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羅斯出現抗議示威,「唱衰」普京為哪般

俄羅斯出現抗議示威,「唱衰」普京為哪般



俄羅斯出現抗議示威,「唱衰」普京為哪般



俄羅斯爆發示威遊行抗議總理梅德韋傑夫 圖源:BBC新聞網

【海客說】


近日,俄羅斯國內出現示威活動,一些媒體炒作稱這是將矛頭對準總統普京,甚至稱普京的權威受到威脅,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


3月26日俄羅斯若干城市突然發生了系列抗議示威活動,示威者們直接針對現任總理梅德韋傑夫,指責他可能涉嫌嚴重腐敗,但是普遍認為示威的真正矛頭其實是對準了總統普京。

示威


原本這次示威只是一個範圍很有限的事件,參與的人並不多,即便是在集會規模最大的莫斯科最多也只有7000人左右,俄警方以集會未經批准為由跟示威者發生了一些衝突,逮捕了數百人。部分城市的示威因為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批准,因而較為平和。示威僅僅持續了幾個小時,而後不管是俄政府還是示威者一方並未有後續衝突情況發生。


這次抗議的組織者納瓦尼是普京的老政敵之一,以前就曾經組織過各種針對普京的抗議,只是這次據說他公布了一份梅德韋傑夫可能涉嫌嚴重腐敗的材料,因此引發了一些青年人的不滿。


應當承認,俄羅斯自從蘇聯獨立出來起就始終被腐敗困擾,而且加之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又遭受西方制裁,國計民生水平較前幾年有所下降,社會上對普京積累了若干不滿。不過從許多在俄學者的分析和觀察看來,普京目前政治地位並沒有受到嚴重衝擊,不管是從執政集團內部穩定還是從整個社會認同,納瓦尼的影響力都無法跟普京相比。


但是在西方媒體上,這次示威活動被認真渲染為俄羅斯現政府遭遇了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普京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不過他們的渲染只是一閃而過,反而是在中國國內輿論場上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議論熱點,其中被傳播最多的觀點就是普京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了。

炒作


那麼為什麼這則消息在中國國內的輿論場上會引起如此波瀾呢?一般而言,一個人努力傳播某個消息往往是他最渴望的或者最擔心的。如果繼續追問下去,希望普京陷入政治困境或者對此擔心的人又分別是什麼人呢?很顯然此事必然都與其具有利益關聯性。擔心俄羅斯陷入混亂的人應該主要包括,在俄有親屬的人、在俄有商貿等經濟利益的人和希望中俄合作穩定發展的人,這不必深究。什麼人希望普京陷入困境或者說俄羅斯政局發生混亂,這就是個有意思的事情了。


為什麼希望普京陷入困境呢?大約有兩種人會樂見此事:一是有的人希望用普京陷入政治困境說明探索獨立於西方的道路不可行,以此映射中國也別想走自己的路。二是有的人想說明中俄在戰略上「背靠背」的夥伴關係不靠譜,不能以此為基礎制定中國新時期的國家戰略,對於美國的戰略擠壓和圍堵應該保持更大的「忍讓」。


首先,獨立之初俄羅斯雖然採取了全面西化向西方靠攏的政策,但是始終不被西方所接納,西方國家沒有不僅像俄羅斯期望的那樣幫助其走出蘇聯解體帶來的震蕩,重組社會和國民經濟,反而藉機「北約」東擴加緊了對俄羅斯進行地緣戰略上的壓縮和圍堵。


正是這種對於西方做法的失望,導致了普京執政下的俄羅斯明顯開始調整全面西化,試圖重新尋找新的適合俄羅斯社會的發展道路。也正是在普京的努力之下,順帶藉助當時國際市場油氣價格高漲,俄羅斯經濟雖仍未完成重建但是已經基本走出了「崩潰期」,國計民生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這顯然是俄羅斯很大程度上在對西方的模式進行否定,而西方國家自食苦果卻仍然難以接受。

同樣邏輯,既然俄羅斯的重建在西方模式下毫無作為,反而是普京在探索不同方式治國的道路上有所成就,那麼很顯然就說明了西方的價值觀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對於中國滿心膜拜西方價值觀的一些人來說,如果能看到俄羅斯再次失敗顯然是在證明他們自己價值觀的勝利,他們對於此事的渴望就絲毫也不難理解了。


其次,確實有人會從中俄歷史上的關係考慮,認為俄羅斯是曾經給中國造成最大傷害的國家,美國反而從未有過大規模入侵中國的行動,因此中俄建立親密的戰略夥伴關係是一種錯誤,中國更應該努力在價值觀上追求與美國趨同。


這種觀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錯誤在於沒有認真考慮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條件。過去中國積貧積弱,而俄羅斯則正處於擴張期,雖然在西方列強之間也存在互相牽制內鬥,但是並不存在一個類似「北約」這樣集合了西方大多數國家的的軍事政治組織對他進行圍堵和壓迫。


即便是跟冷戰初期的中蘇關係相比較,今天的中俄力量對比也絕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除台灣問題之外,國內也不再是分裂割據狀態,中央政府穩定而高效,國防力量足夠強大。俄羅斯目前不但沒有進行擴張的實力,反而還沒有完成國民經濟體系的重整,甚至部分國內勢力對於中國的強大還存有一定的疑懼心態。

關於美國歷史上不曾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做過許多直接侵略中國的事情,那也是複雜的歷史條件決定了它當時不可能像英法一樣進行殖民活動。中美的地緣特點又決定了美國既不可能佔領中國也不便入侵中國。同時我們也不能遺忘「門戶開放」政策所指為何,對戰後的美國主導制定全球政治經濟規則來維護自己霸主地位的事實視而不見。不管是冷戰後的俄羅斯還是「大中東民主計劃」所導致的中東亂局,都是美國戰略上的「利己主義」所造成的惡果,這個先例足以讓我們保持警惕。


當然了,中美之間並非是一種對峙關係。中國奉行的和平崛起路線,不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的態度,追求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政策。中美之間巨大的共同利益等諸多因素決定了中美完全可以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實現合作共贏。


尾聲


總的說來,今天中俄的合作是各取所需的合作,既不是背負無限義務的同盟,更不存在誰主導誰支配誰的問題,更不是要一起去針對美國。只要中國跟俄羅斯的夥伴關係能夠確保俄羅斯擔心的問題得到解決,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產生的利益大於西方國家暫時性「收買」政策所能帶來的好處,那麼俄羅斯就會是中國的一個好夥伴。


我們應當想清楚這樣一個事實:中俄關係中,目前不是一個衰弱的中國巴望俄羅斯來拯救,而是中國作為一個處於上升期、面對全球化的強國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如果我們還放不下歷史包袱,不懂得如何跟俄羅斯這樣一個沒有完全走出衰退期的大國打交道,中國貫徹自己國家意圖的意志力怎麼體現?還怎麼談面對世界,尤其是更強大的美國?


(千里岩,海外網專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台灣華航機師被爆酒測超標 當即被停飛、解僱
日政府稱朝鮮導彈落在日本海:已向朝提出嚴正抗議
連戰之子批柯文哲:用貶低香港來搏版面 見識短淺
台小哥發視頻贊大陸年輕人 卻被「小確幸們」誤解
為選黨主席高層接連請假 國民黨黨內鬧「空城」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伊朗民眾舉行反美示威焚燒美國旗 抗議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民眾示威抗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塞爾維亞也出現反政府示威,對解決科索沃問題有何影響?
莫斯科出現示威遊行!俄民眾強烈反對向日本妥協,普京該怎麼辦?
在普京眼皮子底下開炮!烏克蘭軍艦駛入亞速海示威:發出嚴正抗議
杜特爾特下周發表國情咨文將遭抗議示威,菲警方要求民眾不出門
美國向俄羅斯示好,北約組織是否會蹦裂?特朗普直接演習示威
俄羅斯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全民抗議普京!地位恐將不保?
內塔尼亞胡:加沙抗議者不是和平示威者 哈馬斯希望他們死亡
英俄交惡,英國戰艦跑黑海示威,普京:發射導彈,給我幹掉
普京支持率罕見暴跌,俄羅斯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普京!
普京支持率暴跌,俄羅斯境內爆發示威集會!
雙普會議影響遠大,俄羅斯舉行海軍閱兵,向北約示威
連任之際遭俄反對派全國示威!普京無奈之下做出這個決定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問以色列 遭民眾示威抗議
美國多地突然爆發大規模反特朗普示威 抗議其阻撓「通俄」調查
美國終於出手了!第6艦隊將開赴黑海示威,普京會如何反擊
特朗普訪英恐遇示威者 英首相建議在鄉下別墅會晤
俄羅斯霸氣聲援伊朗,示威美國!
烏克蘭越陷越深:剛剛又聯合美國,向俄羅斯發出挑釁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