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兒時的安全感如何影響你的一生?

兒時的安全感如何影響你的一生?

↗↗↗回復「

100

」,

免費下載100本名著錄音





作者:林文采博士 ,

著名薩提亞親子婚戀專家,著有

《心理營養》,

本文選自壹心理




薩提亞君說:

這篇文把孩子5歲前各個時期安全感的建立做了詳盡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告訴了爸爸媽媽們如何與孩子互動是更好的,具有強大的可操作性,推薦給大家。



正文






嬰幼兒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發揮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大體可以分為0-90天、90天-36個月、4-5歲三個階段來談,保證孩子在每個階段都能獲得充分的心理營養,這樣的孩子未來的發展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我能活下去嗎(0-90天)




嬰兒從舒適的子宮降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前通過臍帶輸送的豐富營養現在完全中斷,羊水中的自由自在被一種鉛一樣沉重的感覺代替。所有這些變化都是劇烈的,比我們成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和挑戰都更加劇烈。




想想我們的「小可憐」,它想喝水,但自己不能拿,想吃飯不知道飯在哪裡;他頭都不能抬一下,甚至連笑也不會;他不好看,五官不突出,頭髮只有幾根,頭大腳小身子短;他不能表達自己,也不能聽懂別人;他不能向別人示好,不能滿足別人任何需要,而自己的需要卻多得不得了,吃喝拉撒睡都是問題……




如果沒有人管他,他將毫無疑問的死去,會有人能「受得了他」,能毫不厭煩的悉心照料他以便幫他活下去嗎?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之初,就是伴隨著這樣的焦慮、惶恐和疑問度過的。




這個階段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活下去,從生理營養和心理營養兩個方面獲得滿足以便活下去。









生理營養即各種生理需要的滿足不需多言,而心理營養則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




這個時期嬰兒的心理營養主要有兩種:其一,被無條件的接納;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這九十天里。




正常來講,這些是不成問題的,孩子們在盼望中出生,一個大家庭都會圍著小寶寶轉,而作為「主角」的媽媽則會像熱戀中的男女那樣自然的分泌苯體胺,看著自己的骨肉怎麼愛也不夠,逢人顯擺小寶寶的照片,儘管在別人眼裡新生兒一點也不好看。當然,媽媽還會自然的分泌乳汁,不同時段的乳汁營養成分不一樣,完全和不同階段孩子的需求相匹配。




但是,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境況,生活並不總是按照正常的情況發展的。諸多因素會影響到母親是否能夠盡職。




其一,孩子降生時,年輕的父母還沒有完全擺脫生活的壓力,在物質收入和社會認可方面都處於掙扎奮鬥期,而孩子佔用這麼多時間和精力,自然會引發衝突;




其二,年輕的父母大約在結婚後一兩年內生下寶寶,一兩年的時間常常不足以讓夫妻有比較好的融合,學會彼此相處,夫妻關係的不通順,會大大影響母親的情緒;




其三,從女孩到妻子再到母親是一個角色突變,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對這樣的轉變有所準備和受過訓練,如果母親在自己原來家庭中成長得很好,母親為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她就更能適應和勝任這些角色,如果不是,那麼就會面臨困難;




其四,三十歲左右的年齡,不是人真正的心理成熟的年齡,在個性和能力的諸多方面都有待進步。




總之,壓力和各種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母親苯體胺的分泌,苯體胺分泌不足,會導致母親從情感上接納孩子不夠,只是從理性的責任感來照料小孩。







如果只是出於責任而非享受做母親的過程,那麼這個過程是非常煎熬的,就像婚姻退化為責任一樣讓人感覺負擔,母親在壓力和負面情緒中做母親,常常心力交瘁。




如果孩子在「無條件接納」和「重要感」兩個方面得不到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出現問題,佔有慾強,愛妒嫉,長大後就會特別「粘人」,幼兒園、小學粘老師,中學談戀愛,總之,會不斷尋覓,找到一個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納的人。




所以,生小孩一定要準備好,物質上有一定基礎,情感心理上也準備好,比如沒有性別偏好、夫妻關係穩定親密等。




2.我能做我自己嗎(90天-36個月)




這個時期,

總體來講,孩子開始學習分離和獨立,以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為時段較長,我們還可以細分一下。




▍4-10個月




孩子比以前已經長大了很多,已經可以笑了,這是一個分水嶺,孩子的自我意識從此開始萌芽。另外孩子開始學會一些自我安撫的方法,如吃手,或者迷戀一些替代物,如毛巾、柔軟有毛的玩具等。孩子已經不像上一個階段那樣完全需要母親了。




這個時候考驗的是母親自己有沒有安全感,是否能夠忍受孩子不再完全需要自己。如果母親安全感不足,就會把放手看作失去,從而給孩子過多的照料和關注,以求孩子像以前一樣完全需要自己。故而妨礙了孩子分離和獨立。




▍10-16個月




這時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有突破性發展了,慢慢學會了走路,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孩子開始更多的交替嘗試親密與分離。常見的表現是,一會兒跑到你身邊讓你抱,一會兒又跑到旁邊自己玩。




最好的做法是,孩子要我們抱我們就抱,孩子想自己玩就讓他自己玩。

不好的做法是跟著自己的情緒走,高興時想抱孩子不管他想不想拉過來就抱,不高興時不想抱孩子,孩子要抱也不給。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沒有主動性,我們想抱的時候可以去抱,但是如果孩子不想,我們就馬上放下,讓他自己玩。




正常情況下,經過多次的交替嘗試親密和分離,孩子建立了初步的安全感,孩子就不會那麼粘人,也不會排斥別人抱他。




▍16-24個月 




這時候孩子開始嘗試更多的分離和親近,也開始有自己的「脾氣」,有時候顯得不是那麼好理解。比如你幫他穿衣服,你穿好了,他脫下來要自己穿,可是自己又不太會穿,穿不上就急切地要你幫,你去幫他,幫多了,他又不耐煩、生氣。




其實孩子的心理是這樣的,他迫切的想要自己嘗試,當他不會不能的時候又迫切的想要你的幫助和支持,但是又不允許你過多地參與,因為那樣他會感到你干涉和妨礙了他的自主嘗試。




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跟著孩子的需要走,他要自己做,就讓他自己做,他沒主動要我們幫助,我們就不參與,無論他做成什麼樣;但他要幫助,我們就馬上去幫,他覺得夠了,我們就停手,再讓他自己做。

不要在意一時一事的結果,而要重視這個過程。




▍24-36個月




這時期需要格外提醒的就是不要放大威脅。




孩子生活經驗匱乏,對什麼東西都充滿興趣,不太了解水、火、電、煤氣、攀高等危險因素的存在。如果大人毫不在意,那孩子是危險的;但是不能因噎廢食,過分保護,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孩子適當的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孩子了解到危險,而不是嚴厲的禁止。




比如,熱水,可以在飲水機上燙一小下;比如電,可以創造一個條件讓孩子觸摸不危險但有足以讓孩子不舒服的電流。




孩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活動應該被保證,遇到危險因素,也正好是孩子了解危險、增長知識和能力的機會。




總之,從會笑到現在,孩子都會更多的嘗試分離和獨立。







如果他通過多次的嘗試認識到,他想親密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跟他親密,想要幫助的時候,媽媽就能來幫助;而他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時候,媽媽也允許並關注,那麼,這個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比較穩定的建立。




看不到媽媽時不擔心失去媽媽,媽媽不在身邊,媽媽的愛還在心裡,這樣的孩子就不會有分離焦慮,上幼兒園不會哭太久、長時間不適應,長大後失戀、親人去世、遭遇挫折都不會承受不住。




對孩子安全感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間的關係。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父母之間偶爾的不快相當於世界局部衝突,父母之間的冷漠和敵對如同德國豎起柏林牆,父母之間的激烈爭吵甚至拳腳相加就是世界大戰。




而且,因為還不能夠區分自己的行為和環境的關係,孩子經常把父母間的衝突歸因於自己不好、不乖,從而產生很大的不安和負疚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大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有一個美好的婚姻,這不僅直接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對於孩子社會化、人際關係等諸多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在孩子三歲之前,母親對孩子比父親重要的多。

而母親作為女性是非常在意親密關係的,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母親即便在事業上很成功,也會有很大的失落、空虛和不安,這種狀態下做母親,常不由得陷入兩難。




如果孩子很獨立,自己的事情處理得很好,那麼母親會因為孩子不怎麼需要他而陷入失落,因為不被需要就彷彿自己不重要,就彷彿孩子和自己不夠親密;




相反,假如孩子不能獨立,自己的事情處理不好,母親又會很失望,她對孩子有太多的期望,如果孩子不是一個好孩子,那麼她也就無從成為一個好媽媽。




當女性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好妻子的時候,常常強烈的想成為一個好媽媽。只有她本人的安全感和價值感足夠時,只有當她不必再去懷疑自己是不是夠好時,她才不需用通過成為「好妻子」或者「好媽媽」來證明自己好。







倘若不能夠有一個幸福的婚姻,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友好的離婚。




為了孩子而維持一個不夠好的婚姻關係,遠不如和平、友善的分開;最差的情況是,父母離婚後彼此記恨,又用孩子作為砝碼或者工具來傷害對方,比如禁止對方探視、指責孩子挂念對方,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安全感就極難建立,長大後婚姻也很難幸福,生下的子女很容易精神抑鬱。




幸福的家庭會遺傳,不幸的家庭也會遺傳。




3.我夠好嗎(4-5歲)





從四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建立,孩子開始有「我」的概念了,也就開始有記憶了。而父親的影響也開始漸漸趕上甚至超過母親了。




這個「我」是一個嶄新的我,孩子們會非常關注這個「我」夠不夠好,這就像作家寫完第一篇小說、建築家建好第一棟建築特別關心這些作品的反響一樣。




這個「我」又是相當稚嫩的「我」,在自我認知和評價方面非常地依賴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讚美、肯定和認同。而最主要的他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其中父親的影響力通常又大大的超過母親。




之所以如此,和男性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中的統治地位有很大關係,母親通常代表家庭和情感,父親通常代表社會和責任。







父親欣賞、肯定自己的孩子,從理論上說,既不困難也不複雜。當孩子有一件事情做得不錯,父親走過去摸摸孩子的頭說,你這件事做得很棒!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說,你能這樣做我很開心,就是對孩子莫大的鼓勵。




父親對孩子說,「有你這樣的女兒我很高興」或者「你是一個好兒子」,都是對孩子極大的肯定。




這些鼓勵和肯定,對於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性別認同都是十分關鍵的。在這方面,父親的作用通常大於母親,這

並非說母親的鼓勵和肯定沒有作用,而是說父親的影響力更大。




儘管理論上說起來很簡單,可遺憾的是,生活中,來自父親的肯定和鼓勵並沒有那麼充分。造成這個情況的最常見的是兩個原因:

其一是父親的自我滿意度,其二是父親接納孩子不同於自己的能力。




我們知道,一個人自我滿意度越高,發現和欣賞到別人的優點和好處的能力就越強;一個人如果自我感覺特別糟糕,自己的需求很不能滿足,自己過得很不開心,也很少受到尊重和欣賞,那麼他就很難去欣賞和讚美別人。




對於父親來講,能否得到妻子的欣賞和尊重格外重要,這直接影響到父親在什麼樣的心情下做怎樣的「父親」。

所以,父親在外事業剛起步,在家得不到妻子的認同、欣賞和追隨,是父親不能夠很好的去肯定、鼓勵孩子的原因。




需要說明的是,欣賞和肯定孩子不是一個可以學習到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種真實的狀態和能力,只有真誠地讚美和欣賞才有影響力,相反,

如果沒有真誠的欣賞,一定有「真誠」的指責來填充。




第二點也是常見的。因為孩子固然從遺傳上來自父母,必有相像之處,但是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必有不同之處。




所謂的「接納」「尊重」就是針對這些不同而言的。父親有自己的個性和習慣,常自然的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比如父親行事果斷高效,那麼面對一個優柔的孩子就是一個考驗,常常會奇怪甚至質問:你怎麼就跟我不一樣呢?做個事情怎麼這麼瞻前顧後、慢慢騰騰呢?




事實上,每種個性都有它的好處,比如憂鬱型的孩子往往「深刻」、「敏感」、「可靠」、「有才華」,樂天型的孩子往往「善於交際」、「適應力強」、「樂觀活潑」、「容易放下」,當然他們也各有各的局限。




綜上所述,倘若孩子在以上各個時期,所需的心理營養都能得到充分滿足,那麼孩子下一個階段的成長就會很自然很順利,也就是說孩子社會化發展、功課、情緒控制等方面都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這樣,孩子整個人生的發展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免費MP3音頻資料







影響世界的100本名著(MP3音頻)下載


從小聽名著的孩子,語文不會差






長按掃描關注,回複數字

100

即可


重要說明:由於網盤資料比較大,100本名著總計145段音頻,建議先用電腦下載再傳手機




關於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ID: satirxinli


專註你的婚姻和孩子教育
每天分享最深刻的心理情感文章


主編在這,等你呢




推薦閱讀

1~6歲孩子的最好陪伴方法,非常詳細!!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小孩子不懂事嘛……」「可是他招人煩。」
《朗讀者》中那些打動人心的開場白!
她一出生就成了網紅,顏值打敗了99.99%的人!
這樣教育的孩子不會學壞|熱文回放
87歲老奶奶顫巍巍地走上台,敲下鋼琴鍵的一瞬間,全世界都安靜了

TAG: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色系漫畫——兒時的選擇,影響一生!
還記得陪伴你童年的動畫片嗎?每一部都是兒時最好的回憶
我兒時的夢想呢?
漂亮女生在嬰兒時期長什麼樣?和想像差別竟然這麼大!
二胎如願順產生下男寶!肚形與懷女兒時相反,想要兒子的快來接吧
驚艷我們兒時的動漫
兒時的惡作劇,讓我一輩子難忘
一生一世是朋友,狗狗回動物園看望自己兒時的夥伴
抱在一塊兒時,男生都喜歡使勁聞女生的……嗎?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光纖棒嗎?這盆植物,讓你找回兒時的歡樂
活躍在娛樂界的exo四子,你覺得誰的兒時照最好看?
你曾經的兒時夥伴還在身邊嗎?能拍這樣照片的人都是幸運的
這雙兒時的涼鞋,現在香奈兒的價格你絕對想像不到?
為什麼我們不記得嬰兒時期的事?
兒時的遊戲 你還會帶你的孩子玩嗎?
這些動漫中的能力,兒時的你是否也曾渴望擁有
你為什麼會不記得嬰兒時期的事兒?
兒時的回憶:那些不能忘卻的農村生活
機甲是兒時的夢想,你還記得童年時一起追過的這些玩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