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祭拜祖先的滿族人家

老照片:祭拜祖先的滿族人家




祭拜祖先的滿族人家

徐鼐霖主修的《永吉縣誌》,對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吉林地區傳承悠久影響深遠的種種禮俗,設《禮俗志》專章,其中對滿族禮俗的記載尤祥。諸禮俗中,「滿洲家祭最重,沿為典禮。一祭祖,一祭星。祭祖,其室內西壁木龕設椅杌,供神牌黃緞簾幙,列香盤三……擇純黑牲豕(無雜毛黑豬)。祭日未明,置神龕前。主祭者捧酒祝畢,灌豕耳,動則吉。於神前割牲。肉熟,則取首尾臟腑各少許,置大銅碗供之。男序輩次,行三跪三獻禮,皆免冠叩首,婦女後之……」

吉林作為滿族的發祥地,是滿族風俗重要的肇源地和傳承地。作為滿族集中的聚集區,特別是家祭,為所有滿族人家所重,這樣的典禮,半個世紀前,在我地區滿族中仍然常見,直到今天,許多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滿族老人,對家祭的細節仍然記憶深刻。

這張老照片攝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形象地記錄了一個滿族人家家祭進行中的一個瞬間。這個被永恆定格的瞬間,是滿族家祭繁縟程序中的一個非常自然的時刻,但是記錄並反映了滿族最重也最普遍的典禮中最為典型的情景。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也是祭禮中最重要的程序——全體族人向祖先神莊嚴敬拜行三跪九叩之禮。

畫面上,這個我們已無從知道姓氏的滿族人家,典禮正進行到男性族人依輩份跪列祖先神像前行禮。跪在最前面的人,應該是家族中的族長或輩份最高的人,其他人在他的帶引或唱頌下相隨跪起。在這個時刻,行禮的人面對祖先之位背對著我們,無法看清他們的面貌與表情,或者說,在這個時刻,無論之於行祭者還是旁觀的人包括我們,個體的面貌都不重要了,在祖先面前,共同的血脈將每一個體成員結成家族整體。那些看不見的祖先,像大樹的根須,保佑著家族的繁盛,生生不息……家祭看似不斷重複的過程,是傳承血脈的儀式,也是傳承家族乃至民族精神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里,潛移默化地讓族人銘記,自已從哪兒來,將往何處去——這是家祭的內涵,也是根本意義。

老照片中,族中男人不分長幼貴賤平等跪地虔誠跪拜時,女人和孩子在兩邊站立,看似在旁觀。站在最右側位置向前觀望的孩子,注意力顯然離開了正行禮中的父兄和其他長輩們,為場外的什麼事物所吸引;在這個孩子的旁邊,一個年紀稍長的女孩,兩手相握佇立,雖還是未成年的孩子,已有大家閨秀的儀態,神情專註而莊重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在她的旁邊,兩個較小的孩子,互相挨擠著,其中一個孩子還將兩隻小手背在身後,低著頭,此刻他關注的,也許是供奉在桌案上的食物。他們正值好奇而又混蒙的年紀,還不能明白祭禮的意義;在他們的背後,一個女人的注意力也沒在行跪的人們身上,她懷抱中一個年幼的孩子,在這樣的氛圍里備感不適而哭鬧,女人在儘力安撫他……

曾經一代代滿族人的童年,這樣的氛圍是他們共同的經歷。他們在家祭的傳統中長大,像他們正面對的父兄一樣,成為家祭的繼承人與傳承人。(邵蔚風供片)

作者阿桂的故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京西探秘位於藍靛廠古鎮的曹雪芹故居二
滿族的民族性格是由生活環境決定的
清明節里對光緒的思念
老照片:清末民初時的滿族官兵

TAG:福貝勒府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滅亡後,溥儀的孫子繼續壯大愛新覺羅家族,並定期祭拜祖先
愛新覺羅的家族現狀如何?每年需祭拜祖先,至今還佩戴著皇帝的扳指
此人被稱為中國人的共同祖先,幾千年來,華夏子弟都是爭相祭拜
中國有一座墓地,韓國人每年都來祭拜,稱:裡面埋葬著我們的祖先
中國一座特殊陵墓:每年都有韓國人來祭拜,還稱:這是我們祖先
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族的恩人,草原人祭拜他必將行三跪九拜之禮
汪精衛夫婦雕像跪謝世人,兒子祭拜父母時哭著說十個字,字字扎心
汪精衛小兒子回家祭拜父母,說出10個字,網友:永不原諒
統治中國近300年的愛新覺羅家族,後人這樣生活,定期祭拜祖先
徐志摩的岳母去世,蔣介石親自登門祭拜,其實是這個人的面子
汪精衛的兒子祭拜父母,對著父母的跪像,說的1句話讓人慚愧
他是明朝人卻做了日本的國師,後人每次祭拜,德川家族都有人陪同
狐妖小紅娘:白月初父親祭拜先祖,牌位上名字,承包了一年的笑點
一位女子帶著她的狼狗到墓園祭拜祖母 狗狗的表現讓人心酸
緬甸果敢華人自治區古老廟宇:漢字書寫保我山河,祭拜忠漢關公
狐妖:白裘恩祭拜祖先時,有誰注意上面寫了啥?真的是秦蘭丈夫!
祭拜藍潔瑛 林建明:墓碑遺照竟與夢中見到的造型一樣
老蔣的孫子回大陸祭拜,見到祖宅後,含淚說了5個字,字字灼心!
老照片,西裝革履的溥儀神情落寞,圖五蔣介石在父母墳前祭拜訣別
清朝有個大腳女人,被慈禧親自賞封,死後文武百官都得爭先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