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中平六年(公元189)漢靈帝死,漢少帝劉辯繼位,大將軍何進輔政。何進和袁紹合謀誅諸宦官,私召涼州軍閥董卓入京(當時東漢都城洛陽)。後因謀泄,何進被宦官張讓等所殺。隨後董卓率軍進入洛陽,並掌握了何進的軍隊。執金吾丁原的部下呂布殺掉了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實力大增,得以據兵擅政,後來他廢黜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引起天下公憤;《三國演義》上描述後來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離洛陽後不久發布矯詔聲討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諸侯分別起兵;會集到洛陽附近,推舉袁紹為盟主。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這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然而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袁術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 ,但未受人承認。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飢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


韓馥


韓馥擔任過東漢的御史中丞,之後被董卓派為冀州牧;在各諸侯起兵討伐董卓時,韓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參與者。


當時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於是袁紹便用計奪取冀州,韓馥被迫投靠張邈;之後張邈與袁紹的使者見面,韓馥以為是要來殺害自己的,於是在廁所中以刻書用的小刀自殺。

孔伷


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為豫州刺史,同時也是起兵討董卓的地方勢力之一。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將李傕等人攻殺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個豫州刺史孫堅。


劉岱


劉岱的伯父劉寵曾經擔任過東漢的太尉,劉岱本人則在漢朝歷任侍中、兗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後來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不和,最終劉岱殺了橋瑁,改任王肱為東郡太守。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打算派兵迎擊,鮑信勸阻說:「現在敵人眾多,百姓恐懼不安,士兵毫無鬥志,顯然我軍不能馬上和敵人相抗,據我觀察,敵人家屬很多,軍中糧草物資極為缺乏,靠搶掠維持給養。如今對策,與其貿然出擊,不如讓部隊養精蓄銳,先採取堅守,敵人無法求戰,強攻又徒增傷亡,等其氣勢低落,我們在派精銳出擊,就能打敗他們了。」劉岱不採納鮑信的意見,堅持出戰,結果兵敗被殺。


王匡

起初,在大將軍何進底下,擔任大將軍府掾.何進去世後,受拜為河內郡太守.董卓執政時,與各地群雄,同時起兵來討伐董卓..王匡與袁紹在河內郡駐紮軍隊,接著群雄互相結為聯盟,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後來,王匡派從事韓浩率領兵馬,於孟津(離當今河南省孟縣西南方三十五里一帶,隸屬於河內郡河陽縣)駐守,並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不過,由於董卓虛張聲勢,使王匡軍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為今河南省孟津縣東方,隸屬於司隸河南尹)渡河,而死守河岸.使得董卓得以用精銳部隊經小平津渡河到其後方襲擊,最後王匡軍幾乎全滅.王匡在得知自己的軍隊被全滅後,返鄉招募兵馬.沒多久,獲得數千名強悍又勇猛的兵卒.東山再起的王匡轉而與張邈商討雙方的盟約. 在討伐董卓期間,為了穩固基地河內郡,王匡派幾名讀書人到郡縣中暗中觀察官民的行為.只要發現有人犯罪,就抓來押入牢房,嚴刑拷問他們.這些嫌犯必須拿出錢財或物資才可以抵罪,否則就要與其宗族一同處刑.王匡想要藉由這個手段提升個人威嚴.在實行的過程中,王匡由一名讀書人的報告得知常林的叔父毆打賓客.他的心情感到不悅,決定派人收押.事後,王匡收到一封由胡母彪寫的書信.在信中才知道這樣的策略已使百姓們批評不斷.最後他饒恕常林的叔父,並且免除其罪名。最後,因妹夫胡母班的親屬和曹操的聯手攻擊,而離世。


袁紹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司空袁逢之子,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年)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張邈


東漢末年陳留太守,漢末群雄之一,曾參與討伐董卓。在汴水之戰後歸附曹操。此前因為與袁紹有隙,又曾與呂布交往,袁紹幾次叫曹操殺張邈,但曹操都未聽從,跟張邈更為親近。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帶兵討伐陶謙時,張邈與陳宮叛曹迎呂布為兗州牧。後呂布被曹操擊敗,張邈跟隨呂布投奔劉備,全家及弟弟張超都被曹操殺於雍丘。張邈在向袁術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橋瑁


曾任兗州刺史,後為東郡太守。初平元年(190),假作京城三公書信,發檄文傳至各鎮諸侯,同袁術等起兵討董卓,推袁紹為盟主。後因與劉岱不和,為岱所殺。


袁遺


袁紹堂兄。初為長安令,出任山陽太守,參與征討董卓聯盟。後袁紹任以為揚州刺史,後來和袁術交戰兵敗而死。


鮑信



三國里討伐董卓戰後各路諸侯的命運如何?



東漢末年濟北相,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鮑信受何進徵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陽時適逢董卓進京,鮑信勸袁紹除掉董卓,袁紹不同意。後袁紹、曹操等人起兵對抗董卓,鮑信也起兵響應。後聯盟破裂,鮑信勸戒曹操靜觀其變。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所勸貿然出戰,兵敗戰死。鮑信把曹操迎為兗州牧。在與黃巾軍交戰期間,曹操認為黃巾軍得勝後驕傲輕敵,於是設奇兵在壽張迎擊黃巾軍,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而步兵未到。這時候敵人已經遇見曹操,於是開戰。鮑信拚死救出曹操,但鮑信自己被黃巾軍殺害,時年四十一歲。後來大軍趕到,勉強打敗黃巾軍。鮑信為救曹操不幸戰死, 曹操懸賞尋找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大家於是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曹操灑淚祭之。曹操後來追記功績,賜封其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三國群雄近衛保鏢列傳
龐會誅滅關羽滿門,是公報私仇還是為國盡忠
戰國十大雄主,秦國獨佔其三
他為曹操而死,其子被曹操收養後來官至魏國大將軍
李陵投降匈奴後為什麼不再歸漢

TAG:歷史戰爭 |

您可能感興趣

全戰三國里如何不費一兵一卒搶走董卓的呂布?
水滸里的林沖和盧俊義對戰三國里的關羽和張飛,誰更厲害?
三國里,此人武力遠勝呂布,戰績逆天,首戰率百人嚇死魏軍主帥!
全面戰爭三國里如何獲得最好的武器衣服馬匹?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三國里的郭嘉比諸葛亮更聰明,更優秀嗎?
三國里,殺魏延的,為什麼是馬岱
三國里李傕郭汜為何開掐導致長安城大亂?居然因為郭汜喝「糞汁」
三國揭秘:沒想到三國里的曹操竟然是太監的養孫,而且還是夏侯家的後代
三國里,曹真文過諸葛、武勝趙雲,為何整個三國沒有他的「光芒」
三國里一位神童,智謀遠超諸葛等人,幫了曹操最後卻死於曹操之手
常敗將軍曹仁配稱為一代名帥嗎?真的像新三國里那麼菜嗎?
全戰三國里的名馬一覽!打架用赤兔逃跑上的盧
三國里最厲害的人,若不是他,趙雲在鳳鳴山一戰必定命喪當場
三國里的荀彧,全心全力的幫助曹操,但為何最後卻要反對他稱王稱帝?
三國里最壯烈的戰爭不是赤壁之戰,也不是官渡之戰,而是這場戰爭
三國里,孫權為何最後性情大變成為了昏君?陸遜的一句話真相了!
三國里想不到的關係,張飛喊夏侯淵叔父,司馬懿和司馬徽關係微妙
三國里死的最慘的太尉,若聽從孫堅誅殺董卓之言,大漢亂世或將改寫
三國里的孫權劉備都敢稱帝,為何只有曹操不敢?
三國里曹操最器重誰?不是張遼、郭嘉、荀彧,而是這位敢截殺關羽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