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作者:雨曦(本文為讀者來稿,轉載請註: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

Eric Steven Lander (以下簡稱Lander),是一名數學家、著名基因組學家,曾擔任哈佛商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和白頭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成員,現在在MIT的Broad Institute (沒錯,就是最近沸沸揚揚的CRISPR專利之爭贏家張鋒所在的研究所)擔任主席,曾是跟Craig Venter互懟過的人類基因組計劃領頭羊之一,更是奧巴馬政府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的會長之一。


Lander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


17歲證明完美數的存在並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


21歲獲得數學系學士學位並進入牛津大學繼續深造,三年後又獲得數學專業PhD學位。

24歲那年,也就是他博士畢業那年,Lander回了美國並在哈佛商學院擔任經濟學助理教授(此時的他對經濟學幾乎一無所知),通過自學得到經濟學學生和同行的肯定。


八年後在他30歲那年拿到了副教授的頭銜。沒錯,人家就是牛就是那麼有出息。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這位半路出家已經成為哈佛商學院經濟學老師的先生感覺經濟學也並不是他的真愛,於是他又雙叒叕想轉專業了。

1984年,也就是他27歲那年(注意:此時的他仍然是哈佛商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他又想法子加入了MIT,並於次年成為白頭研究所的一名員工,與遺傳學家 David Botstein 開始進行遺傳學上的研究,並試圖將統計學更好地應用到生物學研究中去。


此後,他更是領導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序工作的1/3,並隨後帶走了當時白頭研究所3/4的研究經費,創建了現在的Broad Institute。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也完全能理解我們為何把Lander稱為神壇上的人物了。那麼,Lander到底為何走下了神壇成了眾科學家言語攻擊的對象呢?難道是因為學術剽竊造假?挪用公款?私生活混亂?

錯,都不是。是因為他一年前在Cell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觀點文章《CRISPR的英雄們》。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這篇觀點文章旨在系統地描述CRISPR系統從發現到開發成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的歷史。注意,此時CRISPR專利之爭正在火熱進行中(劃重點)。

撰寫這種具有歷史記錄意義的文章難度是很大的,也是很容易引發爭議的,尤其是這種發表在Cell這樣的極具影響力的雜誌的文章。


作者想要做到足夠的公允,必須與所涉及的科學家進行足夠的交流,並以第三方的態度客觀地結合現存學術證據對科學家們的貢獻進行公證的評價。


可惜的是,這兩點Lander都沒有做到。


首先,Lander沒有與所涉及的科學家進行足夠的交流。根據Cell雜誌網站上的留言,Lander先生在文章發表一個月後發表了一則更正聲明,指出了自己原文中多達五點謬誤。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更過分的是,他之所以作出這篇更正,是因為來自他隔壁哈佛大學的生物學教授George Church的吐槽。而這位Church教授更是曾與Broad Institute的張鋒進行過合作,算是Lander的半個同事。


小編只能說,發文章前連隔壁家教授的意思都沒有問清楚,其他教授是什麼想法,他是否真正去客觀了解,就真真是不得而知了。


而且這則更正聲明只是出現在Cell網站該文章的評論區,並沒有正式在雜誌上進行刊登,所有到底有多少讀者看到了這篇聲明還真的有待考究。反正根據官網上的數據,一年後的今天給Lander這則評論(更正聲明)點贊的仍然只有兩個人。


不出所料,當時正在跟Broad Institute的張鋒打官司的Jannifer Doudna教授也在這篇文章的評論區發聲了:「(這篇文章)對於我實驗室的研究和我們與其他研究者的交流互動的描述有著事實性的錯誤,作者(指Eric Lander)沒有進行檢查,也沒有在文章發表前得到我的認可。」

一篇文章讓他從神壇跌為眾矢之的,《CRISPR的英雄們》背後的始末



此言一出很多科學界甚至非科學界的網友就開始不淡定了。


不過Doudna教授當時並未明確文章中到底哪些是她所稱的「事實性錯誤」,也沒有闡明她口中的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而Lander對此的回應是他的確向Cell雜誌揭示了「真實且被認同的矛盾」。


Lander同時還指出他在15年12月中旬還發郵件請求Doudna進行該文章材料的事實檢查。


「她確認了文中關於她個人背景的信息,但是她說她不想以任何方式作出關於CRISPR技術發展的歷史性的陳述。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一打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的關於CRISPR發展的反饋。很不幸,Doudna博士是唯一一個拒絕的。不僅如此,我完全尊重她不想分享她的觀點的決定。同時我也理解(關於CRISPR的發展)不同的科學家會有不同的觀點。」


而根據科學家雜誌,Doudna教授的說法,Lander確實在15年12月18日聯繫了她,但是他「拒絕分享(這篇文章中)很多關於我實驗室研究的部分。我在他的文章發表之前從來沒有看過完整的文章,並且我有電子郵件作為證據。Lander博士應該告知到底哪些科學家給他進行了反饋。」


其次,作為價值百萬的CRISPR專利之爭雙方之一的Broad Institute的領頭人,他對於CRISPR的發展的評價的公證性顯然是有待考證的。然而,他並未向Cell的讀者明確寫明其中的利益衝突。這是引發很多讀者對他的行為產生不滿的另一個原因。


甚至有網友公然作出評價:「Lander has discredited himself from what we strive to achieve as scientists: unbiase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即「Lander在讓我們崛起成為科學家的品質方面讓自己丟了臉面:公正的觀察和分析。」


除以上兩點原因外,Lander這篇文章讓網友覺得不爽的還有以下幾點:


1. Lander筆下的CRISPR英雄全部都是PI而沒有提到學生們。


2. 過分強調張鋒的貢獻,而在CRISPR火起來之前那些拿的funding不多而仍然堅持做CRISPR基礎研究的研究人員們才更顯得可敬。


3. Lander低估了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女性科學家的貢獻,有性別歧視之嫌。當然啦,小編倒是覺得事情沒上升到性別歧視的地步,畢竟專利之爭這麼大的利益衝突擺在那兒呢。


總之,Eric Lander寫的這篇文章確實有失公允,對他的名譽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但平心而論,科學家們之間的利益爭奪也是情有可原。科研畢竟還是富人的遊戲,沒有funding很難做出設計嚴密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現在Trump Budget出台,未來美國政府很可能對NIH直接砍掉20%的經費支持,心懷夢想的研究者們可能更得擠破頭去爭取那有限的經費資源。


而Lander教授對生物信息學和基因遺傳學方面的貢獻也是巨大而不容忽視的。不可否認的是,Lander教授確實是一位優秀而值得尊敬的科學家。


除此之外小編還是想吐槽啊:現在生物學PI位置那麼難找,生物專業就業競爭壓力已經很大了,各位學數學物理化學的大大們能不能別來摻和了,讓我們繼續幸福快樂地玩耍,好嗎!當然像Eric Lander這種直接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的轉專業大大還是越多越好噠!


參考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螺旋 的精彩文章:

揭開NgAgo技術之謎:NgAgo基因敲減功能詳解
神經學研究套路:學人家是怎麼來忽悠小鼠的
Science:那些年我們發現的突變,有可能是錯的!
佳偶天成,科研愛情兩不誤!
財富人生:一個拉開一年3240億美元生物技術產業世界大門的男人

TAG:解螺旋 |

您可能感興趣

一代「神話」MYST從神壇隕落,掀起了魔都夜場的王位之爭。
LOL:盤點跌下神壇的無敵英雄 其中肯定有你的最愛
SKT從神壇墜落,皆因WE教給LCK戰隊方法:打SKT就是干
iPhone X讚美聲背後:沒有創造力的蘋果跌落神壇
iphone X:蘋果跌下神壇的最後一道屏障!
Nike SB 十五年:它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
GPS被趕下「神壇」,這次世界將注視中國
COSME大賞不是神壇,見到這些單品請繞道
IPhone8恐推遲發售,這一次,三星能把蘋果挑下神壇?
NBA歷史上最接近神壇的5個人,第一名竟然不是喬丹?
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將LOOKUP推下神壇
NBA歷史上最接近神壇的5個人,第一名竟然不是喬丹
LOL比賽分析:SKT已被抓住命門,faker恐跌落神壇?
Faker即將跌落神壇?SKT不敵JAG 連敗三場未取一勝!
關羽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神壇的,《三國演義》是最大推手
軍情:將美國脫下神壇的不是中俄兩國,而是戰爭的吞金巨獸!
報復性顛覆原版劇情:聊聊《魔神壇鬥士》的OVA動畫
SKT、巴薩、Wings紛紛走下神壇,奈何強者終敵不過時間
一張報紙讓日本天皇跌下神壇,而幕後主使卻是一位美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