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論起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那是數不勝數,比如現代建築的國家大劇院,上海金融中心,北京體育場,廣州塔,北京首都機場。古代建築如故宮,西藏布達拉宮,清朝慈禧太后的寢宮頤和園,河南的嵩岳寺塔,河北趙州橋,壯觀的京杭大運河,神秘的秦始皇陵等,如此這些都是,令國人自豪的代表性建築。但是中國西部的「火洲」卻有一個距今有兩千多年,能跟長城相媲美的建築,很少人有人提起,可能你聽說過,卻沒有真正的目睹了解過。這二千多年來,直到今天都在造福國人。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這個神秘的建築,是新疆吐魯番的重要水利建築坎兒孜(新疆語),這些坎兒井都處在新疆的「火洲」腹地,那裡乾旱的荒漠氣候讓這裡的水都貴如油,但是其實其地處盆地,四周山川圍布,等夏春季會山上會有大量的積雪融水,可是乾旱的氣候使得珍貴的水分很快就發揮了,這樣解決生活用水還有農田灌溉就成了燃眉之急的頭等大事。等西漢武帝時期,為了解決不斷的匈奴侵擾,朝廷把修渠駐田就列成了西部的防禦重點計劃,這就成為了早期軍用建築也就是坎兒井的雛形。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坎兒井被稱為是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其他兩個是長城和京杭運河,曾經有傳說坎兒井是由波斯人傳入中國的,不過也不必取證了,因為坎兒井是由暗渠儲水,所以技術要求並不高,而且作用極好,當地人非常喜愛。於是此地的水利建設就從沒停止過,後來歷經了漢唐初期和明末清初以及民國時期的三個階段,坎兒井被劃分成了官用和民用,因為坎兒井百利無害,到了近代被民族英雄的林則徐用大力推廣,那時坎兒井發展到最輝煌時期,數量達到了1237條,總共灌溉了農田2.3萬公頃,長將近5千公里。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坎兒井造福了當地的子民,它不僅可以用作于軍事防禦,也為這裡的人民生存帶來了福音,這樣對比看來,坎兒井比用作戰爭防禦的長城和為商人利益而修建的大運河,還要偉大,它是取之為民的更偉大的工程,可是近幾年來隨著荒漠化的加劇,很多坎兒井都已經完全乾涸了,再加上此地由於油田開發大壩被截流,坎兒井已經減少到700多條,古人留下的極具智慧的珍貴遺產,曾經造福了那麼多的中國子民,今天卻到了如此危及的地步,坎兒井如果有天真的再也不復存在了,成為了歷史遺產,可以說真是愧對子孫後代嗎?

這個古代建築可以與長城比肩,造福無數人民如今卻情況危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過客 的精彩文章:

奸臣蔡京吃頓饅頭要花一千多兩銀子,殺幾百隻鵪鶉,下場卻很凄慘
這裡曾是一線大城市,歷史上出過無數帝王卻遭皇帝燒毀變普通城市
這個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個廢除軍隊的國家,與中國建交以後迅速崛起
太平天國最後的藏身之地在這裡,陰氣慎重怪事不斷,成為旅遊景點
雍正的陵墓地宮挖掘到一半被國家文物局喊停,究竟是為何

TAG:歷史過客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沒有水泥,那長城是如何修建的?靠這一神器,長城千年不倒
古代沒有水泥,可是萬里長城還是那麼牢固,古人如何做到的?
長城工程堪稱世界之最,放在現代也令人汗顏,古人當時是如何建成的
長城腳下,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完美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情懷!
這群在長城上玩無人機的人,不只是酷
古代人用的東西,而現代人卻不敢用,這就是長城千年不倒的原因
古代修建長城,真的是為了堵住游牧民族嗎?真實原因可能不是這樣
堪比萬里長城的人造母親河,養活數億人口,如今卻即將消失
中國的地下「長城」,只有古人才能修建成功,無數人受益!
古代沒有混凝土,萬里長城在砌牆時,是如何做到那麼牢固的?
秦始皇最大的功績,並不是滅六國修長城,而是這件事情
此人被李世民稱為比長城還可靠,高句麗強盛無比,被此人一戰滅之
中國曆朝歷代都在修建長城,為何唯獨李世民不修?學者:他有一個長處別人沒有
「不到長城非好漢」,多少人想親眼目睹長城的絕色
此人本是大明最後的萬里長城,結果卻自毀長城,萬劫不復
這項水利工程有人說它要比長城偉大,建成就被讚美,沒有一句質疑
長城真的是無敵了,再次發力,新款混動汽車,性價比無敵
長城存在了兩千多年,為何擋不住敵人,導致中原王朝更迭如此頻繁?
秦始皇修築長城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修築長城這件事是好是壞?
少數民族也修長城,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