習古董鑒定方法、分享古玩收藏經驗、古玩買賣、藝術品定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澤 的精彩文章:

春秋古玉為何被會收藏界垂青
春秋早期玉器上的雙陰線與一面撤刀法
香道、茶道源於日本?
明代瓷器上常見的紋飾、你認識幾個?

TAG:收藏澤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從陰細線來鑒定古玉真假、論復刀與砣輪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