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相信所有關注伊隆·馬斯克的人都知道,他將啟動一家名為Neuralink的腦機界面公司。於是,在 Tesla、SolarCity、Hyperloop、SpaceX 等一票腦洞大開的名單中,又增添了一個新成員。


但是,隨著這一消息在全球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來自俄亥俄州的Pedram Mohseni估計已經在捶胸頓足了。那是因為他在1月份已經同意把「Neuralink」這個名字賣掉,但並不知道背後的買主就是馬斯克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目前,Pedram Mohseni是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的一名神經科學教授。2015 年,他與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的Randolph Nudo一道,成立了一家創業公司。自那時起,他們就擁有了「Neuralink」的商標所有權。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Neuralink


這兩位神經科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幫助腦部受傷病人的裝置。但是,他們在融資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所以,當有陌生人找上門,並提出以數萬美元的價格購買這一公司名的時候,他們毫不遲疑的答應了。


但是,當時並沒有人告訴他們,這項交易背後的金主正是身家高達147億美元的伊隆·馬斯克。Pedram Mohseni表示:「他們找到我們,然後進行了談判,而現在伊隆·馬斯克將成為Neuralink的合法擁有者。」


他並未感到難過,相反有些激動,因為科技巨頭們終於決定將大量資本注入這一天馬行空的計劃,而這正是少數神經科學家一直以來所期待的。


除了馬斯克之外,在線支付企業家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將 1 億美元投入一家名為Kernel的公司,該公司也在開發大腦植入裝置。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布萊恩·約翰遜向高等神經交互界面公司Kernel注入 1 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上周公布了馬斯克該項目的一些細節。報道指出,該公司將開發治療疾病的新方式,但最終也將成為融合人機智能的新路徑。馬斯克表示,這麼做也是為了應對人工智慧失控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


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除了電動汽車和太空火箭彈之外,他原本很難再投入時間去建立一個新的高科技項目。但因為存在的外部風險實在太高了,他也不得不為之。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目前而言,大腦技術如何讓人類與 AI 進行同步只是很多人的臆想,而馬斯克的新公司也並沒有說明其真正的意圖。


馬斯克欲借Neuralink探索全新科技領域?

從 2011 年開始,生物工程師 Mohseni 與腦科學家 Nudo (Neuralink的原商標擁有者)就開始探索如何用電子大腦晶元來治療腦部創傷。他們的方法是通過記錄大腦中某一部分的神經元來重建損壞的神經連接。到 2013 年,他們已經驗證了這種腦晶元原型可以某種程度上治療腦部受損的小鼠。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通過微電極裝置記錄小鼠神經元活動


兩人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成立了Neuralink公司,但融資成了最大的攔路虎。畢竟,如果晶元最終要裝在人腦中,它們就必須像瑞士鐘錶一樣可靠,而開發、測試這種晶元至少將花掉 2 億美元。


更麻煩的是,雖然Nudo和Mohseni手頭已經掌握了一些確鑿的數據,但他們也無法確定這套系統會真正對人類有效。退一步說,哪怕對人有效,又有哪個病人能付得起如此昂貴的治療費用?


同樣的窘境還其實還出現在通過讀取腦部信號,讓癱瘓病人自由控制機械臂的研究領域(如下圖)。神經技術的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哪怕技術本身沒問題,人們還是會認為這是一門很難賺錢的生意。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左圖:一個帶電極的大腦晶元;右圖:模擬脊髓的柔性電極


Nudo 還補充道:「目前投資界對侵入式大腦技術的是有疑慮的,除非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副作用不存在。我們公司在那個時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名聲在外,但並無產品。」


現在,馬斯克也將自己置於了同樣的境地,但 Mohseni 認為,這位億萬富翁肯定能想出主意突出重圍。「我們承認,在健康人類腦中上傳或下載意識是痴人說夢,但馬斯克至少有資格和遠見去說這個夢,」Mohseni說道。「我們還要繼續推進目前的工作,在融資前盡量去獲取一些一手的人體實驗數據。但錢對馬斯克這種人來說應該從來不是問題。」


馬斯克的發言人拒絕解釋為何要為「Neuralink」這個名字買單,但Mohseni認為這個名字絕對值回票價了。「Neuralink完美的表述了目前神經調節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他說。


處境尷尬的大腦植入技術


只有極少數的大腦植入電子設備最終得以推向市場。醫療設備巨頭美敦力(Medtronic)目前銷售量最大的類似設備是一種「深層腦部刺激器」,可以減輕帕金森患者的顫抖。約有14萬名患者正在使用這種腦刺激器,美敦力公司的大腦調節設備部門每年也因此收穫5億美元的銷售額。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美敦力的深層腦部刺激器(圖片來源:美敦力)


美敦力的腦刺激器事實上並不是什麼深科技,而是基於 1980 年的一項技術:通過1-2個電極對大腦進行持續放電。更離譜的是,其實沒有人知道這種方式為什麼會奏效,要知道,這項技術最開始是用來調節電視畫面的……


美敦力商務總監Lothar Krinke表示,公司在設備小型化和功能多樣化方面一直在持續投入。「這類設備推向市場的周期遠遠比你想像的要長,」Lothar說道。「一旦涉及到這類設備,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可靠性。腦植入裝置必須保證正常工作幾十年。」


最近,有一家名為NeuroPace的公司開始銷售第一個「閉環」腦植入裝置,主要針對癲癇病人。該設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它能在偵測發病後,立即刺激大腦來抑制癥狀,從而形成一個自動控制閉環。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神經連接」(neuralink)。



馬斯克「匿名閃購」腦機界面商標,意在預防AI發展失控



NeuroPace的腦植入裝置


但成功者總是極少數的,從事大腦界面研究失敗的案例諸如BrainGate、Northstar,後者在燒掉1.32億美元後,於2009年破產清算,而他們原計劃通過腦植入裝置幫助中風病人回復身體機能。


說回Neuralink,Nudo和Mohseni雖然拿到了來自美國軍方和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的資金支持,但他們還是更希望能被投資界認可,以籌集更多資金加快產品商業化。


好了,他們現在既然已經把「Neuralink」這個名字賣給了馬斯克,那就不得不給自己的公司再起一個新名字了。「不過,我不會透露公司的新名字,我們擔心有人會在我們之前搶注這個商標。」Nudo半開玩笑的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吳恩達離職,百度AI何去何從
FBI人臉識別系統:涵蓋超過一半成年美國人
想幫你戒掉手機癮,但8cm的長度有點尷尬
亞馬遜AI奇蹟背後的女人,獨家對話Alexa負責人

TAG:DeepTech深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傳AC米蘭有意在冬窗引進巴黎球員拉比奧
安防行業有了智能燈塔,華為iCAN意在實現普惠AI
技術實力「硬撼」索尼,海信新品發布意在引領高端市場
俄向中國求購導彈技術,意在填補空白,俄軍事發展走下坡路?
PSV沒死透?索尼有意在掌機戰場重新挑戰任天堂
華為一加都將推齣電視,手機廠商進入電視市場意在何為
華為一加都將推齣電視 手機廠商進入電視市場意在何為
代號達芬奇 華為神秘AI項目曝光:輪值董事挂帥,意在世界一流
專家:蘋果更新系統不影響禁令執行,蘋果行為意在混淆視聽
舊瓶裝新酒,USB介面再度改名意在營銷?
伊朗於霍爾木茲海峽進行導彈試射,展現肌肉意在敲打美國
華為手機高管突然曬出5G信號塔照片 網友:原來意在炫「變焦」
realmeX系列機上市,意在狙擊榮耀小米,最具性價比機型!
打穿全國充電樁的數據牆:聯行科技上場意在「一張網」
Snap宣布AR廣告創意合作計劃 意在鏈接品牌與創作者
伊朗反艦彈道導彈再升級,意在威懾美國
愛奇藝入局短視頻 意在信息流廣告
馬斯克私有化特斯拉,恐意在「一箭三雕」?
庫克:蘋果進入愛爾蘭市場意在事業而非避稅
大疆與微軟合作或意在拓展行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