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有這7種行為是心理問題,家長再不了解就晚了

寶寶有這7種行為是心理問題,家長再不了解就晚了

孩子愛啃咬手指、膽小被人欺負了也不敢說話、不願意入學、睡眠有障礙、易怒、暴躁愛打人罵人、不服管教……等等,不少父母都表示非常困惑,孩子一些與眾不同的行為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現代社會中,不止成年人背負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小孩子學習、競爭的負擔也很沉重,加上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氣氛好壞,多重因素作用下,孩子就會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假如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下這幾種行為表現,很有可能是孩子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啃手指咬指甲

這個行為在孩子嬰兒時期是非常正常的,家長無需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到了4、5歲還有這種習慣,則很可能是受到過什麼大的心理刺激或創傷,比如在斷奶時期,媽媽為了強制斷奶把孩子寄養在奶奶家姥姥家,不讓孩子見到媽媽等。咬指甲啃手指變成了孩子安撫自己的一種方式,孩子一緊張、不安就會習慣性的啃咬手指。

選擇性失語或緘默

孩子明明已經有了很流利的語言表達力,但是在一些場合卻突然沉默不願意發聲。比如:在家裡只和媽媽說話卻不願意對爸爸吱一聲;到了學校不願意說話溝通;和某些熟悉的人願意說話,但對另一些卻緘口不言;孩子並不是不會說話或者說話有障礙,只是有選擇性的理誰不理誰。

易怒暴躁愛攻擊

孩子非常容易發脾氣,當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還會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主要表現就是打人、罵人、踢人、搶奪或毀壞別人東西,甚至傷害自己等。不要把孩子的這種行為歸咎為天生性格,更多的時候這是因為孩子家庭生活環境所致,可能孩子的父母在家裡經常會大吵大罵、專斷、蠻橫、強勢等原因影響到了孩子的性格行為。

拔毛

主要表現就是孩子喜歡拔自己的頭髮、眉毛、睫毛等,而且無論他人怎麼勸說都不會有效。這大多是因為孩子和家長、同學或者朋友發生了衝突,比如家長、學校的教育方式,朋友間的人際交往,或者學習上的重擔,這種情緒負擔和心理壓力沒有被很好的疏導出去,導致孩子用拔毛這樣的疼痛來緩解、轉移自己的焦慮和憂鬱。

夾腿

孩子1-3歲是高發期。主要表現是孩子雙腿緊閉或交叉,藉助椅子或桌子等工具摩擦外陰部位,這個過程中孩子臉色發紅、頭部發汗、雙眼凝視。發作次數和時間不等。導致原因可能是缺愛、被歧視、家庭氣氛緊張等,有時也跟孩子褲子過緊有關。

自閉

孩子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一掃而過沒有好奇心,也沒有目光對視,喜歡獨處和固定不變的東西,當環境發生變化會感到不安、害怕和恐懼。不愛和人交流,很少有情緒,被人呼喚不愛回應。導致原因除了親子關係,更多的還和遺傳有關,是腦部發育障礙的一種表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參考文獻:

唐娜.威特默,兒童早期教育專業的教授《兒童心理學:0-8歲兒童的成長》

豆寶娘親,復旦醫學博士。歡迎寶媽們關注微信公眾號【豆寶娘親】

寶寶護理問題免費解答,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孩如果有這3種行為,家長們要注意,可能寶寶心理出問題了!
寶寶出現這2種現象就說明心理有問題,家長再不注意就晚了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那是心理有問題,家長再不明白就晚了!
寶寶不停哭鬧,這時候做家長的要注意了,可能是寶寶這裡出現問題
過了這個年齡段寶寶囟門還沒閉合,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有問題
寶寶的「不聽話」行為是有原因的,家長們這個真可以有!
如果寶寶有以下這幾種行為,那說明是心裡上的問題,家長必須重視
家長快看,你是否也給寶寶吃這個了?
寶寶出生了以後,家長千萬要及時為寶寶辦理這幾個證件,要不然晚了就吃大虧了!
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樣做只會害了你的寶寶!
寶寶枕頭如何選擇?家長注意了,這個可是很有講究!
出現這幾個情況的寶寶,家長要注意了,可能寶寶有積食了!
寶寶哭鬧要買玩具,很多家長都理解錯了,你是其中之一嗎?
這6種行為容易傷害寶寶聽力,家長們都不要在做了
這麼簡單的事很多家長都會做錯,所以萬萬不要再這樣牽寶寶走路了,小心後悔終身!
不要小看給寶寶穿鞋這件事,我敢說93%的家長都做錯了!
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心理,再拖下去就晚了!
80%的家長對於寶寶喝水這件事都有誤區!看了這些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這7種行為說明寶寶大腦在變聰明,家長千萬不要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