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對自然微距攝影有了初步概念後


是否想知道更多


趣味自然微距攝影技巧?


自然微距中的「光繪」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輻毛鬼傘


f/16 10s ISO 100


曝光補償 -0.3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


想必很多朋友都了解過「光繪」,在自然攝影中也能模仿其原理進行拍攝,從而給題材添彩。這組圖就是典型地用了「光繪」的手法拍攝,只是在拍攝時閃光燈使用前簾同步後再用LED燈(代替「光繪」中的熒光棒)對主體或是背景進行照明補光。這樣的拍攝手法不能一次出片,往往要多次嘗試後才能獲得理想效果,更多細節操作還得自身去感悟。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多孔菌屬


f/13 2s ISO 200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手電筒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多孔菌屬


f/6.3 1/200s ISO 2000


60mm+手電筒


再如【多孔菌屬】兩張圖,可見不同的快門速度會有不同的動感表現。多孔菌的壽命很長,子實體能活一年甚至多年,如果是一年生的,成熟後在合適的條件下一整年都可能散發孢子。孢子是粉末狀的物體,根據拍攝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快門速度,因為孢子粉是從子實體的菌褶出噴出,要表現動感則用1/80秒,甚至更慢的速度;需要表現哈勃望遠鏡里看到的東西,微觀和宏觀,宇宙和生命,則選用1/200秒,甚至更快的速度。


巧用逆光,吸引受眾目光


逆光是一種具有藝術魅力和較強表現力的光照,在各種題材中尤為常見。逆光往往能使透光物體的色明度和飽和度都能得到提高,同時能與不透明物體形成強烈對比,極大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效果。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螽斯若蟲


f/11 1/200s ISO 100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


螽斯的外表粗看很像蝗蟲,但是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長腿、長觸角」,跟蝗蟲一樣它們有健壯的後腿、彈跳力極強。螽斯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能發出的各種美妙的聲音,是靠一對覆翅的相互摩擦形成的。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葉蜂幼蟲


f/5.6 1/100s


ISO 100 60mm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錨阿波螢葉甲


f/9 1/200s ISO 100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


海芋葉片里有抵禦動物取食的毒素,有些海芋甚至釋放氰化物,一旦葉片遭到取食,它就會沿著葉脈輸送到「出事現場」。所以 錨阿波螢葉甲在取食海芋前,會在葉片上「畫圈圈」,正是為了逃避海芋的防禦機制,防止食入葉片中的毒素。


這組圖中均採用逆光拍攝,光線完美地穿透綠葉、昆蟲和花朵,將其紋理、輪廓甚至昆蟲內部器官等細節得到很好的呈現,相反如果從正面拍攝則顯得平淡無奇。


巧用各種光源,手電筒大百變


夜晚在野外拍攝時,手電筒不僅供我們照明,有時候還能為拍攝增添亮點。獨特的光線,有如束光筒的功用,獨特的光影效果讓整個畫面更具藝術性和神秘感。例如【條斑鉗蠍】和【避日蛛】兩圖是通過閃光燈與手電筒相配合的形式拍攝的,這時候最好有個「燈光師」幫你拿手電筒,以便改變光線的走向。光線的強弱讓畫面達到足夠的明暗對比,讓作品更具藝術性和戲劇性。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條斑鉗


f/7.1 1/100s ISO 100 曝光補償 -0.3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手電筒


條斑鉗蠍,荒漠中比較容易見到的西域小毒手。它白天躲藏在洞穴中,晚上出洞覓食。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避日蛛


f/10 1/125s ISO 100 曝光補償 -0.3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手電筒


避日蛛可以說是一種較為奇葩的「蟲」了,它既不是蜘蛛也不是昆蟲。避日蛛的軀體類似蜘蛛,分為頭胸部和腹部,沒有類似蠍子的鞭狀第三體節。「避日」顧名思義,它是在夜間活動的生物,極貪食,最大種類甚至可殺死小型脊椎動物。兇殘的避日蛛沒有給獵物一點反抗的機會,瘋狂撕咬拖拽,荒野上的殺戮機器。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鼩鼱


f/3.2 1/100s ISO 500 曝光補償 -0.7


60mm+手電筒


鼩鼱,靠吃蚯蚓、昆蟲等為生,雖然長得極像老鼠,但其實兩者沒有任何關係。正是它的這一習性,在鄉下被當做是「益鼠」,因為它不偷食,對人類生產生活沒有害處。


再如【鼩鼱】一圖,當時和好友在校園裡閑逛,在路緣石角落偶遇鼩鼱,來不及掏閃光燈。於是手電筒作為唯一光源,在好友的協助下很意外地得到這張小品。


讓你的單反進入水中


自然攝影包括的題材非常豐富。為了獲取獨特的視角以及嘗試更多樣化的題材,我開始嘗試如何以低成本讓相機進入水中,捨不得去買比機身還昂貴的防水殼,那就自己動手做一個吧!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烏華游蛇


f/13 1/200s ISO 100 曝光補償 -0.3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自製水箱


常常在山區溪流或水田內能夠發現它們,並在那一帶捕食溪魚以及蛙類。在水中,尤其是在開闊的水域,要近距離拍到他們,還真得靠緣分。幸運的是我在一人工水渠與它碰頭,在追蹤幾分鐘後,它鑽到水底躲避,對它而言水底就是它的「避風港」,給它帶來極大的安全感。所以,我才有機會這麼近距離拍到它。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斑腿泛樹蛙蝌蚪


f/10 1/200s ISO 125


60mm+雙頭微距閃光燈+自製水箱


原來自然微距攝影可以這麼玩



f/16 1/200秒 ISO 100


蟾蜍的卵很好區分,在野外遇見帶狀的受精卵,那麼幾乎就可以認定這肯定是蟾蜍家的寶寶了。在水中存在的形態各異,例如圖中組成的「88」字樣。在自然界中,成長處處充滿危險,蟾蜍的卵在水中也極可能收到水生昆蟲的威脅,但是它們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人類就不必插手,祝福它們,希望它們的生物鏈關係都能處於健康的狀態。


寫在最後


一幅優秀的自然攝影作品,往往是作者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探求未知的強烈的好奇心。只有攝影師對自然充滿極大的熱愛和情感,才能堅持不懈的在自然中探索與發現,才能讓作品飽含攝影師的真情實感。


攝影師所有的設備都是有限和不足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設備就是用好現有的設備,熟練應用,能夠應對任何情況,並發揮到極致,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惡劣光線下拍攝好照片的秘訣
巧用光影,輕鬆拍出大片效果!
幾步讓照片變的立體起來

TAG:攝壇 |

您可能感興趣

原來攝影構圖也可以這麼簡單
攝影,如果非要用卑微才能換來圖3回頭,這樣的愛情我寧可不要
確定不是攝影師的原因么,琉璃器竟然還可以做得這麼「妖」!
攝影大神是怎麼成長起來的?懂得這些,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怪不得這些作品可以上攝影大賽,沒有兩把刷子不敢攬這瓷器活,看懂了真的是震撼人心
拍照千萬不要開延遲攝影功能,否則,你可能被自己照片笑到趴下
原來婚禮攝影師是這麼「瘋狂」,看完不禁為他們捏把汗
玩微距攝影,所有微距攝影師都應該知道的相機設置!
關於攝影,你可以這樣品味
這對情侶穿著校服拍結婚照,原來是這個原因,讓攝影師感動不已
這才叫攝影,你那頂多是照相
攝影鏡頭下的小妖精,一顰一笑,圖4我看了三遍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躺下之後居然還能這麼胸!突然想去學攝影
四款微距鏡頭,想拍微距攝影的朋友們快來了解一下!
攝影鏡頭下的小妖精,活潑可愛,你就這麼放飛自我嗎
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了攝影,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賺錢!
如果不能擁有「攝影眼」,那就真經火煉鍛造出一雙「攝影眼」
可愛的微觀世界,在攝影師眼裡,小東西原來那麼有趣
人像攝影,如果我沉默的時候突然笑出來,一定是我想起圖5
鞠婧禕這褲子穿得令人佩服,都歪成這樣了,攝影師:這鍋我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