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路惠耳分享:沒有灌溉 哪有花開
作者:歸璇
這一期的咿呀總動員來了一個小寶寶,年齡和個子都比別的小朋友小一點,興趣愛好似乎也和那些哥哥姐姐不一樣,他不愛場地中間的羊角球,而是愛上了場地外面的大操場。
咿呀活動的場地外有一個操場,操場和室內間有一扇門,小朋友們要通過這扇門才能去到操場上。小寶寶拉著我的手走到門前,用力的去拉門把手,然後看看我,意思是他想出去。我也拉了拉門把手,然後蹲下來告訴他:「門鎖住了,我也打不開。」小寶寶看我也沒打開,有點著急,又使勁的拉了幾下門把手,然後滿懷期待的看著我。我問他:「你想出去是嗎?可是我也打不開門,我沒有鑰匙。」我反覆說了幾遍以後,小寶寶看著我愣了一下,就走開了。
我並不確定剛才和他說的那幾句話他是不是聽懂了,因為他和我交流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語言出現,而且他看起來很小,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剛接受康復訓練不久的小寶寶。我正在反思自己的語言對他來說是不是太難了,或者乾脆就告訴他打不開就行了……就在這個時候,我看見小寶寶走向一個柜子,接著把柜子上的鑰匙取了下來,然後笑呵呵的朝我跑來,把鑰匙給我,又指了指門。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想讓我拿這把鑰匙開門,我拿著鑰匙給小寶寶試了試,當然結果是沒打開。但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鐘,卻讓我受益頗多。
有多少次,我們都因為自己以為孩子聽不懂,就簡化了許多和孩子交流的語言,其實這些語言也許才是孩子更需要的。就像上面這個例子,我又一次差點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而錯過了一個好的語言輸入的機會。回想畢業剛接觸這些聽障孩子時,總是愛誇大他們聽力上的障礙,以為說的詞語太難、句子太長他們會聽不懂。而忘記了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及時給孩子大量的語言刺激,最大限度的減少聽力障礙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不僅是初入行的老師如此,許多家長面對聽障的孩子也顯得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交流了。每次咿呀活動,總能見到這樣兩類家長,一類家長一直跟隨著孩子、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一邊做遊戲一邊和孩子交談;另一類的家長則是坐在凳子上,看著孩子在場地里玩,我問家長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說說話,他們的回答卻是:「孩子現在也聽不懂,不知道該和他說點什麼」。
每當遇到這樣的家長,心裡就會很著急,生怕因為家長的疏忽而錯過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但是我們不禁又要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眼裡放大了「聽力障礙」。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助聽設備越來越好的補償了聽障孩子的聽力,極大的減小了這種障礙。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僅要關注到孩子的聽力補償,更要將注意力放到孩子的聽覺語言康復上去。孩子從聽到聲音到開口說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聽覺刺激和語言輸入,家長和老師們都要抓住這個時機,積極的對孩子進行有意義的語言輸入。沒有「聽不懂」的孩子,他們現在不明白,只是因為我們說得太少。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會與孩子「說話」的老師和家長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和孩子說話,不管孩子現在能不能聽懂,都說給孩子聽。
要豐富自己的語言,讓孩子體會到同一個意思,能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
在交談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聽覺年齡和語言年齡,探索出最適合這個孩子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在花開放前,都需要我們精心的去澆灌它。如果你因為它暫時沒有開放就不給它澆水,那它永遠也不會開放。讓我們做一個勤勞的園丁,認真灌溉,然後靜靜等待花開。


※沒有點碎花哪能叫夏天?
※梔子花、茉莉花、君子蘭不開花?是你沒有做到這一點!做後就開花!
※沒有雪,梅花依舊開了!
※所有的路都沒有捷徑
※耳朵寬大的視為有福氣的象徵,那耳朵小的人有沒有福氣呢?
※黃龍山原礦泥料到底還有沒有?
※茶花開完花二十多天,沒有新芽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邢台市刺槐花幾乎沒有收成!
※這「屋頂花園」也太大了吧,就像一個小型植物園 有沒有?
※沒有碎花,那還叫什麼春夏!
※「舌尖上的中國」里沒有的幾種天津美食,天津不只有包子、麻花
※用牙開酒瓶到底有沒有危險?這麼多年一直都做錯了
※淘米水澆花卻澆死了?那是你沒有注意這3點,別再亂澆了
※這部網路電影沒有一個大牌明星,但是口碑卻超好,豆瓣評分7.2分
※注意了!純凈水可以反覆燒開飲用,到底有沒有危害?
※江南最原始古鎮,沒有吆喝買賣,只有青磚瓦巷
※沒有碎花 還怎麼過夏天
※陳偉栽的蘭花,沒有葉子還開花,你說氣人不
※花椒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不用點蚊香,家裡一隻蚊子都沒有!
※有沒有那麼一條路,讓你想起來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