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簡述曾國藩的湘軍軍制及其優劣,高仿版的「戚家軍」

簡述曾國藩的湘軍軍制及其優劣,高仿版的「戚家軍」

湘軍是清政府被太平天國運動摧撼,行將就木之時由曾國藩一手成立並發展壯大的一個私人軍事集團。作為一支軍隊,湘軍從1852年成立到1864年消滅太平天國再到1868年全部解散的16年的生命中,它的兵制是維持這支隊伍在無數戰鬥無數勝敗中走下去的唯一保障,也是作為地方軍隊的湘軍在戰鬥力和組織力等方面超越同時期的國家正規軍旗營、綠營的根本原因。本文將從湘軍兵制中基礎的營制、募兵將制、戰略戰術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和分析,得出湘軍兵制在這三個方面的優劣。本文認為,湘軍的兵制是晚清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在軍事上的一次嘗試,它試圖通過對舊式的軍事思想加以生髮,形成新的軍事組織來替代腐朽的旗營、綠營抵禦內患。湘軍的營制能夠使部隊成為一個相對有效使用的整體,最大限度發揮士兵的作戰能力;而湘軍的募兵將制使湘軍擺脫了旗營綠營的腐敗習氣,並通過「人情關係」維繫部隊;湘軍戰略戰術是因勢制宜,結合敵我雙方的情況而得出的,正確的戰略戰術確保了湘軍在整場戰爭中的勝利。

一、湘軍產生的背景

太平天國戰爭是湘軍產生的根本原因。

自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自1852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天京),在1年的時間裡,面對清政府的重重圍剿,從起義時的數萬烏合之眾發展到號稱百萬之師,坐擁當時中國半壁江山。這是與太平軍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清政府的節節失敗有著緊密聯繫的。19世紀50年代,在近代化的新式陸軍尚未建立,戰鬥力較強的士紳團練部隊還只是維持一方安定的、沒有形成大的規模的時候,清朝所仰仗的主力部隊即八旗和綠營是完全不可靠的。康雍乾盛世的長時間和平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朝廷整體上文恬武嬉、閉目塞聽、落後自大、得過且過,反映在軍事上就是軍隊的懈怠無力、貪污腐化盛行;缺乏正規的軍事教育系統,從軍官到士卒幾乎都沒有得到充分的軍事訓練,軍人應有的軍事素質、技術和意識更無從談起;軍隊的後勤狀況極其糟糕:武器裝備嚴重落後、陳舊、原始、缺乏統一性;軍隊後勤情況非常落後,沒有近代軍隊所應該擁有的一系列後勤人員和設施包括輜重部隊、工程部隊、專業的軍事醫療人員等。一言以蔽之,晚清的軍隊是與其所在時代嚴重脫節的。再加上軍隊本身的制度、戰略戰術安排等等也充滿著很多問題,所以整箇舊的軍隊系統已經不堪使用:對外無法禦敵於國門之外,對內無法安定各地的人民起義。太平軍興嚴重地摧撼了清朝的統治,使得清廷更加正視這一問題,並尋找解決的辦法。以湘軍為代表的士紳地主團練武裝就應運而起了。

二、湘軍的營制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詔令曾國藩為團練大臣,協助湖南巡撫編練團練鄉勇抵抗太平軍。曾國藩痛感過去綠營在面對太平軍時「見賊則望風潰逃,賊去則殺民以邀功」,「未聞有與之攔頭一戰者;其所用兵器皆大炮、鳥槍,遠遠轟擊,未聞有短兵相接,以槍耙與之交鋒者」1的無能,吸取了明代戚繼光的練兵法,並因時制宜進行了自己的創造,形成了他特有的一套軍事制度,即湘軍勇營制度。

湘軍營制,分為陸軍、水師、馬隊營制,其中最根本的是陸軍營制,水師、馬隊營制都是根據陸軍營制編訂的。湘軍最初編練的是陸軍,曾國藩在1852年最初在長沙編練陸軍三營,初定每營360人。1853年冬,在衡陽進行增編,每營改為500人,定陸軍營制。後來幾番修改,在1860年(咸豐十年)做最後的改定,之後就沒有繼續更改了。

勇營制度在軍隊編製上無論水師陸師馬隊,皆以營為基本的戰術以及經制管理單位,在營之上雖無專門建制,但二到十個以上的營要歸統領轄制,有二個統領以上的部隊構成有「分統」進行軍事指揮的「軍」,若干個「軍」上再設立「統領」,為戰役方向單位,「統領」之上就是「大帥」,是整支軍隊的最高統帥單位。

1.陸師制度

陸師中,每營共500戰鬥部隊。除一親兵營(營官自帶)之外,設前後左右四哨,每哨哨官1員,哨長1名,護勇(隨身親兵)5名,伙勇(炊事兵)1名。每哨設八隊,以隊為作戰的基本單位,每隊什長1名,伙勇1名。每哨的八隊里,第二、四、六、八隊使用刀矛,為短兵,每隊正勇10名,合什長伙勇為12人。第一、三、五、七使用火器,為長兵;其中一、五隊使用抬槍,每隊正勇12名,合什長伙勇為14人;三、七隊使用小槍,每隊正勇10名,合什長伙勇為12人。所以每哨有108人,四哨總計432人。親兵營分六隊,一、三、五使用火器,為長兵,其中一、三隊使用劈山炮,五隊使用小槍;二、四、六使用刀矛,為短兵。每隊什長1名,親兵10名,伙勇一名,六隊共計72人。在武器配置和戰陣安排上,頗有戚家軍陣的特點:冷熱武器並用,長短兵器配合,在「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的前提下,將各武器的使用價值儘力發揮到最大,因此其實力在中國當時的各軍事力量裡面相對較強。後來更是增加了炮兵、騎兵,具有步、炮、騎三個兵種,另有工兵等技術兵種,實現了兵種的多樣性,因此在戰鬥中可以實現多兵種協同作戰。武器上也部分採用西洋來福槍和先進火炮,野戰能力和城市攻堅作戰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在後勤方面,一營500人由180名長夫負責運輸。具體的安排是:營官及幫辦人等共用長夫48名;搬運子葯、火繩及一切軍裝等共用長夫30名;親兵每劈山炮隊用長夫3名,每刀矛、小槍隊用長夫1名,計六隊14名長夫;各哨哨官、哨長及其護勇5人共長夫4名,四哨共16名;每抬槍隊用長夫3名,24個刀矛、小槍隊共長夫48名。一共合計是180名長夫。其中如果個單位有額外需要,可以從營官處撥公夫進行幫助,且長夫人員安排原則是「計每百人用夫三十六名,只許減少,不許增多」。

2.水師制度

水師也是湘軍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1854年春曾國藩編水師十營。湘軍水師以營為單位,以船為基本作戰單位。水師戰船分三種:「快蟹」式,即大型指揮艦,營官所在旗艦,有槳手28人,櫓工8人,艙長1人,頭工1人,舵工1人,炮手6人,共45人;「長龍」式,為水師的大型艦船,有槳手16人,櫓工4人,頭工1人,舵工1人,炮手2人,共24人;「舢板」式,為水師的輕型艦船,有槳手10人,頭工1人,舵工1人,炮手2人,共14人。「長龍」、「舢板」每船駐哨官1人。水師一營有「快蟹」1艘,「長龍」10艘,「舢板」10艘,共大小艦船21艘,425人。後湘軍水師與太平軍水師戰鬥失利,改水師營制,裁快蟹船,減「長龍」為8艘,增「舢板」為22艘,合一營有船30艘,共500人。另對各類船隻的大小、炮位裝備、旗幟,以及水師宿營制度等都有所規定。

3.馬隊制度

馬隊是湘軍為了應付各地起義軍中的馬隊,由曾國藩於1859年委託李鴻章編練的一支軍事力量。太平天國時期,湘軍的馬隊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太平天國起義被鎮壓之後,湘軍在1865年(同治四年)於黃河、淮水流域對抗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領導的太平天國新軍時才開始重用馬隊。然而對於馬隊的建設仍然不及陸軍的水平。馬隊營制脫胎於陸軍營制:每營人數,營官1人,馬4匹;幫辦1人,馬1匹;字識1人,馬1匹;分前、後、左、右、中五哨。前後左右四哨各設立正副哨官1人,各人有馬2匹。中哨以營官為正哨。另設副哨官2人,各人馬2匹。每哨馬勇50人,馬勇每人馬1匹。每棚什長1人,馬1匹。一營共什長25人,散勇(步兵)250人,營官及兩副哨官、幫辦、字識等共用伙夫2人,四哨的正副哨官共用伙夫4人,二十五棚每棚伙夫1人,共伙夫31人。另對於帳棚的規格,搬運後勤的安排,馬匹的更換都有相應的制度規定。

4.其他營制

在湘軍組織裡面,還設有兩個機關:營務處管理軍事事務,糧台管理餉械等後勤事務。這些機構本是原來的軍營中就有的,但在曾國藩的湘軍中,它們有了自己的特點。如營務處原本擔負實施號令、執行軍法的任務,它成為了軍營的主腦。曾氏創造性地將營務處作為湘軍培養人才的部門:曾氏將他認為有才幹的人放到營務處進行歷練,熟悉軍務,然後再使該人才為一方將領。曾國藩手下的幕僚如李鴻章等人在帶兵之前都在營務處工作過。糧台作為全軍的後勤部門主要管理的是軍隊的糧餉、裝備、軍事情報、命令的傳達等工作。湘軍的糧台的特點是其工作人員是由主帥直接委派,其工作全由主帥一人掌握,這是與湘軍的地方性軍隊的性質密不可分的;並且湘軍的糧械主要由水師轉運,在確保長江糧道安全的前提下,湘軍可以進行長期戰爭,這也是它時常進行圍城戰,或者在野戰中實行穩紮穩打的結營戰術的基礎。

二、湘軍兵將的標準和招募

湘軍編製的指導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中的「忠」、「倫理道德」為核心,以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地域、宗族、師門、恩蔭等社會關係為來源,鼓勵他們發展對個人而不是對國家忠誠,最終結成了一個團結緊密的軍事利益集團。曾國藩採用「戚家軍」的編製成法:兵必自招,將必親選。曾氏十分重視選將問題,他認為「首以擇將為主,有將領而後有營官,有營官而後有百長,有百長而後有什長,有什長而後有散勇,逐加遴選,遞相鈐制」。一旦一個湘軍將領調遷或者死亡,則他手下的軍隊將會被遣散,然後重新由新的將領另行組建。這種軍隊私有所有的屬性發展到最後,整個湘軍只聽從曾國藩一人的命令,這樣編練起來的軍隊兵將之間的聯繫會非常牢固,指揮起來也會得心應手。曾國藩選擇將領,因為洞悉清朝高級官僚的腐敗不堪的作風,所以「武不用綠營守備以上之將,文不用道府以上之官」,來避免這些人將官僚腐朽習氣帶來軍隊中。因此湘軍將領大多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和地方紳士這種由於有土地財富,而在太平天國運動中首先被打擊到的人——當然,大部分人都是與曾國藩有著各種利益關係的。他們在統治階級中的政治地位一般不高,但是有所才能,所以希望靠軍功獲得地位,因而重於實幹,不怕冒險,積極進取。據羅爾綱先生的統計,湘軍中可考的182人中,書生出身的有104人,佔58%,而湘軍中三個最高統帥,幕府重要人物15人,都是書生出身。

與選將相同,湘軍中的士兵也是由各將自行招募。每營都在若干附近的農莊招募自願者入伍。曾國藩只招募農民,尤喜山鄉農夫。每營都有清冊登記士卒的家庭背景。每一士卒必須是本村的良民。吸食鴉片、聚賭,都是禁止的,侵犯婦女則處以死刑。曾國藩利用中國傳統的鄉土觀念,認為募勇「總以一方一縣之人同在一營為宜」,由此各將所招募的士兵,都是該將領的老鄉,而士兵與士兵之間,也或多或少有親戚、同鄉之誼。「耳目精神歸於一人,如活草活樹,枝葉自然相生也」。以將領為核心,各兵卒如同枝葉,糧餉由將領親自發給,使得士兵對將領更加感恩,「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這樣組成的軍隊就一改過去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兵將不相習的弊病。配合上曾國藩創造的營制,以及以傳統封建倫理中的「仁」和「禮」為指導思想的治軍方略、訓練方法,最後出來的湘軍是一支整體性強,士氣高昂,戰鬥力強的軍隊。

三、湘軍的戰略戰術

論戰鬥能力來說,湘軍「遠不是太平天國軍隊的敵手」,這個說法可能略顯失實,但是兩支軍隊之間在人數、士兵能力、武器裝備、將領能力有所差距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兵力遠遠少於太平軍的湘軍最終消滅了太平天國,這其中制勝的關鍵在於湘軍的戰略戰術。

首先,湘軍對水師的建設尤為重視。由於太平天國的實際活動範圍集中於長江三角洲流域,長江就是整場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略要地。誰掌握了長江,誰就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人員、物資便可以通過船運源源不斷進行輸送,比起傳統的陸地運輸時間更短,風險更小。湘軍水師的建制本無舊制可循,是曾國藩等在實戰過程中逐漸改進和完善的。如前文所述,在1856-57年改水師營制,就是因為1855年湘軍水師在和太平軍水師的戰鬥中被重挫,總結經驗乃得與太平軍水師交戰要多用輕型戰艦,著重各類艦船的混合編隊。另外湘軍建設船廠,並大量購買西洋火炮安置在船上,提升了戰船的攻擊力。相反的,太平軍水師一直沒有正規水師,戰船也只是用民船改成的,土炮構成的火力明顯不如湘軍,在長江上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前文說過,湘軍的糧餉通過長江水道不斷進行供應,是湘軍能夠進行持久戰的根本原因。而必須通過艱難的陸路補給的太平軍則是無法與湘軍相抗衡的。

其次,湘軍注重後方供應。曾國藩從一開始就全力佔領長江中游的重鎮如武昌,並將此地作為戰略後方,設立糧台等加以鞏固,供應前方作戰。比較穩固的後方根據地對保證前線作戰,穩定軍心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湘軍採取的一些具體戰術,如結營行軍、攻勢防禦等,都是以守為攻的戰術。就軍隊構成來說,湘軍士兵出入行伍者多,缺乏足夠的軍事訓練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比不上強大的太平軍;而武器裝備以刀矛等傳統武器和抬槍鳥銃劈山炮等缺乏機動性和射速的前膛槍炮為主,是故宜守不宜攻,在防禦中尋機破敵是湘軍唯一的選擇。而防禦戰術就是消耗戰、持久戰,有著充足供應的湘軍可以盡情使用此戰術,獲得勝利。

再次,前文已經提到了一些湘軍的具體戰術,注重的是「防禦」。另外,曾國藩講究步步結營,依靠地形優勢,尋找戰機,克敵制勝。湘軍每到一處地方,首先結營,「未成之先,不許休息,亦不許與賊溺戰1」。曾國藩所說「結硬寨,打呆仗」,說的就是這種戰術。通過守勢,以逸待勞,以主待客,最大限度地消耗敵人,拖垮敵人,最終戰勝敵人。這也是曾國藩總結太平天國前期清軍的無數次失敗所得到的經驗教訓。

四、湘軍兵制的評價

湘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軍事集團,它的創立對整個中國近現代史都影響深遠。

首先從營制上來說,湘軍針對綠營已經衰老的、過時無用的制度進行了改革,它以節制之師代替了清朝原有軍隊綠營、旗營平時分散戍守,戰時零星徵調之法。綠營旗營與湘軍的軍制差別固然是由於前者屬於國家正規部隊,具有平時衛戍地方,戰時抽調抗敵的責任,因此分散;而後者是地方臨時(團練部隊原則上是等戰事結束就自行解散的)部隊,集中於一地,因此緊湊。作為異族入主中原的清王朝絕對不會讓漢族將領固定掌握一支純由漢族掌握的部隊,所以綠營的在地域上和軍隊結構上的分散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旗營則肩負著鎮守該地以及監督該地綠營的責任。但因湘軍的私有性而帶來的團結性和整體性,它的戰鬥力較綠營旗營確實勝過一籌。然而在編製上由於過度依賴「人情關係」的紐帶,一支軍隊編製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則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雖然兵種齊全,但在編製上仍是單一軍制,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之上便再也沒有更高的建制單位了。當出現需要數十個營協同戰鬥的時候,因為營數過多,部隊的調動和統一指揮便顯得十分麻煩,不能夠滿足近代戰爭中所信息傳達敏捷、部隊調動迅速、作戰區域廣泛、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要求。在這一點上,作為湘軍對手的太平軍的伍卒制2則要顯得更加優越一些。另外在軍隊後勤上,只設長夫,除此再無其他,缺乏充分的後勤保障系統,也是湘軍的一個弊端。當然,這比起綠營不設長夫制度,故行軍打仗只能索用民房,裝備補給和平時的生活需要綠營兵自己處理,分散了士兵的精力,大大影響了戰鬥力。湘軍的營制也影響了清朝後來的練軍、防軍、新建陸軍等。

在兵將的募集上,湘軍吸取了明朝戚繼光的經驗。有一個明確的指揮體系,作為主幹。在主幹之外通過各種整個隊伍實際上都靠私人關係維繫。這種私人關係使湘軍取得了綠營軍及其僱傭附屬軍所缺少的聚合力,曾國藩著重利用既存的同族和同鄉關係,這種關係非常適合於把一支支由紳士領導的非正規隊伍變成中央指揮的隊伍(前提是指揮者用戶中央),當然這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兵為私人所有的風氣,私人兵將佔有地方財政獨自發展,不斷壯大就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民國。湘軍在招募兵將的時候注重避免綠營兵將腐敗墮落的風氣影響,在訓練的過程中則強調兵士在精神方面的修鍊與軍事訓練並重,這使得湘軍與既存的綠營旗營截然不同。反觀綠營兵,長期以來積累的不良風氣因為缺乏良好的精神教育而愈發嚴重,腐敗無能的軍官則是綠營走向墮落的重要因素。且綠營因為自己所擔負的任務而不能專心於軍事訓練上,連戰守之際也不能集中全力作戰,嚴重地削弱了綠營的戰鬥力。但湘軍作為一個軍事集團始終缺乏一套正規的軍事教育體系,也沒有建立軍事院校系統,尤其是對於高級軍官的教育和訓練嚴重不足。湘軍的高級軍官,都是天生的將才,被曾國藩發現並重用。近代歐式軍隊常用的編製是班、排、營、連、團、師(旅)、軍、集團軍。以集團軍為最高戰役方向單位,集團軍下有一個條理清晰,建制明確的一整套複雜系統。在參戰人員龐大,參戰兵種眾多的戰鬥、戰役中,各建制都能有條不紊、各按其責地進行具體戰鬥任務以及協同作戰,而不會陷入混亂。對於指揮人員來說,也便於指揮,避免了人多事雜引起的錯誤。

太平軍的伍卒制是洪秀全等人借鑒《周禮》等古籍,學習商周時期軍隊編製而形成的太平軍制。分為伍、兩、卒、旅、師、軍。軍隊建制相較於湘軍來說更加複雜。

然而一旦該高級軍官在戰鬥中身亡,他的職位就無人有此才能可堪此大任。由於在與太平軍作戰中失去了如羅澤南、塔齊布有統帶數十營湘軍的能力和經驗的高級將領,而又缺乏培養高級軍官的軍事院校,高級軍官因此不繼是在太平天國戰爭後期困擾曾國藩和湘軍的一個大問題,胡林翼曾說:「近年營中,非營官之少,而哨長、隊長尤易選擇,所乏者統將耳。」。雖然之後曾國藩改進湘軍營制增設「分統」作為營官和統領之間的一層,拔擢有能力的營官先行歷練帶數營能力和經驗,再根據情況進行統領的選拔,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代替軍事院校的作用。後來的新建陸軍就非常重視軍官教育,成立了各層級(小中高等軍校)、各兵種的軍事院校,向新軍源源不斷地輸入有專業軍事素質的士兵和軍官。

在戰略戰術上,湘軍向他們最主要的對手太平軍提出了針對性的大戰略,這成為湘軍最終撲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保證。相對於綠營軍盲目的圍追堵截、被動防禦的戰略要優越許多。在戰術上湘軍注重安營紮寨積極防禦,利用手頭能用到的一切冷熱武器,在後期也重視引進西方先進武器,但它仍是舊式的、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思想,是不能適應近現代注重武器裝備先進性以及強調火力配置和部隊機動性的軍事鬥爭的。當然湘軍的戰略戰術,包括它的整個兵制都是與其所處的歷史階段所相適應的。晚清中國處於一個各方面都在進行逐漸轉型的時代,在軍事上也使如此,湘軍也只是在這階段之中的產物,自然無法完全擺脫那些舊的、傳統的東西。然而在這些舊式的、傳統的東西之中,還是有意無意地包涵了新的、進步的內容,在這新舊結合之中,走出了湘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被凌遲的淮軍名將,是不是戰敗的替罪羊?李鴻章為何替他求情?
淮軍第一名將,平天國,鎮壓捻亂,戰功赫赫
後唐第一猛,滅後梁,曾獨自格殺數百敵軍,竟城破殉國
真命天子?歷史上貢獻最大的那些皇帝!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軍服百科:圖說獨立戰爭中的英國皇家海軍制服
穿美軍制服的德國兵
烽火戎裝:抗戰中的國民革命軍制服
小小軍靴學問大,詳解中國陸軍制式軍鞋發展史
軍種「內鬥」還是大國競爭?美陸軍制訂高超音速武器計劃
世界軍服百科:一戰時期法軍制服的革新演變
陸戰隊藍色制式迷彩的原因?隸屬海軍部隊,海軍制式為藍色迷彩
美軍制服上的國旗為什麼是反向的?原因竟是……
圖說以色列的軍事地理,地處四戰之地,依靠空軍制勝
古兵器揭秘:這才是中國古代軍制中規定的18種正規兵器!
解讀中國古代禁軍制度:禁軍不是「警衛團」,人數規模可達上百萬
環太軍演重頭戲:美陸軍制導火箭與日本岸艦導彈聯手攻擊軍艦
阿德里安堡之戰:失敗的羅馬軍制改革
從蕩寇風雲看戚家軍制式武器
每日動態:印度海軍制定方案大幅提升兵力及戰鬥力/美國陸軍重新制定間接火力防禦系統的長期規劃
希特勒關心下的納粹德軍制服,曾令全世界為之傾倒!
曾經強悍的淮軍為何被日軍打的一觸即潰?因在軍制上很吃虧!
美空軍淘汰虎斑迷彩服?改穿陸軍制服 作戰靈活性更強
烏克蘭特種兵身穿俄軍制服運送裝備,俄盟友:準備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