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DNA之父」受聘川大名譽教授 將建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DNA之父」受聘川大名譽教授 將建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DNA之父」受聘川大名譽教授 將建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4月2日,近90高齡的沃森在川大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並被聘為川大名譽教授。

「DNA之父」受聘川大名譽教授 將建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謝和平院士與沃森熱烈交談。


4月2日下午,20世紀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被譽為「生命科學界的愛因斯坦」和「DNA之父」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做客四川大學。

沃森的演講原本定於下午4點開始,但很多學生不到1點就等候在演播廳外。不到4點,沃森博士抵達會場,在上千名大學生的熱烈掌聲中,他高興地從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手中接過了「四川大學名譽教授」的聘書。據了解,沃森此次來川,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建立「沃森精準醫學中心」,為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三訪川大


沃森寫字的黑板被學校珍藏


4月1日,在樂土投資集團主席劉如銀、四川航空集團原董事長藍新國、樂土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傅新元、冷泉港亞洲CEO季茂業等的陪同下,沃森博士抵達成都進行為期4天的學術訪問。


沃森博士似乎對四川大學獨有情鍾。兩天之內,他在四川大學出現了三次。

4月1日,沃森剛從北京飛抵成都,便馬不停蹄地趕到四川大學江安校區,他所到之處簡直是萬人空巷。當晚,沃森出現在第一教學樓,恰好遇到2016級生命學科學院的同學們在上《植物生物學》,他即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雙螺旋。很快,這塊黑板就被工作人員卸下並取走,這塊黑板的「命運」引發了川大學生的熱議,有學生說,估計它很快就會出現在學校的博物館裡。


4月2日下午2點半,沃森又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腫瘤中心,與20多位專家討論研究DNA技術對癌症的精準治療以及生命科學的建立等話題。


隨後,他又在上千名川大學生的掌聲中,從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手中接過了「四川大學名譽教授」的聘書,並向在場的莘莘學子進行了演講,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


來川目的


推動建立「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謝和平院士說,沃森博士為中國生命科學事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多的關注和支持,資助了大批中國優秀學生和學者進入他的實驗室開展研究。


這次沃森來川,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中國推動建立「沃森精準醫學中心」,為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沃森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科研創新實力也躍居世界前列,完全有能力在美國和歐洲之後,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生命科技創新中心——這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沃森川大演講談成長:


永遠不要說自己是社交圈中最聰明的人

昨日下午4點,沃森在川大進行了演講,與川大學子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


行事之道:永遠不做很容易的事


儘管已近90高齡,沃森依然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據樂土精準醫學研究院院長傅新元透露,直到現在,沃森還堅持每天打兩次網球,堅持自己開車。


在演講中,沃森說,家庭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很大的影響。「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喜歡讀書。」沃森說,喜歡閱讀的習慣來自於父親。因為家庭困難,沃森的父親沒有讀完大學,卻喜歡讀書。「而且他喜歡與會思考、有想法的人一起讀書。」


沃森小時候很喜歡觀察鳥,15歲進入芝加哥大學讀書時,選擇了動物學專業。


1946年,印第安納大學教授赫爾曼·穆勒因為發現X射線能夠加快突變速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讓沃森對印第安納大學和利用X射線做遺傳學研究充滿了興趣,於是19歲的沃森來到印第安納大學研究噬菌體,跟隨微生物學家薩爾瓦多·盧里亞學習,正式開始遺傳學的研究。


沃森還說,德國物理學家馬斯克·德爾布呂克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他告訴我說:永遠不要做任何很容易的事情,要朝著目標前行。」


沃森在25歲那年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成名很早。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被認為是20世紀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和相對論、量子力學一起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三大科學發現。從那時開始,研究DNA便成為了沃森一輩子的目標。


交友之道:與比自己聰明的人打交道


上大學時,沃森覺得周圍每一個人都比他聰明,「我一生中交了很多對的朋友,這大概對我幫助很大。」


他在演講中說道:「你要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很重要,我年輕的時候,只想跟聰明人打交道,因為能學到很多」。「一定要待在那種有你能向他看齊、比你聰明的人在的社交圈子裡。」他認為,如果所有的朋友都不及你,那麼你的社交圈就是錯誤的。


「這樣聽上去我好像並沒有幫助什麼人,但我覺得在我的生涯中,我也幫助了不少聰明人,所以我終於還是做了我所謂的重要的事。」沃森說,比如他在劍橋大學遇到了搭檔克里克,最終他們聯手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我可能就只是單純地喜歡聰明人而已,而且我儘力避免和無趣之人打交道。還有一點,永遠不要說你是社交圈子裡最聰明的那個人。現在,我很想念克里克,因為再也沒有像他那麼聰明的人和我對話了。」沃森說。


沃森的整個演講妙語連珠,引發會場笑聲不斷。結束在四川大學的演講已是下午6點了。沃森博士拿著川大名譽教授的聘書回到了賓館,剛喝了一口茶,便急忙對夫人說:「走!我們吃川菜、吃火鍋去!」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研究發現,成年後也能學好第二語言
《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微生物組計劃專題連載一
現代人為何比古人聰明?大腦血流量率增長或是主因
小鼠太乾淨!可能會影響醫學研究結果
第二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啟動儀式舉行 白春禮出席並致辭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受聘川大名譽教授 將建沃森精準醫學中心
生物谷專訪—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劉建平教授
道教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主任醫師做客《我是大醫生》
川大華西二院丁楅森教授、曹中煒教授團隊在轉化醫學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劉善軍當選「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研究員宋軍來儋舉辦中醫講座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 招聘 精準醫學方向博士後
劉穎研究員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授予的國際研究學者稱號
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精準醫學方向博士後、研究助理招聘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後招聘
國醫大師李濟仁:新安醫學研究奠基人
回醫藥:中國傳統醫學與阿拉伯-伊斯蘭醫學「東西合璧」的精華
北科大張學記教授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朱海波課題組博士後招聘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博士後招聘
國家衛計委:精準醫學研究有五大任務
浙江大學李達三·葉耀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郭國驥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
攜康長榮世界頂級醫學大師中國行—福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