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寒食春過半,花穠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寒食過後即為清明。清明因其風,溫風如酒,清香而明潔。清明風為巽,巽為繩直,故萬物至此齊整清明。


清明寒食期間,古人稱之為「在春最為佳節」,人們拜祖、踏青、郊遊,曲水流觴,這一天喜憂參半,頗令人感懷萬千。


中國人的習俗,幾千年來都離不開氏族的根系之情。


落葉歸根,無論漂泊何方,清明期間都會再次踏上鄉土,以酒慰藉已故的先祖,感懷消逝又寄託未來。也只有帶著這一份特有的虔敬,才能不負春光。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


這首千古傳誦的《清明》是清明詩歌里的極品。它真切流暢地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徵和節令風習,將思鄉的悵惘融入清明迷離恍惚的煙雨之中,因此特別能打動遊子的情懷。牧童和春雨,與故鄉那麼相似的村落和溫情足以觸動行人心底最纖弱的琴弦。


整首詩的格調清新,詩中畫面活現眼前,使人產生親臨其境的感覺。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寒 食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賞析】


唐代天寶年間,孟雲卿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苦的生活。就在這樣漂泊流離生活中的一個寒食節,詩人寫下了這首詩。


寒食節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此詩在寫「他鄉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春色,愈顯孤獨凄苦。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為紀念先賢介子推。故而詩人說不生火做飯不單是為紀念介子推,主要還是貧困所致。


清 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賞析】


古代清明,有插柳賞花、踏青飲酒以及掃墓等習俗,可是詩人既無花可賞,又無酒可嘗,就像一個野僧一樣,索然無味。


清明節一天是寒食節,禁絕煙火,節後重新取火,稱為新火。昨天作者從鄰家討來新的火種,並不是為了做飯,而是點燃了窗前的油燈,在淡淡晨光之下潛心讀書。詩人那寒窗苦讀、心境淡泊之態宛若眼前。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寒 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刻畫出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


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賞析】


按二十四番花信風,自小寒至穀雨,每五日為一花信,每節應三信有三芳開放;按春分節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蘭花。梨花落後,清明在望。歸飛的燕子、飄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鳥啼,映襯著笑靨如花的少女,讓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和青春的無限美好。


此詞通過描寫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寒食行


王建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


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洒掃。


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


【賞析】


祭掃中燒紙錢之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但因寒食期間禁火,墓祭不能火化紙錢,人們便將紙錢插、掛在墓地或墓樹上,有的壓在墳頭,於是掛錢成為唐代墓祭的特色之一。


詩人就對此提出質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而那些無人祭掃的孤墳,就常會惹得詩人生髮出許多唏噓喟嘆:「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清 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賞析】


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


二聯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


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


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浣溪沙


李清照


淡盪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鞦韆。


【賞析】


李清照這首詞寫得不像晏殊那樣輕鬆偷快,而是寫一個少女在這春光淡盪的時刻,幽閨獨處,甚感無聊,春夢初回,斜欹山枕,對著香爐里縷縷殘煙在出神。


下半闋是寫江梅已謝,柳絮初生,燕子雖然還未從海上飛來,而那些天真的女伴,已經按捺不住青春的情懷,走出閨門,去做鬥百草的遊戲。


而她自己直到天晚,還是足不出戶,默默地看著疏疏落落的細雨打濕空掛著的鞦韆,一種潛藏的春思隱約如見。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採桑子


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賞析】


詞上片描繪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遊圖。下片寫遊人返歸的景象。日暮時分,酒醒了的、還在醉著的,前後相將歸家。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一路之上,花頭攢動。


唐宋時,人們有採花簪頭之俗,無論男女。形成於春秋時期的上巳節,最初的活動有三項:水邊祭祀、洗浴、除去舊歲污穢,即「祓除」、水邊招魂、踏青。魏晉以後踏青活動逐漸凸顯,成為「上巳」主要活動的標誌。


由於清明節多在農曆二月末三月初,與「上巳」相接近,甚至有些年節二者重合,所以「上巳」活動逐漸轉移到清明節。



清明必讀10首最美古詩詞,天地清明人清明



望江南


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賞析】


詞中渾然一體的斜柳、樓台、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燒新火、試新茶的細節,細膩、生動的表現了作者細微而複雜的內心活動,表達了遊子熾烈的思鄉之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既然不能回歸故里,索性不耽溺於懷思故人、故鄉之情中,且用新火來煎茶,聊以自慰。春未老而詩人年華亦未老,世事紛紜而自身又無法掌控,何不趁著年輕以詩酒自娛呢。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目前品質最高的國學微信公號,貼近生活和時代的原創國學好文章,每天首發推送,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清明的兩種大修行:心清明,眼清明
陸遊與唐婉:兩首《釵頭鳳》,道盡曠古的愛情,讓人讀之落淚
中國人為什麼必須有家譜?清明必讀!
清明:孝親祭祖,是一個家庭的風水正源
金剛經:一生的修行,就是修好八顆心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明節必讀十首最美古詩詞
清明節必讀的十首最美古詩詞
清明詩詞10首:春風吹柳絮,清明煙火新
國畫里的清明節,十首最美清明古詩詞,人間此時節!
【清明節】古詩詞里的清明情思?
古詩詞里月最明
詩詞丨雨生百穀,清凈明潔
十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詞
詩詞念故人「清明節」
詩詞里的清明節,你知多少?
清明時節抄幾首委婉的詩詞
古詩詞中的千古明月
4首七夕最美詩詞,文藝小清新必看!
又到清明時,詩詞知多少?
花有清香月有陰——五首最美的明月詩詞送給你
光明詩詞●現代詩
這些詩詞讀起來清新明麗,如入畫境
詩詞念故人網路中國節·清明
光明詩詞.現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