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歐洲版圖上最古老的國界線

揭秘歐洲版圖上最古老的國界線



揭秘歐洲版圖上最古老的國界線



阿方索三世,葡萄牙國王(1248年~1279年在位)

歷史的冒險


公元12世紀,阿拉伯人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領土,西班牙國王阿方索七世去世後,西班牙帝國分為了5個諸侯國:卡斯蒂亞、萊昂、阿拉貢、納瓦拉以及葡萄牙。


在這一諸侯分裂的時期,協商外交成為必然趨勢。1230年,卡斯蒂亞與萊昂並為一國,卡斯蒂亞—萊昂國王費爾南多三世十分喜歡談判,積極與鄰國達成協議。


這時正值西班牙人收復被阿拉伯人佔領的失地、光復西班牙王國的關鍵時期,四國之間開始協商已被收復及將要被收復領地的劃分事宜。其中,屬卡斯蒂亞—萊昂與葡萄牙之間的爭議最多,兩國邊境的協商問題持續了一個世紀。

1253年,卡斯蒂亞—萊昂國王阿方索十世與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三世簽署了第一份協議,讓兩國衝突得以緩解。當阿方索十世還是王子時,他率兵介入了葡萄牙王位之爭的內戰,使得兩國關係十分緊張。協議中又重提了雙方在一年前的會面中所商議的聯姻事宜,西班牙的貝阿特麗絲公主將嫁與葡萄牙阿方索三世國王。


1253年的協議確定了兩件事:一是,以瓜迪亞納河為卡斯蒂亞與葡萄牙的實際邊界線,由卡雅支流一直延續到海岸;二是,葡萄牙方面承認西班牙王國對葡國領土上阿爾加爾福地區的永久統治權,間接承認了西班牙王國的統治地位高於葡萄牙。


在雙方的有力維護下,西葡兩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良好關係。1264年,在阿拉伯王國的支持下,居住在西班牙南部被收復地區的穆斯林人組織了起義。危機時分,葡萄牙履行了協議,派出軍隊幫助鎮壓起義。為表達感謝,雙方簽訂了新的協議,西班牙宣布放棄在阿爾加爾福地區的統治權,減少雙方在南部領土產生爭議的可能性,但葡方在西方需要時必須派兵相助。


然而,阿方索十世與阿方索三世建立的良好關係並沒有在下一代國王手裡延續。在阿方索十世暮年時期,不斷有葡萄牙軍隊挑釁。1296年,阿方索三世的孫子迪尼斯帶兵長驅直入,入侵萊昂領土,佔領了諸多戰略要地。


1297年,西葡在阿爾卡尼賽斯城重新擬定了協議,西班牙讓出了5座城池。對西班牙而言,這是一份和平協議,而對葡萄牙而言,這則是一份邊界劃分協議。阿爾卡尼賽斯協議制定的領土劃分規則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歐洲版圖上最古老的國界線。


揭秘歐洲版圖上最古老的國界線



西班牙古城托萊多(Toledo)


建築濃縮歷史


可以說,古城托萊多(Toledo)濃縮了西班牙的歷史風雲,它相距西班牙首都馬德里70多公里。

站在通往古城門的聖馬丁橋(Puente de San Martin Bridge)上,彷彿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聖馬丁橋建於13世紀,橋兩端矗立著兩座哥特風格的防衛塔,一派威嚴。由此眺望植根於花崗岩崖壁、歷經千年巋然屹立的古城,其險峻和堅如磐石就顯而易見了。


聖馬丁橋下湍流的霍塔河水,宛如守護神般拱衛著托萊多高厚的城牆。遙想當年金戈鐵馬的年代,唯有弔橋才能聯通城門和河對岸。如遇外敵強攻,只要迅即豎起弔橋,緊閉城門,便把硝煙戰場和古城隔絕開了,任憑河谷外殺聲震天,城內卻可安然入夢。托萊多古城歷史上曾數易其主,佔據者最看中或許就是古城「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戰略優勢吧。


走過聖馬丁橋,來到托萊多城門,這座古城有城門數個,每座門都留下一段故事,鐫刻下歷史的烙印。


正城門比薩戈拉門,最早建於公元838年阿拉伯人統治的阿方索六世時代,有著馬蹄形拱狀門、葉狀窗,彰顯著穆斯林建築的藝術風格;16世紀中葉,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重修比薩戈拉門,現城門兩側圓塔聳立,城門上方刻有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帝徽——帝國皇鷹。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為托萊多的題詞則刻於城門內牆上:「西班牙之榮耀,西班牙城市之光。」大師的題詞,讓托萊多引以為豪。

另一座太陽門建於13世紀,高大宏偉,也有著典型阿拉伯風格。之所以叫太陽門,一是門上刻有太陽、月亮的圖案,二是據阿方索十世時的星象測量,城門位居子午線零度,從日出到日落,總能有陽光照射在門上。


進入城內,坐落在古城制高點的阿卡乍堡(El Alcazar)更是氣勢雄偉,它是16世紀中葉卡洛斯五世國王的王宮。正方形的城堡,四角有四個尖頂塔樓,登塔樓極目四望,城內外景物一覽無餘。數百年來,這座城堡留下了西班牙民族盛衰史的歷史印記,直至1936年西班牙三年內戰爆發,這裡仍是重要戰場之一,城堡四圍彈痕累累,至今依稀可辨。


托萊多內城,分布著一條條蜿蜒的中世紀街巷,它們將不同時代、風格各異的建築串聯起來。在這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古巷中穿行,有時會讓人迷失方向,巷中不時出現教堂、修道院和古老宮殿,甚至讓人有種時空錯置的恍然。走著走著,一拐彎,彷彿就陷入那千年的故事中去...... 相傳當年修建這樣的巷道是為了迷惑敵人,而現今卻不知迷惑了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山城的街巷不斷變幻著各樣風景:阿拉伯高塔的剪影下,剛洗完的彩色衣衫在風中飄舞;破舊大門後面的庭院里,鑲嵌著年代久遠的花色瓷磚。小巷深處不時傳來鐵匠鋪的打鐵聲,那聲音錚錚迴響在老城上空,似如幾個世紀前一樣;城中層疊的磚紅屋頂建築依山勢鋪展,猶如托萊多層層疊疊的歷史,厚重而深沉。


自公元6世紀,托萊多就是西班牙政治與宗教的中心和都城,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古城在西班牙的地位,有如西安、洛陽於中國,或更甚之。


托萊多歷史上曾遭受過羅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前527年,西哥特人統治西班牙期間定都托萊多。公元711年,阿拉伯人佔據托萊多,這裡成了阿拉伯人的都城。1085年,摩爾人後裔阿方索六世國王率兵收復了托萊多,這裡即成為摩爾王國的首府,阿方索六世國王下令保護當地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歷史遺產,此後托萊多成為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三教文化的融合地,這座屢遭侵擾、動蕩不安的中世紀古城也重新恢復了生機。


托萊多最著名的古建築當數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它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之一,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


托萊多古城歷經千年,大教堂也經歷過多次重新修飾和增建。早在羅馬時期這裡就是著名的宗教聖地,公元6世紀,它曾是哥特人的宗教殿堂;646年,托萊多主教將它正式納為天主教堂之列。爾後在穆斯林統治的3個世紀期間,教堂變成了伊斯蘭廟寺。基督教收復失地後,教堂又被天主教徒收復。現今的大教堂,主體為哥特風格,內部裝飾有穆斯林藝術特徵,而禮拜堂的祭壇則顯露出巴洛克文藝復興風格,各個朝代流派的建築師,都在這裡留下了不同時代、不同宗教的歷史烙印,大教堂可謂是一座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的龐大建築群,也是托萊多歷史悠久,更迭繁複的見證。


大教堂左側的鐘塔高90米,上面掛著一口重17. 5噸的大鐘,為14世紀所鑄造,晚霞中從各個角度仰視教堂鐘樓,都是一幅優美的圖畫。


中世紀古城托萊多,曾是一座擁有2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不僅是西班牙的都城中樞,還是歐洲重要的政治、文化、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之一。直至1561年西班牙遷都馬德里,托萊多的重要地位才逐漸衰落。


且看托萊多的前世今生,在千百年的王室更替,宗教變遷,藝術發展中厚積著底蘊,平添著智慧,給今人留下了如此多活生生的歷史訴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瘋狂」戰略到核軍控,美蘇「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孫中山愛讀哪些書?英文閱讀能力強於中文,讀社會學為中國尋良方
清政府全球搜捕「反賊」,孫中山倫敦驚魂真相:誘捕還是綁架?
梁思成的困惑在於他所珍愛的文化被貶斥和消解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北的黑龍江漠河撤縣設市,在祖國雄雞版圖上居雞冠之頂
美國人繪製的清朝地圖 韓國直接被劃入中國版圖
亡國之前版圖最大,奇葩的北宋王朝疆域變化史
中國歷史上十大版圖最大的王朝 哪個王朝對中國版圖貢獻最大?
中國版圖上的粉黛年華
陝西一個單字縣,位於中國版圖地理中心,三國歷史文化深厚
歐姆龍中國區事業版圖三線合一
大理古為昆彌國秦屬滇國地,西漢時入漢朝版圖
為什麼說金國奠定了中國東北地區的廣大版圖?
中亞的一個小國,漢唐時屬中國版圖,如今經濟軍事受俄國控制!
中國版圖最窄的國土,被兩個國家夾在中間
中國曆朝歷代版圖大全,從夏朝到民國22幅疆域圖
亞洲杯鬧出大烏龍!中國地圖竟用美國版圖,杜威黃博文還在陣容中
波斯帝國:曾經「稱霸」世界版圖,比大秦還早的帝國,是如何成為世界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的超級大帝國的?
王樹連:歷史上的中國版圖
中國第一尊將軍印:中國版圖將軍印
對比三國版圖,蜀國和吳國也不小,為什麼說魏國佔三分之二?
努爾哈赤十八騎發家史,如何打下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小米 MIX3 故宮特別版圖賞:傳承中華國寶藝術之美
元朝時中國的版圖有多大?元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嗎?