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作為東西方文化的紐帶,匈奴曾經扣押他很久。扣押期間他曾出逃,但是逮到他之後匈奴單于並沒有殺他,原因一起來揭秘:

為瓦解張騫鬥志 對其施美人計


歷史學者告訴我們的是,張騫帶了一百多名士兵進入匈奴境內,並且想去聯合匈奴的仇敵月氏人,徹底打敗匈奴。


但匈奴人沒有殺他,只把他扣留在匈奴境內,還讓他娶了貌美的匈奴貴族女子為妻。這在現在的一些人看來,是匈奴人對張騫實施美人計,為了瓦解他的鬥志。


歷史真是這樣的嗎?更令人不解的是,十多年後張騫逃出,終於去了月氏,返回時又被匈奴捉住,這一次還沒有殺他,讓他再次逃出,回到漢朝,成為開通絲綢之路、傳播中華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張騫被匈奴人扣押


神劇中 編劇們臆想的歷史


解讀歷史有很多種方式,一種是相信專家學者的描述,不假思索,全部接受;一種是對專家學者的描述產生質疑,開動自己的腦筋,想些問題。


還有一種,是影視歷史劇編劇們的專利,根據需要想像出當時的歷史並且表現出來。實際上,他們確實在作品裡寫到了匈奴人兩次不殺張騫的事情。

看過長篇電視劇《漢武大帝》的人,會接受其中的一段情節:匈奴人首次捉獲張騫時要殺他,張騫口中大喊,「我是通商使者,殺我冤枉」。這是編劇們的歷史臆造。不要說匈奴單于不相信,就是相信了不殺他,按漢律張騫回國後也會被以「辱使命,喪國格」 處斬。因為像張騫那樣大呼小叫,會成為讓單于譏笑漢王朝的外交醜聞。


在另一部影視劇中,有匈奴人第二次捉住張騫卻沒有殺他的一段對話。單于說,「寡人完全應當將你斬首。」張騫急忙跪伏在地:「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請大王開恩。」單于咳嗽了兩聲,氣喘吁吁地道,「我老了,活不了幾天了,這輩子殺人太多,現在不會輕易殺人了。念你臨去西域前還能給寡人留書謝罪,的確是個忠厚老實、誠實有信之人,朕今免你一死。」


這當然也是編劇們臆造的歷史,還大膽編造出張騫第一次逃走時「留書謝罪」的故事,用第一個謊言彌補第二個謊言。好在現在的影視劇觀眾,有了許多年觀劇經驗,再也不會相信那些歷史神劇的情節了。


問題是,對於「匈奴人為什麼不殺張騫」,歷史書籍不予記載,歷史學者不去研究,歷史影視劇不可相信,大家又有什麼辦法理解這件事情,作出正確解讀,哪怕僅僅是接近了正確?只要想,辦法還是有的。


單于大怒 也沒敢殺他


第一種辦法,我們來看看,匈奴都殺過哪些漢朝文武官員?這樣我們或許可以知道,張騫是不是在應該被匈奴殺掉的名單里。


匈奴第一次捉獲張騫是在公元前139年。此前歷史中,文獻中還沒有見到匈奴殺死被俘獲漢朝文官武將的記載。直到公元前110年,漢武帝陳兵十八萬,誇耀於匈奴邊境。使者郭吉進入匈奴,有匈奴官員為其指引,讓他見了單于。見面後,郭吉用刺激性的言語羞辱單于,單于大怒,將主管引見的匈奴官員殺掉,但也沒敢殺死漢朝使臣,只是把他扣留了,不放他回來。


匈奴人確實殺死過一名漢朝使臣,已經是捉獲張騫九十多年後的事情了,那時候匈奴分裂為南北兩支,南匈奴歸附漢朝,北匈奴郅支單于逃到很遠的地方,斬殺了漢朝使節谷吉。後來,駐守邊境的漢朝將領陳湯和甘延壽,沒等奏請皇帝批准就發動攻擊,長途奔襲,殺死郅支單于,滅了北匈奴。他們給朝廷的捷報上寫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句,後來作為表現漢民族氣勢的豪言壯語,廣為流傳。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蘇武牧羊


張勝參加密謀 蘇武、常惠被扣押


第二種辦法,我們來看看,匈奴對他們捉獲的那些漢朝文武官員都怎樣處置,這樣我們或許可以知道,張騫沒有被匈奴殺掉,是不是屬於偶然和僥倖?


蘇武牧羊的傳說流傳了兩千多年,並且比較可信。


據說,漢朝與匈奴雙方都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匈奴扣留了十餘批漢朝使節,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作為回報。但在公元前100年,新一任單于即位,送還了之前扣押的漢使。漢武帝也派人送還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蘇武、張勝與常惠就是一路護送的漢朝使臣。


正當他們完成使命準備歸國之際,匈奴國內發生了密謀綁架單于母親前往漢朝的謀反事件。由於張勝積极參与了密謀,蘇武、常惠就被匈奴扣押。後來,又有漢朝使臣到達,常惠悄悄見了漢使,還編了一個故事,說漢朝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系有帛書,上面寫著蘇武等人被放逐北方湖澤之中,讓漢使以此責問單于。這樣一來,蘇武和常惠終於在被扣押十九年後回到故國。


最初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護了幾句就被施以宮刑那件事,他寧可忍受宮刑也要寫完《史記》,寧可受到宮刑也要替李陵仗義執言,這其中會有什麼樣的歷史真相?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李陵孤軍深入,寡不敵眾兵敗被俘

深入匈奴境內 李陵被俘


李陵有勇有謀,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內,大戰單于主力部隊。在單于被打得狼狽不堪,正想率軍撤退之前,有漢軍叛變士兵說出李陵即將弓箭用盡,軍糧斷絕的內情,於是單于又將李陵官兵層層圍困起來。後來,李陵殺了他的戰馬,把馬肉分給四百多個士兵,讓他們突圍,自己帶十幾個人從相反方向引開敵軍。再後來,那十幾個人大部分戰死,李陵被俘。


那時候,匈奴與漢朝的關係比較奇妙,交戰雙方的被俘者一般不會殺掉。有了機會,被俘的人還會逃回故國,再被俘也不殺掉,還有再次逃回的機會。即使是投降受到重用的雙方將官,已經得到對方重用,也有以後逃回的。當年說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到朝廷,與李陵沒見過面的司馬遷,從李陵先前為人稱頌的個人品質,推斷出一點,即使李陵投降,也不過是權宜之計。


但李陵的命運很慘,一直到二十多年後死去,不能回到故國。這有幾個原因,一是耽誤了為他運送糧食和弓箭的趙廣利是皇帝的大舅哥,不能承擔罪責;二是有人故意造謠李陵投降匈奴,還說他訓練匈奴軍隊與漢朝打仗;三是漢朝皇帝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殺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兒子,李陵已經無國可返,無家可歸。



匈奴為何選擇囚禁蘇武與張騫?而不是殺了他們?



蘇武與李陵


唱別歌 李陵、蘇武頭髮已白


算起來,李陵兵敗被俘的前一年,蘇武扣押於匈奴,他們都娶了匈奴女子為妻,嫁給李陵的是單于的女兒。李陵沒有蘇武那樣餐風宿露的辛苦,但一直講究民族氣節,不肯為匈奴訓練軍隊,也不肯帶兵進犯漢朝。蘇武被扣押十九年後就要回國了,李陵為蘇武置酒餞行時,唱了一首《別歌》,「徑萬里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頹。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他與蘇武的頭髮都已經白了,唱了以後就一齊流淚。

這樣看來,又有了一個問題:匈奴對他們捉獲的那些漢朝文武官員,不管是否投降都沒有殺掉,最嚴重的就是扣押,怎麼會殺掉張騫呢?


答案很簡單,簡單得超出我們的意料。張騫被匈奴捉獲的公元前139年,漢王朝與匈奴國仍然是友邦關係,雙方實行和親政策,互通關市,互派使者,維持著至少表面上友好的局面。所以,匈奴人根本就不會殺掉張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河愛說史 的精彩文章:

淝水之戰,百萬前秦軍為何打不過區區幾萬北府軍?
日軍侵華時看上我國的一樣寶貝,找了十四年未果,最後被中國找到
妃子來月事,讓侍女替自己去服侍皇帝,沒想到因此生出個開國皇帝
工人重修天安門意外發現一個盒子,經專家認證後,確認為鎮樓之寶
為何中國這166萬平方公里國土不能割捨?此人一句話將慈禧點醒

TAG:江河愛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我不是葯神》呂受益為何選擇自殺?不是不愛了是怕拖累了!
康熙15歲就擒住了鰲拜,可為何選擇了終身監禁而沒殺他?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為了你》為何張瑤瑤最後選擇了李寧楓,而不選韓東呢?只因誤會
張無忌為何在最後選擇了趙敏而不是周芷若?網友:是你你也一樣
曹操為何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不是直接稱帝?
八路軍為何不選擇正面對付敵人呢?老兵:不是不想,是做不到
為什麼張無忌選擇趙敏而放棄周芷若?看了才知道原來是愛的不夠深
荀彧心存漢室,為何最後選擇自殺,而不選擇投靠劉備?
項羽明明有機會殺掉劉邦卻沒有殺,而是選擇自己被逼的烏江自刎,為什麼?
同因老母而被威脅,為何徐庶選擇了出走,而姜維選擇了留在蜀漢?
郭襄為何選擇削髮為尼?答案太令人絕望,連金庸也不願說出來!
項羽本來是有逃生的願望,為何又不願渡過烏江?最後卻選擇了自殺
伊拉克戰爭後,為何大批美軍選擇自殺?原因說出來你別不信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何選擇尉遲敬德都不選秦瓊呢?原因是這樣的
假如你是段譽,你為選擇哪位當妻子?反正我不選王語嫣,只選她!
如果選擇美女紋身師的話,屌絲們是不是就感覺不到疼了呢?
郭襄去尋找楊過選擇騎毛驢,為什麼不是騎馬?你能想像會是這樣的原因嗎
謝玉為何選擇輔佐太子?而不是靖王和譽王?真實原因令人不寒而慄
細數范爺為何選擇的是李晨?網友:誰都不嫌棄誰!
如若是你滅霸,你會選擇統治宇宙,還是選擇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